Workflow
ETF代币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211家发行商入局,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喧嚣还是新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49
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市场现状 - 截至今年9月12日,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达292.7亿美元,资产持有者389,136人,资产发行商211家,包括贝莱德、富达资产等知名机构 [1] - 从资产类别看,私人信贷规模最大,为167.2亿美元,其次是美国国债74.2亿美元,大宗商品20.1亿美元,机构另类基金18.2亿美元 [1] - 过去两年市场规模从50亿美元飙升至近300亿美元,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基金超过26家 [3] 行业发展历程与关键驱动因素 - 早期项目如St. Regis Aspen酒店代币化虽初期上涨32%,但后因流动性萎缩而失败,失败原因可归结为法律缺失、投资队伍弱小、缺乏流动性机制 [2] - 2024年3月贝莱德发行美国国债代币展示可行性,2024年7月18日生效的《GENIUS ACT》为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扫清法律障碍 [3] - 行业从2021年90%以上项目无法达到基本成交量发展至当前高潮期,大型投资机构持续向国会施压推动立法 [1][3] 资产代币化的核心优势 - 共享账本信息使交易记录公开透明,消除信息不对称,资产所有权清晰 [5] - 可编程性通过智能合约提高操作效率,原子性原则可自动完成复杂金融交易 [6] - 金融碎片化将大资产切割成小单位以扩大可及性,降低管理负担和入市壁垒,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 [6] - 区块链互操作性使代币化资产可跨链无缝流动,提高多种资产流动能力,允许质押品重复使用 [6] 私人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未来方向 - 全球收入超1亿美元的公司中87%未上市,在英国和欧盟占比超90%,在美国超80%,私人市场经济价值挖掘潜力巨大 [8] - 贝莱德指出未来四大投资领域为私募股权、私人信贷、基础设施和房地产,2024-2040年美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达68万亿美元 [8] - 私人信贷细分市场包括消费信贷、硬件资产、商业金融和供应链金融 [8] 香港市场的发展路径与特点 - 香港代币化框架专注于金融资产、新能源资产、房地产、无形资产及算力资产五大类别,更加多元化并突出服务实体原则 [9] - 具体案例包括太极资本太子地产STO、嘉实国际代币化基金、汇丰黄金代币GTP、朗新科技新能源充电桩RWA等 [9] - 2024年8月7日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宣布RWA注册登记平台正式上线,并启动相关业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立项 [9] 行业未来展望与全球影响 - 华尔街预测到2030年全球代币资产市值将超过30万亿美元,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将改变金融服务业竞争生态 [10] - 技术创新将打破旧有体系如SWIFT,建立基于数字金融的新体系,贝莱德宣布发行ETF代币资产,NASDAQ考虑推出股票代币交易 [11] - 基于区块链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与金融新体系形成时间将大幅缩减,世界金融中心可能东移,上海、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城市将竞争主导地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