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垣'准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靠补贴来“补血”,国轩高科电池毛利率10年大降70%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地产行业跨界至动力电池领域,现已彻底完成身份转换,主业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输配电设备,核心客户包括吉利、奇瑞、长安、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主流车企[9]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升至5.18%,排名行业第四;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列第七[11] - 营收规模扩张迅猛,2021-2023年连破100亿、200亿、300亿大关,2025年上半年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11] 盈利能力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2亿元,扣非净利润仅0.73亿元,核心业务盈利薄弱[5][14] - 扣非净利润占归母净利润比重持续偏低,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2.38%、21.75%、19.91%,核心业务对整体盈利贡献不足两成[14] - 非经常性损益成为盈利关键,2025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2.39亿元,其中政府补贴高达3.997亿元(原文数据:399,729,273.35元),远超扣非净利润规模[16][18] 毛利率与产品竞争力 - 动力电池毛利率从2016年48.17%跌至2025年上半年14.24%,跌幅超70%;整体毛利率从47%降至16.42%,近乎腰斩再腰斩[1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宁德时代毛利率25.02%(高出10.78个百分点),亿纬锂能毛利率17.6%[20] - 技术路线决策失误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2016年公司主打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于115Wh/kg,不符合补贴标准,错失三元锂电池发展黄金窗口期[20][21] 股价表现与固态电池故事 - 股价从4月9日18.31元飙升至9月2日40.20元,近5个月累计涨幅120%,总市值726亿元,动态市盈率近百倍[22] - 公司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35Wh/kg,宣称可实现1000km续航[25] - 固态电池商业化面临两大难关:研发成本高昂导致车企难批量采用;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尚未达到大批量商业化运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