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系列产品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行业成熟“进度条”仅5%—10%
中国经营报· 2025-05-19 15:47
行业现状与投资情绪 - 人形机器人行业成熟度仅为5%-10%,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3] - 2024年下半年起投资情绪更加笃定,地方政府将人形机器人视为继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产品 [2] - 央视春晚表演、半马比赛等事件推动投资机构关注度提升,但投资逻辑趋向理性,更关注企业价值创造与投入产出比 [1][2] 商业化与技术挑战 - 行业面临高投入成本与持续"烧钱"现状,宇树科技是少数连续5年盈利的企业(2020-2024年) [6] - 当前最大技术难点是具身智能,包括本体精准度与末端操作可执行性 [5] - 基础运动控制能力(行走、跳跃等)是核心突破方向,宇树科技H1/G1系列产品以9.9万元低价引发市场关注 [4][6] 技术路径与发展预期 - 双足人形机器人主攻L0级基础运动控制,轮式机器人可能成为替代方案 [3][7] - 未来1-3年或出现质变,突破形态不限于双足,类人形或轮臂式机器人同样可能 [7] - 行业需长期积累,清华大学专家类比自动驾驶需10-20年周期,公众预期需调整 [1] 产业链与人才优势 - 中国供应链在全球扮演关键角色,70%机器人研究人才为华人 [3][7] - 行业需多学科交叉人才(本体/AI算法/新材料等),但存在原创性技术短板,如脉冲神经网络领域 [7] - 低成本机器人平台降低实验门槛,加速人才培养,但跟随式创新多于从0到1突破 [7] 企业差异化布局 - 宇树科技通过四足机器人切入科研市场,逐步扩展至人形机器人赛道 [6] - 灵宝CASBOT聚焦危险作业替代(矿坑开采)与"类人"能力转化两大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