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B200/300系列GPU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不信泡沫,OpenAI需要“印钞机”
36氪· 2025-10-11 11:53
合作模式与市场反应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OpenAI将基于AMD芯片部署总计6GW容量的数据中心,AMD象征性地以0.01美元向OpenAI授予最多近10%的股份 [3] - 1GW数据中心约需50万张GB200/300系列GPU,硬件成本超过200亿美元;6GW总量对应约300万张GPU,总硬件投入预计超过1200亿美元 [3] - 合作消息官宣后,AMD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达43%,市值涨超1000亿美元 [4] - 英伟达曾官宣未来十年投资OpenAI总计1000亿美元,并投资了云厂商CoreWeave;英伟达持有CoreWeave约2428万股,持仓市值从上一季度的8.97亿美元增至约39.59亿美元 [7] - 奥特曼预告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类似“股权换订单”的合作 [8] AI行业泡沫的讨论 - 有观点认为AI泡沫确实存在,泡沫集中在应用层,根源在于许多创业团队对AI的认知不足,盈利模式不清、缺乏算力支撑、仅靠概念炒作的公司需尽快深入行业解决问题 [11] - 泡沫也表现在二级市场的小公司和一级的中型公司,而头部企业持续募资以扩大算力可以扩大优势 [11] -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股权换订单”的逻辑下,供给和需求都存在,不存在泡沫;台积电CoWoS月产能预估90万片,英伟达需求量占一半,理论上2025年可产出675万张GPU,对应近14GW数据中心容量,但OpenAI的算力协议超过1万亿美元,对应50GW的数据中心硬件需求,供给远小于需求 [18] - 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引用观点指出,英伟达的预期市盈率为32倍,低于2022年末的36倍,反映出盈利能力的飙升正在追赶股价的增长 [17] 资本投入与未来展望 - Meta、Alphabet、Amazon、Microsoft四家公司整个2025年AI资本支出合计接近3000亿美元,且2026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将超过4000亿美元 [19] - 高盛董事总经理表示,资本投入的势头像一艘巨轮,启动和停止都需要时间,在未来五年的投资周期中,一个季度的表现几乎无关紧要 [21] - 黄仁勋多次强调AI正在进入“思考”阶段,预训练、后训练与推理的每一环节的算力消耗皆呈指数级增长,声称“它即将增长十亿倍” [12] - 奥特曼暗示激进的算力投入源自下一代模型的潜力,并表示基于现有模型不会走得太远 [21] - AI的完整叙事框架可归纳为六个层次:能源、算力、中间件、模型、应用、用户 [10] - Stratechery创始人将现在的OpenAI类比成Windows,预示其将进化成一个系统;ChatGPT的目标是反向兼容一切App,成为一个用户可直接完成多种活动的系统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