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d

搜索文档
英伟达停止运营Lepton AI,贾扬清回应:不是人才收购
AI前线· 2025-04-25 11:13
Lepton AI停止运营与英伟达收购事件 - Lepton AI将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 用户需在此之前备份数据 未使用积分将退款[2] - 官网已禁止新账户注册 官方推特账号被注销[6] - 英伟达已完成对Lepton AI数亿美元收购 创始人贾扬清及联合创始人白俊杰已加入英伟达[8] - 收购后英伟达选择关闭Lepton AI服务 表明更看重人才而非业务[10] - 贾扬清否认是人才收购 但未透露具体细节[11] Lepton AI业务与技术特点 - 公司采用AIaaS模式 通过租用GPU提供算力租赁服务 未自购GPU[15] - 主要服务包括全托管AI云平台Lepton 企业版Lepton和Python SDK[16][17][18] - 平台支持模型训练和推理 提供可视化界面配置训练集群 支持多款Nvidia显卡[19] - 具备错误检测功能 可发现神经网络内存使用异常等技术问题[20] - 推理优化实例承诺处理速度超600 token/秒 延迟控制在10毫秒内 支持自动扩展[21] - 采用开源工具vLLM加速推理 可合并相似请求减少计算量[22] 创始团队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贾扬清曾开发Caffe框架 联合创始人白俊杰是ONNX标准共同创始人[13][14] - 2023年3月贾扬清离开阿里云 7月创立Lepton AI 避开"百模大战"专注基础设施[15] - 团队主要位于海外 目标客户为海外企业及拓展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16] - 公司开源了GPU监控工具GPUd 基于Meta/阿里云/Uber等大规模GPU集群经验[26] - 曾开发AI搜索引擎demo 仅用500行代码 开源项目获8.1k星[25] 行业背景与英伟达战略 - AI算力短缺催生租赁市场 北美CoreWeave和欧洲Nebius主导 均获英伟达投资[33] - Lepton AI与英伟达客户CoreWeave存在竞争关系 去年6月客户数量和营收健康增长[34] - 英伟达通过收购实现垂直整合 掌控从芯片设计到算力租赁全产业链[35][36] - 该策略可避免库存积压 保持设备持续运转盈利 挤压其他云服务商生存空间[37][38] - 黄仁勋称英伟达转型为算法和基础设施公司 构建AI工厂作为基础平台[39][40]
Lepton AI被英伟达收购后终止运营,贾扬清创业两年后回归大厂
Founder Park· 2025-04-22 21:05
Lepton AI停止运营及英伟达收购事件 - Lepton AI将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用户需在此前备份数据,未使用积分将退款[2] - 官网已禁止新账户注册且显示维护状态[5] - 公司官方推特账号已被注销[6] 英伟达收购细节 - 英伟达以数亿美元完成收购,创始人贾扬清及联合创始人白俊杰已加入英伟达,具体职位未披露[7] - 收购后英伟达选择关闭Lepton AI服务,表明其更看重人才而非业务[8] - 交易为投资方红杉中国、CRV和Fusion Fund提供可观退出,两年前种子轮融资额为1100万美元[8] Lepton AI业务模式与技术 - 公司采用AIaaS模式,通过租用GPU提供算力租赁及云平台服务,未自购硬件[9] - 核心产品包括优化AI工作负载的云平台,支持模型训练与推理,承诺推理速度超600 token/秒且延迟低于10毫秒[10] - 平台整合动态批处理等单点技术降低成本,开源工具vLLM用于加速推理和降低内存占用[12] 创始团队背景与行业定位 - 创始人贾扬清(Caffe框架创始人)和白俊杰(ONNX标准共同创始人)均为PyTorch开发者,曾任职Meta、阿里云[9] - 公司定位为大模型基础设施提供商,主攻海外市场及国内企业出海需求[9][10] - 团队通过开源项目如GPUd(获8.1k GitHub星标)展示技术能力,旨在建立用户口碑[12] 英伟达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 - 收购符合英伟达垂直整合战略,从芯片制造延伸至算力租赁,强化全产业链控制[17] - 此举可能挤压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商空间,与CoreWeave等英伟达投资企业形成竞争[17] - 黄仁勋强调公司转型为算法和基础设施平台,目标成为AI工厂直接服务客户[1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算力租赁需求激增,北美CoreWeave(25万+GPU)和欧洲Nebius(2万GPU)主导市场[17] - 英伟达通过投资和收购布局算力租赁,与自研ASIC的云巨头(如微软、谷歌)竞争[17] - 行业呈现从硬件销售向综合服务转型趋势,供应链掌控力成为竞争关键[17]
英伟达终止Lepton AI运营,禁新用户注册、注销官推,贾扬清创业生意被收购,两年后再回大厂
36氪· 2025-04-21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 Lepton AI将于2025年5月20日停止运营,英伟达完成对其收购,或更看重人才而非业务,收购实现投资方可观退出,英伟达此举是为实施垂直整合策略增强在AI计算领域主导地位 [1][8][9] Lepton AI公司情况 公司关闭相关 - Lepton AI通知用户2025年5月20日正式停止运营,建议用户提前下载或备份数据,未使用积分关停后退款 [1] - 官方网站禁止新账户注册,显示正在维护,官方推特已注销 [4][6] 公司被收购情况 - 约两周前英伟达完成对Lepton AI收购,交易价值数亿美元,创始人贾扬清及联合创始人白俊杰已加入英伟达,交易完成时Lepton AI约有20名员工,去向未知 [8][9] - 收购让Lepton AI投资方红杉中国、CRV和Fusion Fund实现可观退出,约两年前他们参与该公司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9] 公司创立及业务模式 - Lepton AI成立不到两年,创始人贾扬清和白俊杰在业内有名,2023年3月贾扬清离开阿里云,4个月后联合创立Lepton AI,正值国内“百模大战”,选择成为大模型基础设施提供商,采用租用GPU方式对外提供算力租赁等服务,即“人工智能即服务 (AIaaS) ”模式 [10] 公司服务内容 - 全托管的AI云平台Lepton支持模型开发、训练和部署,有Serverless接口、自定义推理接口,支持分布式训练或批处理作业等 [10] - 企业版Lepton可管理节点组,允许用户用自有服务器创建自托管节点组 [11] - 提供Python SDK帮助用户构建AI应用 [12] 公司平台优势 - 云平台专为AI工作负载优化,有可视化界面,支持多款Nvidia显卡选择,提供集中管理硬件资源工具 [12] - 平台具备检测模型训练错误和隐蔽技术问题功能,推理时能实现超每秒600个token处理速度,延迟控制在10毫秒以内,有自动扩展功能 [12] - 采用开源工具vLLM加速推理,可合并请求、减少计算量、降低内存占用 [12]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团队将单点技术结合降低成本,做了一些产品demo,如AI搜索引擎已开源获8.1k颗星 [14] - 开源GPUd,基于运营大规模GPU集群经验构建,能与多种系统无缝集成 [14] 公司创始人观点与动态 - 贾扬清表示产品可展示开源模型能力和平台构建应用能力,希望形成好口碑 [15] - 贾扬清曾分析DeepSeek成功体现纯粹智慧与务实,其x分享停留在3月中旬 [17] 行业情况 算力租赁市场情况 - AI爆发后缺算力,企业“由买转租”催生算力租赁,价格一年可翻倍,北美和欧洲主导市场 [18] - CoreWeave采用“GPU即服务”(GAAS)模式,有32个数据中心,超25万 + GPU,服务北美大客户;Nebius在芬兰有部署约2万个GPU的数据中心,以短期租赁性价比取胜,二者均获英伟达投资 [18] 英伟达策略与目标 - 业内猜测英伟达收购Lepton AI是为实施垂直整合策略,掌控供应链,从全产业链获利,控制GPU芯片使用和价格,增强在AI计算领域主导地位,规避库存积压问题 [19] - 黄仁勋称英伟达是算法和基础设施公司,要打造AI工厂成为客户收入来源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