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4 模型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周报(20250707-20250713):博通管理层会议指引积极,Grok4正式发布,建议关注海外算力链景气度机遇-20250713
华创证券· 2025-07-13 16: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预期未来 3 - 6 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 5%以上 [1][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通管理层会议释放 AI 推理需求快速放量信号,或推动公司利润结构与产业产能重估,非 AI 业务现复苏迹象;xAI 发布 Grok 4 模型,性能达通用大模型前列水平;建议关注海外算力链景气度机遇及相关标的 [1][5][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2025/7/7 - 2025/7/13) - 通信板块整体行情走势:本周通信行业(申万)涨 2.13%,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31 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数 0.23 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涨 9.54%,跑赢沪深 300 指数 7.51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 6.48 个百分点;本周涨幅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第 11,全年涨幅排第 10 [6][7] - 个股表现: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为三川智慧(+27.91%)、国源科技(+27.72%)、博创科技(+19.84%)、仕佳光子(+14.85%)、中新赛克(+12.46%);跌幅前五为有方科技(-18.52%)、瑞斯康达(-13.48%)、旋极信息(-7.31%)、合众思壮(-5.09%)、润泽科技(-4.10%) [10] 博通管理层会议要点整理 - AI 推理需求显著超预期:近两月推理侧需求急剧上升,超现有产能,未计入 2027 年市场规模预测,预示盈利上修可能 [13] - 芯片开发:正与四个 AI 客户合作开发第一代定制 AI XPU 芯片,预计今年完成两个客户流片;推进 2nm、3.5D 封装的 AI XPU 芯片开发,预计今年完成流片 [13] - 网络产品:AI 推理负载对网络要求提高,公司网络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计算与网络设备支出比例约为 3:1;纵向扩展网络产品价值高于横向扩展网络 5 - 10 倍 [14] - 新技术:评估共封装光学(CPO)方案在数据中心落地路径,光学器件 5% - 8%的故障率可能制约其规模化部署 [14] - 非 AI 业务:非 AI 业务出现“U 型”复苏迹象,订单回暖或推动明年 EPS 积极修正;VMware 平台预计至 2026 - 2027 年年化收入达 200 亿美元,之后回归中高个位数增长 [14] Grok 4 发布 - 性能表现:在多项通用基准测试中刷新历史成绩,整体性能达当前通用大模型前列水平 [17] - 功能特点:支持多模态输入,具备实时接入 X 平台数据能力;新增 Eve 语音模型,实现自然语言生成与情绪表达,秒级响应;能在真实复杂任务中独立完成工作链条 [17] - 技术路线与定价:基于 Grok 3 训练,使用 10 倍规模强化学习策略;Grok 4 Heavy 版本实现多智能体架构;8 月将发布面向编程的模型,9 月上线多模态智能体架构,10 月推出视频生成模型;当前模型上下文长度为 256K,API 已开放;Super Grok 版本 30 美元/月,Grok 4 Heavy 版本 300 美元/月 [18] 投资建议 - 运营商:重点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1] - 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重点推荐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建议关注源杰科技、仕佳光子 [21] - 军工/卫星通信:重点推荐海格通信、上海瀚讯、七一二,建议关注臻镭科技、震有科技 [21] - 设备商:推荐共进股份,建议关注紫光股份、中兴通讯、锐捷网络 [21] - 光纤光缆:建议关注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 [21] - AIDC:推荐润泽科技,建议关注奥飞数据、光环新网、科华数据 [21] - 物联网模组:重点推荐广和通,建议关注美格智能 [21] - 控制器:重点推荐拓邦股份、和而泰 [21] - 算力芯片:重点推荐盛科通信 [21] - 射频器件:建议关注灿勤科技 [21]
AI大模型行业专题解读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大模型行业、手机应用开发行业、工业视觉质检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 - **公司**:OpenAI、谷歌、英伟达、Meta、阿里、字节跳动、快手、腾讯、小米、昆仑外围、阿里巴巴、弗列耶、波士顿动力、小工机器人、“AI PPT”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GPT - 5相关 - **技术升级和新功能**:优化推理链条,减少回答问题的不足;以agent编排形式合并多个相关模型;提升多模态理解能力;参数规模提升至3 - 4万亿,推理性价比提高[1][2][5] - **发布时间**: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也可能延迟到2026年春节前,今年下半年发布概率约60%[1][2][6] - **相比之前版本变化**:推理链条更个性化;多模型合并提供全能体验;多模态理解能力提升;参数规模增大且推理性价比提高;强调通用推理能力[5] OpenAI相关 - **应对C端竞争及定价策略**:C端与其他公司拉开差距,压力小,积极拓展B端业务;定价稳步提升但流量持续增长,计划免费开放基础版功能拉大与国内模型差距[3][4] - **终端定价及趋势**:和其他厂商都会动态调整定价,随着性能提升价格逐步降低;新产品刚推出价格高后续可能下降;通过推出全家桶产品吸引用户[7][8] - **底座模型发布时间**: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11月底至12月初发布概率最大[9] 其他模型相关 - **Grok 4模型**:得分高但需进一步训练迭代;推理速度显著提升;输出能力出色;未来预计升级多模态功能和提高推理速度[10] - **谷歌Vivo视觉模型**:5月发布受海外科技圈关注,实用性和影响力强;整合多项功能简化视频制作流程,数据处理精度高;训练算力庞大,迭代大版本需约2 - 3万张A100显卡;定价高限制广泛应用,月会员费接近1500元,后期可能涨至2000元以上[11][12] - **国内厂商追赶情况**:阿里和字节跳动有望3 - 6个月内开发出类似VIVO3效果90%的产品;国内数据源充足,但算力面临挑战,可优化架构设计实现接近性能效果[13][14] 英伟达相关 - **Cosmos世界模型**:一季度发布,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具有高度复杂性,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15] - **全栈式发展**:从芯片到系统,再到仿真引擎和底层模型全面布局;平台提供数据训练引擎,与Omniverse及相关硬件结合;不断更新定制化数据集,形成生态系统[16][17][19] - **具体进展**:针对机器人端工业控制场景增强适应性;数据仿真版本迭代至5.0;提升边缘算力平台;开源高质量人形机器人数据集[18] 行业发展相关 - **技术进展原因**:2025年AI大模型技术进展显著,国内外技术差距缩小,底层技术升级是主要原因[3] - **发展趋势**:国内外发展趋势不同,国外堆积技术,国内分化为底层技术研发和应用商业化两种路径;未来国内六小龙部分公司可能退出市场,只剩三到四家主要玩家;都在努力提升底层模型能力至90 - 95分水平[23] - **世界模型发展**:发展呈快速迭代和多样化趋势,英伟达、Meta、Google等公司取得显著进展;发展联通物理AI与相关硬件,英伟达走得最全[16][17] AI应用相关 - **端侧场景应用**:应用前景广阔,包括智能机器人、家居设备等;2025年新方法解决端侧硬件相关AI模型问题,推动落地应用[24][25] - **手机应用开发**:进展显著,开发时间大幅缩短;2025年各公司以模型家族形式发布多个小参数模型针对端侧设备;端侧AI提升设备舒适度和能力,相关解决方案企业形成[26] - **垂类模型医疗领域**:2025年3月以来医疗领域对AI需求旺盛;年底到2026年上半年预计公布大量诊断相关大型垂类模型成果[29] - **教育领域**:AI产品在京东等平台销售情况较好,但实际效果和用户买单程度有差距,发展潜力大[30] - **工业视觉质检领域**:应用广泛,企业通过展示数据能理解其功能从而愿意购买;优质工业企业每年AI预算可达数亿元[31] - **生产力提升方面**:应用包括搜索引擎优化、文本处理等,代码生成面向C端和B端;“AI PPT”公司产品体验进展迅速[32] - **ToB场景**:在软件开发、电商客服、财务管理、人力招聘等方面表现较好[33] 幻觉率相关 - **幻觉率水平**:前两类幻觉问题较易解决,好的模型能将其降至5%以下,国内普遍在5% - 15%之间;关系性幻觉问题较难解决,阿里巴巴和Google主流模型准确率40% - 50%[27][28] - **降低方法**:包括训练阶段干预和生成过程中的围栏机制,需大量图文描述数据处理关系性幻觉[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机器人可借助人类观察世界的视频数据,通过Brooklyn框架转换为运动轨迹数据进行学习和操作[21] - 世界模型发展中,物理AI与相关硬件领域数据训练量与大语言模型能力差距至少五六倍以上,需要类似Cosmos结构生成数据训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