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oloLens 2
icon
搜索文档
等待产品80分时刻!vivo头显只试不卖,MR行业重量价格生态三山难越
华夏时报· 2025-08-22 17:09
行业动态与厂商布局 - 多家手机厂商将MR头显视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革命性显示设备方向,包括苹果Vision Pro已于2023年上市、三星电子首款MR头显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vivo于2024年8月21日推出国内手机厂商首款MR头显探索版[1] - vivo Vision探索版历经四年研发,搭载OriginOS Vision系统及高通第二代骁龙XR2+芯片平台,采用Micro-OLED屏幕方案,重量仅398克(较行业平均600-700克轻约43%),尺寸较行业均值缩小26%[1] - 微软2015年发布首代MR产品HoloLens,但已于2023年10月确认停止生产HoloLens 2并取消HoloLens 3开发计划[4] 产品战略与商业化挑战 - vivo暂不公开售卖MR头显,主要因产品综合评价未达商业化标准(自评低于60分,目标需达80分),计划通过13家体验店开放体验以培育生态,目标2-3年内推出成熟产品[2][3][5] - MR行业面临多重障碍:重量(苹果Vision Pro约600-650克、微软HoloLens 2为566克)、价格(苹果3499美元、微软3500美元)、生态内容不足及应用场景未成熟[4][5] - 低价策略未显著提振销量:字节PICO 4 Ultra重量580克、起售价4299元,但电商平台两款店铺销量仅超2万台和4000台,未达爆款水平[5]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vivo MR研发团队规模达500人,关键部件(SoC、光机、摄像头、机构件)已整合现有手机供应链,预估产品价格有望低于1万元[2][3] - 厂商布局MR旨在抢占下一代计算平台入口,满足用户大屏沉浸需求,并未来服务于机器人领域(作为"眼睛"和"大脑")[2] 市场表现与行业展望 - 苹果Vision Pro 2023年首季度销量未达10万台,IDC预计2024年全球销量不超过50万台[4] - 行业爆发需等待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成本依赖上游屏幕、芯片及光学降价,但需销量支撑规模化;内容生态需游戏、娱乐等刚需场景匹配,预计需2-3年补齐短板[5]
等待产品80分时刻!vivo头显只试不卖 MR行业重量价格生态三山难越
华夏时报· 2025-08-22 16:56
行业动态 - 多家科技公司布局MR头显设备 苹果Vision Pro于2023年6月发布 三星首款MR头显计划2024年下半年推出[1] - 微软2015年发布首代MR产品HoloLens 但已于2023年10月确认停止生产第二代产品 并取消第三代开发计划[4] - 字节跳动旗下PICO于2023年8月推出首款MR产品PICO 4 Ultra 起售价4299元[6] 产品特性 - 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仅398克 较行业平均600-700克显著减轻 尺寸较行业均值缩小26%[2] - 苹果Vision Pro重量约600-650克 售价3499美元 微软HoloLens 2重量566克 售价3500美元[4] - vivo采用高通第二代骁龙XR2+芯片平台 搭载Micro-OLED屏幕方案[2] 市场表现 - 苹果Vision Pro首季度销量未达10万台 预计2024年全球销量不超过50万台[4] - PICO 4 Ultra在某电商平台自营旗舰店销量超2万台 第三方旗舰店销量仅超4000台[6] 战略布局 - vivo投入500人研发团队 历时四年开发MR设备 但不计划公开售卖 仅开放13家体验店供体验[2][3] - vivo执行副总裁表示MR设备可满足大屏沉浸需求 未来可作为家庭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2] - 行业分析师认为手机厂商做头显具备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及移动应用生态优势[3] 发展挑战 - 价格、重量、体验及生态内容构成行业主要障碍 需等待上游屏幕、芯片及光学成本降低[1][5] - 内容生态建设需要时间 vivo明确不做内容生产 依赖整体生态匹配[6] - 行业专家预测需2-3年补齐价格、舒适度、内容和应用场景等短板[6]
2025 年全球 AR 眼镜市场情况分析 2030 年预计达到 800 万台
搜狐财经· 2025-05-12 21:14
AR眼镜全球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约51万台 同比增长35.1% 主要受B端市场稳中有升和观影类AR眼镜增量推动[1] - 2024年出货量超56万台 增速放缓因AI智能眼镜崛起及传统B端需求萎缩[1] - 预计2027年全球出货量达180万台 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37.7%[11] AR眼镜区域市场格局 - 2023年亚洲市场占比45%-50% 领跑全球AR市场[2] - 中国市场全年出货24万台 同比增长133.9% 成为亚洲主要增长引擎[2] AR眼镜品牌竞争格局 - 中国消费级AR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Xreal以45%市场份额位居榜首[6] - Rokid和雷鸟创新分别以14%和1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三位[6] - 国际科技巨头(微软/Meta/苹果/三星/谷歌)主要聚焦B端市场[6] AR眼镜价格趋势 - 消费级产品均价从2021年2000美元降至2025年400美元[9] - 企业级设备(如HoloLens 2)均价仍超3000美元 形成哑铃型价格结构[9] - 消费者对300-500美元价位产品接受度最高[9] AR眼镜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光波导技术渗透率2024年达95% 成本较2021年下降70%[10] - AI大模型(如Llama 3/文心一言)集成提升交互智能性 拓展办公/翻译场景[10] - 2030年全球出货量保守预计超800万台 长期技术迭代与价格下探将推动爆发式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