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搜索文档
Vishay Intertechnology(VSH)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23:02
Vishay Intertechnology (NYSE:VSH) Q3 2025 Earnings Call November 05, 2025 09: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Joel Smejkal - President and CEOPeter Peng - VP of Equity ResearchPeter Henrici - EVP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Ripple Boruwa - Senior VPDave McConnell - CFOOperatorGood day,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Welcome to the Vishay Intertechnology Quarter 3 2025 earnings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listen mode only. After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
Vishay Intertechnology(VSH)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23:02
Vishay Intertechnology (NYSE:VSH) Q3 2025 Earnings Call November 05, 2025 09: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David McConnell - CFOJoel Smejkal - President and CEOPeter Peng - VP of Equity ResearchPeter Henrici - EVP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Ripple Boruwa - Senior VPOperatorGood day,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Welcome to the Vishay Intertechnology Quarter 3 2025 earnings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listen mode only. After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
Vishay Intertechnology(VSH)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为7.91亿美元,环比增长4%,比指引中点高出2% [5][19] - 季度订单出货比为0.97,其中半导体为0.96,无源器件为0.98 [19] - 10月份订单出货比运行率升至1.15 [6] - 毛利率为19.5%,与第二季度持平,略低于指引中点 [20]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4美元,而第二季度为每股亏损0.07美元 [23] - 库存增至7.6亿美元,但库存天数改善至108天 [23]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2400万美元,较第二季度的负7300万美元有所改善 [24] - 季度末现金及短期投资余额为4.44亿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业务收入环比增长7%,主要受美洲和欧洲销量增长推动 [9] - 工业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主要由输往欧洲和中国OEM的智能电网基础设施项目电容器出货驱动 [10]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收入环比下降2%,因美国国防部主要项目资金发放缓慢 [11] - 医疗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受心血管、神经科学等应用需求推动 [12] - 其他市场(包括计算、消费和电信)收入环比增长4%,反映AI服务器需求 [13] - 纽波特工厂对MOSFET业务部门毛利率的拖累为720个基点,较第二季度的840个基点有所改善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洲地区销售额环比增长7%,增长最为显著,主要来自汽车客户以及支持计算和工业的分销商 [5][16] - 美洲收入小幅增长,欧洲收入基本持平,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17] - OEM渠道收入环比增长6%,主要受汽车和工业客户以及智能电网项目推动 [15] - EMS渠道销售额下降7%,但订单量环比增长,达到三年最高水平 [15][16] - 分销渠道收入增长4%,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亚洲 [16] - 分销渠道库存维持在23周,保持稳定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执行五年战略计划Vishay 3.0,重点包括产能投资、创新和碳化硅战略 [27][30] - 年初至今资本支出为1.79亿美元,预计全年为3亿至3.5亿美元,其中至少70%用于扩张项目 [27] - 纽波特工厂按计划增加晶圆投产量,已完成硅和碳化硅晶圆所有设备的安装 [28] - 在墨西哥拉古纳工厂,已发布商用型号并安排多家汽车客户现场审核 [28] - 通过外包计划,已认证超过9000个型号,旨在为高增长产品释放内部产能并扩大产品组合 [29] - 碳化硅战略方面,第三季度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并计划在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发布更多工业及汽车平台产品 [30] - 战略重点包括扩大在客户材料清单中的份额,向现有客户交叉销售所有Vishay技术 [12][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信号方向性积极,需求增长来自汽车、AI服务器、智能电网、工业电源、航空航天与国防及医疗领域 [31] - 过去三年的产能投资使公司能够满足快速交付要求,并在市场上升周期中抓住更多机会 [8][31] - 客户下单行为出现新常态,短期交付订单在亚洲占比持续超过50% [7][8] - 客户普遍仍不进行远期规划,加急订单、需求提前等现象在几乎所有市场持续 [7] - 对2026年前景乐观,预计多个终端市场将呈现中高个位数增长,共识预期的7%收入增长符合公司内部规划 [40][41][42] - 预计纽波特工厂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末实现毛利率中性,届时将提升毛利率约150个基点 [4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积极与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沟通,帮助其避免因其他供应商短缺导致的生产中断 [32][34] - 金属价格(金、银、钯、铂、铜)大幅上涨对成本造成压力,公司正努力将成本转嫁给客户 [35][36][37] - 汇率波动,特别是以色列新谢克尔和新台币走强,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37][38]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收入为7.9亿美元,上下浮动2000万美元;毛利率预计在19.5%左右,上下浮动50个基点 [25] - 股东回报政策要求将至少70%的自由现金流以股息和股票回购形式返还股东,但2025年因产能扩张预计自由现金流为负,将维持股息但暂不回购股票 [26][4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汽车领域是否受到Nexperia出口限制的影响? - 公司正与许多OEM和一级供应商进行日常对话,以支持其避免生产线停工,目前看到很多机会正在形成,但尚未将大部分此类影响纳入第四季度收入指引,因为目前主要是解决短缺问题以维持工厂运转 [34] 问题: 影响毛利率的因素及金属采购策略? - 影响毛利率的因素包括金属价格高企、汇率影响以及一些运营问题,金属和汇率合计影响超过50个基点 [35][37][38] - 公司会为部分制造周期较长的产品提前下采购订单,但通常不会大量囤积金属 [39] - 公司正采取措施应对金属价格上涨,并尽可能将成本转嫁给客户 [38] 问题: 对2026年共识增长和利润率预期的看法? - 10月份订单出货比运行率1.15是积极信号,公司看到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与国防、AI、医疗等多个终端市场呈现积极迹象,客户讨论显示明年中高个位数增长可期,共识预期的7%收入增长符合公司规划 [40][41][42] - 预计通过纽波特工厂扭亏为盈、制造效率提升、成本转嫁和销量增长,毛利率将得到改善,共识的利润率预期与公司展望相似 [43] 问题: 资本回报策略的优先顺序? - 当前美国处于净借款状态,纽波特资本支出仍在进行,需要美国资金支持,鉴于当前流动性,暂不考虑股票回购,但会维持股息支付 [44] 问题: 第一季度增长预期和季节性影响? - 季节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新年期间,但工业项目、航空航天与国防支出、汽车短缺支持等因素难以用季节性概括,10月份订单强劲为第一季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46][47] 问题: 第一季度毛利率的基准水平? - 公司通常不提供远期指引,内部成本改善项目正在进行,与主要客户的年度合同谈判结果尚待确定,目前难以精确判断平均售价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 [48] 问题: 在大型计算客户处的认证进展? - 公司持续与AI设计中心及主要参与者沟通,推广包括MOSFET、IC以及无源器件在内的广泛产品组合,在设计导入和份额获取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49] 问题: Nexperia事件的潜在影响规模? - 公司正与竞争对手一起帮助汽车客户避免停产,此事影响广泛,公司借此机会向汽车客户展示自身能力,但鉴于地缘政治动态变化,目前难以量化潜在影响 [50][51]
中国经济评论 - 出口增速放缓但仍具韧性,全年预期存在上行风险-China Economic Comment_ Moderated but still resilient export growth, upside risk to full year projection
2025-09-11 20:11
行业与公司 * 该纪要涉及中国整体出口行业 具体分析中国2025年8月的进出口贸易数据 涵盖对不同地区(如美国 欧盟 东盟)和不同产品类别(如科技产品 消费品 汽车 大宗商品)的详细分析[1][2][3][4] * 报告由UBS(瑞银)的经济学家团队编写 包括William Deng Grace Wang Jennifer Zhong Tao Wang和Ning Zhang[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出口增长放缓但韧性仍存** * 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4.4% 较前值的7.2%放缓 且低于彭博共识预期的5.5% 此为自1-2月以来最慢的同比增速[1] * 经季节性调整后出口发货量较前月基本持平 并较6月录得的近期峰值低约1% 表明中国整体出口水平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 尽管增长势头在放缓[1] * 以实际值计算 出口增长从先前10.2%放缓至7.1%[1] **对美国出口进一步下滑 其他目的地提供支撑** * 经季节调整后 8月对美出口环比再收缩13% 使月出口值降至自4月美国互征关税声明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美出口同比大幅下降33%[2] * 7月和8月对美出口持续下降表明6月的反弹是短暂的 这很可能反映了当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仍显著高于对其他出口国的关税[2] * 另一方面 对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发货量在当月似乎有所改善 对欧盟和日本的发货量水平在8月均有所增加[2] * 对东盟经济体的出口发货量在7月下降后再次回升 对越南的发货量进一步攀升至历史新高 7月出现的抢运发货逆转的早期迹象并未得到进一步延续[2] **科技产品出口加速 消费品仍是最大拖累** * 科技产品出口增长加速至6.2%(前值为0.6%) 这得益于集成电路(IC)和面板等组件型产品更快的发货增长 以及计算机和手机等最终消费电子产品的同比收缩幅度收窄[3] * 该地区强劲的科技出口增长似乎也让中国受益 尤其是通过向其他生产商出口输入组件 科技出口增长的加速支撑了整体出口增长[3] * 汽车及零部件发货量增长基本维持在接近12%的同比水平 其他机械和电气产品增长从前值11%温和放缓至10%[3] * 消费品篮子的同比收缩幅度扩大是整体出口增长减速的最大拖累[3] **进口保持增长** * 进口增长从4.1%放缓至1.3%[4] * 尽管有所放缓 但进口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这是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罕见的情况 以实际值计算 进口增长从6.6%放缓至2.5%[4] * 主要大宗商品篮子录得更宽的进口价值同比跌幅至9.6%(前值为4%) 是整体进口增长放缓的关键驱动因素[4] * 以量计算 铁矿石和铜矿石的进口量基本稳定[4] * 与科技出口不同 科技组件进口增长放缓 这对中国科技出口增长加速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疑问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ADP)进口再度录得同比收缩 集成电路(IC)进口放缓 这可能反映了高端AI相关零部件和机械进口的放缓[4] **全年预测存在显著上行风险** * 中国的官方PMI和财新PMI等软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略有改善 发达国家市场(DM)PMI新订单和新兴市场(EM)新出口订单也表明需求改善[6] * 周边经济体的硬出口数据大多表明出口增长持续具有韧性 软数据和硬数据的结合并未预示中国出口水平在短期内会出现显著恶化[6] * 尽管鉴于关税水平仍高企和贸易存在不确定性 预计未来出口增长将放缓 但8月数据发布使年初至今的出口增长达到5.9% 这对瑞银全年1%的出口增长预测构成了显著的上行风险[6]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包含大量图表数据 具体展示了同比贸易增长 出口水平动量 对不同地区的出口增长(美国 欧盟 日本 东盟等) 进口增长按关键产品分类(大宗商品 IT组件 ADP等) 以及PMI新出口订单等[7][9][11][12][13][14][16][17][19][21][23][24][25][26][27][28][29] * 报告后附有详细的估值方法 风险声明 所需披露信息 分析师认证以及全球分销免责声明 明确了报告的使用限制和目的[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