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son Thor芯片

搜索文档
英伟达给机器人造“标准大脑”,是馈赠还是枷锁?
虎嗅· 2025-09-05 16:17
产品发布 - 英伟达发布Jetson Thor芯片 算力达到前代产品的7.5倍 [1] - 芯片提供一整套智能生态和仿真训练平台 [1] 行业影响 - 技术突破使所有机器人都可能拥有统一的"超级大脑"系统 [1] - 平台显著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 提升创新效率 [1]
机器人业务进度受关注 均胜电子: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新浪财经· 2025-09-04 19:29
战略调整与业务进展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将战略方向调整为"汽车+机器人 Tier1" 首次将机器人业务纳入公司战略 计划将其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1] - 2025年机器人业务进展加快 产品开发从零部件逐渐向总成方案发展 [1] - 4月上海车展期间推出机器人零部件系列产品包括传感器套件、轻量化机甲、无线充电系统等 [1] - 第三季度发布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节省空间和提升效率 [1] 客户合作与产品交付 - 国内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实现批量供货 多种精度IMU和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并定制开发电池包产品 [2] - 海外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 正在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 [2] - 与另一家海外机器人公司就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机器人开展合作 [2] - 已提前布局基于英伟达新一代Jetson Thor芯片的定制化机器人域控研发 相关战略合作伙伴将优先选用该产品 目前产品已在研发中 [2]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提升12.07%和11.13%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 [2] - 业绩增长主要受传统汽车业务拉动 机器人业务收入尚未在半年报中体现 [2] - 公司将持续提高核心部件自供比例、推动全球产能转移 预计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有望延续增势 [3]
均胜电子:定制化主控板已批量供货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客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8:43
业务布局 - 公司为全球车企及机器人企业提供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器人头部总成、胸腔及底盘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国内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 其中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1] - 海外客户方面 已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基于Jetson AGX Orin等高性能芯片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 最高算力达1320TOPS [1] - 多种精度IMU、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1] - 开发集成高能量密度电芯与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以及支持快充的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 [1] - 已提前布局基于英伟达新一代Jetson Thor芯片的定制化机器人域控研发 相关产品已在研发中 [1] 客户合作 - 国内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实现批量供货 [1] - 海外正与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 [1] - 与另一家海外机器人公司就用于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的机器人开展合作 [1]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新大脑”Jetson Thor,开发套件售价3499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19
产品发布与规格 - 英伟达发布最新机器人芯片模块Jetson AGX Thor 开发套件 售价3,499美元[2] - 芯片速度提升7.5倍 配备128GB内存 可运行大语言模型和视觉模型[5] - 芯片基于Blackwell图形处理器技术 适用于生成式AI模型和类人机器人场景[5] 商业化进展 - 首批开发套件将于下月发货 客户可基于此打造机器人原型[4] - 量产版Thor T5000模块将直接安装于机器人 批量采购超1,000颗时单价为2,999美元[4] - 亚马逊、Meta、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等企业已采用Jetson芯片[5] 战略定位与业务表现 - 机器人被公司视为人工智能之外的最大增长机遇[5] - 机器人业务当前占公司整体营收约1% 但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5]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合并为同一板块 该部门季度销售额达5.67亿美元 同比增长72%[6] 技术应用扩展 - Jetson Thor芯片可同时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 尤其中国品牌车型[6] - 汽车芯片Drive AGX采用专为汽车优化的Drive OS操作系统 与机器人芯片技术相似但系统不同[6]
21评论丨等待机器人产业的“拐点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成为市场热议话题,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多个搞笑瞬间引发关注 [1] - 机器人产业处于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底部,但历史表明临界点可能突然到来 [2] - 技术创新的爆发需要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三个条件同时成熟,2025年这三个条件正在同步变化 [2] 技术突破 - 算力成本断崖式下跌,英伟达的Jetson Thor芯片边缘计算能力提升10倍,成本仅增加30%,为机器人实时决策能力扫清技术障碍 [2] - 仿真技术飞跃推动数据飞轮加速转动,机器人产品批量部署使真实数据指数级增长,宇树科技预测三年后机器人出货量从1000台跃升至1万台,可用数据增长100倍 [3] 应用场景与市场策略 - 创业者转向寻找"60分就够用"的应用场景,如电商仓库的精确搬运、现代农场的24小时采摘、养老护理的陪伴机器人 [3] - 硅谷企业追求"登月计划"式的指数思维(如OpenAI和特斯拉),而中国企业更倾向于渐进式解决方案(如宇树、银河通用、千寻智能) [3] - 自动驾驶领域过去十年烧掉上千亿美元但未诞生百亿美元企业,中国企业的现实策略更符合"S型曲线"底部的生存法则 [4] 市场前景与产业生态 - 英伟达副总裁Rev Lebaredian预言计算机力量将进入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市场,但机会需要产业生态协同演化和多次试错迭代 [1][5] - 具身智能革命可能像电力和蒸汽机一样改变人类文明,但时间可能缩短至20年而非80年 [5]
等待机器人产业的“拐点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6:10
行业技术发展规律 - 颠覆性技术遵循S型曲线扩散轨迹 起步阶段进展缓慢 积累至临界点后呈指数增长 最终走向成熟稳定[2] - 机器人行业经历60多年发展 仍处于S型曲线底部蓄力阶段 等待类似电力与互联网的质变临界点[2] - 历史案例显示技术商业化周期存在差异 蒸汽机从发明到产业革命耗时80年 电力普及用时40余年 互联网商业化仅需20年[1] 技术突破驱动因素 - 算力成本出现断崖式下跌 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实现边缘计算能力提升10倍 成本仅增加30% 为机器人实时决策扫清技术障碍[2] - 仿真技术飞跃推动数据飞轮加速 宇树科技预测三年后机器人出货量从1000台跃升至1万台 可用数据增长100倍[3] - 应用场景实现降维突破 企业转向寻找60分就够用场景 包括电商仓储精确搬运 农场24小时采摘 养老陪伴等需求[3] 企业战略路径差异 - 硅谷企业采用登月计划式指数思维 如OpenAI追求通用人工智能 特斯拉打造万能机器人[3] - 中国企业侧重修桥铺路策略 宇树科技专注成本控制 银河通用攻坚抓取技术 千寻智能通过分层架构简化端到端技术[3] - 自动驾驶领域十年投入超1000亿美元 未诞生百亿美元级企业 因过度理想化忽视用户本质需求是问题解决方案而非技术本身[4] 产业发展前景 - 物理世界市场规模达100万亿美元 需产业生态协同演化与人机关系边界重构[5] - 2025年具身智能迎来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与社会接受度三重条件同步成熟[2] - 行业变革周期将显著缩短 可能仅需20年即可见证如电力与蒸汽机级别的文明变革[5]
黄仁勋像押注OpenAI一样押注中国机器人,英伟达首批Jetson Thor芯片给了他
量子位· 2025-08-11 16:32
英伟达在中国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 英伟达正在将押注OpenAI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机器人领域,通过Jetson Thor芯片支持中国机器人公司发展[1][2] - 英伟达与中国多家机器人公司深度合作,包括银河通用、宇树科技、阿里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4][6] - Jetson Thor芯片性能显著提升:计算能力达上一代Jetson Orin的7.5倍,每瓦性能提升3.5倍,I/O吞吐量提升10倍[2][30][31] 银河通用的发展路径 - 采用轮式双臂双手形态,主打高续航和工业级安全性,G1机器人已实现大规模自主商用[19] - 率先在中国部署Jetson Thor芯片,机器人展示出丝滑运动性能和实时视觉处理能力[19] - 开发具身智能大模型VLA,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和复杂环境导航,全球首发无需建图的TrackVLA和抓取基础大模型Grasp VLA[20] - 合成数据占比达99%,与英伟达合作生成百亿级抓取操作和柔性物体操作大数据集[21] - 商业化落地包括100多家无人药房和"太空舱"零售终端,已完成超20亿元人民币融资[23][24] 宇树科技的技术路线 - 认为人形机器人是通用AI的理想载体,未来组装机器人将像组装电脑一样简单[8][10] - 产品线包括售价3.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和A2机器狗,后者自重37千克可负载30千克[11] - 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全自动编队跳舞,16台机器人实现毫秒级同步[12] - 使用NVIDIA Isaac Sim平台训练动作,已掌握舞蹈、跳跃、空翻等多种动作[13] - 开发20自由度灵巧手,目标实现自然交互如倒水等日常任务[13]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时代发展速度将快于AI大模型产业[7] - 人形机器人市场可能每三年产值增长10倍[6] - 通用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数万亿人民币市场的革命性产品[15][17] - 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包括"运动优先"和"智能优先"不同路线[6] 英伟达的机器人技术架构 - 提出机器人领域需要三台计算机:机器人本体计算机、AI工厂计算机和仿真计算机[28] - Isaac平台整合硬件和软件栈,Jetson Thor是专为机器人设计的"实时推理机器"[29] - 仿真工具包括Isaac Sim、Isaac Lab和NVIDIA Cosmos,用于环境仿真和强化学习[34] - 世界基础模型虽处起步阶段,但已为机器人研发带来全新能力[33]
英伟达、宇树、银河通用同框 物理AI与机器人产业化路径成焦点
环球网· 2025-08-11 12:2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人工智能突破推动计算机能力向占全球经济总量超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领域渗透 机器人作为物理智能载体将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核心桥梁 [3] - 中国在变革中具备独特优势 全球近半AI研究人员聚集于此 同时拥有无可匹敌的电子制造能力和庞大的工业应用场景 [3] - 业内普遍认为机器人真正走出实验室需要算力 成本可控的硬件与合成数据训练体系协同 [5]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英伟达构建三类计算机体系 嵌入机器人本体的Jetson Thor芯片提供边缘算力 DGX/HGX系统组成的AI工厂完成模型训练 Isaac Sim仿真平台通过物理定律生成数据且测试速度可达现实时间的数倍 [3] - 宇树科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售价降至3.9万元 相比去年9.9万元版本大幅下降 支持外观定制且现货可供 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量产 标志着消费级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万元时代" [3] - 宇树科技新机型采用英伟达全栈机器人技术 通过Isaac Sim平台优化运动控制算法 并借助Isaac Lab实现策略快速迭代 同步推进A2机器狗研发 目标在1–2年内实现无预适配环境下的自然交互 [4] - 银河通用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G1 Premium人形机器人作为首批搭载Jetson Thor芯片的产品 已在工业码垛 拆垛及物料箱搬运场景中展现出流畅作业能力 [4] - 银河通用下一代双足机器人采用纯双足设计 基于OpenWBT_Isaac平台实现仿真与现实环境的无缝衔接 可训练推车 拾取等复杂任务 [4] 商业模式与增长预测 - 银河通用提出机器人革命核心要素包括机器人本体 具身智能模型与合成数据构成铁三角 合成数据在其训练体系中占比高达99% 通过英伟达Isaac Sim生成的物理合规数据有效解决真实数据稀缺问题 [4] - 银河通用提出"每三年产值乘10"的增长模型 当前头部企业年销1000台 三年后将达1万台 六年后突破10万台 若以单价数十万元计算 届时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超越工业机械臂总产值 [4]
周末重点速递丨“填坑“行情后的震荡何时结束?券商热议稳定币:下一个金融科技的大变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8 15:54
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 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升幅为011% [1] - 5月末黄金储备报7383万盎司约229637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为连续第7个月增持 [1] A股市场研判 - 填坑行情后的震荡平均持续86个交易日震荡结束后7次中有5次出现上涨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行业轮动市场情绪等 [2] - 政策和外部事件是影响震荡行情结束的核心如2016年险资举牌2019年MSCI扩容2024年新国九条出台等 [2] - 行业轮动完成可能导致震荡结束震荡末期蓝筹多出现补涨 [2] - 当前A股短期可能继续震荡偏强甚至突破上涨因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外部事件偏积极中美缓和预期上升 [3] - 短期流动性维持宽松6月5日央行预告1万亿逆回购操作显示央行维持流动性宽松意愿较强 [3] - 行业配置建议逢低配置科技新消费和部分低估值蓝筹如计算机通信传媒机器人军工电子等 [4] 经济基本面与市场支撑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较3月加快04%1-4月同比增长14%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引领作用突出 [5] - 5月制造业PMI为495%较4月上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07%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扩张 [5] - 经济基本面改善对市场形成支撑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内需外需突围等方向 [6] 金融科技与稳定币 - 稳定币+RWA被视为金融科技大变革稳定币是传统金融市场用户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桥梁 [7] - USDT发行规模超1500亿美元充当加密货币市场计价工具主流交易所比特币期货合约以USDT交易对为主 [8] - RWA将现实世界资产映射到区块链上稳定币支付与国际支付是潜在市场 [8] - 稳定币可能推动货币国际化Tether资产规模的80%配置美债和类美债资产 [9]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生态 - NVIDIA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围绕通用算力开发平台大模型三大核心打造底层开发生态 [10] - 机器人开发需构建DGXAGXOmniverse with Cosmos三台计算机协同解决方案 [11] - Isaac Lab平台由CUDA加速库应用框架和AI模型组成可加速机器人开发 [11] - GR00T模型为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整合语言视觉和运动控制实现端到端任务执行 [12] - 2025年CES大会上14款搭载GR00T模型的机器人亮相涉及中国企业6家 [12] - 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拓普集团伯特利均胜电子等 [13]
行业深度 | 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二:NVIDIA“大脑”能力齐备 具身智能浪潮已至【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5-31 14:25
NVIDIA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14年起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围绕通用算力、开发平台、大模型三大核心展开,主攻机器人"大脑"设计 [1][13] - 提供三计算机解决方案:DGX(AI训练)、AGX(边缘计算)、Omniverse with Cosmos(数字孪生),形成训练-优化-执行完整体系 [7][21][24] - 核心产品包括Jetson Thor主控芯片(800 TOPS算力)、Isaac Lab仿真平台、GR00T通用模型,构建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 [1][13][94] 技术平台架构 - Isaac Lab平台由CUDA加速库、应用框架和AI模型组成,可将数百次人类演示转化为数百万次合成动作,加速机器人训练 [2][67][71] - Omniverse平台具备实时跨平台协作、物理级真实渲染、AI工具生态等优势,支持工业数字孪生和机器人仿真 [45][47] - Cosmos平台基于2000万小时真实数据训练,可生成物理精准的合成数据,解决现实数据不足问题 [50][60] GR00T模型系统 - 2025年推出的开源模型GR00T N1具备双系统架构,支持快速动作执行与慢速环境推理,整合语言/视觉/运动控制多模态能力 [91][95] - 工作流程包含基础模型、数据管道、仿真框架、Jetson Thor硬件四部分,通过Teleop/Mimic/Gen等组件实现数据指数级扩展 [104][112] - 已在2025年CES展会上获14家机器人厂商采用,包括6家中国企业,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3][64][121] 产业链合作进展 - Jetson Thor芯片采用Blackwell架构,提供100GB/s带宽和800 TOPS算力,专为GR00T模型优化 [94][118] - Isaac Manipulator为工业机械臂提供GPU加速运动规划,路径规划速度提升70倍,合作伙伴包括安川电机等 [78][79][84] - 自动驾驶数据工厂通过合成数据将数百次驾驶扩展为数十亿有效英里,显著提升训练效率 [60][6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应用端、成本端、软件端实现三重突破,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125][128] - 大模型赋能使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和场景泛化能力,特斯拉、英伟达、华为等巨头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127][129] - 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部件存在高成长机会,汽车供应链企业具备转型优势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