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PG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600150):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长江证券· 2025-07-06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合并后将成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减少同业竞争,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接单效率、产能和盈利能力,后续集团其他优质资产整合有望展开;2025 年高价船型订单交付占比提升,业绩将持续释放;公司作为船舶海工龙头,有望受益于深海科技推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7 月 4 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申请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4] 事件评论 - 重组合并获审核通过,两船合并助力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合并后中国船舶将成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2024 年年报显示合并后手持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新签订单量全球占比分别约 15%、超 14%、超 16%,减少同业竞争,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盈利能力,后续集团内优秀船舶资产整合有望逐步拉开序幕 [11] - 船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释放,中国造船新单份额保持全球领先,25Q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提升,后续高价值船型交付、绿色船型占比增加、高价交付订单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公司手持订单饱满,船坞排期至 2029 年左右,业绩增长有支撑;2025 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份额全球第一,6 月全球新签订单 84 艘/256 万 CGT,中国承揽 50 艘/137 万 CGT,占比 53%,1 - 6 月全球累计新签订单 647 艘/1938.5 万 CGT,中国累计新签订单 370 艘/1003.5 万 CGT,占比 51.8%;公司高端船型领域竞争力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1] - 造船业周期向上趋势不改,公司有望受益深海科技推进,2025 年全球造船业在手订单饱满,更新换周期向上,产能供给紧张格局延续;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书记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综合性造船龙头,在相关装备方面实力雄厚,有望扮演重要角色并开拓新增长点 [11] - 伴随合并重组完成和船舶周期向上,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5、100.8、128.0 亿,对应 PE 分别为 20X、15X、11X,维持“买入”评级 [11] 公司基础数据 - 2025 年 7 月 4 日收盘价 32.81 元,总股本 447,243 万股,流通 A 股 447,243 万股,每股净资产 11.63 元,近 12 月最高/最低价 45.95/26.93 元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 2024A - 2027E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数据,如 2025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909.65 亿、999.61 亿、1099.57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47 亿、100.82 亿、128.00 亿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