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装箱船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中国集装箱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16艘和14.85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09:56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金属集装箱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集装箱船出口数量为16艘,同比下降30.4%,出口金额为14.85 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
船企半年度业绩超预期,船价出现企稳迹象-上半年造船市场总结
2025-07-28 09: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造船、航运及相关产业链(如柴油发电机组、服装出口、大宗商品)[1][2] - 主要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国企)、恒力重工(民营)、苏美达、中国动力等[1][2][4][5][11][14] --- 核心业绩表现 **1 国企船企** - 中国船舶:2025H1利润28-31亿元(同比+90%-119%),Q2利润17-20亿元(同比+65%-95%,环比+48%-75%)[4] - 中国重工:2025H1利润15-18亿元(同比+200%+),Q2利润9.8-12.8亿元(同比+147%-222%,环比+89%-147%)[4] - 中船防务:2025H1利润4.6-5.4亿元(同比+213%-268%),Q2利润2.7-3.6亿元(同比+110%-170%)[4] **2 民企船企** - 恒力重工:重组后首份半年报利润5.8-7.0亿元(含非经常性损益4.7-5.7亿元),新接订单122亿美元排产至2029年,2027年排产量183万CGT[5] - 苏美达:船舶制造及航运业务利润同比+98%,全年预计贡献3-4亿元;服装出口同比+49%[11][13] **3 其他业务亮点** - 苏美达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受益于AIDC用电需求,2027年利润目标2亿元[12] - 中国动力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对价38.1亿元),预计增厚2025年EPS 14%[14] ---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1 价格与订单** - 新造船价格周度上涨0.03%,二手干散货船价上涨2-3%,集装箱船价同步提升[3] - 2025H1全球手持订单3.9亿载重吨(同比+1%),集装箱订单占比45%,LNG船占比5%[18][20] - 订单运力比:全船型15.6%(历史42%分位),散货船10%,原油轮12%[18][19] **2 驱动因素** - 高价订单交付加速:中国船舶2025H1交付比例96%(全年100%),中国重工交付比例75%(全年96%)[9] - 商品期限结构从贴水转升水,叠加高矿价推动航运需求[7][8] **3 政策影响(301法案)** - 第二版政策取消累计收费、设豁免条款,短期缓解订单外流压力,长期船价上涨可覆盖附加费[15][16] - 积压需求释放:6月新签订单环比+44%,中国新签占比回升[17][20][23] --- 估值与投资机会 - 中国船舶PO 0.6倍(历史区间0.5-4倍),中国重工PO 0.7倍(历史0.6-10倍),均处底部[6] - 市场对造船板块基本面改善关注不足,中航重组后协同效应待验证[22] - 中日韩竞争:301法案影响减弱,中国新签占比回升,跑赢日韩时机显现[23] --- 风险与未来展望 - 老旧船替换进程过半,散货和油轮新订单增量可期[19] - 301政策落地后积压需求释放+船价企稳,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21]
22艘订单全给一家船厂!希腊船王持续订造集装箱船
搜狐财经· 2025-07-26 19:31
新船订单 - HD韩国造船海洋与一家大洋洲地区船东签订2艘28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1564亿韩元(约1.14亿美元),单船造价5700万美元 [2] - 新船将配备脱硫装置和辅助动力系统,以便未来安装船载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2] - 当前2600/2900TEU支线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4500万美元,同比上涨8% [2] - 订单来自希腊船王Evangelos Marinakis旗下公司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该公司今年已在HD现代尾浦订造10艘2800TEU集装箱船 [2][3] 公司订单情况 - 今年以来Capital在HD韩国造船海洋累计订造4艘8400TEU、10艘2800TEU和6艘1800TEU集装箱船 [3] - HD韩国造船海洋今年累计承接82艘新船订单,总金额112.2亿美元(约803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接单目标180.5亿美元的62.2% [3] - 订单包括5艘LNG运输船、6艘LNG加注船、50艘集装箱船、2艘VLEC、11艘油船和8艘LPG/液氨运输船 [3] 公司技术实力 - HD现代尾浦中型船舶建造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中型集装箱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3] - 公司2023年交付全球首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Laura Maersk"号(2100TEU),展示环保船舶领域领先技术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HD现代尾浦营业亏损1662亿韩元(约1.25亿美元),是HD韩国造船海洋唯一亏损的子公司 [4] - 2024年HD现代尾浦营业利润885亿韩元(约6522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4][5]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685亿韩元(约3.48亿元人民币),仍远低于HD现代重工(约22亿元)和HD现代三湖(约18.6亿元) [5]
扩建上海港!中国挑战美国造船业封锁
金投网· 2025-07-21 14:32
上海打造世界级造船中心 - 上海致力于发展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目标成为全球造船中心 [1] - 长兴岛船厂将扩建,重点生产高科技船舶,预计LNG运输船和双燃料集装箱船占比达80% [1] - 长兴岛产业集群计划三年内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人民币(1671亿美元),定位为"全球技术突破中心" [2]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船厂获得全球70%新订单,总订单量达4645万补偿总吨位 [2] - 受美国限制政策影响,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订单份额从75%降至56%,韩国份额从14%升至30% [2] - 行业转向高端特种船(如破冰船)并开拓东南亚、非洲新兴市场应对订单下滑 [2] 长兴岛造船基地实力 - 长兴岛去年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已生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和7800辆容量汽车运输船等先进船舶 [3] - 基地计划到2027年研发超10种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吸引至少三家国际顶尖机构 [2] - 扩建后将增强中国在高科技船舶领域的领先能力,突破外部限制 [3]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中国份额下滑18.8%,韩国船厂稳居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7-19 20:05
全球造船业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显著下滑,共承接647艘,合计4678.2万载重吨(DWT),同比下滑57.9%,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1] - 修正总吨(CGT)同比下降54.5%至1938.5万,新船订单金额6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0.99亿元),同比减少47.6% [1] - 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达2390艘,合计1.7亿载重吨(DWT)、6555万修正总吨(CGT),创17年新高 [4] 分船型订单表现 - 集装箱船订单逆势增长,上半年成交201艘(2174.4万载重吨),同比上涨27.2%,占全部订单的46.4% [3] - LNG运输船需求疲软,仅成交23艘(93.7万载重吨),同比暴跌86.4% [3] - 散货船、原油船、成品油船、LPG船订单以载重吨计跌幅均超60% [3] 中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370艘(2630.4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56.2%,但较去年同期75%明显下降 [6]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亿-31亿元,同比增98.25%-119.49%;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15亿-18亿元,同比增181.73%-238.08% [6]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三大船企上半年累计交船28艘,包括全球首艘24000TEU级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等 [6] 韩国船厂表现 - 上半年承接订单113艘(1415万载重吨),市场份额30.3%,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 [8] - LNG船领域占据90.3%份额,包揽全部8艘大型LNG船订单;LPG船市场份额达54.2% [8] - 三大造船企业上半年营业利润预计合计突破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HD韩国造船海洋增幅达228% [8]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在散货船领域保持79%份额,集装箱船份额从86.1%降至63.4% [9] - 韩国在原油船份额从24.1%升至67.8%,LNG船份额从56.3%升至90.3% [9] - 日本船厂市场份额7.9%,LPG船接单占比34.1%,欧洲船企因邮轮订单增至43艘 [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订单下滑受美国"301调查"及船位紧张影响,但绿色动力船舶技术积累深厚 [10] - 韩日造船产能存在瓶颈,全球竞争格局不会出现颠覆性重构 [10]
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18 20:11
交易方案概述 - 中国船舶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10][11] - 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13]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13] -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股本将增至752,562.13万股[20] 交易目的与背景 - 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41] - 消除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16][46] - 抓住全球船舶工业复苏机遇,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超50%[42] - 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44][46] 交易影响分析 - 存续公司总资产将从1819.77亿元增至4036.39亿元,营业收入从785.84亿元增至1333.51亿元[21] - 控股股东仍为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20] - 存续公司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消除同业竞争[17] - 交易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摊薄,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从0.81元降至0.65元[2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造船业持续复苏,新造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上涨超50%[42] - 船队老龄化加速更新需求,散货船等主力船型平均船龄超12年[42] - 国家政策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43] - 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保持增长[42]
国泰海通|固收:聚焦科技与涨价双主线——转债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2025Q2转债业绩前瞻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向好的转债集中在通信、电子、军工、汽零、交运设备、工控设备、能源设备、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行业,以及涨价利好的有色和基础化工行业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AI算力投资、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制造需求高增及有色金属/化工品涨价 [1][2][3] - 可通过工业企业利润数据、A股业绩预告及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挖掘标的 [1][4] 行业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上游资源品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增长41.7%,主因金、铜、锌、银等价格上涨及产销量回升 [2] 工业制造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6%,受益于全球航运景气度回升(LNG船、集装箱船订单)、大飞机产业链放量及一带一路基建输出 [2] -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双位数增长,驱动因素包括AI硬件、智能终端、电网设备、工控设备需求 [2] 消费制造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速达38.2%,因预制菜、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旺盛 [2] A股业绩高增行业分布 - 272家公司2025Q2扣非净利润同环比增速超30%,集中在以下行业: - **基础化工**:磷化工、农药化肥、制冷剂涨价 [3]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海外光伏储能订单、国内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车/军工订单 [3] - **机械**: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能源设备、造船业、轨道交通设备需求 [3] - **电子**:AI算力投资、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出货增长 [3] - **汽车**:新能源车销量高增、商用车及零部件出海加速 [3] 分析师预测上修线索 - 13只转债标的过去三个月2025年平均预测净利润被上修超5%(预测机构家数>3) [4]
船舶吸收合并重工获批船价企稳推荐船舶板块,关注港股租赁公司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造船、航运、油运、港股租赁、香港本地交通运输 [1][2][10] - **公司**:传播吸收重工、中英航空租赁、国营金租、杨子江、中国船舶、中原海能、中原海灘、招商文创、长河、港铁公司 [1][2][3][10][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造船行业** - **观点**:造船行业利好持续积累,新造船价格企稳上涨,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有催化作用,26 年订单值得期待 [1][3][5] - **论据**:新造船价格连续两周上涨 0.1%,中美 301 调查影响可能变化,传播重工合并后有望解决手持船因素、改善财务管控体系、提升利润率,韩国上半年订单多后续会填满 [3][4][5] - **航运行业** - **观点**:大船增加带动码头和支线船需求,长周期换船需求逻辑不变,中周期受商品通胀交易影响 [6][7] - **论据**:三战联盟解体后,地中海航运买码头、双子星租支线船导致亚洲区域运力紧张和中小船租金上涨,通胀交易下运费易涨难跌 [6][7] - **油运行业** - **观点**:欧派克增产对油运后续利好累计,九十月份海运链将增加,油运有向上弹性 [9] - **论据**:七八月是油运淡季,减产补偿和中东耗电旺季因素在九十月份消退,届时欧美和中国进入消耗旺季 [9] - **港股租赁公司** - **观点**:港股租赁公司有补涨需求,国营金租 12 月 31 号入通概率增加 [2] - **论据**:按港股通测算,国营金租按现在成交量、市值、流动性来看,12 月 31 号入通可能性较大 [2] - **香港本地交通运输公司** - **观点**:长河和港铁公司值得关注 [11] - **论据**:长河涉及地中海买码头交易,落地后会带来负债端变化;港铁公司随着港股活跃度和香港本地经济活动增加,租金有上涨信号,地铁客流量有望改善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加坡的杨子江中报按完工百分比确认,主业业绩值得期待,中报时间在八月上旬 [3][8] - 25 年定 28 年船位太早,26 年订单整体值得期待 [5] - 油运现在重置成本在 0.8 - 0.9 [9]
恒力集团:近日,恒力重工成功签订多艘大型船舶建造合同,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等多个高端船型。
快讯· 2025-07-16 09:20
恒力重工船舶建造合同 - 公司近期成功签订多艘大型船舶建造合同 [1] - 合同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等多个高端船型 [1]
中船系Q2业绩预告超预期,6月新船订单环比增长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行业 - **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恒力重工、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中集安瑞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船舶板块业绩出色,成为业绩期避风港,2025 年中报显示重点公司业绩亮眼,如中国船舶半年报预告利润在 28 亿 - 31 亿之间,单季度利润在 16.7 亿 - 19.7 亿之间,高于预期;中国重工大幅增长;中国动力二季度利润在预期范围内 [1][2][3][4] - 业绩超预期原因是高价订单交付、钢材价格回落、部分订单提前交付 [1][3][4] 2. **价格指数** - 2025 年 1 月以来新造船价格指数从最高 189 点回落至 186 点左右,6 月初企稳后环比提升,6 月底达 187.1 点,较 5 月上涨 0.42 个点 [5] - 不同船型表现分化,集装箱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散货船、液化气船和油轮明显下跌,油轮下降幅度最大 [5] 3. **签单情况** - 2025 年一线龙头企业签单疲软,二三线企业签单量可观,如恒力重工去年 9 月手持订单约 1200 万载重吨,今年 6 月增至 2200 万载重吨以上 [6] - 原因是二三线企业扩产后有产能焦虑,降低远期床位报价;一线龙头企业排产饱和度高,倾向保持高价订单 [6] 4. **订单量** - 2025 年 6 月新船订单量环比提升至 254 万修正吨,但同比下降 81%,受 2024 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8] - 集装箱船订单同比增长 24%,其他船型订单大幅下滑 70%以上,上半年集装箱船订单占比最高达 45% [9] 5. **市场份额** - 2025 年 1 - 6 月中国占全球新造市场份额 56%居首,韩国份额从去年同期 10%提升至 30%,受益于集装箱轮订单增长 [10] 6. **航运市场景气度** - 自去年 9 月以来无明显新的景气增长点,今年中大型游轮未带来新景气周期,受油价波动、中东冲突、OPEC 减产等因素影响 [11] 7. **不同船型前景** - LNG 船因替代燃料应用和全球用量提升有较大运输需求潜力;汽车滚装船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成长空间高 [13] 8. **市场周期** - 当前新造船市场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下行期,由替换需求驱动,船厂扩产谨慎 [15][17] - 低拆解量使老旧船舶活跃,需求暴涨时供给端脆弱性将推高运价 [18] 9. **供需平衡** - 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一线企业因排产饱和度高不愿降价,二三线企业虽有产能焦虑但不影响整体平衡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联合重组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合并后公司体量增加,产能或提高至接近 2000 万载重吨,市盈率将得到消化 [22] 2. 6 月新船订单量由非主流类型带动,若 7 月主流类型新订单复苏,市场可能进入上行周期中的下行小周期拐点 [21] 3. 投资者可关注中国龙头企业如中国船舶,次龙头企业如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以及业绩增长确定的中集安瑞科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