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ma 系列模型

搜索文档
CSDN 创始人蒋涛:中国开源十年突围路、模型大战阿里反超 Meta,数据解析全球开源 AI 新进展
AI科技大本营· 2025-09-25 11:33
全球开源生态发展格局 - 全球开发者总量突破1.5亿,GitHub活跃开源开发者达2280万,美国为核心力量,中国活跃开发者超400万,总开发者1200万,规模全球第二[11] - 高影响力开发者美国310人居全球第一,中国从2016年3人跃升至2025年94人,增长超30倍,跻身全球第二梯队[1][16] - 开源项目数超4亿代码仓,活跃仓数从2016年193万增至2025年近600万,增长超3倍,AI大模型、云基础设施、前端与交互技术、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为四大技术驱动力[16] 区域与国家贡献分析 - 印度和中国增长显著,印度十年达6倍增长,中国达3倍增长,巴西作为拉美代表增幅超5倍[12] - 美国在OpenRank贡献度2021年达峰值后逐年下降,中国贡献度十年大幅上升,其余国家稳步增长[12] - 美国在影响力格局持续领先,德国稳居欧洲第一,中国、印度快速上升,巴西与日本体现区域共同发展[12] 企业开源影响力 - 全球企业OpenRank排行榜TOP100中,美国企业65家居首,中国企业16家次之,华为全球第二,阿里巴巴TOP8[19] - 微软以OpenRank 87234.62居首,华为61039.42次之,谷歌31402.94第三[20] - 中国企业开源进展快速,华为、阿里巴巴等在高影响力企业中表现突出[19] 技术领域影响力 - AI与大模型以OpenRank 535,299居技术影响力榜首,远超云基础设施333,165和前端与交互式314,618[21] - 编程语言与开发291,487、应用与解决方案218,783、区块链与Web3 167,408分列第四至第六[21] - 数据库系统129,806、RISC-V与硬件112,327、大数据与数据工程111,791进入前十技术领域[21] 开源项目影响力 - OpenHarmony以OpenRank 40192.24居全球开源项目影响力第一,中国9个项目进入TOP100[21][22] - Azure22155.91、.NET14479.13、NixOS13148.25分列第二至第四[22] - 中国开源从使用走向贡献,项目影响力显著提升[21] 大模型技术体系开源影响力 - 大模型开源影响力榜单涵盖数据、模型、系统、评测四维度,Meta、阿里巴巴、谷歌位列模型榜前三[2][29] - 模型下载量向量模型占41.7%,语言模型31%,多模态模型18.3%,UKP Lab下载量最高[31] - 阿里巴巴千问系列下载量2025年6月后飞速增长,超越Meta,DeepSeek保持稳定[31] 数据与系统生态 - 数据榜单Ai2、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谷歌前三,智源综合性数据开放突出[37][40] - 语言数据集1-4月为下载主力,纯视觉数据集比例快速下降,具身数据集增势显著[43] - 系统榜单智源贡献突出,Meta和谷歌紧随其后,百度、阿里、华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TOP10[45] 评测与综合影响力 - 评测榜单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Hugging Face、智源前三,中国学术机构投入大[50][52] - 综合榜单Meta第一,谷歌第二,智源第三,智源在多芯片支持的系统维度优势显著[55] - 大模型生态美国贡献比例37.41%,中国18.72%,位居前两位[60]
你对 AI 说的每一句「谢谢」,都在烧钱
36氪· 2025-05-03 12:49
AI能耗与资源消耗 - OpenAI CEO Sam Altman估算用户使用"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每年额外消耗约1000万美元电费[1] - 百度文小言APP数据显示"谢谢"被使用上千万次成为高频提示词[3] - 一次普通AI查询(输出500 token)约消耗0.3 Wh电量[3] - 典型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10万户家庭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达415 TWh占全球总量1.5%[4][6]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能耗是普通数据中心20倍相当于铝冶炼厂[4] - AI训练GPT-3消耗清水量相当于填满核反应堆冷却塔大型核反应堆需数千万至上亿加仑水[9] - ChatGPT每交流25-50个问题消耗500毫升饮用水用于冷却[9] - 推理阶段总能耗已超过训练阶段长期看可能是数倍[11] AI基础设施投资 - OpenAI启动"星门计划"联合甲骨文软银MGX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全美AI数据中心网络[4] - Meta为Llama模型寻求微软亚马逊等云厂商的"借电借云借钱"支持[6] - Altman投资核聚变企业Helion认为其能量密度是太阳能200倍且无碳排放[11] 用户行为与AI交互 - 用户对AI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形成独特社交礼仪[1] - 生成式AI会模仿用户输入的专业程度和礼貌程度礼貌用语可能获得更全面人性化回答[21] - 实验显示附加"支付小费"提示可使AI回答长度增加最高达基准11%[22][24] - 微软Tay聊天机器人因用户恶意引导上线16小时后发布不当言论被紧急下线[24] - Character.AI因对敏感词汇干预不足导致现实世界悲剧[26] AI技术特性 - 大模型本质是概率计算器通过词语出现概率预测下一个词[13][14] - 人类倾向于将具备类人特征的AI拟人化激活"社会存在感知"[17][18] -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会无意识地对电脑设备表现出社交行为[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