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USA软件栈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GPU“四小龙”扎堆IPO
和讯· 2025-07-04 18:15
行业背景 - 生成式AI爆发导致英伟达GPU芯片供不应求,为国产GPU企业创造发展机遇[3] - 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收紧导致英伟达在华份额下降,国产替代窗口期出现[6] - 2024年6月摩尔线程、沐曦等4家国产GPU企业集中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形成"国产GPU四小龙"格局[4][6] 公司发展路径 摩尔线程 - 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CTO张钰勃同样来自英伟达[7][9] - 采用"全功能GPU"战略,同时布局数据中心和消费级显卡市场,产品线覆盖苏堤/春晓/曲院/平湖系列芯片[10] - 2024年推出万卡级"夸娥智算集群",客户覆盖运营商、国有银行及大模型创业公司[10] - 累计完成7轮融资总额超45亿元,Pre-IPO轮投前估值达246.2亿元[11] 沐曦股份 - 核心团队具备AMD背景,创始人陈维良曾任AMD GPU设计高级总监[10] - 聚焦数据中心市场,产品线包括曦思N系列/AI训练、曦云C系列/AI推理、曦彩G系列/图形渲染[10][11] - 完成约8轮融资达数十亿元,最近估值210.71亿元,投资方包括国有资本和头部创投[11] 财务与IPO进展 - 摩尔线程2022-2024年营收0.46亿/1.24亿/4.38亿,年复合增速超200%,同期亏损18.4亿/16.73亿/14.92亿[13][14] - 沐曦2022-2024年营收42.64万/5302.12万/7.43亿,2025Q1达3.2亿,年复合增速4074%,同期亏损7.77亿/8.71亿/14.09亿[13][14] - 两家公司均采用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用于3类芯片研发,沐曦计划募资39亿用于GPU迭代[15][16] 技术生态建设 - 英伟达通过CUDA生态建立百万开发者社区,形成核心壁垒[17] - 摩尔线程开发MUSA软件栈支持CUDA代码自动移植,沐曦推出MXMACA软件栈兼容主流框架[17] - 寒武纪2024年股价涨幅388%,市值曾达3000亿元,验证资本市场对国产GPU概念的认可[6][1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一超一强"格局(英伟达/AMD),国产厂商坦承处于追赶阶段[6][10] - 2024年象帝先(估值150亿)、砺算科技等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行业洗牌加速[15] - 未来竞争重点从硬件转向"硬件+软件生态"综合能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