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芯片
搜索文档
IPO周报 | 滴普科技、八马茶业登陆港交所;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注册获批
IPO早知道· 2025-11-02 21:08
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滴 普 科技 港股 |挂 牌上市 据IPO早知道消息,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普科技")于2025年10月28日正式 以"1384"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同时也是第 五家以18C登陆港交所的特专科技公司。 滴普科技在本次IPO中总计发行26,632,000股H股。以每股26.66港元的发行价计算,滴普科技本次 IPO募资规模为7.1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滴普科技本次香港公开发售获7,569.83倍认购,这不仅使其成为今年港股主板 IPO "超购王",也位列香港史上主板IPO超购倍数第一。 成立于2018年的滴普科技作为一家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企业提供 前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助力高效整合企业的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领域专业知识,构建 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为客户在运营决策和生产力提升相关核心场景,基于客户专属数据和业务知识 逻辑提供符合企业级高精度零幻觉的专业AI数字员工。 截至2025年6月30日, ...
华东重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0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2285.63万元位列下游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27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9日,于2012年6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无锡市 [1] - 公司是国际一线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的设备供应商,聚焦于以“集装箱装卸设备”和“智能数控机床”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板块,并拓展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整机,概念板块包括新型工业化、DeepSeek概念、信创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5亿元,在23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9位,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徐工机械的781.57亿元和第二名三一重工的657.41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125.11亿元和中位数50.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285.63万元,行业排名第20/23,与第一名三一重工的72.39亿元、第二名徐工机械的60.83亿元差距巨大,低于行业平均数11.71亿元和中位数4.38亿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1.44%,低于去年同期的59.96%,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4.9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60%,高于去年同期的6.89%,但低于行业平均的25.31%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无锡华东重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孟正华、翁杰、翁耀根 [4] - 董事长翁杰,1984年11月出生,2006年起在公司任职,2024年薪酬为192万元,较2023年的175.18万元增加16.8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01万,较上期增加11.5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2万,较上期减少10.36% [5] 券商观点与业务亮点 - 中邮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盈利能力同比提升,费用支出同比下降 [5] - 业务亮点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业务基本盘稳定、在手订单充足、海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以及通过布局GPU打造新成长极,锐信图芯已实现GPU芯片量产且批量供货 [5] - 长城证券指出,2024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高速增长,降本增效显著 [5] - 业务亮点包括剥离数控机床业务完善产品布局、港机业务订单充足、光伏产业链产能逐步出清,以及GPU市场前景广阔,锐信图芯产品已量产供货 [5] 业绩预测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9亿元、14.50亿元、18.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48亿元、2.3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 长城证券预估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57亿元、1.9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国产GPU第一股IPO获批,募资80亿
36氪· 2025-10-31 16:11
科创板国产GPU第一股要来了! 证监会官网显示,摩尔线程IPO注册申请已获批准。 |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 | | | | 请输入关键字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 首页 | 价 机构概况 同 新闻发布 | ■ 政务信息 | 同. 办事服务 | | 曰 互动交流 | | [00 统计信息 | 曰 专题专栏 | | | |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府信息公开 > 主动公开目录 > 按主题查看 > 发行监管 > 科创板注册审核 > 首发 > 注册结果 | | | | | | | | 索 引 号 | bm56000001/2025-00012478 | | | સ્ત્રે 类 | | 注册结果;结果公示 | | | | 发布机构 | | | | 发文日期 | | 2025年10月30日 | | | | 名 | 称 关于同意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 | | | | ...
英伟达,全球首个5万亿美元公司诞生!「GPU帝国」超日本德国GDP
猿大侠· 2025-10-31 12:11
编辑:定慧 好困 【导读】 就在刚刚,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如今, 它的市值已超越德国和日本的GDP,堪称「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今夜,英伟达再次创造历史! 受GTC大会的影响,英伟达股价上涨4.15%,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不仅是英伟达,不仅是GPU芯片,更是AI时代的里程碑。 | Name | | M. Cap | ID | Price | | --- | --- | --- | --- | --- | | | NVIDIA | $ 5.062 T | | $207.94 | | | 1 NVDA | | | - 3.44% | | | Microsoft | $ 4.050 T | | $544.95 | | | 2 MSFT | | | - 0.53% | | | Apple | $ 3.997 T | | $269.37 | | | 3 AAPL | | | - 0.14% | | | Alphabet | $ 3.241 T | | $268.54 | | | (Google) | | | - 0.04% | | | ...
国产GPU第一股IPO获批,募资80亿
量子位· 2025-10-31 12:09
IPO进程与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IPO注册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成为科创板国产GPU第一股[1] - 从递交招股书到通过注册仅用时4个月,进程非常迅速[3][17] - 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总额80亿元[4]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研发项目: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25.095798亿元、新一代图形芯片研发项目25.023323亿元、新一代AISoC芯片研发项目19.818033亿元,另10.0628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6][9] 财务表现与业务转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01761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收入4.384595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70942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0] - 公司管理层预计最早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10] - 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从2022年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占比71.44%转变为2025年上半年AI智算产品占比94.85%,收入达6.65亿元[11][12][13] 公司背景与技术架构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册资本3.3亿元,实控人张建中控制公司36.36%股份[18] - 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19]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主营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21] - 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具备全功能GPU计算加速能力,已推出四代GPU芯片[22][2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11月完成Pre-IPO轮融资,38家投资机构合计投资约52.25亿元,启动上市时估值达255亿元[13][20] - 多家国产GPU公司正在进行IPO:沐曦科创板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10月24日过会;燧原科技2024年8月启动IPO辅导,估值160亿元;壁仞科技2024年9月启动IPO辅导,估值约160亿元;瀚博半导体2025年7月启动A股IPO辅导[26][27][28][30] - 2025年成为国产GPU厂商密集上市的一年[31]
全球首个五万亿美元市值公司!英伟达凭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7:13
0:00 如果我跟你说,有这么一家公司,它的体量,已经超过了德国、日本这样老牌发达国家的全年GDP!你 是不是觉得我在讲一个科幻故事? 但这不是科幻,这就是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商业现实。美东时间10月29日,英伟达股价开盘飙升,市 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跨过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全球国家GDP排行榜上,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经济 体"。从4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英伟达只用了不到四个月。 在最近的GTC DC大会上,黄仁勋表示,2025到2026年,新一代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未来五个 季度的预期收入,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订单量达到 2000万颗,是上一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出货 量的 5倍。 这庞大的需求来自哪里?就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云计算巨头: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 文、CoreWeave。黄仁勋预测,到2027年,仅这六家的资本支出就将飙到 6320亿美元。高盛的预测更夸 张,他们预计2025-2027年,AWS、微软、谷歌、Meta、甲骨文五大云服务商的总资本支出将接近 1.4 万亿美元,比前三年翻了近三倍! 所 ...
摩尔线程,IPO获批文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IPO进展与财务表现 - 证监会于10月30日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公司IPO申请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4.38亿元,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以及新一代GPU芯片实现商业化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2.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02%,环比减少69.07%,净亏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1]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扣除政府补助收益后预计将收获微利,2025年至2027年预估因政府补助带来的收益分别约为2000万元、2亿元和3亿元 [1] 产品定位与技术发展 - 公司定位于全功能GPU研发,产品线划分为AI智算、图形加速以及面向边缘计算领域的智能SoC三类 [2] - 自2020年10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推出以“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命名的四代芯片,研发重心已从早期的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产品 [2] - 2024年末推出的最新“平湖”架构芯片S5000新增支持FP8精度,片间互联带宽提升3倍至800 GB/s,最大显存容量为80 GB,其性能参数与英伟达H20芯片(互联带宽900 GB/s,最大显存96 GB)接近 [2]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AI智算产品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77.63%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4.85% [3] - 公司主要以集群和板卡的形式销售AI智算产品,2024年和2025年分别销售3套和5套AI智算集群,集群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1.26%和65.59% [3] - 2025年销售的5套集群中,1套为“平湖”集群产品、4套为“曲院”集群产品,平均单价超过1亿元,其中单套“平湖”集群在2025年上半年带来近4亿元营收,约占上半年总营收的57% [4] - 图形加速产品收入占比显著下滑,从2024年的22.0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8%,公司已着手推进新一代图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 [5]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公司在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主要为以平湖系列板卡为核心的集群,部分已完成交付或测试 [4] - 图形加速产品面临挑战,第一代产品已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第二代产品面临英伟达中低端产品的竞争,且公司出于资源分配考虑未再迭代新架构图形加速产品 [4][5] - 尽管在售的两款消费级显卡毛利率持续为负,但公司认为其作为为数不多公开售卖的国产显卡具有战略意义 [5]
英伟达,全球首个5万亿美元公司诞生,「GPU帝国」超日本德国GDP
36氪· 2025-10-30 09:05
2万亿到3万亿:66天; 3万亿到4万亿:273天; 4万亿到5万亿:78天! 如果从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英伟达已经上涨1087%,整整10倍! 今夜,英伟达再次创造历史! 受GTC大会的影响,英伟达股价上涨4.15%,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不仅是英伟达,不仅是GPU芯片,更是AI时代的里程碑。 扩展阅读:「美队」老黄深夜扔出地表最强GPU!算力百倍狂飙,下次改演雷神 | 英伟达市值从1万亿到5万亿的速度,越来越快: | | --- | | 0到1万亿:6138天; | 1万亿到2万亿:180天; 黄仁勋昨天刚刚在GTC大会宣布,预计到2026年,英伟达将实现5000亿美元的GPU销售额。 相比2024财年609亿美元收入,仅仅过去两年,英伟达的收入几乎暴增了8~9倍。 | | GAAP | | | | --- | --- | --- | --- | | (除每股收益以外,其余数据单 位均为百万美元) | 2024 财年 | 2023 财年 | 同比 | | 收入 | $60,922 | $26,974 | 增长 126% | | 毛利率 | 72 ...
微软冲上4万亿,苹果还差一步
第一财经· 2025-10-29 17:22
三家科技巨头市值突破与AI驱动 - 微软、英伟达、苹果三家科技巨头市值在美股市场短暂齐聚“4万亿美元俱乐部”,其中英伟达市值达4.89万亿美元领跑,微软收于4.03万亿美元,苹果市值定格在3.99万亿美元 [3] - 科技巨头市值飙涨的驱动力是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场景,AI技术突破重塑产业格局并点燃市场对增长潜力的超高预期 [3] - 三家巨头的市值突破是AI产业链价值重构的缩影:英伟达掌握上游算力核心,微软主导中游生态赋能,苹果抢占下游终端入口 [4] 英伟达增长动力与战略布局 - 英伟达市值从7月突破4万亿美元到逼近5万亿美元仅用时约3个月,主要推动力包括芯片架构迭代、密集对外投资以及新产品线拓展 [4] - 在GTC大会上,公司预计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在2025年及2026年可带来收入超5000亿美元,将是Hopper架构芯片所带来收入的5倍,涉及2000万颗GPU [4] - 公司密集对外投资以巩固AI生态,包括向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及投资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的大模型公司xAI,这些投资有助于支撑芯片出货并拓展产品线 [5] - 通过投资与合作,英伟达切入电信领域并与诺基亚合作,旨在用AI技术使无线通信更高效,同时推出NVQLink互联系列和新自动驾驶开发平台DRIVE Hyperion,绑定自动驾驶和量子计算场景 [5] 微软的战略合作与业务增长 - 微软与OpenAI签订最新合作协议,支持其资本重组,微软对OpenAI营利部门的投资价值约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股权计算约占27%,并将对OpenAI模型和产品的知识产权使用权延长至2032年 [6] - OpenAI已签约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机构预计持续投资AI业务将使微软最新一季财报有良好表现 [6][7] - 公司面临来自成本、市场监管及投资回报的挑战,今年以来进行了多次裁员,总计约15000人,接近总员工数的4%,并计划减少组织层级和提高效率 [13] 苹果的终端销售与市场表现 - 苹果市值持续走高的主要驱动力是新系列iPhone销售较为强劲,iPhone 17系列开售当天在中国多城市苹果门店出现排队现象,黄牛加价收货转卖 [8][10] -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开售前10天在中国和美国的销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中国市场对标准版iPhone 17的接受度明显提升,销量几乎是iPhone 16的两倍 [10] - 公司在AI布局上相对滞后,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国市场推出,而Counterpoint预计支持GenAI的智能手机占比将从2024年的20%跃升至2029年的57%,中国品牌是重要推动力量 [1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英伟达面临中国市场准入挑战,其市场份额从95%降至0%,公司认为中国AI市场规模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约500亿美元,无法进入是巨大损失 [12] - 竞争对手积极行动,AMD宣布OpenAI可以每股0.01美元的价格购买至多1.6亿股普通股以换取大规模部署AMD芯片,博通与谷歌的TPU芯片计划于2026年部署,为OpenAI和Anthropic提供GPU之外的选择 [12] - 微软的云业务增长面临压力,由于与人工智能无关的Azure云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公司对销售执行进行调整,并宣布放缓或暂停部分数据中心建设,包括在俄亥俄州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 [14] AI泡沫争论与市场观点 - 全球AI支出总额预计达到3750亿美元,市场争论焦点在于巨额资本支出能否转化为足够收入,AI初创公司估值过高,已有1300家以上AI初创公司估值过亿美元,其中498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 [16] - 英伟达CEO黄仁勋反驳AI泡沫说,认为AI模型已足够强大且客户愿意付费,证明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公司最快的AI芯片Blackwell GPU已实现全面生产 [16] - 市场观点存在分歧,Ark投资公司CEO和贝莱德集团CEO均认为AI不处于泡沫中,大型科技公司估值长远看合理;但桥水基金创始人警告美国大型科技股可能正形成泡沫,因市场80%涨幅集中在大型科技股,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 [16][17][18]
沐曦股份IPO提交注册,拟募资39亿元,上半年收入增长超400%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08
10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上会并顺利通过。同日,沐曦股份就递交了招股书 (注册稿),进入"提交注册"阶段,速度不可谓不快。 据贝多商业&贝多财经了解,沐曦股份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报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此次报考上市,沐曦股份计划募资约39.04亿元, 将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10月24日,沐曦股份就迎来上会,历时不到4个月。同样,和沐曦股份处于同一赛道的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亦于 2025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报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 | | | | 中: /J | | --- | --- | --- | --- | --- | | 产 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使用募集资金 投入金额 | 备案情乃 | | 1 | 新型高性能通用 GPU 研发及产业 化项目 | 340.992.38 | 245.919.76 | | | 1.1 | 其中:第二代高性能通用 GPU | 136.977.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