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niMax Chat
icon
搜索文档
【WAIC2025】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AI公司不是重新复制一个互联网公司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13:16
行业趋势与AI发展 - AI公司定位为以"能力构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企业,关键价值在于提供持续增强的生产力[2] - AI应用从任务辅助转向任务主导,渗透至非结构化复杂环境如古文字解析、飞行模拟与天文数据处理[3] - AI生态从"单点模型竞争"转向"系统协同与多元路径"共存,呈现多中心、价值观多元的发展格局[6] AI技术进展与效率提升 - AI在辅助编程与研究工具构建中成效显著,部分生产流程从耗时数月降至一日内完成、成本数百元[3] - MiniMax团队中70%代码与90%数据分析任务由AI完成,采用专家引导式标注提升专业水准[3] - 模型训练采用"环境驱动+能力涌现"路径,通过奖励反馈模拟环境优化学习效率[4] - AI推理效率显著提高,训练成本趋稳,未来研发优势取决于高效实验设计与团队能力[5] 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MiniMax将发布首款全栈通用智能体产品"MiniMax Agent",支持长程复杂任务规划与多线程执行[6] - MiniMax Agent技术架构采用分层协作框架,内部测试显示可输出分析报告、代码文件、网页应用等多种成果[7] - 公司自研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包括MiniMax M1、Hailuo-02等,服务1.57亿个人用户及超5万家企业[7] - 大会期间展示MiniMax Chat、海螺AI、MiniMax Audio等多款AI原生产品及智能硬件设备[8] AI普惠化与产业演进 - AI向普惠化发展,模型体积增长受限但训练与推理成本降低,推动社会场景广泛部署[6] - AGI实现需产业与用户共同演进,核心能力与接口应在共建机制下开放发展[6]
同一天开源新模型,一推理一编程,MiniMax和月之暗面开卷了
机器之心· 2025-06-17 11:22
大模型技术进展 - MiniMax发布全球首款开源权重的大规模混合注意力推理模型MiniMax-M1,支持100万token输入和8万token输出,是DeepSeek R1上下文规模的8倍 [18][19] - MiniMax-M1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与闪电注意力机制,总参数量456B,每个token激活45.9B参数,在生成长度10万token时FLOPs仅为DeepSeek R1的25% [18][20] - 月之暗面发布开源编程大模型Kimi-Dev-72B,在SWE-bench Verified基准上取得60.4%成绩,创开源模型新SOTA [10][37] 模型性能对比 - MiniMax-M1在17个主流评测集中表现突出,在软件工程、长上下文处理和工具使用等生产力场景具有显著优势 [25] - MiniMax-M1-80k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优于MiniMax-M1-40k,验证扩展计算资源的有效性 [27] - 实测显示MiniMax-M1-80K生成代码一次通过,而Kimi-Dev-72B需要Claude-4-Sonnet修复3个bug才能运行 [13] 技术创新 - MiniMax开发CISPO新颖算法,强化学习收敛速度比DAPO等算法快一倍 [20] - MiniMax混合注意力设计提升强化学习效率,仅用512块H800三周时间,租赁成本53.47万美元 [23] - Kimi-Dev-72B采用BugFixer与TestWriter协作机制,通过中期训练和强化学习优化代码修复能力 [40][43] 应用场景 - MiniMax-M1支持UI组件聚焦、交互式应用程序和游戏开发,可快速生成HTML页面和Web应用 [5][6][8] - Kimi-Dev-72B能够自主在Docker中修补真实代码仓库,符合现实开发标准 [37] - MiniMax-M1已集成到MiniMax Chat中,提供不限量免费使用和业内最低价API [4][28] 行业影响 - MiniMax采取开放策略,新模型保持免费使用并以低价提供API,性价比高于DeepSeek-R1 [28][31] - 月之暗面计划扩展Kimi-Dev-72B功能,探索与IDE、版本控制系统和CI/CD流水线的深度集成 [48] - 大模型厂商同日发布新模型,显示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速度加快 [1]
整治AI滥用行动开展逾月,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交“成绩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7:41
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进展 - 中央网信办将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突出问题 [1] - 微博清理传播教授AI换脸教程类内容162条,关闭账号22个,清理分享售卖违规AI产品类有害信息234条,关闭账号52个 [1] - 抖音清理AI生成的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24749条,此前5月19日发起关于"AI起号"的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利用AI生成低俗猎奇视频、引导规避平台AI标注等行为 [1] 重点网站平台违规AI产品清理情况 - 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小红书、哔哩哔哩、拼多多等15家重点网站平台,集中清理"一键脱衣"、未经授权的人脸或人声克隆编辑、未备案等违规AI产品、商品及相关营销、炒作、推广、教程信息 [2] - 各重点网站和AI平台共拦截清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82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1400余个,下线违规智能体2700余个 [2] - 小红书、哔哩哔哩开通有害AI内容的举报受理处置渠道,MiniMax旗下AI陪伴产品星野开展智能体全面排查清理 [2] 训练语料治理与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 百度对存量数据进行整体清洗,使用211个权威网站的正能量数据源,百川智能停止使用存在疑问的数据来源,制定严格的网络爬取规范 [2] - 针对"AI荐股",智谱明确禁止生成具体股票推荐、基金购买建议,快手对医疗回答明确标注"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2] - 猿力科技对未成年人提问进行分级审核,仅允许教育类内容生成,小米通过实名认证和年龄校验,限制未成年人使用AI生成暴力内容等敏感功能 [2] AI内容标识管理政策与落地情况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为AI平台、社交内容平台、应用商店和用户四类主体分别设定了AI内容的标识义务 [3] - 北京市目前已有近60家企业落实标识要求,微博、抖音等平台实现生成内容"显著标识+元数据水印"双标注 [5] - MiniMax、阶跃星辰、通义、小红书、哔哩哔哩、Soul等上海属地企业已基本完成显式标识规范上线,加快开发上线隐式标识和传播链互认验证 [5] AIGC标识生态建设与技术方案 - 上海网信部门在5月中旬指导成立AIGC标识生态联盟,推进标识互认、能力共享与标准协同,小红书、MiniMax等是该联盟成员 [5] - MiniMax旗下所有产品至少采用一种显性标识方式,文字和音频内容在用户交互场景中加入显性提示标识,图片和视频内容将显性标识添加在画面当中 [5] - MiniMax验证完成在各类可下载和导出的文件中添加元数据隐性标识的技术方案,计划为AI生成的文字内容增加角标,在AI音频中嵌入摩斯码 [5]
模速空间重塑AI全链条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模速空间概况 - 模速空间是上海徐汇滨江的AI产业集聚区,2023年9月揭牌,面积1.5平方公里,已汇聚近400家大模型企业,占上海备案大模型总量的61% [2] - 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算力芯片、基础设施到工业、医疗、金融等垂直应用,集聚阶跃星辰、无问芯穹、商汤科技等标杆企业 [2] - 目标定位为"比肩硅谷的未来坐标",联合中科院、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及千亿级产业基金、万卡算力资源构建产学研生态 [2] 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 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SenseNovaV6大模型体系,多模态推理与数据分析能力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4] - MiniMax服务全球超5万家企业开发者,C端应用覆盖200+国家和地区用户,推出MiniMax Chat、海螺AI等产品 [4] - 阶跃星辰发布总参数量4.8B的3D大模型Step1X-3D,两年内已发布23款自研基座模型(17款为多模态) [4] - 斑马智行采用端到端智能座舱架构方案,计划2024年Q2首发实车、Q3量产,合作40+汽车品牌并落地超1000万辆汽车 [5] 产业生态与支持体系 - 提供算力调度、语料开放、金融、人才、场景对接五大平台,投用超10万张算力卡,汇聚千亿级基金矩阵 [6] - "上下楼即上下游"模式实现产业链协同,企业可快速获取算力、数据、基模、应用等资源 [6][7] - 徐汇区推出"十百千万计划":10万㎡创新载体、100个备案大模型、1000家新增企业、万亿级产业辐射 [9] - 政府提供3.6亿元算力补贴,开源高质量语料库降低训练成本,千亿基金矩阵已服务148家企业融资 [9] 国际化与未来规划 - 2024年2月组织企业参加阿布扎比全球AI展会,筹办西岸国际科技消费节提升全球影响力 [9] - 目标成为AI企业全球创业首选地及落户中国首站,打造核心技术策源地、青年创业首选地、标杆应用涌现地 [10]
上海点亮AI“北斗七星” 群星闪耀浦江西岸
第一财经· 2025-05-14 18:01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 - 上海市徐汇区以模速空间为核心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协同"闭环生态 [2][4] - "北斗七星"矩阵包括稀宇极智、商汤科技、阶跃星辰、无问芯穹、星纪魅族、特赞科技和斑马智行七家龙头企业 [4] - 秘塔科技、无限光年等大模型生态企业形成"群星闪耀"格局,共同构建完整产业链 [4][19]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SenseNova V6大模型体系,多模态推理能力对标OpenAI o1,数据分析能力大幅领先GPT-4o [7] - 稀宇极智(MiniMax)多模态大模型支持400万Token上下文,是GPT-4o的32倍,已服务全球超5万家企业与开发者 [7][8] - 无问芯穹实现6种不同品牌芯片交叉混合训练,算力利用率达97.6%,支持700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9] 应用场景落地 - 阶跃星辰与吉利汽车、OPPO等厂商合作,在汽车、手机等领域打造AI Agent标杆应用 [9] - 斑马智行与宝马、奥迪等车企合作开发智能座舱 [11] - 特赞科技为医药、汽车等行业提供生成式AI内容生产全链路解决方案 [12] 算力基础设施 - 上海电信建成临港智算谷1.2期和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形成"东西两翼"智算中心格局 [15] - 模速空间公共算力调度平台整合电信、联通、华为等供应商资源,企业算力成本降低60% [15][16] - 上海电信"一跳入算"服务实现万兆光网1ms超低时延,提供GPU云主机等基础设施 [17] 产业生态构建 - 模速空间汇聚算力层、数据层、模型层、应用层超百家企业,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生态 [19] - 2025年上半年模速空间计划扩展至10万平方公里,加速全球级AI孵化生态建设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