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EM制氢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势银研究 | 电价占LCOH 70%,“ALK+PEM“组合制氢成本有望逼近灰氢
势银能链· 2025-08-08 11:02
氢能产业政策与定位 - 氢能被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3] - 氢气平准化成本(LCOH)是国际通用的绿氢经济性评价指标 LCOH数值越低代表竞争力越强 [3]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 - ALK制氢与PEM制氢是当前两大主流技术 部分项目采用ALK+PEM联合制氢方式应对风光波动性 [3] - 50MW绿氢项目模型配置20%PEM电解槽(10MW)时LCOH为28元/kg 纯ALK系统LCOH可降至26.57元/kg [3][5] - PEM系统成本高的主因:设备价格高且寿命仅10年(需全系统更换) 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 [5] 制氢成本结构分析 - 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运行成本占比79% 其中电费占运行成本的70% [7] - 电价对LCOH影响最大 当风光电价降至0.1元/kWh时 绿氢成本可接近灰氢15元/kg水平 [7] - 设备电耗是第二关键因素 当前ALK/PEM电耗分别为5.0-5.5kWh/Nm³和4.8-5.3kWh/Nm³ [9] 技术发展趋势 - 国际能源署目标:电解水制氢电耗降至4kWh/Nm³以下时 LCOH有望降至25元/kg [9] - ALK与PEM制氢系统总电耗已显著下降 技术迭代持续推动成本优化 [9] 企业动态 - 涉及氢能领域的企业包括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新氢动力等 [12]
能效跃迁与材料革命:ALK/PEM电解槽新品打响“技术攻坚战”
势银能链· 2025-07-17 11:09
电解槽行业技术发展 - 电解槽行业正从"数量竞赛"转向技术深度攻坚,聚焦材料体系、结构设计、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的深度重构 [2] - 2025上半年度ALK电解槽发布10款新品,PEM电解槽发布6款,技术指标呈现跨越式突破 [2] - 蓝星北化机碱性技术电流密度突破12000A/m²极限,天合元氢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用量锐减80%,多家碱槽产品提升到3000-4000大标方 [2] 碱性电解槽(ALK)新品 - **中石化**:下线2000Nm³/h方形电解槽,智能巡检技术使维修成本降低90%,设备重量60吨,冷启动仅需104秒 [4][5] - **天合元氢**:发布2000Nm³/h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4000A/m²,直流电耗低至3.898kWh/Nm³,设备成本降低30% [6] - **力源科技**:发布第一代碱性电解槽,减重40%,自制PPS复合隔膜具备高稳定性和低离子电阻 [7][9] - **上海电气**:发布千方级I型槽和50Nm³/h海水/废水制氢系统,后者可实现不同水质下高效率制氢 [10][11] - **中车株洲所**:发布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6000A/m²,直流电耗≤4.4kWh/Nm³ [12] - **蓝星北化机**:发布CZH系列产品,电流密度高达12000A/m²,氧中氢长期稳定在0.7%以下 [13][14] - **际腾氢能**:1200标方电解槽下线,能耗4.0-4.7kWh/Nm³,体积缩小50%,体重减30% [15] - **中国华电**:3300标方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6000A/m²,槽体重量较传统减少50% [16] PEM电解槽新品 - **国电投**:发布"氢涌卓瀚 4000"PEM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碱性制氢持平 [17] - **天合元氢**:推出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铱用量减少80%,理论寿命超过15年 [19][20] - **中石化氢能机械**:推出250Nm³/h PEM电解槽,额定电流密度15000A/m²,直流电耗≤4.3kWh/Nm³ [21] - **中国中车**:兆瓦级PEM电解槽下线,直流电耗≤4.2kWh/Nm³,适用于风光波动性电源制氢 [22][23] - **氢海科技**:35兆帕PEM电解槽下线,填补国内高压高效PEM电解技术空白 [24] - **中国华电**:500标方PEM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可达30000A/m²,直流能耗≤4.35kWh/Nm³ [25][26] 行业趋势 - 技术攻坚推动电解槽从"实验室指标"向"商业竞争力"转变,绿氢产业经济性拐点逐渐显现 [3] - 碱性电解槽能耗红线被不断突破,PEM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比肩碱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