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

搜索文档
大能源行业2025年第37周周报:山东机制电价竞价及绿电就近消纳解读关注绿色甲醇和能源RWA机遇-20250915
华源证券· 2025-09-15 15: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具有风向标意义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 光伏机制电价225元/兆瓦时溢价33% [3] - 电价机制倒逼非技术性成本下降 新能源行业从"受保护"转向"自主竞争" 运营管理能力成为差异化关键 [4][30]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采用单一制容量电价 保障电网利益的同时促进用户降本 高负荷率企业最高可节省电费0.043元/kWh [6][35][37] - RWA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加速落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各投资3000万和1000万美元参投3亿美元基金 推动资产链上化和价值重估 [10][44] - 绿色甲醇需求放量在即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规划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 产业进入业绩释放期 [13][49] 电力领域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 光伏仅12.48亿千瓦时 政策倾向"有需求"电源 [3][17][19] -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 光伏225元/兆瓦时 分别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和33% [3][24] - 光伏全生命周期上网电价约0.2元/千瓦时 倒逼项目投资降至1950元/千瓦 投资热情下降成趋势 [29] - 推荐水电及港股低估值绿电 包括国投电力、长江电力、龙源电力(H)等 [5][33] 电网领域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明确电价机制 负荷率高于全省平均值可少缴输配电费 [6][35] - 系统运行费用按下网电量缴纳 自用电部分无需缴费 30%自用电比例下最高省0.026元/kWh [7][37] - 政策利好风电和储能发展 风电成为绿电直连主要方式 储能可降低接网容量 [8][42] - 建议关注银星能源、龙净环保等绿电直连运营商 及金风科技(H)等风电设备企业 [8][43] 光伏领域 - RWA加速分布式光伏资产价值重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参投3亿美元区块链基金 [10][44] - 朗新集团充电桩RWA融资1亿元 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合作将光伏电站等资产上链 [11][47] - 资产代币化需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持 林洋能源合作开发无人化智慧场站和虚拟电厂平台 [12][48] - 建议关注晶科科技、协鑫能科等资产运营商 及林洋能源等智能电力设备企业 [11][12] 绿色甲醇领域 -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规划3GW风电配套60万吨/年绿色甲醇 [13][49] - 绿醇单吨利润约1500-2000元/吨 售价约820美元/吨 [56] - 下游签约活跃 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船东锁定燃料供应 [50] - 全球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52.4% 其中甲醇动力船340艘占10.4% [52] - 推荐嘉泽新能、金风科技等供应商 关注太原重工等生物质气化设备企业 [13][56]
服贸会上“绿”意浓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18
绿色科技产品创新 - 北京一轻控股展示红橘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柑橘加工废料可提取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甜度相当于蔗糖1500-1800倍)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环保材料[1] - 京东方推出新派充系列充电设施 太阳能座椅配备光伏板与无线充电模块 分体式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并支持动态功率分配[1] - 钙钛矿组件搭建零碳小屋 装机容量7千瓦 年均发电量3800千瓦时 年减少1.15吨标准煤消耗和2.98吨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国际防火防雷认证[2] - 北京纯锂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技术 具备针刺/剪切/高空跌落不起火爆炸特性 配套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系统覆盖充换管用全需求[2] 氢能产业链布局 -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项目) 年产绿氢2万吨 当前氢气年产能445万吨 拥有11个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3] - 中国石化同步展示地热/风光发电/生物燃料等多类新能源应用[3]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公司为园区供应清洁蒸汽与生物燃气 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采用槽式光热电站 通过熔盐储热实现24小时供热发电[3] - 河北华通科技提供零碳园区一站式服务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工业综合能源管理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能源利用率达86.8% 年碳排放减少31.5%[3] - 北京京能科技展示零碳园区沙盘 包含追光式光伏太阳花/移动充电车/双向充放电充电桩等设施[4]
纳米比亚拟筹集17亿美元打造非洲“绿氢枢纽”
新华社· 2025-09-12 13:37
新华财经温得和克9月12日电 为期3天的第二届全球非洲氢能峰会11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落下帷 幕。与会者围绕氢能融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效益以及推进50多个可落地的氢能项目等展开磋商 与讨论。 纳米比亚绿色氢能事务专员詹姆斯·穆纽佩10日在会上宣布,纳拟为各氢能项目的启动和建设筹集约17 亿美元,将可再生资源转化为工业生产力,最终将自身打造为非洲的"绿氢枢纽"。 纳米比亚副总理兼工业化、矿业和能源部长伊泰泰说,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纳筹划在温得和克 创立"非洲可持续工业化研究所",作为地区政策制定、资金筹集和知识共享的中心。他呼吁各方在发展 氢能项目上进行务实合作,注重创造就业和培训机会,特别是为妇女和青年创造机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氢能设施与工程分会副秘书长王子缘在会上说,经过多年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实践, 中国在"制-储-运-加-用"等氢能产业链环节,已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可为非洲发展氢能提 供有益经验。同时,非洲地理位置靠近欧亚等主要氢能需求中心,通过国际合作和贸易,在吸引投资方 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届全球非洲氢能峰会主题为"行动中的雄心:推动非洲绿色工业革命",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 ...
氢氨醇一体化浪潮席卷,“绿电”到“绿油”风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39
项目投资动态 - 金风科技计划在巴彦淖尔市投资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金额约189.2亿元[1] - 远景能源在赤峰建设绿色氢氨项目 首期规模32万吨[1] - 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近期投产[1] -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集来福士共建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已于3月27日进入调试状态[1] 产业规模与分布 - 全国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超过800个 仅绿醇项目规划年产能接近6000万吨[3] - 陆上项目集中在内蒙古、吉林、新疆、甘肃等风光资源丰富省份[3] - 海上项目位于山东 广东江苏等海上风电大省具备发展潜力[3] - 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拓展 以满足航运脱碳和能源出口需求[3] 技术模式创新 - 采用"以电定产"智能调节模式 实现生产随风光波动变化[4] - 化工生产从电网被动消耗者转变为电网主动参与者与稳定器[4][5] - 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 解决风光发电不稳定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匹配难题[8] 战略价值与意义 - 将绿电转化为"绿色石油" 打通电力、化工、交通、农业等多领域关键路径[2] -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2] - 绿氨和绿色甲醇与现有汽柴油储运设施兼容性好 为交通领域特别是航运和重卡提供脱碳解决方案[6] - 项目投资规模巨大 能有效带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和税收[7] 成本与经济性 - 当前灰氨市场价格每吨300-450美元 绿氨售价每吨800美元以上[8] - 绿氨要实现规模化替代需绿氢价格达到每千克12-15元[10] - 液氨储能成本显著低于电化学储能 2万立方米液氨折合1亿度电储能规模 较电池储能600亿元投资成本大幅降低[7] 市场应用与客户 - 当前绿色氢氨醇主要客户为海外企业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9] - 吉电股份与欧洲、日韩企业及中石油国际、伊藤忠商事、皇家孚宝集团等签署销售协议[9] - 经过三年发展 远景在航运、发电、化工和钢铁行业脱碳领域找到市场应用场景[9] 发展挑战 - 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化工生产连续性存在天然矛盾 对储能系统配置规模和成本要求极高[8] - 绿色燃料生产成本尚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分摊 国内市场暂不接受高昂绿色溢价[8] - 商业模式自我造血能力有待考验 纯粹市场驱动仍具备现实困难[8]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筑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0
多位专家表示,大型国企和央企可通过牵头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规模化制氢项目及加氢基础设施等方 式,与地方政府共建氢能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全面推动区域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氢能技术部总工程师张畅介绍了华能在绿氢制备关键技术、与氢能产 业链上游可再生能源动态耦合及"制—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的经验。 "化工领域是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氢电耦合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消纳、100%零碳电力供给的重要 手段,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技术研 究室主任刘敏表示。 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分享了探索氢能发展的实践。智寰(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介绍,该公 司利用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探索多种绿电制氢的方式,提高产业园的绿电利用 率,让产业园具备储氢功能。 中化新网讯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 展。 中电产业发展(广西)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陶方飏介绍,该公司以中电百色能 ...
金风科技内蒙古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8:45
项目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189.2亿元人民币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 - 项目将分期开发 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装机容量 [1] - 风电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1] 产能规划 - 项目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1] - 项目年产绿氨40万吨 [1] - 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化工产品 [1] 战略意义 - 项目利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风光资源和生物质资源 [1] - 公司发挥自有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 [1] - 增强公司在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1] - 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1]
塞北“风光”好 发展引擎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曾经的采煤沉陷区,百万余块光伏板向阳而立,持续产生绿色电能;地下400多米,综采设备奋力掘 进,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煤炭生产有序开展;一条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架起"高速路",将充 沛电能输向全国各地……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蓬勃发展的图景徐徐展开。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 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 文章做好。" 内蒙古坚持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新能源 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2%;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截至今年上半年,特高压 累计外送电量突破7400亿千瓦时,相当于2.7亿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传统产业 绿色赋能 碧波、睡莲、锦鲤……这番场景并不出自公园,而是位于工厂。在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化 工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养鱼。"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并产出氯化钠、硫酸钠等副产品。"公司党委 副书记、总经理余建良说。 煤炭产业是内蒙古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因转化率低、附加值 ...
内蒙古坚持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塞北“风光”好 发展引擎新(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09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 内蒙古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煤炭就地转化利用规模超1亿吨/年[1][3] - 全区累计建成绿色煤矿180处 智能化煤矿215处 千万吨级以上煤矿全部实现无人化开采[2] - 煤化工产业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产出氯化钠、硫酸钠等副产品 宝丰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通过绿电转化煤炭生产聚乙烯聚丙烯[2] 新能源发展成就 - 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 占总装机比例52% 过去两年装机规模翻番[1][4] - 2023年新能源发电量2125亿千瓦时 增速保持25%以上 华电腾格里基地年送电400亿千瓦时[4] - 建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 接近全国总产能一半 规划建设绿氢走廊和输氢管网[6] 电力外送体系 - 特高压累计外送电量突破7400亿千瓦时 相当于2.7亿户家庭年用电量[1] - 电力外送规模由700亿千瓦时提升至3300亿千瓦时 绿电外送由300亿千瓦时提升至600亿千瓦时[6] - 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长1620公里 日均外送电量超1亿千瓦时[5] 装备制造与产业集群 - 风光氢储制造产业链2024年集群产值2700亿元 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10%[4] - 建成北方最大陆上风机叶片检测认证中心 113米叶片需进行600万次疲劳测试[4] - 与宁夏合作获批全国首个跨省区绿电直连项目 创新新能源外送模式[6] 节能减排成效 - "十四五"前四年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左右[3] - 华电腾格里基地年节约标煤约720万吨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万吨[4] - 实施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绿电替代 发展绿色算力与零碳园区[6]
189亿元投资氢氨醇 风电巨头何以重押“新石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1:51
绿氨和绿色甲醇的生产与应用 -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 再将氢气与氮气、二氧化碳合成绿氨或甲醇 [2] - 绿氨可应用于制备尼龙、聚氨酯、氮肥等化工产品 绿色甲醇被视作交通替代燃料 特别是在航运等场景中 [2] 金风科技在氢氨醇领域的投资与项目 - 金风科技拟与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 计划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3] - 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 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并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每年分别制取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 [4] - 金风科技此前投资了内蒙古兴安盟风电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6.65亿元 建设2吉瓦风电 每年制取50万吨绿色甲醇 [5] - 兴安盟项目采用全球首套具备最高压力等级、最大处理量的气流床水冷壁半废锅式生物质气化炉 并采用动态掺氢补碳技术 使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 [5] - 金风科技2023年11月与航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签订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 所采购绿色甲醇源自兴安盟项目 [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 [6] - 截至2025年6月 外部在手订单总计51.81吉瓦 同比增长45.58%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行业机构统计显示 我国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已超过800个 仅绿醇项目规划总产能已接近6000万吨/年 [3] - 2024年10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指出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领域鼓励低碳氢规模化替代高碳氢 探索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7] - 2025年8月27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通知 公布9个试点项目中有8个涉及绿色甲醇和绿氨 要求这些项目于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 [7][8] - 2024年以来 国内已完成至少13个百亿级别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新项目的签约或备案 [9] 主要参与企业与区域分布 - 风电企业远景能源、明阳集团、运达股份等相继启动多个项目 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于2025年7月9日建成投产 [9] - 运达股份2024年在吉林省投资超过200亿元 建设约80万吨生物质秸秆气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约20万吨水电解制氢催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及200万千瓦风光及储能项目 [9] - 内蒙古成为主要发展高地 在建及已批待建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达8个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合计总投资343亿元 [10] 技术挑战与成本考量 - 目前绿氢成本较高导致氢氨醇经济性受到考验 [11] - 业内分析指出2030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届时绿氢成本有望降至10元/千克以下 极大提振项目经济性 [11]
189亿元投资氢氨醇,风电巨头何以重押“新石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1:51
公司投资动态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在巴彦淖尔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 [1][2] - 公司此前已投资136.65亿元建设兴安盟项目 规划2吉瓦风电 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 采用全球首套高压生物质气化炉和动态掺氢补碳技术 碳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个百分点 [3] - 公司2023年与航运巨头马士基签订绿色甲醇长期供货协议 产品源自兴安盟项目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同比增长41.26%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同比增长7.26% 外部在手订单51.81吉瓦 同比增长45.58% [3] 行业政策支持 -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鼓励在合成氨 合成甲醇等领域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 [5] - 2025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其中8个涉及绿色甲醇和绿氨 要求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5][6] - 试点项目包括金风科技兴安盟项目(年产25万吨绿色甲醇) 远景能源赤峰项目(年产30万吨绿氨)等 [5] 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超800个 绿醇项目规划总产能近6000万吨/年 [1] - 2024年以来完成至少13个百亿级别投资规模的绿色氢氨醇项目签约或备案 [6] - 内蒙古在建及待建风光制氢氨醇项目达8个 新能源装机总规模411万千瓦 总投资343亿元 [6] - 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于2025年7月建成投产 运达股份2024年在吉林投资超200亿元建设绿色甲醇生产线及风光储能项目 [6] 技术路径与经济性 - 采用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技术 通过调节氢碳比提高甲醇 氨产量并减少碳排放 [2] - 配套储氢设施及储能系统(如兴安盟项目118吨储氢和16万千瓦/2小时储能)以解决风光发电波动性问题 [3] - 当前绿氢成本较高影响经济性 预计2030年成本降至10元/千克以下将显著改善项目经济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