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热敏电阻器
搜索文档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1031
2025-10-31 21:2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822.85万元,同比增长23.3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9.64万元,同比增长14.09%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6,210.26万元,同比增长30.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2.85万元,同比增长17.20%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8.45%,同比略有下降 [5] 产品与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压力传感器产品营收48,173.72万元,同比增长56.64%,占营收比例55.88% [3] - 压力传感器产品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低压)、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中压)、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高压) [3] - 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应用领域营收50,938.89万元,同比增长48.02%,占总营收比例59.09% [3] - 公司践行"多产品、梯次化布局"发展思路,聚焦传感器领域"进口替代技术路线" [6] 市场与销售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销售73,211.22万元,同比增长32.56%,占总营收84.92% [4]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外销售12,999.04万元,同比增长18.72%,占总营收15.08% [4]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466.03万元,占营业收入7.50%,同比增长57.93% [4] - 研发重点围绕敏感陶瓷材料技术平台、MEMS技术平台及IC设计技术平台建设 [4] 成本与运营策略 - 公司将成本控制与降本增效列为核心经营重点 [5] - 通过技术研发端改进技术方案、升级材料配方 [6] - 在生产制造端引入自动化设备并进行智能化改造 [6] - 在供应链端通过多维度策略优化实现稳定高效运行 [6]
安培龙(301413):温度、压力及氧传感器夯实基础 力传感器开辟机器人应用新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7-30 12:3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 拥有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主要产品包括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力矩传感器等 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光伏、储能、充电桩、物联网、消费类电子、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 [1]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占比均接近50% [1] -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 2020-2024年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20%左右 2021-2023年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 [1]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业务 - 热敏电阻全球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预计到2030年NTC和PTC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1亿元和4.77亿美元 [2] - NTC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 兴勤电子是全球领导者 市场份额16% PTC市场TE是领导者 份额超过30% [2] - 温度传感器市场应用成熟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86.46亿美元 其中家电、消费电子、工业领域规模分别为12.99亿美元、27.79亿美元、45.68亿美元 [2] - 公司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已接近芝浦电子、TDK、兴勤电子等国际厂商水平 [2] - 公司较早介入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 产品应用从家电向汽车、光伏、储能、医疗等场景拓展 [2] 压力传感器业务 - 密封压力传感器是重要类型 预计到2032年全球中高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和低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89亿美元和1.52亿美元 [3] - 该领域领先公司包括Sensata、WIKA、Panasonic、TE Connectivity、Honeywell等 [3] - 公司压力传感器产品包括陶瓷电容式、MEMS及玻璃微熔三大品类 覆盖低中高压全量程 三款产品在汽车领域均获得定点 部分已实现批量交付 [3] - 基于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 公司开发了力传感器产品 可用于机器人及汽车领域 [3] - 力及力矩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或将受益 [3] 氧传感器业务 - 氧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及各类燃烧炉体的气成分控制 预计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74.17亿美元 [4] - 市场主要参与者是DENSO、Niterra、Bosch、Drager和Walker Products等 前五大制造商占据近70%份额 [4] - 公司氧传感器最初应用于家电领域 已在汽车等场景取得显著成果 2024年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项目定点的传感器公司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0亿元、14.40亿元、17.60亿元 增速分别为24.5%、23.1%、22.2% [5] - 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43亿元、1.80亿元 增速分别为36.1%、27.0%、26.1% [5] - 对应EPS分别为1.14元、1.45元、1.83元 以7月29日收盘价86.57元计算 对应PE分别为75.7X、59.6X、47.3X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