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传感器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云意电气、飞凯材料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1 08:08
云意电气调研要点 - 新能源连接类零组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 子公司云泰精密重点布局该战略新赛道[1] - 氮氧传感器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预计全年延续增长态势 已实现核心传感单元自主研发生产 摆脱海外供应链依赖[1] - 正向颗粒物传感器与氧传感器延伸产品线 智能雨刮系统毛利率上升得益于自制化率提升与精益生产[1] - 系统项目定点将在2026年上半年逐步放量 半导体功率器件已扩产保障供货[1] - 智能控制器受海外业务承压影响增长有限 公司计划向机器人领域拓展 重点布局关节模组 力传感器及材料轻量化方向[1] 飞凯材料调研要点 - 2025年上半年TMO产品销售表现良好 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增长[2] - 原材料价格下降和营收增长带动毛利改善 成本管控推动净利润提升[2] - 光引发剂涨价影响较小 因用量低且可提升自产TMO自用比例[2] - 先进封装领域厚膜负性光刻胶实现技术突破 临时键合材料已小批量销售[2] - EMC材料正拓展至先进封装 IGBT及第三代半导体领域 新建高性能产线[2] - 收购JNC液晶业务助力切入高附加值中小尺寸市场 汽车外饰件涂料已在内资车企试样并小批量导入 海外认证推进中[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波动因创投项目退出所致 影响将逐步减弱[2] 美畅股份调研要点 - 第二季度成本总体节降约12% 钨丝母线成本下降超10% 得益于行业成熟度提升 外采价格下降及自制工艺提升[3] - 第二季度钨丝母线全道自制占比30% 预计第四季度提升至50%[3] - 第二季度钨丝金刚线出货占比接近55% 七月份公司出货占比达85%[3] - 废钨丝来自生产边角料和客户使用后废线 公司因全流程生产具回收优势[3] - 出货量增长因行业排产增加及市占率提升5-6个百分点[3] - 存货减值主要在微粉环节及工艺切换产生的辅料 部分或可转销[3] - 采购策略以按需为主 规避价格波动风险[3]
云意电气:公司在氮氧传感器业务基础上,正积极向颗粒物传感器、氧传感器两大品类延伸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20:15
业务拓展 - 公司在氮氧传感器业务基础上正向颗粒物传感器和氧传感器两大品类延伸以构建更完善的传感器产品矩阵 [1] 产品进展 - 颗粒物传感器已完成研发与产品落地正逐步切入售后市场 [1] - 同步对接国内主机厂推进在前装领域的适配测试 [1] 市场战略 - 争取依托现有技术积累与客户资源在海内外市场与进口替代浪潮中抢占先机 [1]
云意电气:目前各主机厂正处于技术方案制定关键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20:15
行业趋势 - 欧七与国七标准对用量和覆盖范围双重扩容 推动氮氧传感器市场需求较国六时期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新标准从车型覆盖范围与单车传感器用量两个核心维度推动市场需求 [1] 公司业务机遇 - 汽油机市场成为氮氧传感器产品的增量领域 [1] - 公司以聚焦客户需求、同步技术开发为核心 紧跟主机厂技术方案节奏捕捉业务机会 [1] - 各主机厂正处于技术方案制定关键期 计划今年年底前明确最终技术路线 [1]
云意电气:2024年公司传感器类业务包含胎压监测传感器与氮氧传感器两大品类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0:09
业务结构调整 - 2024年传感器业务包含胎压监测传感器与氮氧传感器两大品类 [1] - 基于战略布局调整已完成胎压监测传感器业务的剥离 [1] - 2025年传感器产品体系不再纳入胎压监测传感器 [1] 业务表现 - 氮氧传感器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基本持平 [1]
云意电气(300304) - 300304云意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09:32
新能源连接类零组件业务 - 新能源连接类零组件业务2025年上半年快速增长,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充电连接器、储能连接器等 [2] -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博世、法雷奥、SEG等海内外客户的新能源汽车系统部件中 [3] - 充电连接器产品与科大智能、许继电气等头部桩企合作,终端供货吉利汽车、小米汽车等车企 [3] 传感器类业务调整与进展 - 2025年传感器类业务不再包含胎压监测传感器(已剥离),氮氧传感器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5] - 氮氧传感器核心传感单元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摆脱对海外供应链依赖 [9] - 公司正积极向颗粒物传感器、氧传感器延伸,颗粒物传感器已完成研发并逐步切入售后市场 [10] 氮氧传感器市场机遇 - "欧七"与"国七"标准将推动氮氧传感器市场需求在车型覆盖范围和单车用量上实现跨越式增长 [7] - 汽油机市场是氮氧传感器产品的增量领域,各主机厂计划2025年底前明确技术路线 [8] - 氮氧传感器业务深度对接玉柴、潍柴等国内头部制造商,并通过依维柯等国际车企审核,预计全年实现较快增速 [6] 智能雨刮系统业务优化 - 智能雨刮系统毛利率提升源于自制化率提升、招标流程优化及精益生产推行 [11] - 雨刮业务正从"刮臂刮刷"向"雨刮系统"转型,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12] - 系统项目定点将在2026年上半年逐步放量,重点聚焦国内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品牌及海外市场拓展 [12] 半导体功率器件与智能控制器 - 半导体功率器件聚焦传统能源汽车大功率器件领域,2025年初已开展工厂规模性扩产 [13] - 智能电源控制器业务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去年基本持平,受关税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14] - 全年增长节奏平稳可控,依托新车配套、售后市场及供应链能力强化 [14] 机器人领域布局规划 - 子公司云泰精密具备PEEK产品相关技术能力,可向机器人领域延伸 [4]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计划围绕关节模组、力传感器及材料轻量化三大方向发力 [15] - 当前正开展行业深度调研,后续将以效率优先原则推进商业化落地 [15] 战略合作与核心优势 - 公司与辰致集团战略合作源于深厚的技术底蕴、关键"卡脖子"技术突破及产业链整合能力 [15] - 合作将发挥双方在研发实力、市场布局和产品矩阵上的互补效应 [15]
国七标准渐进,尾气后处理环节或将迎来新一轮迭代周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5 11:08
华源证券近日发布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近年来,随着汽车普及率提升,机动车尾气排放 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源头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目前机动车NOx排放量占全国NOx排 放总量的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机动车NOx排放量达到80%。对于大部分城市中心城 区,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PM2.5的首要贡献者,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排 放占比超过40%,机动车尾气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风险提示:1)国七标准推进进度低于预期、2)汽车产量不及预期、3)新能源渗透率 超预期、4)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华源证券 李泽) 【责任编辑:杨梓安 】 国七渐进,减污降碳双管齐下,2027-2030年后处理市场或迎超两千亿增量空间。今年 以来国七标准制定加速,已完成第二阶段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三阶段预研究。我们认 为国七标准下相关增量部件主要应关注冷启动工况减排、氮氧化物减排、监测系统升级三个 方向。与国六标准相比,新增部件预计主要有汽油机/柴油机EHC、氮氧传感器;汽油机 TWC;柴油机PM传感器、ccSCR、ASC等部件,系统升级主要是柴油机OBM强制加装/升 级,尿素喷射系统升级、相关催化剂用量可能提升。基于我们对相关 ...
国七标准渐进,尾气后处理环节或将迎来新一轮迭代周期
华源证券· 2025-08-14 10:28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国七标准渐进,尾气后处理环节或将迎来新一轮迭代周期[3] - 移动源尾气排放污染分担率居前,机动车尾气治理至关重要,机动车NOx排放量占全国NOx排放总量的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机动车NOx排放量的80%[4] - 欧七标准生效落地为国标制定提供前瞻指引,其变化趋势包括尾气排放限值加严、新增制动系统与轮胎颗粒物排放要求等[4] - 国七标准下预计2027-2030年汽车后处理市场增量空间分别为244.2/481.3/635.7/733.1亿元,合计超两千亿元[4] 移动源空气污染分担率居前 -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源头之一,北京、深圳、成都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占比超过40%[8] - 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其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占移动源排放比例超过70%[12] - 小型客车是CO和HC的主要排放源,重型货车是NOx和PM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16] 汽车污染物生成机理及处理技术路径 - 汽油机生成的污染物主要是CO和HC,柴油机生成的污染物主要是NOx和颗粒物[25][30] - 国六标准下汽油机后处理路线为TWC+GPF,柴油机后处理路线为DOC+DPF+SCR+ASC[35] - EGR技术通过降低燃烧温度和氧气浓度减少NOx生成,柴油车EGR装配率较高,汽油车市场EGR渗透率或有提升空间[37] 历史标准复盘与展望 - 国标排放标准呈现"标准趋严、分段施行、对标国际、部分超越"特点[47] - 国六标准采用WLTC循环替代NEDC循环,测试工况更贴近真实情况[55] - 欧七标准轻型车尾气排放限值与欧六相同,重型车排放限值大幅加严[61] - 欧七新增制动系统与轮胎颗粒物排放要求,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期[64][66] 国七标准趋势及增量市场 - 国七标准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监管范围扩展至新能源汽车[77] - 国七或新增非尾气排放颗粒物监管,采用NMOG指标替代THC指标[78] - 国七增量部件集中于冷启动工况减排、氮氧化物减排、监测系统升级三个方向[81] - 汽油机增量部件主要是EHC+TWC+氮氧传感器,柴油机增量部件主要是EHC+ccSCR+ASC等[82] - 预计2027-2030年汽油车后处理市场合计新增约1650亿,柴油车后处理市场合计新增约450亿[93][97]
云意电气(300304):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绑定长安辰致,汽车电子平台型厂商再起航
华鑫证券· 2025-08-10 23: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6] 核心业务布局 - 拟与辰致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02亿元,持股30%),开展智驾域控、动力域控、座舱域控等业务,深度绑定长安汽车供应链 [5][15] - 2024年业务结构:智能电源控制器(营收14.2亿元,占比66.4%)、智能雨刮系统(2.4亿元,11.3%)、半导体功率器件(1.8亿元,8.3%)[6] - 成长业务包括传感器(1.5亿元,6.8%)、新能源连接类产品(0.6亿元,2.6%)[6]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CAGR达26.5%,2024年营收21.5亿元(同比+28.3%),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38.1%)[8] - 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2024年为31.7%,期间费用率从2020年18.1%降至2024年10.6% [8]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4.8/5.8/6.8亿元,对应EPS 0.55/0.66/0.78元 [16][18]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智能电源控制器全球前装市占率27.4%,客户涵盖上汽、长安、奔驰等 [9][10] - 氮氧传感器突破陶瓷芯片自制技术,国产替代加速(国六标准催生140亿元市场规模)[10][11] - 智能雨刮系统实现CR胶条国产化,进入比亚迪、上汽大众等供应链 [12][13] - 新能源连接器与阳光电源、许继电气合作,微特电机控制器切入比亚迪、小米汽车供应链 [14] 合资公司战略价值 - 辰致集团为长安汽车第一大股东(持股17.99%),2024年长安新能源车销量73.4万辆(同比+52.8%)[15] - 合资公司将推动域控制器、氮氧传感器等产品导入长安体系,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5] 行业前景 - 全球前装雨刮系统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269.5亿元,公司无骨雨刮占比85.5% [12] - 欧七排放标准实施将进一步扩大氮氧传感器需求 [10]
华鑫证券:首次覆盖云意电气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0 18:41
合资公司成立 - 云意电气拟与辰致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02亿,公司持股30%,辰致持股70%,主要开展智驾域控、动力域控、多合一电源、座舱域控、底盘域控、车身域控等业务 [1] - 辰致汽车持有长安汽车17.99%股份,系长安汽车第一大股东,2024年长安汽车总产量262.6万辆,同比增加1.6%,总销量为268.4万辆,同比增加5.1%,其中新能源车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 [14] - 与辰致汽车达成合作后,公司的智能电源控制器、域控制器、氮氧传感器、雨刮系统、新能源连接器等业务通过合资子公司快速进入长安汽车供货体系 [14] 业务布局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产业链垂直整合塑造核心竞争力,已在大功率车用二极管、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芯片和精密嵌件注塑件、PCBA、陶瓷高温共烧、精细高分子化工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3] - 2024年公司分业务经营情况:智能电源控制器营收14.2亿元,占比66.4%,毛利率33.6%;智能雨刮系统营收2.4亿元,占比11.3%,毛利率23.1%;半导体功率器件营收1.8亿元,占比8.3%;传感器类产品营收1.5亿元,占比6.8%;新能源连接类产品营收0.6亿元,占比2.6% [2] - 公司是智能电控领域行业龙头,2024年智能控制器产品前装市场全球市占率可达27.4%,产品进入奔驰、宝马、奥迪等中高端汽车的维修体系 [6] 业绩表现 - 公司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8.4/11.0/11.7/16.7/21.5亿元,同比增长17.6%/30.9%/6.8%/42.3%/28.3%,CAGR为26.5% [4] - 2020-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3.7%/32.8%/29.7%/30.9%/31.7%,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8.1%/18.4%/16.4%/11.0%/10.6%,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9%/9.6%/9.5%/7.9%/6.8% [4] - 2020-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4/2.6/3.6亿元,同比+38.6%/+29.6%/+11.8%/+83.8%/+38.1%,CAGR为37.7% [4]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智能电源控制器包括整流器和调节器,是燃油车的关键零部件,2024年前装市场规模约为27.7亿元 [5] - 氮氧传感器是尾气后处理系统中的重要核心部件,国内每年仅柴油动力商用车新车/存量车、非道路工程机械对氮氧传感器的市场需求近1800万只,市场规模达140亿元 [7] - 公司已掌握氮氧传感器核心芯片开发与控制系统算法,依托专业化陶瓷芯片技术团队、国际先进的芯片制作工艺及数字化品质监控,确保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 [8]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公司智能雨刮系统产品已进入比亚迪、上汽大众、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车厂供应体系,适配多款畅销车型,并积极拓展与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吉利集团等国内知名车企的业务合作 [10] - 新能源连接类零组件产品包括充电枪、高压连接器、储能连接器等,已与科大智能、阳光电源、许继电气、徐工集团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12] - 微特电机控制器产品已通过国内权威实验室的EMC认证,成功切入国内OE市场供应体系,批量供货于比亚迪、赛力斯、小米汽车等头部车企 [13] 未来展望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6.0/30.8/3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8/6.8亿元 [15] - 长安汽车目标在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公司与长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合作有望同步展开 [14]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06
2025-05-06 20:5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6.42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3.76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59.53万元,同比增长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23.25万元,同比下降5.7% [2][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26.85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6.96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5.90万元,同比增长63.85% [2][4] 应收账款管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3.8亿元,同比增长24.78%,增长趋势与营收增长趋势趋同,规模与业务增长匹配 [3] - 公司将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协同优化跨境结算体系,确保管理效率与风险控制平衡 [3] 汽车领域业务 - 公司汽车领域产品包括陶瓷电容式、MEMS、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5] - 氧传感器获前装市场重大突破,2024年11月开始小批量交付;EMB力传感器获国内头部企业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 [6] - 2024年度汽车应用场景实现营业收入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为55.31% [6] 盈利增长点 - 2025年公司将保持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增长,拓展MEMS压力传感器等市场 [6] - 公司将布局延伸新的产品领域,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6] 行业地位 - 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获多项行业荣誉 [7] - 公司具备技术研发、订单响应、品质保障等能力,与众多知名品牌终端客户保持合作 [7][8] 机器人业务与销售比例 - 公司用于机器人力传感器有单向力、力矩、六维力传感器,部分已送样,部分在研发交流中 [8] - 2024年公司境内销售实现营业收入796,848,996.84元,占比84.76%;外销实现营业收入143,315,246.99元,占比15.24% [8] 行业情况 - 2024年传感器行业整体业绩呈稳定向上趋势 [8] - 热敏电阻及传感器行业处于“技术迭代+需求爆发”驱动期,国产替代等将推动需求扩张,智能化、集成化是核心增长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