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产品

搜索文档
艾可蓝刘屹:加快环保技术迭代 用“艾”让天更“蓝”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于2009年成立,历经五年亏损后于2014年实现营业额爆发式增长,并在2020年于创业板上市[3][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5.1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6万元,同比增长23.82%[3] - 公司从行业跟跑者发展为领跑者,目前正向全球环保领军企业目标冲刺[3][10] 核心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打破外资企业长达二十年的技术垄断格局,掌握三元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等核心技术[4][5] - 公司构建四大核心技术体系,拥有280项授权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及70多门类催化剂配方技术[5] - 公司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产品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颗粒物捕集装置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5] 主营业务市场与转型战略 - 公司核心市场聚焦于商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领域,这些领域电动化进程缓慢,需求有坚实支撑[6] - 非道路机械自2023年国四标准实施后尾气处理需求显著增长,船舶领域受国内外双重标准推动需求不降反升[6][7] - 公司针对混动车型开发适配尾气后处理产品,并推进电池PACK系统技术研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7] 新业务领域布局 - 公司提前布局国七排放标准技术,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专项研发计划,牵头承担两大关键课题[3][7] - 在氢能领域研发氢燃料电池催化剂、PEM电解水催化剂,在智算领域布局供应链平台、智算资源平台及AI+医疗数据挖掘业务[7] - 公司以多元化、精益化、国际化为方针,在短期盈利与长期转型间寻找平衡[8] 国际化拓展与合作 - 在欧洲市场通过并购开拓客户,与多国客户开展全系统产品开发工作[8] - 在亚洲市场与日本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获得小批量订单[8] - 预计未来3至5年内,海外业务将与国内业务并驾齐驱[8] 人才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探索课程共建与项目共研的双向育人机制,与高校合作培养具备技术、低碳、数字化三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9] - 公司董事长在10多年间共培养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研发[10] - 企业将技术痛点与研发需求精准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驱动行业长远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