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CS通用控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中控技术TPT+UCS在兴发集团投运 工业具身智能让AI从分析走向执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8:04
工业具身智能体系核心 - 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与通用控制系统UCS为核心的工业具身智能体系已在兴发集团旗下湖北兴瑞化工成功投用并稳定运行 [1] - 该体系在真实生产现场贯通“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直接进入前台操作与控制,推动流程工业由自动化迈向自主化 [1] - 体系通过模型与控制的一体化设计,打通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断点,让AI在保障本质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学习、自主优化 [3] 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技术特点 - 公司自研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以设备运行曲线、物料反应周期、质量波动等工业时序数据为核心训练对象,具备趋势捕捉、异常感知与优化计算能力 [1] - 最新的TPT2引入智能体机制与自然语言交互,使一线工程师可用日常语言直接调用模拟、控制、优化、预测、评估、统计等能力 [2] - TPT2的场景适配周期由过去的数周压缩到数十分钟,TPT可围绕工业时序数据在毫秒级波动中捕捉趋势并输出可下发的调控策略 [3] 通用控制系统UCS技术特点 - UCS通用控制系统作为物理手脚,以云原生和全光网络为底座,实现软件定义控制 [3] - UCS机柜空间减少约90%,电缆成本降低约80%,项目建设周期缩短约50% [3] - 系统可接入APL智能仪表与高精度传感器,按TPT指令完成控制回路的自主整定,并将多套装置统一纳入一体化管控 [3] 湖北兴瑞化工应用成果 - 在湖北兴瑞化工的氯碱等装置中,UCS用一个机柜替代多套传统控制系统,统一管控上下游全流程,总点数突破1.5万 [4] - 系统调节阀智能诊断准确率超过95%,烧碱主产品浓度稳定在32%—32.1%,并对多个关键指标闭环优化 [4] - 人均监控I/O点由约500点提升至约2000点,现场效能提升约67%,线缆与施工成本节省超4000万元,整体建设成本下降约60%,装置整体生产效益提升约1%—3% [4] 体系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 UCS采用分布式冗余架构,关键单元故障时备用节点毫秒级无缝接管,连续生产不受影响 [5] - 对关键参数实行分级授权与AI+人工双确认,内置安全监测模块实时巡检AI决策逻辑与输出 [5] - AI可靠性经现场验证超过98%,通过硬件冗余+软件守护的双闭环机制实现工程级可控性 [5] 跨行业复制与市场拓展 - TPT以工业共性的时间序列规律为底座,各行业仅需少量专属数据微调即可快速复用,单行业适配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 [7] - 该AI+控制的标准化落地模板正从化工延展至冶金、建材以及部分离散制造 [7] - 系统兼容性与工程化能力已获得多方认可,沙特阿美启动POC验证,东南亚等地区合作亦在推进 [7]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通过TPT与UCS的协同,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实时的控制优势,帮助企业从经验驱动迈向AI自主决策 [8] - 未来将继续与行业龙头共建样板工程,完善多模态融合与边缘—云协同,打磨工程工具链与方法学 [8] - 目标是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提升泛化能力与可维护性,推动工业具身智能在更多场景落地见效 [8]
中控技术(688777):创新商业模式,剑指工业AI龙头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9 16: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72.75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公司AI投入阶段性成果已现,传统优势行业稳健增长以及新兴行业需求涌现,叠加海外市场加速拓展以及整体商业模式快速优化,未来业绩增速或超预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收入和盈利预测 - 公司作为工业AI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产品打造行业标杆,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流程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打开了流程工业人工智能的全新局面 [9] - 对未来业绩增速预测主要考虑AI相关高毛利业务在该行业内的渗透率提升速度,公司业务涵盖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优势业务在2024年增速基础上缓慢提升并趋于稳定,预计2025 - 2027年化工业务增速为6%/5%/9%,石化业务增速为12%/11%/14%等,部分业务毛利率呈缓慢提升趋势 [10] - 预计2025 - 2027年中控技术的收入分别为103.14/112.80/12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2/14.72/17.38亿元,EPS分别为1.61/1.86/2.20元 [11] 估值 - 采用PE估值法和PS两种估值方法对公司进行估值 [15] - PE估值法选取宝信软件、能科科技等作为可比公司,预计2025 - 2027年中控技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2/14.72/17.38亿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49.16倍PE,给予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对应合理市值为625.38亿元人民币 [16] - PS估值法仍选取上述可比公司,预计2025 - 2027年中控技术的收入分别为103.14/112.80/124.66亿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为5.09倍,给予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对应市值为524.97亿人民币 [18] - 综合以上估值方法,按照取平均原则,认为公司合理市值为575.17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72.75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