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AI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丨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中国是孵化工业智能体的热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8:58
"AI正在化想象力为生产力,未来每个人都能创造出TA所能想到的任何产品!"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 会(WAIC)上,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曾畅想工业AI的 未来。 短短一年后,在2025WAIC上,肖松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感概:"这一天会比预想的更早到来。"他接受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WAIC展现了人工智能从"技术热"走向"应用深"的强劲趋势,越来 越多关注点落在AI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肖松看来,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经打开。工业的"底层操作系统"正在被基础模型和智能体重新书写, 它也许不像消费级AI那样占据热搜,却以低调而强大的方式,孕育着一场意义深远、气势磅礴的产业 革命。 展望未来,肖松对记者表示,工业AI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智能制造强国"的关键引擎,中国是 工业AI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是孵化工业智能体的热土,拥有"广度""深度""高度"。未来谁能把AI真正 用起来、跑通场景、产生实效、创造价值,谁就能把握住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 从"技术热"走向"应用深" 《21世纪》:今年是西门子首次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何看待这一平 ...
工业AI迈向“知行合一”具身智能重构制造边界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工业AI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从认知层面"能说会写"向自主执行"能行动会工作"阶段跨越,工业AI经历深刻质变[1] - 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在严苛环境中展现接近人工的装车效率与高自主性,验证AI执行复杂任务的可靠性[1] - 网易灵动推出"灵掘"具身智能模型,单机装车效率达人工80%,70%作业时间无需人为干预,适配极寒高粉尘环境[2] - 西门子工业生成式AI产品升级为贯穿全链条的智能体系统,将数小时操作压缩至几分钟[3] 工业应用场景落地 - 网易灵动"灵掘"模型基于真实矿山作业数据训练,攻克仿真数据无法解决的场景难题[2] - 西门子智能体系统已获全球200多家企业、超15万名工程生产人员使用[3] - "机械智心"框架向港口清舱、混凝土拌合站等10余个场景迁移,未来延伸至农业智能制造领域[5]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5] 技术生态构建 - 工业AI强调自研框架与核心算法安全,网易灵动基于国产自研框架打造完全自主可控技术[4] - 网易灵动开源"灵掘"数据集并发起"2027产业协同计划",目标2027年实现超30座矿山无人化运营[4] - 斑头雁推出企业级AI Agent开发平台Nova,支持跨系统跨场景复杂任务协同[4] - 中国市场凭借丰富工业场景和AI创新人才成为孵化智能体的热土[5] 行业变革趋势 - 多智能体协同重构工业生产效率与柔性,形成"全能战队"式解决方案[1][5] - 具身智能体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走向知行合一,成为驱动生产流程的新核心[3][5] - 工业AI正重新定义传统产业边界与运行逻辑,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1][5]
西门子:以深厚的AI布局引领工业AI迈向新高度
人民网· 2025-07-28 16:1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西门子首次亮相WAIC,致力于将生 成式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场景,重点聚焦"工业基础模型"与"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打造安全、可 靠、可信的工业级AI能力。 展会期间,西门子系统呈现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运维管理的全价值链AI创新成果和最新的 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并结合制造、能源、楼宇等领域展示多个"AI+"场景,以深厚的AI布局引 领工业AI迈向新的高度。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打 开。中国广阔而多样的产业体系,正成为AI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也为中国工业实现新一轮生产力跃 迁打开了想象空间。西门子深耕AI领域50余年,正以高质量数据、深厚行业认知和软硬结合的全栈技 术能力,在'工业基础模型'和'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不断突破,打造开放的创新生态,驱动AI+制造业 走向制造业+AI,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在本届展会期间演绎了"中国首秀"。展台现场,观众通过增加生产新 订单 ...
智无界·慧共生 2025智博会在苏州开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8 15:09
行业动态 - 2025第七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举办 聚焦具身智能、数智化转型、工业AI等热点 [1] - 大会通过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展览展示等形式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促进AI技术创新与合作 [1] - 苏州工业园区自2017年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已建成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聚地 [5] 研究报告 -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24-2025)》发布 系统回顾AI发展情况并揭示未来趋势 [3] - 《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4-2025)》展示各城市AI发展亮点举措 [3] - 《人工智能产业投资趋势和发展报告》探讨AI行业投资机会 [3] 人才发展 - 苏州工业园区18年累计引进培育各级领军人才3862名 其中49家上市企业 [3] - 第18届科技领军人才入围359个项目 人工智能领域占46个 [3] - 人工智能科技领军人才助力园区AI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3] 创新成果 - 第三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聚焦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 [4] - 第二届"祖冲之奖"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奖表彰AI领域杰出研究成果 [4] - 20余款AI新品集中亮相 覆盖具身智能、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 [4] 产业生态 - 大会设置沉浸式"黑科技"体验区 展示200余件尖端AI产品 [4] - 新增"AI大讲堂"和供需对接环节 促进产学研合作 [5] - 深化与上海WAIC大会互动 扩大长三角区域AI人才联动 [5]
科创板开市6年“科技叙事”清晰
深圳商报· 2025-07-28 00:32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成果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聚焦服务"硬科技",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迭代 [1] - 六年来资本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日益清晰 [1] - 科创板在制度建设、产业聚焦和研发强度方面已初具规模 [1] 半导体产业发展 - 芯原股份从中国半导体IP龙头成长为ASIC龙头,在汽车智驾应用领域找到新蓝海 [1] - 公司见证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代表中国芯片企业从本土走向国际化 [1] 工业AI发展 - 中控技术构建"1+2+N"工业AI驱动的智能工厂新架构,为流程工业智能化提供全栈支撑 [2] - 人工智能时代,AI重塑价值创造,工业AI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 并购重组趋势 - 当前并购潮以上市公司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产业链重塑为主,注重业务协同性 [2] - 并购重组呈现买方市场特征,标的估值低于一级市场最后一轮融资 [2] - 跨境并购更看重标的公司在海外的供应链和客户情况,趋向务实理性 [2]
广域铭岛WAIC发布工业AI“双引擎”:Geega平台+超级智能体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9:17
公司动态 - 广域铭岛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展现打造AI原生企业的能力 [1]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旨在推动AI技术在传统制造场景落地 [1] -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面向智能制造全栈领域 提供从AI基础设施搭建到智能体应用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平台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工业数据标准化 闭环知识封装与还原 "量体裁衣"式智能体开发 [2] 技术方案 - 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是基于Geega平台构建的覆盖企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业务场景的智能体矩阵 [2] - 智能体矩阵形成协同决策网络 串联工业软件流程断点 实现"感知-决策-规划-执行"全链路运营闭环 [2] - 每个智能体深入垂直场景 如排产智能体1-2分钟推荐最优约束组合 1小时内完成最优计划发送 [3] - 仓储智能体减少缺件导致计划调整次数50%以上 风险件交付率提升至95% 周计划达成率维持99%以上 [3] 应用案例 - 某整车厂应用排产约束组合推荐策略后 单次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每月节省约60小时 [3] - 超级智能体赋能汽车工厂应对紧急插单:计划智能体秒级注入数据 生产智能体即时生成新SOP 仓储智能体同步计算物料缺口 [3] 行业趋势 - 工业AI落地面临挑战:工厂数据私有化获取难 工艺知识与AI技术割裂 缺乏工业现场感知执行能力 [1] - 需调整工艺模型 适配生产场景 建知识库 将业务内容整理为AI可理解的数据结构 [1] - 业内认为AI是新型生产力 工业AI"双引擎"发布是驱动中国工业向"AI原生"跃迁的关键一步 [4]
行业首发!广域铭岛超级智能体重构制造全流程:开启AI原生企业时代
江南时报· 2025-07-25 15:21
工业智能化发展 - 工业智能化与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同频共振 [1] - 大模型技术爆发为工业深度智能化带来历史性机遇 [1] -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1] 广域铭岛的技术与产品 - 广域铭岛携"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1] - 公司推动AI深度融入工业制造核心环节,从局部优化迈向全链路质变 [1] - 工业AI落地面临挑战,包括私有化数据获取难、工艺知识与AI技术割裂 [1] 工业AI落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制造企业对AI有迫切需求,但Chat类产品与业务流程脱节,难以融入每个环节 [2] - 大模型缺乏工业现场感知能力和工艺机理理解,无法带来实质改变 [2] - 工业AI落地需调整工艺模型、适配生产场景、构建知识库,技术门槛高 [2] - 稳健的平台底座是关键,需数据治理、知识体系构建等底层基础设施支撑 [2]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的核心能力 - 平台面向智能制造全栈领域,提供从AI基础设施搭建到智能体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三大核心能力:工业数据标准化、闭环知识封装与还原、"量体裁衣"式智能体开发 [7] - 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孕育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7] 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的应用效果 - 超级智能体覆盖企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业务场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8] - 排产智能体1-2分钟推荐最优约束组合,1小时内完成最优计划发送 [8] - 仓储智能体减少缺件导致的计划调整次数50%以上,风险件及时交付率提升至95%以上 [8] - 突发供应链中断时,12类智能体5分钟内协同生成应急方案并验证可行性 [10] - 某整车厂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到1小时,每月节省约60小时 [10] AI原生企业的定义与实践 - AI原生企业是"AI+企业"的深度融合,需理解业务流程并构建新生产力 [12] - 广域铭岛从具体岗位、流程、场景出发,训练能真正上岗的数字员工 [12] - 已赋能汽车、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驱动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12] 广域铭岛的行业影响 - 公司已赋能超过60家企业,积累大量真实场景实践 [13] - 为既有能力注入AI引擎,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数智化变革 [13] -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是技术里程碑,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工业AI+“出海”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出海与AI融合趋势 - 在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中国制造企业中77.9%已有或正在规划海外业务,54%正探索将AI融入"研产供销服"全流程 [1] - 工业AI与出海战略共同驱动全球制造业版图变革,IDC将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划分为产品(1.0)、供应链(2.0)、品牌服务(3.0)三阶段 [1][2] 出海1.0产品阶段 - 企业将出海作为业务增长新引擎,但需依赖云平台提供的合规解决方案(数据保护/隐私/行业合规)保障增长 [1] - 数字化工具需覆盖渠道投放、线索管理、客户转换、物流协作及售后等全链条 [1] 出海2.0供应链阶段 - 42%制造企业认为品质保证是建立海外品牌信任的关键,AI视觉质检方案已成熟应用 [2] - 大模型技术推动通用模型替代多个小模型,实现效率/成本/质量的"不可能三角"平衡 [2] 出海3.0品牌服务阶段 - 全球一体化创新平台通过正反向数字主线实现多地协同与本地化设计,建立敏捷产品开发模式 [2] - 产品/流程两类数字主线贯通助力企业结合区域市场特点 [2] AI+工业软件发展前景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阿里千问/华为盘古/百度文心)开源降低AI开发门槛,加速工业渗透 [2] - 2024-2029年中国AI+工业软件市场CAGR达41.4%,远超传统工业软件(19.3%),渗透率将从9%升至22% [2] - 工业AI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软件,后者仍占80%市场份额并作为AI应用基础设施 [3]
赛意信息张成康:深化全栈自主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公司动态 - 赛意信息全球研发中心在佛山市顺德区奠基 占地11 72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 69万平方米 总投资3 3亿元 建设周期30个月 [1] - 研发中心将聚焦工业AI与前沿技术底座 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 核心工业软件产品研发等方向 打造数智化领域标杆研发中心 [2] - 公司计划在研发中心组建博士后基地及工作站 引育全球顶尖人才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 研发中心承载公司"业务布局全球 产品服务全球 汇聚全球英才"的战略雄心 将统筹全球业务 加速产品迭代 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领先的企业数智化转型综合服务商 构建覆盖23个重点行业 11条核心业务线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1] - 在高科技电子 家电 光伏领域MES市场份额连续两年稳居行业第一 [1] - 自主研发的谷神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信部"双跨"平台认定 成为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化进程标杆 [1] - 公司推出PCB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在胜宏科技等头部企业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绩 [2] 行业前景 - 工业软件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发改委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 - 国内工业软件在部分领域市场占比较低 基础端相对欧美国家还需时间打磨 但中国制造业应用场景更丰富 [3] - 工业软件领域竞争加剧 众多大型企业数科公司进军此赛道 但市场空间足够容纳多方参与者 [3] 公司战略 - 公司将持续深化"算力+模型+AI工具链+制造AI积木应用"全栈自主体系 提供全业务链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1][4] - 以研发中心为依托 助力中国智造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在全球竞争中抢占数智化转型先机 [4] - 目标不仅推动中国制造业世界领先 还要让中国软件引领世界水平 [4]
英伟达250529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NVIDI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数据中心业务** - **营收增长**:数据中心营收达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主要得益于AI工作负载向推理的强劲转变以及AI工厂建设的推动[2]。 - **产品表现**:Blackwell推动数据中心营收增长,本季度贡献近70%的计算收入,从Hopper的过渡基本完成;GB200 NBL实现架构变革,制造良率显著提高,机架出货量强劲[3]。 - **市场需求**:推理需求急剧增长,如Microsoft在Q1处理超100万亿个token,同比增长五倍;推理服务初创公司使用B200使token生成率和收入大幅提升[4]。 - **产品路线图**:GB300系统本月开始在主要CSP抽样,预计本季度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公司致力于年度产品节奏,路线图延伸至2028年[3]。 2. **中国市场影响** - **出口管制**:4月9日美国政府对H20实施新出口管制,无宽限期处理库存;Q1确认46亿美元H20收入,同时因库存减记和采购义务确认45亿美元费用,无法发货25亿美元收入[2]。 - **市场规模**:预计中国AI加速器市场未来将增长至近500亿美元,失去该市场将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有利于竞争对手[2]。 3. **游戏和AI PC业务** - **营收情况**:游戏营收创纪录达38亿美元,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42%;AI推动PC和游戏变革,GeForce用户基数达1亿[8]。 - **产品推出**:本季度推出支持Microsoft Copilot Plus的AI PC笔记本电脑;GeForce RTX 5060和5060 Ti桌面和笔记本电脑上市;Nintendo Switch 2采用NVIDIA技术提升游戏性能[8][9]。 4. **专业可视化业务** - **营收表现**:营收5.09亿美元,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9%;关税相关不确定性暂时影响Q1系统,预计Q2营收将恢复增长[9]。 - **产品创新**:DGX Spark和DGX Station将AI超级计算机功能集成到桌面,分别提供高达1 petaflop和20 petaflop的AI计算能力;Omniverse与领先软件平台集成加深,在工业运营中应用广泛[9]。 5. **汽车业务** - **营收情况**:营收5.67亿美元,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72%,增长得益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增长和强劲的终端需求[10]。 - **合作项目**:与GM合作构建下一代车辆、工厂和机器人;为Mercedes - Benz提供全栈解决方案;推出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模型Isaac Group N1和Cosmo World Foundation models[10]。 6. **网络业务** - **营收增长**:Q1网络业务营收环比增长64%至50亿美元,客户利用平台扩展AI工厂工作负载[6]。 - **产品优势**:NVLink Compute Fabric第五代带宽是PCIe Gen5的14倍,Q1出货量超10亿美元;Spectrum X营收年化超80亿美元,本季度新增Google Cloud和Meta客户;推出的Spectrum X和Quantum X硅光子交换机提升AI工厂扩展能力[7]。 7. **财务展望** - **营收预期**:第二季度总营收预计为450亿美元,上下浮动2%,各平台预计实现适度环比增长;数据中心业务中,Blackwell的持续增长将部分抵消中国市场营收下降[11]。 - **利润率**: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1.8%和72%,上下浮动50个基点;预计Blackwell盈利能力提升将推动毛利率适度环比改善[11]。 - **费用**:GAAP和非GAAP运营费用预计分别约为57亿美元和4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全年运营费用增长处于30%左右[11]。 - **其他**: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和费用预计约为4.5亿美元;GAAP和非GAAP税率预计为16.5%,上下浮动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出口管制影响**:出口管制促使中国创新和规模发展,屏蔽中国芯片制造商与美国竞争会削弱美国地位;公司虽在探索有限竞争方式,但Hopper已无法在中国市场使用[13]。 2. **开源AI价值**:中国的DeepSeek和QN等开源AI模型在全球获得关注,推理AI推动推理需求激增;美国平台应支持与全球开发者合作,确保成为开源AI首选平台[14]。 3. **美国本土制造**:TSMC、Spill和Amcor等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工厂,公司与Foxconn、Wistron合作在美国建设AI超级计算机工厂;公司为鼓励投资做出长期采购承诺[14][15]。 4. **AI扩散规则**:特朗普总统撤销AI扩散规则,提出新政策促进美国AI技术与可信伙伴合作;宣布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AI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 5. **推理业务需求**:Grace Blackwell NVLink 72是推理AI的理想引擎,与Hopper相比,速度和吞吐量提高约40倍,可降低成本并提高响应质量[17]。 6. **企业AI发展**:企业AI准备起飞,RTX Pro企业AI服务器可运行企业和AI应用;企业IT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公司将三者整合推向市场[25]。 7. **工业AI机遇**:全球制造业回流和新工厂建设为Omniverse、AI和机器人技术带来机遇,每个工厂都将配备AI工厂[26]。 8. **网络平台优势**:公司有NVLink、SpectrumX、InfiniBand和Bluefield四个网络平台,Spectrum X提高以太网在集群中的利用率,从50%提升到85% - 9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