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

搜索文档
中控技术(688777):营收利润暂时承压、期待AI战略+出海带来拐点
长江证券· 2025-09-12 23: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8.30亿元,同比下滑9.92%,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滑31.46%,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滑38.86% [2][6] - 单Q2季度营收22.23亿元,同比下滑11.56%,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滑36.96%,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40.19% [2][6] - 传统主业承压,但"ALL IN AI"战略下的新兴业务表现亮眼,工业AI产品TPT业务收入1.17亿元,机器人产品收入1.10亿元 [2][12] - 长期看好公司战略转型成效,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3.8亿元、1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7倍、28.2倍、23.6倍 [12]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2.1%,同比下滑1.15个百分点,主要因业务结构调整 [12] - 分产品毛利率: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39.5%(同比-1.43pct)、自动化仪表17.7%(同比-14.36pct)、S2B平台5.45%(同比-7.16pct)、工业软件54.0%(同比+22.37pct) [12] - 费用率表现平稳:销售费用率9.16%、管理费用率4.88%、研发费用率10.96%、财务费用率-0.54% [12] -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12亿元,对利润形成压制 [12] 业务结构 - 分产品收入: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2.38亿元(同比-9.49%)、自动化仪表6.77亿元(同比+91.72%)、S2B平台业务4.14亿元(同比-52.80%)、工业软件2.92亿元(同比-19.49%)、运维服务1.70亿元(同比+11.81%) [12] - 分行业表现:能源行业收入增速9.32%、建材行业82.58%、造纸行业77.56%,石化、化工、冶金行业收入整体平稳 [12] 战略进展 - TPT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已在石化、煤化工等行业落地超过110个项目 [12] - 8月发布全球首个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MoE)驱动的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2) [12] - 工业软件订阅制转型累计签约938家客户 [12] - 自动化仪表收入同比增长91.72%,表现突出 [12]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49.26元,总股本7.91亿股,流通A股7.83亿股 [10] - 近12月最高价63.20元,最低价37.40元 [10] - 每股净资产12.82元 [10]
中控技术崔山:科技创新叠加“峰顶插旗”战略,聚焦全球顶尖企业合作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12:25
出海战略背景 - 国内市场逐渐成熟并趋于饱和 出海成为中国企业重要发展方向[2] - 中国企业在半导体 生物制药 工业AI等行业已具备海外竞争的技术与品牌实力[3] - 工业领域中国占全球供应链30%市场份额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发展基础[3] 技术实力与数据积累 - 公司深耕流程行业32年 从DCS控制系统起步积累丰富行业经验[2] - 掌握100多个EB的工业数据 为打造工业大模型提供坚实后盾[2][3] - 过去两年专注于工业基础数据逻辑构建和AI模型赋能能力提升[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持续推动传统自动化产品技术迭代升级 保障流程行业稳定运行[4] - 工业机器人领域投入取得显著成效 产品在工业场景快速应用[4] - 未来重点布局工业AI 工业机器人和传统自动化升级三大赛道[5] 海外合作策略 - 采取"插山峰上的旗"战略 聚焦与全球顶尖企业合作[2][6] - 已与沙特阿美达成战略合作 技术实力获得国际认可[6] - 计划将技术产品应用于壳牌 巴斯夫等10家左右顶尖企业[2][6] 科创板资本支持 - 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年营收20-30亿元 2025年已接近百亿元[7] - 通过科创板发行GDR在瑞士上市 并收购欧洲顶级工业分析公司[7] - 收购使核心技术积累周期缩短20-30年[7] 全球化资本布局 - 正推进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市申请 计划2026年完成布局[7] - 全球化资本架构有助于品牌海外市场渗透和并购活动开展[7] - 科创板上市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和信用背书 加速海外拓展[7]
工业富联股价狂欢市值重回万亿 苹果英伟达“双链”加持迎来爆发
长江商报· 2025-09-11 08:01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工业富联于9月10日股价涨停 收盘价53.67元/股 市值达1.07万亿元 单日市值增加969.17亿元 [2][3][4] - 当日成交额183.10亿元创历史新高 封单金额4.40亿元 [2][3] - 股价从9月2日历史高位58元/股经历调整后 于9月9日收于48.79元/股 [4] 苹果发布会与产品合作 - 苹果2025秋季发布会推出四款新机型包括iPhone Air 厚度仅5.6mm 被称为史上最薄iPhone [2][5] - 工业富联是苹果主要代工生产商 富士康郑州厂区为iPhone17系列扩大招工并处于量产爬坡期 [5] - 公司与苹果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被指为苹果AI服务器独家代工企业 [2][6]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超百亿 分别为100.38亿/108.35亿/115.88亿/108.11亿/106.31亿元 [2][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0.95亿元 同比增长4.49% [8] - 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有效专利7362件 同比增长6.5% 清洁技术专利占比53.3% [8]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对内打造8座、对外赋能6座世界级灯塔工厂 实现工业AI模型私有化部署 [8] - 通过工业AI赋能协作机器人 实现自动化向机器人化转变 [8] - 基于海量工业大数据构建一体化产品设计和智能制造能力 [8]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2][9]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174.31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16亿元 [9] - 云计算业务在AI驱动下快速增长 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9] 核心客户与供应链地位 - 同时与苹果和英伟达深度合作 被称为"苹果链+英伟达链"双链加持企业 [2][8] - 作为英伟达核心供应商 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且良率持续改善 [8][9] -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9]
“国产装备+国产控制”,中控技术助力国产大装备顺利安装!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9:56
中国PLC市场规模与国产化率 - 中国PLC市场预计从2024年137亿元增长至2027年146亿元 [1] - 当前PLC整体国产化率约32%(中大型31% 小型33%) [1] - 政策要求2027年完成80万台工业操作系统国产化 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50%以上 [1] 中控技术行业表现与增长 - 公司大型PLC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1] - 优势行业石化 化工 冶金收入平稳 [1] - 能源 建材 造纸行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32% 82.58% 77.56% [1] 海上风电项目技术突破 - 公司PLC应用于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主控系统 [2] - 实现双总线冗余+分布式架构 通信可靠性达99.9999% [2] - 盐雾试验超1000小时无故障 通过超2000小时仿真测试 [2] M4Pro系统技术创新 - 新品采用多核CPU+AIGPU+安全芯片异构架构 实现视控一体化 [4] - 自动生成80%代码框架 工程效率提升50%以上 [4] - 故障诊断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小时 [4] 多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冶金行业:多核异构架构实现毫秒级控制算法 [5] - 造纸行业:专用算法库提升控制精度与生产效率 [5] - 白酒行业:视控一体与低代码开发简化柔性控制 [5] - 建材行业:AI算法预判板材缺陷降低废品率 [6] 全球化战略布局 - 业务覆盖全球超50个国家或地区 [7] - 海外总部设于新加坡 重点布局东南亚与中东 [7] - 以全栈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7] 未来技术与发展规划 - 重点拓展风电主控 核能核电 船舶动力等高端领域 [3] - 未来3-5年布局工业AI 控制系统架构革新 [8] - 出海采取高端切入 生态共建策略 [8]
中控技术(688777):业绩承压 工业AI+机器人打开新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4 2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30亿元同比下降9.92% [1] -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31.46% [1] - 扣非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38.86% [1] - 单季度Q2收入22.23亿元同比下降11.56% [2] - Q2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36.96% [2] 业务结构 - 工业AI产品TPT业务收入1.17亿元 [2] - 机器人产品业务收入1.10亿元 [2] - 机器人新签订单达2亿元 [2] - 核心产品DCS 2024年国内市占率40.4%连续十四年第一 [3] - SIS系统国内市占率31.2%连续三年第一 [3] 行业表现 - 建材行业收入增长82.58% [3] - 造纸行业收入增长77.56% [3] - 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管道项目合同 [3] - 首次入围非中资全球前二十强石油公司 [3] 战略进展 - 全球累计开设200家5S店 [3] - 发布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驱动的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 2 [4] - 累计签约938家订阅制客户 [4] - 与沙特阿美联合发布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GEN2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93.19亿元增速2.0% [5] - 2026年营业收入105.75亿元增速13.5% [5] - 2027年营业收入120.64亿元增速14.1% [5] - 2025年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增速1.9% [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12.74亿元增速11.8% [5]
中控技术(688777):业绩承压,工业AI+机器人打开新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9-04 19:37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57.96元 当前价48.22元 [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30亿元 同比下降9.92% [2] - 归母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下降31.46% [2] - 扣非净利润2.89亿元 同比下降38.86% [2] - 单季度看 2025Q2收入22.23亿元 同比下降11.56% 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下降36.96%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93.19/105.75/120.64亿元 对应增速2.0%/13.5%/14.1%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39/12.74/14.50亿元 对应增速1.9%/11.8%/13.8%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盈利1.44/1.61/1.83元 [4] - 当前市盈率35/32/28倍 市净率3.7/3.5/3.2倍 [4] 新业务发展 - 工业AI产品TPT业务实现收入1.17亿元 [8] - 机器人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10亿元 新签订单达2亿元 [8] - 发布全球首个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驱动的工业Agent生成平台TPT 2 [8] - 已累计签约938家订阅制客户 [8] - 与沙特阿美联合研发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 GEN2 [8] 传统业务优势 - 集散控制系统DCS 2024年国内市占率40.4% 连续十四年第一 [8] - 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占率31.2% 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8] - 建材行业收入增长82.58% 造纸行业收入增长77.56% [8] 海外拓展 - 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管道项目合同 [8] - 首次入围非中资的全球前二十强石油公司 [8] - 全球累计开设200家5S店 [8] 战略布局 - 全面落地"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 [8] - 持续围绕"AI+平台+危险源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人形机器人装备"三大方向 [8] - 对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进行持续升级与规模化落地 [8]
派斯林:积极发展全球市场,加大高意向及潜在订单投标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亿元 同比减少51.65% [1] - 利润总额-4970.12万元 上年同期为6588.5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7.48万元 上年同期为6902.0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1] 业绩下滑原因 - 北美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导致在手延后项目恢复不及预期 新项目启动缓慢 [2] - 国内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 主机厂产线投资需求放缓 [2] - 营业收入下降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毛利率同步下降 [2] 业务发展 - 聚焦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积极关注市场需求及新技术发展趋势 [2] - 与国际人工智能公司Mindtrace合作开展视觉缺陷检测和3D自适应抓手技术开发 [2] - 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研发AI融合MES系统 已完成适用于飞机制造产线的系统开发 [2] 市场拓展 - 境外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43.06% [3] - 在汽车制造自动化基础上拓展仓储物流 装配式建筑 航空制造 工程机械 大消费等新市场 [3] - 调整市场开拓策略 与核心客户保持深度沟通 主动跟进客户投资计划及项目释放节奏 [3]
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升级面市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10:56
产品发布 - 中控技术于8月28日在杭州面向全球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2)[2] - TPT 2是在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 1基础上开发的升级版本[2] - 该模型重点针对流程工业长期存在的能耗优化难、故障事故频发和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2] 技术特点 - TPT 2依托时序预测与智能诊断能力,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精准感知与动态优化[2] - 基于工业时序数据构建AI算法,是全球首个深度契合流程工业第一性原理的可信模型[3] - 可广泛适配多类生产工艺并实现闭环应用,能精准挖掘工业数据价值[3] - 深度融合工业场景,致力于解决企业普遍关注的安全、质量、成本、效益和低碳等核心问题[2] 应用效果 - TPT 1已在110多个案例中验证其可用性与实用性[2] - TPT已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大唐多伦煤化工等企业的百余套装置应用[3] -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应用中,异常预测准确度达99.79%,单炉乙烯收率提高0.373%[3] - 在石化、化工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为行业持续贡献可量化的降本增效价值[2] 市场反响 - 发布会吸引了近700名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头部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投资机构的代表[3] - 截至发布当日,TPT预定订单企业518家,成交量112套,线上注册申请用户3268名[3] - 被行业专家评价为"未来的趋势",可能通过它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工厂[4] 战略定位 - TPT 2是为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工业核心需求打造的革命性工业AI工具[3] - 为企业提供从解决方案到工业智能体的一体化支撑[3]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加强与用户合作,推动中国工业AI提升全球影响力[2] - 成为支撑工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工具[2]
TPT 2多维度破解石化行业痛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10:56
TPT 2产品功能演示 - 公司以石化行业常见痛点问题为例现场演示TPT 2操作流程并介绍研发思路[1] - 会场配置35台公用电脑供用户同步体验TPT 2产品效果[1] - 通过常压塔调试案例展示TPT 2操作过程:接收用户问题后引导确认关键变量、上传运行数据、解读工况数据并提供半小时操作建议[1] - 操作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并可保存为Agent实现重复问题一键执行无需重新规划[1] 工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 TPT 2可将乙烯装置业务问题快速转化为可落地解决方案并实现工程应用部署[2] - 公司多款产品与TPT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1+1>2"效果[2] - TPT能读取海量工业实时数据(传统大模型仅支持文档或图片)在安全领域已有实施案例[2] - 公司AI+安全技术可智能识别事故路径并通过历史数据训练实现风险预警预测[2]
奥普特(688686)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快速增长 布局AI质检+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30.68% [1][2] - 2025H1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8.8%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36.26% [1] - 2025Q2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57.24% [2] - 毛利率65.47%(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净利率21.75%(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19.6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3.39%(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95%(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18.93%(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 [2] 分行业收入表现 - 3C行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3.82% [3] - 锂电行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9.35% [3] - 半导体行业收入3131万元,同比增长25.51% [3] - 汽车行业收入1370万元,同比增长65.67% [3] 业务驱动因素 - 3C行业受益于工业AI技术在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3] - 锂电行业受益于行业复苏及头部电池客户合作 [3]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进展 [2][3] - 机器视觉随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及工艺升级加速释放 [3] 战略布局与产品矩阵 - 构建"视觉+传感+运动+AI"协同发展的产品矩阵 [3] - 形成从视觉感知到智能决策的全链路技术闭环 [3] - 智能机器人确定为战略级新兴业务方向 [3] - 机器人事业部布局dToF相机、iToF相机、双目结构光和激光雷达四大产品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