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探营2025工博会 | 机器人与能源数智方案抢先看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1:01
节卡机器人 - 公司将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面向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该平台已入围第25届工博会大奖候选名单[1][3] - JAKA EVO是业内首个一站式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攻克多项行业痛点 作为"下一代工业智能核心能力"技术底座 能赋能工业现场从任务开发到实机运行全流程提效[5] - 平台核心优势包括提供覆盖数据采集 增强 合成及模型训练 部署全环节的标准化工具链 支持简单场景零样本泛化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5] - 平台已在汽车 3C两大关键行业深度应用 汽车零部件装配环节可提升精密操作精度 降低不良率 3C产品质检与物流分拣场景能实现动态环境下自主识别与高效作业[5] - 公司构建多维度"具身智能特工队" 包括双臂JAKA K1 轮式人形JAKA K1W 具身平台JAKA Lumi 腿足人行JAKA K1L 分别适配不同工业场景[5] - 通过"智能中枢"JAKA OTA平台融合AIoT技术 可实现多机器人协同管理 远程运维及批量部署 实测降低60%停机时间与50%维护成本[6] - 工博会将展示汽车制造领域智能装配检测机器人实现99.7%良率的变速箱齿轮压装 轨道交通领域多模态巡检机器人将传统人工10000+项点检测压缩至60分钟[6] - 公司未来将依托上海科创资源持续推动JAKA EVO平台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7] 中广核数字科技 - 公司将参加工博会"智慧能源展" 携多款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 包括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 非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SH_N 风机控制器"和睦长风"等和睦系列产品 Ue系列数字化成果[8] - "和睦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核电站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9] - 系统已应用于"华龙一号""VVER机组""高温气冷堆"等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 实现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和堆型全覆盖 保障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80堆年 未发生任何安全偏差[9] - "和睦长风"是国内唯一同时取得海上 陆上大功率机组双应用的风机控制器产品 具备高性能 高可靠 智能化 易维护优势 已实现产业应用[10] - 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Ue云网"以统一架构 统一平台支撑集团"6+1"产业数字化转型 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10] - 公司正通过整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要素 在核电控制系统优势赛道基础上开辟新一代核电DCS 汽轮机控制系统 新能源自动化等新领域[10] - 未来将深度融合"长三角"战略 与上海大型央企及各类企业形成产业联盟 打造多维竞争优势[10]
优必选减亏 靠消费级机器人“造血”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07: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2] - 期内亏损4.40亿元 同比减亏18.5% [2] - 研发投入2.18亿元 占收入比例35.1% [6] - 政府补助从去年同期3580万元大幅降至460万元 [6] 消费级机器人业务 - 收入达2.60亿元 同比增长48.9% [3] - 占总营收比重41.8% 首次成为第一大业务线 [3] - 增长主要来自智能猫砂盆、泳池机器人等新品迭代及电商渠道扩张 [3] 教育智能机器人业务 - 收入2.40亿元 同比增长48.8% [3] - 增长动力来自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标准化方案落地及机器人赛事生态扩张 [3] 工业场景机器人业务 - 物流智能机器人收入5616万元 同比减少5.7% [4] - 其他行业定制智能机器人收入6380万元 同比减少29.8% [4] - 业务收缩反映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困境 [4] 技术研发突破 - Walker S2实现3分钟内自主热插拔换电 支持7×24小时作业 [7] - 自研全球首个工业人形机器人智能体技术Co-Agent 采用群脑网络2.0架构 [7] - 已签订全球首份工业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采购合同 [7] 商业化进展与规划 - 2025年内计划交付超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7] - 应用场景将拓展至半导体、航空、电子等领域 [7] - 平台化战略推进 Walker S系列作为技术平台支持模块化开发 [8] 成本控制措施 - 销售费用占比从47.9%降至36.0% [8] - 管理费用占比从44.1%降至29.8% [8] - 通过标准化平台路径解决高定制化成本难题 [8]
8月盘点:成都重要投融资事件及产业环境数据汇总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55
核心观点 - 8月成都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共发生27起投融资事件 覆盖电子信息 数字经济 大健康 绿色低碳等多个热点行业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相关项目占比26% 数字经济和大健康各占19% [1][2][3] - 融资轮次以早期为主 A轮阶段项目数量领先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于高新区(17起) 占整体融资事件的63% [2][3] - 单笔融资金额差异显著 最高达4.8039亿元人民币(海吉星) 最低为未披露 其中超亿元融资案例包括中科卓尔(数亿元B轮)和赜灵生物(近4亿元B+轮) [8][15][28] 行业分布与融资动态 电子信息产业 - 共7起融资事件 涵盖集成电路 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 代表性案例包括万应微电子(A轮 未披露金额) 浩泰智能(A轮 未披露) 大公博创(Pre-A轮 数千万人民币) [2][4][5][9] - 中科卓尔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半导体光刻用石英掩模基板国产化产线建设 [8] 数字经济产业 - 共5起融资 聚焦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仁新机器人获深创投数千万元A轮投资 用于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11] - 中嵌科技完成B+轮融资(未披露金额) 推动工业自动化技术升级 [14] 大健康产业 - 共5起融资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为主 赜灵生物完成近4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推进创新药III期临床研究 [15] - 奥达生物获3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专注于长效多肽药物研发 [18] 绿色低碳产业 - 共5起融资 覆盖新能源 新材料领域 新工绿氢获6000万元股权融资 聚焦高端电氢能源技术 [24] - 创座数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用于智能充电系统部署 目前已进驻全国1000个小区 [25] 重点融资案例详情 大额融资事件 - 四川海吉星完成4.8039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为成都益民集团 用于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 [28] - 赜灵生物B+轮融资近4亿元 由启明创投领投 资金用于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创新药研发 [15] - 中科卓尔获数亿元B轮融资 由中银国际投资领投 重点突破半导体光刻设备国产化 [8] 战略投资与收购 - 鱼泡直聘数千万元收购建筑劳务平台吉工家 强化蓝领市场布局 [32] - 复星医药投资星睿菁烜 布局核药业务赛道 [20] - 锅圈食汇战略投资熊喵智厨数千万元 推动中餐数字化技术应用 [26] 资本市场动态 - 天味食品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推进国际化战略 [29][30] - 极米科技筹划香港IPO 拓展智能座舱等新应用领域 [31] - 四川省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体系规模超600亿元 已投资56个项目覆盖15个市州 [33]
汇川技术(300124):Q2维持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4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1] - 第二季度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环比增长28.44%,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环比增长24.40% [1] - 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12.59%,环比增长16.5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超过预期14.34亿元,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及核心业务毛利率提升 [1] 业务收入结构 - 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50% [2] - 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降1%,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2.2亿元,同比持平 [2] - 海外收入约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总收入6.4%,海外毛利率35.22%,同比提升3.28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导致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 [2] - 通用自动化业务毛利率44.51%,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17.45%,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5.74%,环比下降2.10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业绩指引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2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5%的指引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客户拓展及产品矩阵丰富,国内新增定点30+个,海外新增定点5个 [3] - 电机控制器国内排名第二,电驱总成排名第四,定子排名第二,OBC排名第七 [3] 工控业务优势 - 伺服系统国内排名第一,低压变频器排名第一,小型PLC排名第四,中大型PLC排名第六 [3] - 工业机器人排名第四,SCARA机器人排名第一 [3] - 工控业务采取"借船出海"策略,新兴市场采用"行业线+区域线",发达市场聚焦头部跨国企业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加码具身机器人业务,布局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3] - 聚焦工业场景化解决方案,重点发展上肢部件,凭借技术和客户优势拓展人形机器人行业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5亿元、67.28亿元和81.28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2.05元、2.50元和3.02元 [4] - 给予2025年45倍PE估值,目标价92.41元,基于行业龙头地位及多极化业务增长 [4]
汇川技术(300124):业绩符合预期,电车高增持续释放利润
华创证券· 2025-08-27 22:4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强推"且维持该评级 [2][3] - 目标价为84.8元 [2][3] - 当前股价为71.20元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26.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40.1%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9.1% [2] - 二季度单季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19.0% [2] -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5.9% [2] - 二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2.6% [2]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465.41亿元,同比增长25.6% [6]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7.08亿元,同比增长33.2% [6] - 预计2026年营收555.49亿元,同比增长19.4% [6]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68.66亿元,同比增长20.3% [6] - 预计2027年营收656.70亿元,同比增长18.2% [6]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81.17亿元,同比增长18.2% [6]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2.12元,市盈率34倍 [6]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子公司联合动力2025年上半年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50.8% [6] - 子公司联合动力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43.1% [6] - 净利率为6.0% [6] - 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国内份额10.1%,居整体第二、第三方供应商第一 [6] - 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总成国内份额7.1%,居第四名 [6] - 国内乘用车客户新增30余个,海外客户新增5个 [6] 通用自动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17.1% [6] - 变频器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收入约37亿元 [6] - PLC&HMI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收入约6亿元 [6] - 毛利率为44.5%,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 [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海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9% [6] - 重点发力区域包括越南、中东、泰国等快速增长市场 [6] - 印度、韩国市场实现稳健增长 [6] - 采用"区域+行业"双轮驱动及OEM与EU业务双线推进策略 [6] 工业具身智能布局 - 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进入开发阶段 [6] - 行星滚珠丝杠产品优化工艺,缩短加工时长 [6] - 为大客户定制高性能直线模组并完成送样 [6] - 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 [6] 估值与预测 - 总股本26.95亿股,总市值1919.13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11.22元,资产负债率49.14% [3] - 2025年预测市盈率34倍,2026年28倍,2027年24倍 [6] - 2025年预测市净率5.9倍,2026年5.1倍,2027年4.3倍 [6]
“智能工匠”铸造工业升级前景,「仁新机器人」产品矩阵赋能多领域高端制造
36氪· 2025-08-27 17:44
公司融资与战略 - 公司完成由深创投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为首轮融资[1] - 融资将全力投入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工程化落地 加速破解焊接、切割等环节的无人化瓶颈[1] - 公司计划围绕三大方向提升实力: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建设[12] 技术体系与产品 - 融合3D视觉、AI算法、SLAM自主导航和RX焊接工艺库的手—眼—足—脑协同体系 实现焊割作业全流程闭环控制[1] - 已研发出四大系列三十余款产品 包括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智能焊接工作站和智能工厂解决方案[1] - 产品在石化装备、轨道交通、核能核电、重型机械、钢结构及桥梁隧道等多个行业开展应用[3] 应用案例与效果 - 高原基建项目中 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有效降低作业风险并保障施工质量与效率[6] - 大型石化装备制造中 具身智能切割机器人实现智能化作业 大幅提升效率与质量并降低人工依赖与时间成本[9] - 系列产品获得数十个国央企客户认可 并进入北美、欧洲等地实现产品交付[11] 全球化布局 - 公司成立美国公司 并以加拿大北美总部为基点 在美国、巴西、新加坡设立分公司[11] - 重点面向北美能源重工、南美基建等领域 聚焦石化装备、油气管道、钢结构等复杂焊接场景[11] - 积极参与加拿大卡尔加里能源展、美国Fabtech、北京埃森展、德国埃森展等世界级工业展会[11]
创新奇智:扎实成长,在“最艰苦”的行业做A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8: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整体营收6.99亿元,同比增长22.3% [1] - 毛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6.7%,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0%,连续5个报告期提升 [1] - 调整后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同比减少82.1% [1] - 应收账款账期缩短至122天,同比改善52天 [2] - 经营现金流稳健,无负债无贷款,经营风险较低 [11] 客户与业务结构 - 付费企业客户达337家创历史新高,其中制造业客户281家占比83.4% [2] - 累计服务客户1462家,制造业客户占比超75% [2] - "AI+制造"业务营收5.56亿元,同比增长27%,占总收入近80% [2] - 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软件服务占比,增强直签客户黏性 [1] 战略框架与技术布局 - 确立"一模一体两翼"核心战略: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智能体(Agent)为核心引擎,带动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软件双轮发展 [3] - AInnoGC工业大模型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七,是唯一入围的工业大模型企业 [3] - 智能体平台支持可视化拖拽快速构建AI应用,合作伙伴包括华润数科、研华科技、阿里钉钉等 [5] - 工业机器人平台ChatRobot自研三大核心系统,推动机器人从CR-1迭代至CR-4,与库卡机器人、擎朗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5] 产品创新与生态合作 - 推出生成式AI设计产品ChatCAD,可将设计场景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6] - 与Bentley联合发布智能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产品iPID,融合多模态工业大模型与基础设施设计软件能力 [6] - 深度渗透制造业一线,与工业软件、机器人和平台型伙伴形成协同生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制造业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达17189.9亿元,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6.5% [9] - 工业软件市场中"AI+工业软件"占比预计从2024年9%提升至2028年22% [9] - AI技术迭代成为制造业升级新动能,专业AI服务商价值加速体现 [9] 资本管理与发展规划 - 2025年进入"转守为攻"新阶段,聚焦AI赋能工业路线 [8][10] - 2025年累计回购股份428.8万股,总代价超2560万港元,展示业务信心与股东权益重视 [11] - 未来3-5年无需银行贷款或增发配售,扭亏为盈能力显著增强 [11]
创新奇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 “一模一体两翼”加速落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7: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9亿元 同比增长22.3% [1] - 经调整净亏损668万元 同比减亏82.1% 亏损率收窄至0.96% [1][2] - 毛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26.7% 毛利率提升至35% 为近五年最高水平 [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40万元 同比改善67.6% 每创造1亿元营收仅消耗约120万元现金流 [2] - 账面现金约10亿元 无贷款无负债 具备持续3年以上财务安全边际 [2] 业务板块表现 - AI+制造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 占比提升至79.5% [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2% 累计申请专利约1400件 其中80%以上为发明专利 [2] - 奇智孔明AInno GC工业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2] 技术战略布局 - 确立"一模一体两翼"战略:工业大模型为基础 构建智能体平台 发展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和信息化运维工业软件 [3] - ChatRobot平台实现第四代迭代 具备多模态感知和云边协同控制能力 与库卡、擎朗智能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3] - 与Bentley联合推出Image-to-CAD生成式设计产品"iPID" 计划年内实现商业化落地 预计6个月内完成产品化到商业化 [3] 生态合作建设 - 采用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 与华润数科共建工业大模型开发平台 已完成华润微电子、东阿阿胶等内部场景智能体落地 [3] - 与亨利加在香港合资成立亨利加数链科技有限公司 共同探索RWA资产代币化等前沿方向 [3] - 与阿里钉钉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3] 行业定位与发展策略 - 聚焦制造业赛道 强调技术与行业Know-how、工程化能力和商业价值深度融合 [4] - 坚持做一米宽百米深的发展路径 专注制造业领域做深做透 [4]
山鹰国际上半年毛利率回升 布局具身智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0: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42亿元同比下滑2.89% 净利润4181.54万元同比下降63.17% 扣非净利润亏损6577.99万元但亏损幅度同比收窄 [1] - 原纸板块产量356.64万吨同比增长4.3% 销量347.42万吨同比增长0.29% 但销售收入92.15亿元同比下降3.56% [1] - 包装板块产量9.7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95% 销量10.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9% 营收33.58亿元同比增长2% 新增雀巢/联合利华等价值客户 [1]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综合毛利率9.51%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 造纸板块毛利率8.05%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 通过精益生产和降本增效实现 [2] - 回收业务强化国内外双布局 国内新增武汉/莆田分拣中心 海外纤维采购网络巩固 [1] - 加大竹纤维/秸秆浆等非木浆替代技术研发 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人均产能 [2] 行业动态与战略调整 - 广东造纸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书 抵制低价无序竞争并优化产能结构 [2] - 公司采取战略收缩/价值聚焦/行业协同组合拳 7-8月连续发布涨价通知 主动放慢资本性支出节奏 [2] - 重点聚焦高端瓦楞纸细分市场 强化与头部电商合作 以定制化+高品质构建差异化壁垒 [2] 原材料与盈利展望 - 下半年新增纸浆产能320万吨 浆价维持宽松格局 中国木浆进口量预计同比增长15%抑制浆价 [3] - 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 支撑企业盈利水平提升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推动价格企稳回升 [3] 新业务布局 - 7月发起设立智源基金 投资工业智能技术产品企业 [3] - 8月智源基金与云印技术/武汉质子科技成立合资公司 提供工业具身整体解决方案 [3] - 将全国制造基地转化为技术试验场 推进无人叉车智能物流系统落地 首批已投用 [3]
仁新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深创投独家投资
FOFWEEKLY· 2025-08-25 19:19
融资情况 - 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首轮融资 由深创投独家投资 [2][6] - 融资将投入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工程化落地 加速破解焊接、切割等环节的"无人化"瓶颈 [2] 技术体系 - 构建"手—眼—足—脑"协同体系 融合3D视觉、AI算法、SLAM自主导航和RX焊接(切割)工艺库 [2] - 实现焊割作业全流程闭环控制 适应不同材质和结构类型 支持复杂工况下的自动识别与路径规划 [2] - 团队自2005年起深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究 核心成员来自清华系及海外高校 [2] 应用领域 - 产品已应用于石化装备、轨道交通、核能核电、重型机械、钢结构及桥梁隧道等行业 [2] - 获得国内多个国央企客户认可 在北美、欧洲等地实现产品交付 [2] 发展战略 - 技术研发方向:完善协同体系 推动3D视觉和AI算法在核电、钢结构等高端场景落地 [3] - 市场拓展方向:在国内重点产业集群和海外目标区域建立本地化交付与服务网络 [3] - 人才建设方向:引进算法、控制及工艺专业人员 完善从研发到工程化交付的全链条能力 [3] 行业定位 - 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制造场景的"智能工匠" 让核电站焊接工人远离辐射风险 让桥梁焊缝质量百年无损 [3] - 重新定义制造精度 从"钢铁裁缝"转型为全球工业4.0革命的中国方案提供者 [4] - 技术对能源安全、基建强国战略具有支撑价值 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