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获净申购超7500万份,近一月“吸金”近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4:23
机器人板块本周活跃,前两日连续大涨,截至11:2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4%、有望实现"三连 阳",跟踪该指数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盘中获净申购7900万份。据Wind数据,截至昨日,该 产品近一个月已获17亿元资金加仓,最新规模达36.8亿元,居同标的ETF第一。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核心环节,人形机器人相关成份股占比近八成,Wind 数据显示,自4月10日指数修订生效至今,该指数已累计涨超24%,涨幅领跑其他同类指数。机器人 ETF易方达(159530)最新规模在该指数相关产品中居首,可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遇。 昨日,全球首创"一脑多态" 架构的跨场景集群作业人形机器人凌枢在合肥亮相,由优艾智合与相关研 究院联合发布,该机器人以机器人智慧大脑为核心,可与多形态机器人高效集群协同,将落地半导体、 能源等领域的关键环节,有望引领工业具身智能迈入跨场景高泛化集群作业时代。 ...
“AI+制造”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功举办
观察者网· 2025-07-29 12:56
论坛背景与规模 - "AI+制造"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在2025WAIC期间举办,上海市委常委陈金山、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魏巍、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等出席并致辞 [1] - 来自德国、哥斯达黎加、塞尔维亚等国家的政府机构代表及300余位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参会 [1] 活动目标与任务 -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是工信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围绕政策宣贯、平台赋能等六大任务推进 [2] - 计划实现不少于100次供需对接,打造不少于50个标杆应用场景 [2] 企业技术发布 - 中国联通发布工业智脑及"UniAI·智联申城"战略品牌,推出元景万悟工业智能体开发平台,内置工业数据引擎和8大工业场景智能体 [5] - 上海被定位为中国联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核心阵地 [5] 关键平台推出 - 工业智算云和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在论坛发布,宝信软件打造宝联登工业智算云平台,采用"平台、算力、数据、模型、场景"五位一体思路 [7] - 上海联通联合上海工创中心面向离散制造行业提供"五包"服务组件(算力包、语料包、模型包、工具包、智能体开发包) [7] - 库帕思建设1个工业基础语料库和5类工业专业语料资源,探索嵌入式积分等激励机制 [7] 金融支持 - 八大银行联合发布4000亿元"AI+制造"授信额度,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上海分行 [9] - 金融产品将覆盖"AI+制造"不同发展阶段和企业多元需求 [9] 行业洞见分享 - 钱锋院士提出构建具身智能体系("大脑"指挥、"小脑"灵动、"肢体"协同)推动制造变革 [11] - 西门子、上海电气风电、达索系统等企业分享AI赋能工业、工业Copilot、AI+风电装备等实践 [11] - 产学研多方代表从技术变革、生态构建等角度探讨"AI+制造"发展路径 [11] 未来展望 - 上海将以创新驱动和协同融合持续激活"AI+制造"新动能,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16]
“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供应链依赖进口
行业现状与公司概况 - 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市场正以27.5%的复合增速扩张,预计2029年规模达30.03亿美元 [2]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从0.96亿元增至2.51亿元,复合增长率61.3%,远超行业26.8%的增速 [2] - 毛利率从12.9%提升至38.8%,显示产品竞争力增强 [2] - 三年累计净亏损达2.73亿元,主要源于高研发投入(占营收18-21%)及市场拓展成本 [2] - 按2024年销量计,公司位列全球工业移动机器人第五、具身智能机器人第四,在3C电子和汽车行业均居全球第二 [2] 技术优势与市场表现 - 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多样化的工业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是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世界模型"及"群体智能"的企业 [3] - 模块化设计理念("1+N+X")显著降低客户总拥有成本,高端机型均价25万元/台,远高于行业8-10万元的低端产品 [3] - 服务小米汽车、富士康等400余家客户,留存率超60% [4] - 在半导体领域,其晶圆搬运方案震动控制精度<0.1G,故障率低于0.1次/千小时,较行业均值优化5倍 [4] 同业对比 - 公司主要产品为AMR、具身智能机器人DARWIN,技术优势包括群体智能技术、±2mm定位精度 [5] - 主要不足为持续亏损,供应链依赖进口部件 [5] - 可比公司大疆创新在消费级市场占据70%份额,技术优势为飞控系统和影像技术 [5] - 新松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领先,但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把控 [6] - ABB为全球四大家族之一,运动控制精度高但价格昂贵 [6] - 公司面临行业价格战影响毛利率和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6] 发展前景 - 计划将IPO募资的40%用于研发,30%用于全球扩张 [7] - 海外收入三年复合增长150%,日本市场占比升至15% [7] - 工业具身智能赛道预计将以61.1%的复合增速增至2029年的152亿元 [7]
哈工大校友团创业,斯坦德冲刺港股,小米智造加持创始人却已清仓?
搜狐财经· 2025-07-02 11:42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斯坦德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成为港股市场中的"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由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业团队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现由王永锟和李洪祥等哈工大校友领导,共同拥有并控制公司30.9%的投票权 [1] - 公司吸引了小米智造、博华资本、蔚来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小米智造持有8.4%股份,D轮融资估值达21亿元 [1]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业务是为工业场景提供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及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 [2] - 在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3C行业和汽车行业均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排名第五 [2] - 公司实现自主研发全栈技术,是中国首批开发工业智能机器人专有操作系统的企业之一,并首批发布SLAM技术和VLA模型 [2] 财务表现与客户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净亏损持续存在,经调整净亏损规模逐渐收窄,毛利率从12.9%增长至38.8% [4] - 2024年研发投入大幅下降,占比从57.7%降至14.6% [4] - 为超过400家客户提供服务,关键客户留存率超过60%,包括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 [4]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强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开发新产品及专有技术、扩展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生产能力及营运资金 [4]
小米YU7火爆后 这家小米参投机器人公司冲刺港交所“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证券时报· 2025-07-02 08:52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其生产依赖小米投资的斯坦德机器人提供的工业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1] - 斯坦德机器人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市场份额领先 [1] - 公司采用"1 + N + S = ∞"核心理念,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多功能机器人和智能协同系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7][9] - 斯坦德机器人客户留存率超60%,2022-2024年机器人销量从725台增长至1932台,2025年前4个月出货量达650台 [10] - 公司立足长三角和珠三角,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并计划通过香港上市辐射海外市场 [12][13][15] 行业地位 - 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3.2%) [4] - 全球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世界模型及协同智能的公司 [9] - 少数能调度超过2000台机器人的公司之一(一般工业场景不超过500台) [9] - 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行业位居第二 [1] - 汽车行业位居第二 [1] - 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1] 产品与技术 - 提供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和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3]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融合移动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协作机器人的高精度操作能力 [4] - 自主研发全场景智能智造解决方案已嵌入比亚迪、丰田、蔚来、小米等400多家科技企业 [3] - 具身机器人具备移动能力,还能完成抓取、装配、检测等多种复杂工序 [7] - RoboVerse系统实现世界模型与群体智能,支持多机协作 [9]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丰田、蔚来、小米、富士康、OPPO等头部企业 [3] - 采取客户中心化市场进入策略,专注3C、汽车、半导体领域 [3] - 2022-2024年机器人销量分别为725台、1212台和1932台 [10] - 2025年前4个月机器人出货量达650台 [10] 公司发展 - 2016年成立于深圳,依托珠三角电子产业链快速成长 [12] - 2021年在江苏昆山设立数字物流示范工厂 [13] - 2025年将注册地变更至无锡,获无锡市梁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14.29%股权投资 [13] - 小米智造持有公司8.40%股份 [13] - 计划通过香港上市拓展全球业务 [15]
小米YU7火爆后 这家小米参投机器人公司冲刺港交所“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证券时报· 2025-07-02 08:44
小米汽车YU7与斯坦德机器人的合作 - 小米汽车YU7在6月27日下午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火爆程度显著 [1] - 该车型的生产依赖小米投资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斯坦德机器人 [1] 斯坦德机器人上市及行业地位 - 6月23日,斯坦德机器人通过"18C章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有望成为"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2] - 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行业排名第二,汽车行业排名第二,半导体行业排名第五 [2] - 按销量计算,2024年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3.2%)及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6] 商业化策略与客户覆盖 - 公司采取客户中心化市场进入策略,专注于3C、汽车、半导体领域 [6] - 服务比亚迪、丰田、蔚来、小米等头部汽车工厂以及富士康、OPPO等400多家科技企业 [5] - 主要客户留存率超过60%,2022年至2024年机器人销量分别为725台、1212台和1932台,2024年前4个月出货量为650台 [11] 技术积累与核心解决方案 - 公司基于"1 + N + S = ∞"理念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技术平台(1)、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N)及RoboVerse系统(S) [9] - 具身机器人具备移动能力,还能完成抓取、装配、检测等多种复杂工序 [9] - 公司是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世界模型及协同智能的企业,能调度超过2000台机器人 [11] 区域布局与资本支持 - 公司立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腹地,2016年成立于深圳,2021年在江苏昆山设厂 [13][15] - 2025年将注册地从深圳变更至无锡,并获得无锡市梁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14.29%股权投资 [15] - 2017年至2020年完成Pre-A轮、A轮、A+轮融资,C轮融资后小米智造持有8.40%股份 [14][15] 未来发展方向 - 香港上市后,公司计划以香港为战略支点辐射海外客户,向全球市场输出中国新质生产力 [17]
IPO周报|斯坦德机器人、镁伽科技、微脉、易控智驾等纷纷冲刺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6-29 21:27
曹操出行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43" [2][3] - 中国最大网约车平台之一,业务覆盖136座城市,2024年新拓展85座城市 [3] - 2023年和2024年总GTV分别为122亿元和170亿元,同比增长37.5%和38.8% [3] - 2024年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第二,2025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长54.9%至48亿元 [3] - 拥有超过34,000辆定制车的车队,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 [4] - 2024年营收146.57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5.8%提升至8.1% [4] 圣贝拉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08" [6][7] - 中国最大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2024年市场份额约1.2% [7] - 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包括62家自营中心和34家管理中心 [7] - 2024年营收7.99亿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225万元 [8] 拨康视云 - 计划于2025年7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92" [9][10] - 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CBT-001和CBT-009 [10] - CBT-001有望成为全球首款治疗翼状胬肉的药物 [11] - IPO市值84.73亿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5.22亿港元 [10] 斯坦德机器人 - 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13] - 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14] - 2024年营收2.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1.3%,毛利率38.8% [14] - IPO前估值21亿元人民币 [15] 镁伽科技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17] - 中国收入最大的自主智能体供应商,2024年营收9.30亿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在手订单15亿元 [18] - 2024年毛利率29.0% [19] 易控智驾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1] - 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超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 [22] - 2024年营收9.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5.8% [22] 微脉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4] - 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2024年营收6.53亿元 [24][25] - 2024年毛利率19.9%,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45.6%收窄至4.6% [25] 云英谷 - 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28] - 中国大陆第一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2024年销售量超5,000万颗 [29] - 2024年营收8.91亿元 [30] 承泰科技 - 2025年6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32] - 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9.3% [33] - 2024年营收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5.7%,毛利率34.0% [33] 四维智联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35] - 中国第十大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占有率0.1% [36] - 2024年营收4.79亿元,毛利率29.2% [36] - IPO前估值40.70亿元人民币 [38] 海马云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0] - 中国最大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GPUaaS提供商,市场份额17.9% [40] - 2024年营收5.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3.8%,毛利率24.9% [41] 景泽生物 - 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4] - 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拥有两款核心产品JZB30和JZB05 [44] - IPO前估值30.9亿元 [45] 亦诺微医药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47] - 全球唯一具备成熟CMC及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公司 [47] - IPO前估值4.85亿美元 [48]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已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文远知行回应/韩国首家小米之家线下门店开业
36氪· 2025-06-29 12:11
物流与供应链 - 沙特港口2024年货物处理量达3.2078亿吨,同比增长14.45% [2] - 卡塔尔GWC公司推出Flow Port物流解决方案,旨在优化中企进入沙特市场的供应链效率 [2] - 菜鸟建立中东海湾六国跨境互发物流网络,最快3天送达 [4] 自动驾驶与科技公司 - 文远知行被传已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3] - 新石器无人车与韩国仁川经济自由区达成合作,首次在韩引入无人配送车 [8] - 易控智驾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2024年收入增长264%并启动港股上市 [17] 消费电子与家电 - 小米在韩国首家"小米之家"开业,面积60平方米,整合销售与售后服务 [3] - 石头科技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GMV和销量第一 [3] - 安克创新旗下eufyMake 3D打印机E1创Kickstarter众筹纪录,金额超4200万美元 [8] 新能源与汽车 - 吉利汽车进军希腊市场,推出纯电SUV EX5,已在欧洲15国设分支机构 [5] - 小鹏汽车表示未采用"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模式,海外市场正收紧相关进口政策 [8] - 中广核巴西Lagoinha光伏项目投运,在巴总装机容量超160万千瓦 [9] 跨境电商与互联网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跨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 [6]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 [11] - 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中国出海短剧应用占全球TOP50的82% [15]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 斯坦德机器人冲刺港交所,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150% [4] - 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同比增长55.4% [16] - 享刻智能获Pre-A轮融资,将量产厨房服务机器人LAVA [19] 金融与投资 - 广发证券(香港)发行香港首个代币化证券"GF Token" [11] - 进出口银行出台专项方案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12] - 全球贸易枢纽完成2000万加元A轮融资,推动贸易数字化 [20] 零售与餐饮 - "鱼你在一起"泰国首店开业,已布局美国、加拿大等多国市场 [6] - 六福集团计划未来三年在海外净增50家门店 [7] - 柠季与泰国CP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7] 医疗与健康 - 圣贝拉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内地首家拓展海外市场的月子中心运营商 [7] - 农夫山泉进入香港市场,产品将在超3500个销售点上架 [7] - 印尼医疗参访项目将组织企业与当地卫生部、药监局对接 [21]
小米又给订单又给钱!90后哈工大学霸,即将收获“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创业邦· 2025-06-29 11:26
公司概况 - 斯坦德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通过香港联交所18C章程主板上市[2] - 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按销量计算同时也是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4] - 创始人王永锟为90后哈工大学霸2009年考入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硕士毕业后南下深圳创业[2][7] 创始人背景 - 王永锟1991年生于黑龙江鹤岗自幼家境清寒但成绩优异本科期间担任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队长[7] - 2015年放弃读博和名企offer在深圳12平米创业办公室开启征程2016年正式成立斯坦德机器人[9] - 曾上榜创业邦"2021年30位30岁以下创业新贵榜单"[3] 市场地位与技术 - 2024年推出首款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DARWIN整合超过23个自由度及精密超关节设计[12] - 国内首个实现工业机器人世界模型和群体智能的企业具备单一模拟场景调度超2000台机器人能力[13] - 在3C电子领域市占率第二汽车领域第二半导体领域第五服务超400家客户关键客户留存率超60%[12]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96亿元162亿元2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3%[24] - 同期毛利由1238万元增至971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801%毛利率从129%跃升至388%[24] - 2022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28亿元1亿元4510万元经调整净亏损从124亿元收窄至39338万元[27] 业务结构 - 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贡献营收228亿元占总营收91%毛利率从初期102%提升至354%[26] - 单体机器人及配件销售业务占比约9%毛利率从335%快速提升至735%[26]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102%提升至2024年24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0%[26] 融资与股权 - 累计完成八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源码资本光速光合蔚来资本博华资本等[4][17] - 天使投资人罗鸿200万元早期投资按IPO前估值计算回报率高达2682%十年增值超26倍[4][19] - IPO前王永锟合计掌握约3546%投票权博华资本关联梁溪投资以1429%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机构股东[19]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工业级智能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53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98%[23]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4亿元以611%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2029年达152亿元[23] - 行业核心驱动力包括机器人技术迭代柔性高效物流系统需求及3C电子汽车制造半导体产业转型[23] 哈工大创业生态 - 哈工大系创业者持续活跃如李群自动化石金博银河航天徐鸣乐聚机器人冷晓琨等[5][29] - 该校在机器人研发领域领先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我国首台点焊机器人[33] - 培养出113位两院院士450余位航天国防领军人才被誉为"中国工科教育摇篮"[33]
斯坦德机器人拟港交所IPO 冲刺“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17:39
公司概况 - 斯坦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慧工厂和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1] - 公司产品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多功能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和RoboVerse智能协同系统 [1] - 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融合了移动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协作机器人的高精度操作能力,适用于柔性生产线和高危环境作业 [1]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21亿元人民币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销量分别为725台、1212台、1932台,2025年前四个月出货量为650台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96亿元、1.62亿元、2.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1.3% [2] - 同期毛利分别为1238万元、5117万元和9716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0.1% [2] - 亏损逐年减少,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27亿元、1亿元、0.45亿元 [2] 市场地位 - 已服务超过400家客户,关键客户留存率超60%,客户包括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 [2] - 以销量计算,2024年末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第四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是中国首家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世界模型及群体智能的企业 [2] 行业前景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58亿元增长至1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 [3]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814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9.8% [3] - 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面临产品定价、产业链协同等挑战 [3] 投资者信息 - 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小米、博华资本和梁溪投资 [3] - 其他投资方包括国科嘉和、源码资本、光速光合等机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