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系列多模态机器人

搜索文档
理工女造服务型机器人,三年亏8亿,欲赴港上市自救
36氪· 2025-04-07 18:57
行业争议与资本动态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近期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质疑商业化前景,认为高价机器人缺乏实用场景[1]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反驳称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类比婴儿成长潜力,批评短视资本[1] - 云迹科技3月末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成为第六家以18C特专科技章程赴港上市企业,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 公司发展历程 - 云迹科技2014年成立,早期聚焦服务行业机器人商业化,主攻酒店场景送餐机器人,2020年合作全球1300+酒店,客户包括华住、万豪等连锁品牌[2][5] - 创始人支涛为理工背景,曾主导传感器研发,预判服务机器人技术门槛低于工业机器人,选择酒店场景实现快速规模化[3] - 公司产品迭代路径清晰:首代"润"系列机器人后,推出"Up"系列多模态机器人,并布局消杀、安防等矩阵,但83%营收仍依赖酒店场景[5][9][1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1亿、1.45亿、2.45亿元,净亏损累计超8亿元(3.65亿、2.65亿、1.85亿),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43.5%但仍未盈利[10][11] - 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润"系列单价从2.32万降至1.31万(-43.8%),"Up"系列从5.42万降至2.23万(-60%),反映市场竞争激烈[13] - 2024年末现金仅1.05亿元,按当前支出速率仅能维持7个月运营,转战港股前曾尝试科创板上市未果[14][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直接竞争对手包括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家电巨头海尔跨界入局加剧价格战[12] - 达闼机器人爆雷:欠薪、被执行金额3530万元,6次融资超50亿元仍陷入现金流危机[19][20] - 优必选作为参照:2023年港股上市后首日破发,三年半累计亏损31亿元,2024年亏损11.6亿元[17]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云迹科技转向AIoT+具身智能战略,提出1+N+AIoT复合多态概念,但需持续高研发投入[14] - 行业技术瓶颈突出:图灵奖得主杨立坤指出机器人存在感知缺陷(视觉处理不足)和规划短板(分层决策能力缺失)[16] - 行业类比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烧钱抢占市场→淘汰赛→少数幸存者盈利,当前处于泡沫期[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