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系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云迹科技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去年亏损1.85亿元、收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9:31
2022年2月,云迹科技曾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但其在2025年3月宣告辅导协议终止,随后转 战港股IPO。 本次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意味着云迹科技已正式获准启动港股IPO进程。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与AI数字化系统两部分。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告指出,云迹科技拟发行不 超过12,592,5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31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54,664,638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 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图源:云迹科技招股书 盈利能力方面,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3.4%;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65亿元、亏损2.65亿元、亏损1.85亿元,亏损逐年收窄,三年累亏8.1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4.3%、27.0%、43.5%,逐年提高。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云迹科技获赴港上市备案通知书:正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09-18 21:51
已积累了超过34,000名企业客户。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9月18日披露了《 关于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 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 "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 今年第一季度, 云迹科技 以 18C上市章程赴港上市 ,冲刺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 成立于 2014年的云迹科技作为一家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通过机器人和智能体服务,深度服务企 业客户,优化消费者体验。目前,云迹科技主要推出了三代机器人产品,其中"润"系列和"格格"系 列销量行业领先,2023年推出的机器人"UP"系列则是全球首批推出的复合多态机器人产品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 2024年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拥有可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的参与 者中,云迹科技的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和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云迹科技同时在 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按 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算,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机器 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均排名全球第一。除酒店外 ...
赚不到酒店钱的酒店机器人,该何去何从?
钛媒体APP· 2025-08-21 17:25
酒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酒店机器人已成为行业标配,华住、首旅如家、亚朵等连锁酒店集团均已引入机器人服务[1] -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酒店迎宾项目中,优理奇、华中科大、清华等机构机器人表现亮眼[1] - 2020年疫情推动无接触服务需求激增,华住集团要求旗下5700家酒店强化机器人送物服务[2] - 2024年云迹科技单日在线机器人峰值超3.6万台,全年完成5亿次服务[8] - 行业技术迭代显著,从早期"圆桶型"升级至具身智能服务模式,如擎朗XMAN-R1实现多模态感知与复杂指令执行[8][10] 资本与政策支持 - 2021年行业融资活跃:云迹科技完成5亿元C轮融资(腾讯、联想等参投),擎朗智能获D轮融资(软银、饿了么领投)[3][4] - 2021年末云迹科技估值达40亿元,主流企业均获3轮以上融资,全年行业融资总额达数十亿元[5][6] - 2021年《"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服务机器人列为重点推进领域[7]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 2024年"商务+休闲"旅行市场规模6927.3亿美元(同比+9.3%),年轻化客群对科技体验需求提升[11] - 携程数据显示女性占旅行消费主力(中年女性62.2%,青年女性28.5%),其分享行为助推酒店二次传播[11][12] - 2024年中国酒店客房总数2150万间,超55%酒店计划增加机器人技术投资[12] - 亿欧智库预测终端配送机器人未来5年出货量CAGR达34.8%,商用机器人CAGR达50%[12][13] 市场竞争格局 - 云迹科技覆盖超3万家酒店,2023年市占率9%居全球第一(擎朗5.4%、猎户星空2.1%)[14] - 行业集中度低,穿山甲、普渡科技、景吾智能等企业持续加码投入[15] - 价格战激烈:送物机器人单价从7-8万降至2万,云迹主力产品价格降幅达43.8%-60%[19][20] 盈利困境与挑战 - 云迹科技2022-2024年累计亏损8.15亿元,流动负债中93%为18.7亿元赎回负债[17] - 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压缩,海尔等企业以低于30%售价抢占市场[20] - 实际应用痛点:需配套WIFI全覆盖、电梯改造等沉没成本,激光雷达易受玻璃干扰[21] - 效率瓶颈:人形机器人铺床速度比人工慢3倍,日本海茵娜酒店曾因效率低下撤换机器人[10] 未来发展方向 - 商业模式创新:推行租赁模式、国产零部件替代降低成本,擎朗称机器人成本仅为人工1/2-1/3[26] - 技术突破:需构建垂直领域技术护城河,如擎朗与英伟达合作实现软件升级[27] - 海外拓展:欧美日韩等人力成本高的市场需求旺盛,需本地化设计(如日本"卡哇伊"风格)[28][30] - 场景多元化:头部企业向医疗、商超、农业等领域延伸,提升系统集成能力[25][30]
部分成本数据反常 销售模式迷雾重重
中国证券报· 2025-05-21 05:47
公司概况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酒店配送机器人赛道,按2023年酒店场景收入计算在智能体市场排名第一 [2] - 公司共推出三代产品:"润"系列(2015年)、"格格"系列(2021年)和UP系列(2023年),其中"润"系列正逐步退出市场 [2]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生产交由OEM厂商,但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和2.45亿元,经营亏损分别为2.33亿元、1.32亿元和0.53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3%、27%和43.5%,其中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毛利率分别为25.6%、29.2%和38.1% [5] - 毛利率改善主要归因于高售价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及劳务成本减少,而非成本因素 [5] - 劳工成本从2022年2823.2万元降至2024年2167.3万元 [5] - 产品售价大幅下降:"润"系列整体降幅43.53%,"格格"系列降幅22.01%,UP系列2024年较2023年降幅58.86% [6] 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机器人整机销量分别为4207台、5623台和8285台,2023年和2024年销量增速分别为33.66%和47.34% [3] - 同期物流及交付成本分别为396.9万元、317.4万元和287.8万元,2023年和2024年增速分别为-20.03%和-9.33%,与销量增长背离 [3] - 2022-2024年OEM供应商成本分别为1980万元、1850万元和2400万元,增速分别为-6.57%和29.73%,低于同期销量增速 [4] - 2024年每公斤物流成本从2022年18元降至6元,被行业人士认为不合理 [4] 销售模式 - 销售网络以直销为主,2022-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8.6%、89.2%和81.6% [6] - 分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11.4%提升至2024年18.4%,分销商数量从64名增至113名 [6][7] - 公司实际存在代理、经销、分销三种模式,但招股书仅披露分销模式 [8] - 分销协议条款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价格管控、销售范围、预付款比例和退货政策等方面 [9]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原计划科创板上市,2024年3月转向港交所主板,选择"特专科技公司"路径,要求上市时市值不低于60亿港元 [1] - 最后一轮融资为2021年12月,投后估值40.8亿元 [1] - 公司未对媒体关于成本数据背离和销售模式差异的质疑做出正面回应 [1]
躺在酒店点外卖,点出一家上市公司
36氪· 2025-04-28 21:42
酒店机器人行业现状 - 酒店机器人从差异化服务逐渐成为智能酒店标配,消费者偏好有机器人服务的酒店[5] - "非接触式送货"需求推动酒店机器人赛道发展,资本涌入使数十家企业获得多轮融资[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全面开打,服务机器人价格从七八万元降至2万元左右[12] 云迹科技概况 - 成立于2014年,股东包括腾讯、阿里、联想等科技巨头,已完成10轮融资,最新估值40.8亿元[6] - 服务于超3万家酒店和100家医院,近期在港交所递表,拟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6] - 2022-2024年收入从1.6亿元增至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毛利实现64.6%的年复合增长[7] - 同期累计净亏损达8.15亿元,2024年净亏损1.85亿元[7][2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打产品"格格"系列销量从2022年1326台增至2024年6368台,平均售价从2.68万元降至2.09万元[14] - "润"系列价格从2.32万元降到1.31万元,"UP"系列价格从5.42万元降至2.23万元[14] - 2023年在中国和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9.0%,均位居第一[20] - 合作伙伴覆盖万豪、希尔顿、洲际等知名酒店集团[20] 技术研发与收入结构 - 拥有979项专利,参与26项行业标准制定[17] - 研发成本占营收比重40%以上[17] - 2024年"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收入1.89亿元,占比77.2%;"AI数字系统"收入5588万元,占比22.8%[18] - 2022-2024年酒店场景贡献营收比例分别为70.1%、95.1%和83.0%[1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3.8亿元,同比增长17.6%[22] - 竞争对手包括擎朗智能、优地科技、普渡科技、猎户星空等,多数企业已完成3轮以上融资[22] - 优必选、科沃斯等厂商跨界进入,加剧市场竞争[28] 经营挑战 - 机器人功能单一,高峰期配送时间长,系统集成性弱导致维护成本高[14] - 酒店需额外投入Wi-Fi覆盖、路线改造等配套成本[14] - 2023年收入同比下滑10%,2021年后未获新融资[23][24] - 截至2025年1月现金及等价物1.31亿元,流动负债达20.23亿元[31]
理工女造服务型机器人,三年亏8亿,欲赴港上市自救
36氪· 2025-04-07 18:57
行业争议与资本动态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近期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质疑商业化前景,认为高价机器人缺乏实用场景[1]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反驳称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类比婴儿成长潜力,批评短视资本[1] - 云迹科技3月末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成为第六家以18C特专科技章程赴港上市企业,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 公司发展历程 - 云迹科技2014年成立,早期聚焦服务行业机器人商业化,主攻酒店场景送餐机器人,2020年合作全球1300+酒店,客户包括华住、万豪等连锁品牌[2][5] - 创始人支涛为理工背景,曾主导传感器研发,预判服务机器人技术门槛低于工业机器人,选择酒店场景实现快速规模化[3] - 公司产品迭代路径清晰:首代"润"系列机器人后,推出"Up"系列多模态机器人,并布局消杀、安防等矩阵,但83%营收仍依赖酒店场景[5][9][1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1亿、1.45亿、2.45亿元,净亏损累计超8亿元(3.65亿、2.65亿、1.85亿),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43.5%但仍未盈利[10][11] - 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润"系列单价从2.32万降至1.31万(-43.8%),"Up"系列从5.42万降至2.23万(-60%),反映市场竞争激烈[13] - 2024年末现金仅1.05亿元,按当前支出速率仅能维持7个月运营,转战港股前曾尝试科创板上市未果[14][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直接竞争对手包括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家电巨头海尔跨界入局加剧价格战[12] - 达闼机器人爆雷:欠薪、被执行金额3530万元,6次融资超50亿元仍陷入现金流危机[19][20] - 优必选作为参照:2023年港股上市后首日破发,三年半累计亏损31亿元,2024年亏损11.6亿元[17]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云迹科技转向AIoT+具身智能战略,提出1+N+AIoT复合多态概念,但需持续高研发投入[14] - 行业技术瓶颈突出:图灵奖得主杨立坤指出机器人存在感知缺陷(视觉处理不足)和规划短板(分层决策能力缺失)[16] - 行业类比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烧钱抢占市场→淘汰赛→少数幸存者盈利,当前处于泡沫期[16][21]
一位女CEO带队IPO了
投资界· 2025-03-30 16:27
公司概况 -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以酒店场景为突破口,产品覆盖30000多家酒店及100家医院[5][9][14] - 创始人支涛为工程学背景,拥有10年以上传感器和自动化行业经验,曾担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等职务[7] - 公司2024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第六家以18C章程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拟冲击"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5][19]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润"系列和"格格"系列服务机器人,具备物品配送、自动充电、语音交互等功能,2024年累计完成超5亿次服务[10][13][14] - 产品应用场景从酒店延伸至医院、学校、科技馆等,2024年12月单月执行指令超186亿次[14][17]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16.4%提升至2024年22.8%,显示技术服务能力增强[1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3.2%,2024年达2.45亿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15][16] - 机器人销售贡献超75%收入,2023年酒店场景智能体市场份额全球第一[16][17] - 亏损逐年收窄: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2.24亿降至2024年2755.9万元,年复合减少65.7%[19] 融资与股权 - 累计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2021年估值达40亿元[5][19] - 创始人支涛直接持股9.73%,通过投票权控制36.52%股份;沸点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10.70%)[19] - 其他主要股东:科大讯飞关联方(9.57%)、林芝腾讯(9.09%)、启明创投(5.39%)[19] 行业动态 - 2023-2024年机器人行业IPO集中爆发,优必选、越疆科技等相继上市,海康机器人等多家企业推进IPO[21][22] - AI技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投资热点,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新锐企业受资本追捧[22] - 商业化能力存争议,部分投资人认为行业存在泡沫,质疑实际客户需求[22][23]
阿里、腾讯都看好!酒店机器人“领头羊”云迹科技再冲IPO
IPO日报· 2025-03-28 19:39
公司概况 -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聚焦AI与具身智能研发应用,是国内首批双院士工作站企业 [6] - 2023年首创机器人"UP"完成全球首发,联合清华团队获奖并入选工信部首批5G应用供应商 [6] - 产品覆盖全球3万多家酒店、医院、工厂和楼宇,累计知识产权申请超2300项,发明专利占60% [6] 市场地位 - 2023年以9%市场份额成为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领导者,2-5名市占率分别为5.4%、2.1%、1.9%、1.7% [6] - 中国酒店场景市占率达12.2%,合作客户包括万豪、洲际、凯悦、锦江、亚朵等头部酒店集团 [7] - 国内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27.6%,行业集中度低且竞争激烈 [10][12] 资本布局 - 2021年完成C轮融资(启明创投、腾讯、联想基金参与)和5.8亿元D轮融资(阿里巴巴领投) [7] - 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持股2.94%,腾讯旗下林芝腾讯持股9.09% [7] - 资本注入带来战略协同,反映巨头对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战略布局 [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 [10] - 同期净亏损3.65亿、2.65亿、1.85亿元,累计亏损8.15亿元,但经调整净亏损逐年收窄 [10]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43.5%(2022年24.3%),研发开支占比从42%降至23.4% [10][14] - 主力机型"格格"系列平均售价从2022年26.8万元/台降至2024年20.9万元/台 [14] 财务风险 - 2024年底流动负债20.1亿元远超资产总额5.10亿元,流动比率仅0.2(正常水平1.5-2.0) [14] - 赎回负债从2022年16.06亿元增至2024年18.70亿元,占流动负债主要部分 [15] 行业趋势 - 酒店人工成本占总收入30.7%-39%,机器人可解决高峰时段人力短缺问题 [20] - 应用场景涵盖物品配送、智能零售、清洁维护等,24小时服务提升效率 [20] - 中国电信、LG电子、希尔顿等企业加速布局,市场竞争加剧 [20] 发展战略 - IPO募资拟用于研发能力提升、商业化进程加速及新应用领域拓展 [20] - 尝试拓展医疗、工厂等场景,但商业化进程较慢 [20]
「机器人+」腾讯阿里背书!云迹科技闯关IPO,降价战略还能“续航”多久
华夏时报· 2025-03-26 20:29
上市进程 - 公司自2022年起谋划上市,2025年3月终止科创板辅导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选择港交所因其国际平台优势及品牌提升潜力[1][4] - 2021年后未获一级市场融资,转向二级市场迫于18.7亿元赎回负债压力,若18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或申请被拒,赎回权将恢复[2]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2023年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收入份额9%,排名第一,第二至第五名份额分别为5.4%、2.1%、1.9%、1.7%[5] - 2024年酒店场景收入占比83%,业务覆盖全球超30000家酒店等场景,机器人累计完成5亿次服务,行走2033万公里[5] - 产品线包括机器人及功能套件(2024年收入占比77.2%)和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22.8%)[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61亿元增至2024年2.45亿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净亏损率从226.6%收窄至75.6%[6]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2.34亿元大幅缩减至2024年2756万元,呈现收入增长、亏损收窄趋势[6] 行业竞争与战略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2023年达30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5%[7] - 面临猎户星空、擎朗智能等竞争对手,通过降价策略维持份额,如"格格"系列机器人均价从2022年26800元降至2024年20900元[8] - 未来计划深化AI产品服务、拓展多元场景,可能探索C端市场技术授权或联合品牌模式[7][8]
“酒店里的机器人”冲刺港股IPO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5 18:23
公司概况 - 云迹科技是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商,专注于智能机器人产品化与商业化运营,致力于构建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5]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系第六家以18C上市章程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2] - 创始人支涛拥有10余年传感器和自动化工作经验,总裁胡泉拥有逾20年企业管理经验,团队整合了AI、机械工程等多领域专业知识[7] 股东结构与融资 - IPO前创始人支涛直接持股9.73%,控制36.52%投票权;联合创始人胡泉持股7.30%;员工持股平台持股7.08%[10] - 主要外部股东包括沸点资本(10.70%)、安徽人工智能公司(9.57%)、林芝腾讯(9.09%)、启明创投(合计5.39%)、联想基金(4.22%)等[10] - 2021年完成C轮2.65亿融资(投后估值22.89亿)和D轮5.8亿融资(投后估值40.8亿),投资方包括阿里、腾讯、联想等[8] 产品与技术 - 拥有979项注册专利和487项专利申请,167项软件版权,参与制定26项技术及行业标准[7] - 主要产品包括三代机器人系列("润"系列、"格格"系列和"UP"系列)及AI数字化系统[12][14]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6776.1万、6944.3万、5738.6万元,占收入比例42.0%、47.8%、23.4%[7] 业务表现 - 2024年机器人完成超5亿次服务,单月执行超186亿次指令,覆盖中国329个地级行政区[16] - 2022-2024年收入1.61亿、1.45亿、2.45亿元(CAGR 23.2%),毛利3927.1万、3915.7万、1.06亿元(CAGR 64.6%)[16] - 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经调整净亏损从2.24亿收窄至2755.9万元[16][17]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酒店场景收入计算,公司在酒店场景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排名全球第一[15] -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36000台,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14] - 已积累超3.4万企业客户,包括3万家酒店和100家医院[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