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S智能座舱系统

搜索文档
“含华量”成合资车企新标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9 08:59
合资车企智能化转型 - 合资车企在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主要通过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合作实现,并将"含华量"作为竞争优势宣传[2] - 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地平线并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体现合资车企在辅助驾驶领域的反击[3] - 上汽通用别克Electra E5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5G通信和全新Super Cruise辅助驾驶系统,展示合资车企智能化升级成果[3] 合资车企与自主智驾供应商合作 - 合资车企积极寻求与国内智驾供应商合作,以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避免自主研发的高成本与不确定性[7] - 自主智驾供应商将合资车企视为重要客户群,双方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含华量"成为行业热议话题[7] - 部分合资车企与智驾供应商的合作仍存在技术、理念差异,导致合作进展不顺[10]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合资车企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和智能化优势占据主导[4] - 合资车企在品牌、资金、渠道等方面积累深厚,若全力投入智能化有望实现追赶[4] - 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合资车企需弥补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5] 新合资时代趋势 - 合资车企与自主品牌关系从竞争转向竞合,在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在智能化领域展开合作[9] - 汽车产业边界模糊化,合资车企合作伙伴更加多元,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9] - 宝马与河钢合作打造绿色供应链,Stellantis与宁德时代在服务、后市场领域合作,体现合资车企开放心态[9] 转型挑战与机遇 - 部分合资车企智能化投入不坚决,导致产品升级有限,需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面变革[10] - "含华量"本质是技术话语权重构,合资品牌将中国供应链创新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面临数据安全、文化融合等挑战[10] - 未来竞争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较量,合资品牌需平衡"拿来"与"输出"以重获生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