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C电池

搜索文档
光伏首家“A+H”股!该企业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9 14:34
行业会议信息 - 第三届XBC电池与组件技术论坛2025将于5月15-1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探讨XBC技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产业化应用 [1][6][13] - 会议日程包括XBC技术趋势、高效硅背接触技术、HBC电池制造、弱光响应分析等16个专题演讲,覆盖材料、工艺、设备全产业链 [6][7][8][9] - 5月16日将组织参观隆基HPBC 2.0产线,该产线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2] XBC技术发展动态 - XBC技术通过无正面栅线设计减少光学损失,可与TOPCon、HJT结合形成TBC/HBC/HTBC等多路线,实验室效率最高达34.61% [11][12] - 2024年XBC市占率约5%,2025年产能将快速扩张,头部企业隆基HBC电池效率达27.3%,爱旭ABC组件量产效率24.6% [11][12] - BC技术应用场景扩展,隆基中标500MW集中式项目,金石能源BC组件双面率达75.5%,分布式市场优势显著 [11] 钧达股份资本运作与技术进展 - 公司于5月8日完成港股上市(代码:02865.HK),成为全球首家"A+H"光伏企业,发行6343.23万股定价22.15港元/股 [2][4] - 募资主要用于海外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2025年Q1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23.85%跃升至58%,N型电池出货占比超90% [4][5] - 技术方面,"MoNo 2"系列N型电池转换效率26.3%,非硅成本降30%,TBC中试效率较主流产品高1-1.5个百分点,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 [4][5] 产业链技术突破方向 - 0BB技术成为XBC降本增效主流方案,可降低银浆消耗并提升效率,激光整版焊、锡膏应用等工艺创新加速产业化 [7][12] - 钙钛矿/XBC叠层技术成研发热点,钧达股份、金石能源等实验室效率突破31%-34.61%,展现下一代技术潜力 [5][12] - 双面BC技术、隧穿-IBC异质结组件等创新方案涌现,推动效率提升与场景拓展 [8][9][15]
【国金电新】光伏新技术25Q1跟踪:TOPCon优势进一步强化,金属化工艺变革在即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4-06 19:12
投资逻辑 - 看好全年新技术相关标的在光伏板块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三条主线:头部TOPCon电池企业、新技术类设备/组件厂商、少银/无银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 [2] - TOPCon路线电池组件盈利持续修复,头部产能升级加速出清进程,2月中旬以来硅片/电池/组件环节涨幅中枢分别为7%/13%/7%,头部企业210R电池片已有1-2分/W净利 [2] - 2025年TOPCon提效降本预期乐观,边缘钝化等技术导入有望助力电池效率提升0.5%以上,预计年底非硅成本有望降至0.13元/W以下 [2] TOPCon技术进展 - 2024年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25.4%,预计2025年提升至25.7%,头部企业晶科能源导入新技术可提升功率20-30W [10] - 边缘钝化技术预计提效0.2%+,已陆续导入量产,组件功率最高提升8W [13] - 栅线优化有望提效0.1%+,晶科能源隐形栅结构可将TOPCon与BC效率差距从0.3-0.5%降低至0.2%以内 [15] - 背面poly减薄预计提效0.15%+,多分片技术可使组件功率提升,2023年多分片组件市场占比2.0% [17][19] XBC技术进展 - 截至2025Q1全行业BC落地产能接近50GW,在建产能接近45GW,除隆基、爱旭外其他头部企业开始加入 [3] - 2025年3月隆基、爱旭、Maxeon量产组件效率均迈上24%,一季度央国企BC标段规模约1.1GW、占总招标量3% [3] - 一季度BC组件较TOPCon溢价维持在0.05元/W,ABC组件总成本约为0.73元/W,预计年底有望降至0.68元/W以下 [3] HJT技术进展 - 截至2025Q1,14家异质结760W+俱乐部成员产能总规划超100GW,实际落地约40-45GW [4] - 2025年3月760W+俱乐部提出"异质结领跑计划",预计2026年初HJT组件量产功率提升至750W左右 [4] - 一季度同版型HJT组件较TOPCon溢价约0.05元/W,HJT组件端总成本约为0.73元/W,预计年底有望降至0.67元/W以下 [4] 金属化工艺进展 - 2025Q1沪银价格上涨11%至8345元/kg,光伏银浆价格上涨10%至8199元/kg [5] - 银包铜浆料已成熟应用于HJT电池,晶科&帝科提出用于TOPCon路线的银铜电极方案,预计电池金属化成本下降0.01元/W以上 [5] - 聚和铜浆在各技术路线验证稳步推进,铜浆导入TOPCon背面可使电池金属化成本下降超过0.02元/W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