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电池

搜索文档
协鑫科技拟定增募资约54亿港元 欲布局的硅烷气为何与固态电池、BC电池有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8:42
融资概况 - 公司进行54.46亿港元(约7亿美元)定向增发 配售约47.36亿股 对象为无极资本 意向锁定6个月 [1][2] - 融资目的包括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资金储备 硅烷气业务拓展 以及优化资本结构 [2] - 无极资本为中东主权基金背景投资机构 双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和中国香港 投资布局涵盖战略新兴科技领域 [2] 硅烷气业务战略 - 公司首次提出BC电池转型及固态/半固态电池对硅烷气的应用需求 将硅烷气定位为新增长极 [2][3] - 硅烷气可用于硅碳负极材料 是固态电池负极技术路线之一 同时满足显示面板对气体品质的高要求 [1][4] - 公司以全球第一的硅烷气产能和产量推进海外替代 强调该业务相较于传统硅料业务的增量需求更明显 [2][3] 多晶硅产能调整 - 融资部分用于多晶硅行业产能改革方案资金储备 具体改革方案尚未完全确定 [1][3] - 公司需拿出部分现金支持行业产能整合 涉及市场化收购、专业化重组及创新性升级等方式 [3][5] 技术应用与行业观点 - BC电池与TOPCon电池均需大量高纯度硅烷气 但技术换代不会导致整体用量大幅增长 因BC电池规模增大会对应压缩TOPCon规模 [1][4] - 固态电池技术路径仍在发展中 硅碳负极材料是其中具有竞争力的路线 但具体发展需行业验证 [4] - 公司通过技术差异化打破同质竞争格局 联合设立产业基金整合低效产能 引导行业回归价值创造 [5] 业务背景 - 公司硅烷气技术可追溯至颗粒硅工艺 该气体可作为硅基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 [4] - 当前颗粒硅业务面临行业周期性挑战 公司需在"反内卷"关键时期储备资金 [5]
重磅!“光伏泰斗”沈文忠教授出任中环新能源首席科学家
智通财经· 2025-09-11 19:49
核心事件 - 沈文忠教授正式加盟公司出任首席科学家 沈文忠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半导体光电子物理研究 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在SCI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多篇 [1]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凭借无P型旧产能负担优势轻装上阵 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风口占得先机 [2] - 战略目标为成为新一代电池专业制造品牌商及绿色能源系统集成服务商 [2] - 持续深耕新能源高端制造业 积极发展光储充 BC 氢氨醇油(航空煤油) 钙钛矿等多维技术路线 [2] - 构建从生产制造到光伏电站 零碳园区 数字能源服务等应用端产业化的完整生态 [2] - 已与阳光电源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等多个企业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光伏核心科技生态圈 [2] 人才团队建设 - 持续强化核心团队升级建设 近期多位行业资深高管加入 包括拥有三星20余年资深管理经验及阿特斯高管履历的邹珉 原晶科人力资源总经理郭耀辉 曾任东方日升CFO的杨钰 [2] - 沈文忠教授加盟预计将通过深度参与研发战略制定 指导技术升级等方式 为公司TOPCon BC 叠层电池等技术路线突破提供方向引领 [2] - 沈文忠教授将在科研梯队人才培养 外部合作资源整合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团队打造与人才培养 此次合作被定位为科研智慧与产业理想的双向奔赴 [3] -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 企业需打开学术视野 拥抱前沿技术 汇聚顶尖人才以立于不败之地 [3] 未来发展展望 - 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 聚力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 [3] - 未来将有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3] -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大美无度:全球5A级第一强国,中国光能耀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9-10 14:42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光伏产业构建全球最具竞争力产业链体系 产量和装机量连续10余年稳居世界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吉瓦 同比增长107% 占全球预计总装机量570-630吉瓦的45%以上 [3]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10亿千瓦 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总装机量 [3] -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占全球85%以上市场份额 [3] 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 - 2025年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 行业直面市场交易 电价波动成为常态 光伏出力高峰时段上网电价一度跌至每度电0.03元 [3] - 2024年8月六部门联合提出四项措施: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5]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 - 地方政策差异化探索:东部省份推行新能源电价市场化 中西部省份分档设定机制电量比例 部分城市明确7类禁止安装场景或要求自发自用比例超50% [6] 供需结构与行业挑战 - 截至2024年底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突破1200吉瓦 而2025年全球需求仅580吉瓦左右 供给超出需求一倍有余 [4] - 供需失衡导致组件价格一度跌破0.6元/瓦 全产业链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4] - 美国和欧盟政策调整带来新挑战: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裁 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要求2026年起固定比例新能源设备来自本土制造 [6] - 行业面临碳足迹标识、ESG要求趋严等国际标准接轨挑战 需构建绿色供应链增强出口竞争力 [8] 技术创新突破 - N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 TOPCon技术产能占比超75% HJT、BC等前沿技术加速商业化 [4] - 隆基绿能HIBC技术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27.81% HPBC 2.0组件转换效率达24.8% 良率超97% HIBC组件效率达25.9% 功率突破700W [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重大突破:小面积器件效率26.3% 10cm²组件效率23.6% 硅基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2% [5] - 激光诱导局部电沉积技术实现以铜代银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5] 企业表现与市场布局 -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BC技术企业展现抗风险能力 爱旭股份ABC组件上半年出货量8.57GW 同比增长超400%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4] - 中国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应对贸易壁垒:在中东参与沙特10吉瓦光伏制氢项目 在东南亚建设电池组件一体化基地 在拉美投资建设组件生产厂 在非洲建设光伏电站及配套设施 [7] - 平台化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方向 通过AI预测和智能体调度提升自发自用比例 [7] 发展前景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折期 [3] - 技术创新正成为破局关键 [4] - 为全球能源转型书写新篇章 [9]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今年四季度扭亏
搜狐财经· 2025-09-02 21: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 净亏损25.69亿元但较上年同期减亏26.61亿元 [4]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1.6亿元环比增长约40% 净亏损11.33亿元亏损收窄21% 经营性现金流和综合毛利率双转正 [5] - 全球前五大光伏组件公司上半年共亏损159.31亿元 公司亏损额在五家公司中最低 通威股份亏损最高达49.55亿元 [5] 成本控制措施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6天 [4] - 资产减值损失从去年上半年57.8亿元降低至今年上半年11.7亿元 [4] - 销售费用等相关费用已降至平稳水平 继续降低空间有限 [4] BC技术产能规划 - BC产品产能逐渐提升 上半年BC产品占总产量比重约20% [4] - 预计2025年末BC第二代电池产品产能占总产能比重将超过60% [4] - BC组件主流功率在650瓦到655瓦之间 较TOPCon主流产品有30瓦优势 [8] 扭亏战略路径 - 主要通过提升BC产品占比来改善毛利率 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盈亏平衡 [4][6] - 扭亏另一路径是提升场景化产品占比 包括建筑光伏、海上光伏、阳台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 [8] - 金属成本下降慢于预期导致扭亏时间推迟 降本目标预计在2026年一二季度实现 [6][7] 行业市场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组件供应商总出货量约247.9GW同比增长10% [5] - 公司组件出货量39.57GW位列全球第二 晶科能源以41.84GW出货量居首 [5] - 上半年光伏装机同比增长106% 第二季度出现抢装潮 [5] - 国际银价年内累计涨幅32.9% 7月价格创2012年以来最高 [7] 技术竞争优势 - BC产品使用贱金属替代银浆可大幅减少成本 银浆成本占非硅成本30%以上 [7] - 新一代BC产品可对TOPCon保持20瓦功率优势 TOPCon投资成本将与BC持平 [8] - BC产品目前价格更高 组件功率更高 [7]
“光伏配套+光伏产品”双轮驱动战略助力仕净科技(301030.SZ)稳步前行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17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承压 31家主产业链上市企业合计净亏损超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0%以上 [1] - 产能与需求矛盾突出 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530GW 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570-630GW 产业链平均产能约1400GW 远超需求 [1] - 行业面临量价齐跌困境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较2020年高点下降66.4%-89.6% [1] 产能与供需 - 供给端2024年硅料产能339.4万吨 硅片产能1394.9GW 电池片产能1426.7GW 组件产能1388.9GW [1] - 截至6月中旬国内多晶硅在产企业仅剩11家 开工率不足六成 行业库存高达39万吨 [1] - 国际出口受阻 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6% 美国反倾销税率维持高位 欧盟政策壁垒加剧贸易压力 [2] 政策环境 - 国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低价销售定性为违法 强化市场规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价格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将光伏等行业纳入严管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4] - 光伏新政如"430""531"节点刺激装机量 行业需求回暖迹象显现 [3] 公司经营表现 - 仕净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7亿元 在行业整体承压下彰显发展韧性 [2] - 公司拥有专利262项 包括60项发明专利和202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4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个 授权发明专利18个 [2] - 在光伏废气治理领域市占率全球领先 服务隆基、晶科等头部企业 [2]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自主研发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 实现脱硝与碳减排协同 [2] - 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26.5% 双面率80% 光致衰减为"0" 产品良率行业领先 [3] - 一期18GW TOPCon电池项目已于2023年底投产 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光伏电池项目计划2025年达产 [3] 发展前景 - 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 2025年一季度抢装潮及新兴市场高景气推动订单增长 [3] - 公司设备与电池业务协同增效显著 契合"双碳"目标 环保设备需求刚性增长 [3] - 预计2025年配套设备订单同比修复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及末端污染治理设备毛利率有望修复回升 [4] - 光伏电池片产能爬坡收入提升 行业出清中先进产能更具优势 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4]
帝科股份:高铜浆料方案主要应用于TOPCon电池的背面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6:13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高铜浆料方案主要应用于TOPCon电池背面 [1] - 该方案使有效银耗较量产标准工艺下降超过50% [1] 产品应用领域 - 当前技术方案聚焦TOPCon电池背面电极应用 [1] 技术优势 - 高铜浆料方案实现银耗大幅降低 降幅超50% [1]
协鑫集成股价下跌1.86%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14GW
金融界· 2025-08-28 01:48
股价表现 - 8月27日收盘价2.6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86% [1] - 当日成交量194.09万手 成交金额5.24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能 - 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及电池研发生产销售 属于光伏设备行业 [1] - 拥有合肥、阜宁等生产基地 形成超30GW高效组件产能及16GW高效TOPCon电池产能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94亿元 组件出货量超14GW 同比增长超40% [1] - 相继中标中广核、华润电力等大型组件采购订单 央国企项目中标规模位居行业前三 [1] 成本控制 - 非硅成本同比降低超20% 人均产出效率提升超25%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62.96万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43.01万元 [2]
协鑫集成上半年组件出货同比增长超40% 第二季度净利环比减亏近35%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0:5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6.94亿元同比下滑5.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27亿元 [1] - 第二季度单季净亏损收窄至1.29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减亏34.8% [1] 产能与出货量 - 组件出货量超14GW 电池产量7.63GW 同比增长均超40% [1] - 形成合肥基地+阜宁基地超30GW高效组件产能 芜湖基地16GW高效TOPCon产能 [2] 订单获取与行业地位 - 中标中广核1.5GW 华润电力1.81GW 武汉天源1.18GW 四川华电767MW 宁夏交通建设700MW等大额组件采购订单 [1] - 央国企大型项目中标规模稳居行业第三 [1]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非硅成本同比降低超20% 人均产出效率提升超25% [2] - 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 产能利用率 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 [2] 技术研发进展 - 完成TOPCon182N向210R/210N产品技术升级 精准契合大尺寸高功率主流市场需求 [2] - 新一代GPC光伏组件采用自研FBR颗粒硅 通过钝化2.0技术等提效手段 降低总成本28%以上 电池效率达28.1% [2] - 加速基于GPC技术的高端产品布局(GPC2.0/3.0) 重点开发面向高溢价分布式市场的定制化产品系列 [2] 研发体系建设 - 加速建设协鑫全球高效光伏电池研发中心 联合顶尖院所打造晶硅黑科技实验室 [3] - 重点攻关GPC3.0量产工艺与叠层电池产业化 [3] 行业展望与公司战略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自律机制完善与技术革新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3] - 公司将继续提升管理效能 全力实现定增募集资金到位改善财务结构 [3]
协鑫集成上半年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 持续提升管理效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20: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9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约1.29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减亏34.8% [1] 经营数据 -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14GW 电池产量7.63GW 两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超40% [1] - 非硅成本同比降低超20% 人均产出效率提升超25% [2] - 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 [2] 产能布局 - 合肥基地+阜宁基地形成超30GW高效组件产能 芜湖基地拥有16GW高效TOPCon产能 [2] - 产品良率 入库效率及非硅成本控制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2] 市场拓展 - 相继中标中广核1.5GW 华润电力1.81GW 武汉天源1.18GW 四川华电767MW 宁夏交通建设700MW等组件采购订单 [1] - 央国企大型项目中标规模稳居行业第三 [1] 技术研发 - 加速建设协鑫全球高效光伏电池研发中心 联合顶尖院所打造晶硅黑科技实验室 [2] - 重点攻关GPC 3.0量产工艺与叠层电池产业化 [2] 可持续发展 - ESG领域实现国内外评级全面跃升 国内获中国供应商ESG平台五星杰出评级与AA级评级 [3] - 国际首评即跻身EcoVadis全球前15%获银牌认证 CDP气候变化B级 [3] 行业展望 - 光伏行业有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供给结构 迎来行业拐点 [3] - 公司计划实现定增募集资金到位 改善财务结构 提升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 [3]
钧达股份(002865):盈利短期承压,海外产能多元布局
东吴证券· 2025-08-26 19: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盈利短期承压,营收36.6亿元同比下降42.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58.5% [8] - 光伏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处于低位,但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实现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0%,电池平均量产效率提升0.2%以上 [8] - 海外布局取得重大突破,2025H1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至51.87%,较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 [8]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5Q2经营性现金流4.7亿元,同比增长9.5%且环比转正,存货较年初下降19.4%至4.5亿元 [8]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05.18亿元,同比增长5.69%,2026年预计增长58.08%至166.27亿元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改善34.49%,2026年预计扭亏为盈至7.59亿元,同比增长295.93% [1] - 2025年预计毛利率1.61%,2026年预计提升至10.41%,2027年进一步升至12.09% [9]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1.32元,2026年预计回升至2.59元,2027年达4.48元 [1] 经营状况 - 2025H1电池出货约14GW TOPCon,同比下降14%,其中Q2出货约7GW,同比下降11%但环比基本持平 [8] - Q2单瓦亏损约0.02元/瓦,环比持平略增,预计2025年下半年盈利有望改善 [8] - 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5H1费用率9.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但Q2费用率8.3%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8] - 资本开支保持谨慎,25H1资本开支2.3亿元同比下降10.8%,Q2资本开支1.6亿元但同比大幅增长249.6% [8] 战略布局 - 全球化布局提速,原计划阿曼5GW项目审慎推进,转而与土耳其客户共建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025年底2026年初出货 [8] - 公司持续投入新工艺研发,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电池解决方案,强化全球供应链协同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