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OPCon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A股强势上攻!多股尾盘拉升,30cm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0-29 16: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攻,上证指数收报4016.33点,上涨0.70%,再创10年新高并站稳4000点[1] - 北证50指数放量飙升8.41%,收报1573.71点,创近半年最大单日涨幅[1] - 创业板指大涨2.93%,收报3324.27点,近4年来首次收在3300点之上[1] - 市场成交额温和放大至2.29万亿元[1] - 深证成指上涨1.95%,沪深300指数上涨1.19%,中证500指数上涨1.91%[2] 行业板块与资金流向 - 光伏设备、海南板块、消费电子、工业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2] - 银行、分散染料、环境监测、地面兵装等板块跌幅居前[2] - 电力设备行业获得逾3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行业均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3] - 计算机行业获得逾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和汽车行业均获得超50亿元净流入[3] - 银行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53亿元,通信板块净流出逾26亿元,食品饮料板块净流出逾13亿元[3] 机构后市观点 - 中金公司指出,自2001年“十五”计划至今,各五年规划期间市场整体呈现涨多跌少、底部及指数中枢抬升的特征[3] -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A股具备基本面支撑,结合大市场环境、全产业链和政策红利,代表科技创新实力及新质生产力的领域有望实现长足发展[3] - 浙商证券认为近期市场波动率放大,成长风格拥挤度较高,价值品种迎来补涨[3] - 浙商证券指出11月红利风格和成长风格胜率均较高,但超额收益率不显著,风格或向均衡化演绎,建议继续风格均衡化并优化持仓结构[3] 科技成长股与市场热点 - 以北证为首的科技成长股午后大幅走强,北证50指数早盘一度跌近1%,午后单边上扬[4] - 利通科技、锦华新材、三祥科技、数字人等多只北交所股票尾盘30%涨停[4] - 利通科技股价上涨30.00%,最新报42.90元[5] - 锦华新材股价上涨30.00%,最新报62.92元[6] 光伏行业表现 - 光伏概念午后大幅走强,光伏设备方向领涨,板块指数飙升8.11%,创近2年新高,成交额较昨日增加1倍以上[8] -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两只千亿市值巨头双双涨停,阳光电源创历史新高,天合光能、固德威等强势涨停或涨超10%[8] - BC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HJT电池等细分板块纷纷跟涨,晶澳科技、弘元绿能等涨停[11]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6.34%[11] - TCL中环三季度亏损幅度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1] 政策与行业展望 - “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8] - 规划明确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8] - 光伏行业“反内卷”效果初步显现,多家头部企业经营业绩出现好转[11] - 中原证券表示,围绕“反内卷”的系列行业措施有望相继落地,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估值存在修复契机[11] - 中原证券建议围绕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布局,关注储能逆变器、BC和钙钛矿电池、胶膜、光伏玻璃、多晶硅料领域的领先企业[11]
TOPCon电池板块领涨,上涨4.83%
第一财经· 2025-10-29 15:16
TOPCon电池板块领涨,上涨4.83%,其中阿特斯上涨19.97%,天合光能上涨9.68%,通威股份上涨 8.36%,晶科能源、福达合金、TCL中环涨超5%。(AI生成) ...
协鑫集成终止48亿定增放弃扩产计划 半年亏逾3亿转型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45
协鑫集成的研发投入偏低。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10亿元、1.04亿元,明显低于同行。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筹划近3年的定增事项宣告终止,协鑫集成(002506.SZ)放弃扩产计划。 10月24日晚,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终止正在筹划的定增事项。 2022年12月10日,协鑫集成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不超60亿元,用于芜湖协鑫 20GW(二期10GW)高效电池片制造项目、徐州协鑫10GWh智慧储能系统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方案 历经七次修改,耗时3年,最终夭折。 对于本次终止定增,协鑫集成在公告中表示,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等作出的审慎决策,公司将经营重心从产能 规模的横向拓展,全面转向发展质量的纵向深化,走技术驱动发展、创新引领价值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出现了产能供需结构性过剩,"内卷"严重,行业经营整体承压。协鑫集成也不例外,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27亿元。 七次修改方案后定增搁浅 筹划推进了3年的再融资计划,协鑫集成叫停了。 10月24日晚,协鑫集成发布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公告。 ...
一TOPCon上市企业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辞职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24
10月25日,*ST沐邦发布关于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毅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刘毅先生书面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以及董事 会秘书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刘毅先生仍将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刘毅先生的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为保证董事会工作的正常进 行,公司在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之前,暂由公司董事廖志鹏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同时公司董事会将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完成董事会秘书的选聘工作。 刘毅先生已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完成董事会秘书事务的交接工作,其辞去上述 职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重大事项决策、内部控制有效性等产生不利 影响。 公司及董事会对刘毅先生任职期间为公司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廖志鹏先生简历 廖志鹏先生,1998 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2 月任广东美奇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1 年 11 月 至今任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2021 年 12 月至今任江西邦宝教育科技 ...
000969,4连板!A股这个板块大爆发,多股一字封板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0-14 12: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早盘高开震荡,上证指数报3897.56点,上涨0.21%,北证50报1497.09点,上涨0.65%,上证50报2983.56点,上涨0.55% [1][2] - 深证成指报13096.03点,下跌1.02%,创业板指报3009.94点,下跌2.24%,科创50报1431.17点,下跌2.84% [1][2] - 市场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成交保持平稳,光伏、有色金属、培育钻石、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通信设备、半导体、消费电子、工业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光伏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光伏概念股早间集体走强,光伏设备板块指数一度飙升近7%,半日成交额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 [3] - 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盘中强势涨停,创年内新高,午盘收涨8.11%,艾能聚上涨12.36%,亿晶光电上涨9.92%,天合光能上涨9.49%,晶澳科技上涨9.11% [3][4] - 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等细分板块纷纷走强 [4] - 管理层和行业协会持续出台“反内卷”治理政策,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今年三季度光伏产业链四大主材价格涨幅平均值接近35%,创三年来最好单季成绩 [5] - 分析指出光伏行业在政策、需求、业绩等方面利好催化不断,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带动基本面改善,行业正处于底部区间 [5]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与业绩 - 有色金属股早间继续走强,板块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安泰科技连续第4日涨停,股价创10年来新高,楚江新材开盘一字涨停,创3年半新高 [6] - 截至午间收盘,共有6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家公司预喜,且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下限均超过100% [9] - 楚江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 [10]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有研新材预计增长101%至127%,金力永磁预计增长157%至179%,东阳光预计增长171.08%至199.88% [10] - 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有色金属行业业绩维持高增长,结合美联储政策及行业基本面,黄金与稀土磁材板块具备明确投资逻辑 [10]
从光伏到氢能,2025年诺奖暗藏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2:46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心观点 - 奖项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1] - 今年诺奖偏向"1到99"的技术推进和应用探索,而非传统"从0到1"的原创发现 [7] - 量子隧穿效应可在包含大量粒子的宏观尺度上被观测到,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创造可能 [9] 量子隧穿效应在光伏行业的应用 - 量子隧穿效应是光伏行业TOPCon电池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通过"隧穿氧化层+多晶硅层"结构实现超高光电转换效率 [10] - TOPCon电池已占据光伏电池市场主流份额,晶澳科技CTO指出该效应在半导体领域有广泛应用,并非新鲜事物 [10] - 中来股份在2016年即开始研发应用量子隧穿效应的TOPCon太阳能电池,为国内首家 [12] - 新的诺奖工作增强了对量子隧穿、量子态控制的理解,对未来新型光伏机制突破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有潜在帮助 [12]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核心观点 - 奖项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以及奥马尔·M·亚吉,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开发领域的贡献 [1] - 金属有机骨架是由金属离子和分子共同排列形成含有大空腔的晶体,具备多孔材料和可调控吸附性能 [7] 金属有机骨架在氢能产业的应用潜力 - 金属有机骨架被视作下一代制氢、储氢介质的潜力材料,其作为碳材料和掺杂碳材料的理想模板在吸附分离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7][14] - 2025年8月《自然·化学》刊发研究,发现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备高效储氢潜力,单位质量储氢量达6.5%,储氢密度可媲美70MPa高压储瓶 [15] -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团队实现分钟级快速合成400平方厘米大尺寸金属有机骨架电极,应用于碱性电解水体系可实现5000小时稳定运行,未来有望用于大规模绿氢生产 [16]
从光伏到氢能 2025年诺奖暗藏“能源革命”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7:05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隧穿效应 - 奖项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表彰其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的贡献 [1] - 量子隧穿效应是微观粒子能够以一定概率穿越能量壁垒的量子行为,此次获奖工作的关键突破在于在包含大量粒子的宏观尺度上观测到该效应 [1][2][3] - 该技术应用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创造了可能,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3] - 量子隧穿效应是光伏行业TOPCon电池的核心技术,TOPCon电池通过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结构实现超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已占据光伏电池市场主流份额 [4][5] - 新的诺奖工作增强了对量子隧穿和量子态控制的理解,对未来新型光伏机制突破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有潜在帮助 [2][6]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金属有机骨架 - 奖项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以及奥马尔·M·亚吉,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开发领域的贡献 [1] - 金属有机骨架是由金属离子和分子排列形成含有大空腔的晶体多孔材料,科学家可通过改变其基本单元来捕获和储存特定物质 [1] - 该材料在吸附分离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是碳材料和掺杂碳材料的理想模板,拓展了在能源、催化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 [6] - 金属有机骨架被视作下一代制氢、储氢介质的潜力材料,有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具备柔性晶格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单位质量储氢量达6.5%,储氢密度可媲美70MPa高压储瓶 [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团队实现分钟级快速合成400平方厘米大尺寸金属有机骨架电极,该电极在碱性电解水体系中展现出极低电解能耗和长达5000小时的稳定运行能力,未来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绿氢生产 [7] 奖项趋势与行业影响 - 有观点评价今年诺贝尔奖偏向"1到99"的技术推进和应用探索,而非传统"从0到1"的原创性科学发现 [1] - 两项获奖科学发现均给未来新能源材料的革命提供了想象空间,在光伏和氢能产业引发广泛讨论 [2][5][7]
从光伏到氢能,2025年诺奖暗藏“能源革命”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02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量子隧穿效应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的贡献 [1] - 该奖项的关键突破在于证明了量子隧穿效应可在包含大量粒子的宏观尺度上被观测到,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创造可能 [2] - 量子隧穿效应是光伏行业TOPCon电池的核心技术,TOPCon电池通过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结构实现超高光电转换效率,并已占据光伏电池市场主流份额 [4][5] 量子隧穿效应在光伏行业的应用与影响 - 量子隧穿效应是半导体领域的基石之一,在光伏历史上应用于MOS电池及目前主流的TOPCon电池 [4] - 中来股份自2016年开始研发TOPCon太阳能电池,是国内首家应用量子隧穿效应技术的公司 [6] - 新的诺奖工作增强了对量子隧穿和量子态控制的理解,对未来新型光伏机制突破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有潜在帮助 [6]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与金属有机骨架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开发领域的贡献 [1] - 金属有机骨架是由金属离子和分子排列形成含有大空腔的晶体,其多孔结构可捕获和储存特定物质 [1]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碳材料和掺杂碳材料的理想模板,在吸附分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拓展了在能源、催化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 [6] 金属有机骨架在氢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 金属有机骨架被视作下一代制氢、储氢介质的潜力材料,其独特的纳米孔结构和可调控吸附性能对氢能产业有重要价值 [2][6] - 2025年8月《自然·化学》刊发研究,发现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备柔性晶格,单位质量储氢量达6.5%,储氢密度可媲美70MPa高压储瓶 [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团队实现分钟级快速合成400平方厘米大尺寸金属有机骨架电极,该电极在碱性电解水体系中展现极低能耗和5000小时稳定运行能力,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绿氢生产 [7]
技术革新驱动光伏行业迈向新生态
中国电力报· 2025-10-03 12:06
行业现状与转型方向 - 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的历史性跨越关口 [1] - 行业在产业规模、应用拓展、出口及技术方面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需加强自律以抵制低价竞争等乱象 [1] - 技术突破与行业自律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双引擎 [1] - 行业竞争已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技术差异化竞争,技术壁垒正取代规模壁垒成为企业护城河 [3] - 行业亟须恢复到健康状态,首要任务是恢复整体盈利,股价已出现止跌回稳的信号 [5] 核心技术突破与路线 - 高效电池技术是焦点议题,TOPCon、HJT、BC和钙钛矿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2] - 异质结技术迎来成本下降转折点,通过银包铜技术、钢板印刷等工艺,HJT电池银耗量大幅降低,有望实现与TOPCon成本持平 [2] - 钙钛矿技术凭借更高光电转换效率和更丰富应用场景,成为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方向之一 [2] - 多种电池片技术未来是并存与互补关系,将在不同应用市场中各展所长 [3] - 技术创新是打破同质化僵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能解锁新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3] 产业化应用与生态构建 - 组件回收技术、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等产业化应用课题成为重要议题 [4] - 前沿技术规模化应用需科学公正的质量验证体系护航,现行监测认证体系存在同质化严重、标准滞后或缺失现象 [4] - 建议紧跟前沿技术健全实证认证体系,运用AI手段引领新技术发展 [4] - 中国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80%以上,需建立完整的光伏量传体系,掌握测量话语权,为高标准质量认证奠定基石 [5] - 企业需将发展重心从规模红利转向价值红利,聚焦全生命周期排放,以技术创新赋能百业 [5]
光伏十年复盘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光伏行业,重点涉及中国光伏产业及全球市场 [2] * 提及的公司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通威股份、阿特斯、天合光能等 [7][8][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产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中国光伏产业经历补贴驱动、平价上网和政策支持三个阶段 [2] * 政策是关键驱动力,早期补贴激发制造企业成立,2019年后平价上网促进国内需求,2021年后碳减排目标政策(如沙漠戈壁风光大基地)推动装机量大幅增长 [2][5] * 光伏行业周期性受政策、技术和产能三因素影响 [3] * 过去十年波动由产能周期、政策周期和技术周期引导,包括海外补贴退坡、中国市场崛起、531政策冲击和海外市场拓展 [2][12][13] **全球市场需求与预测**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乐观,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50% [2][9] * 2020年以来全球需求向好,组件出口创新高,国内推出大基地和整县推进计划 [4][15] * 欧洲能源危机和美国ITC退税政策(比例提升至30%)推动光伏发展 [2][6][17]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量达610吉瓦,同比增长13% [4][19] * 2023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80%,全球增速超50% [18] * 2026年后预计国内需求稳定,海外年增长约15%,全球增速维持在10%~15% [19] **技术进步与市场格局影响** * 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市场格局,如单晶硅片因更高转换效率在2015-2018年间取代多晶硅片为主流,使隆基股份崛起 [7][12] * 电池片技术持续迭代:PERC技术渗透率从2016年10%升至2021年91%,爱旭和通威成为龙头;TOPCon技术由晶科能源引领,加速PERC退出;未来主流N型技术可能是BC(隆基、爱旭领先)和异质结(通威、阿特斯布局) [10][11] * 技术变化将继续推动转化效率提高,是平价上网背景下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 [21] **当前挑战与应对** * 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挑战,盈利能力下降 [4][20] * 尽管推行供给侧改革和联合收储,但因库存高、玩家多,价格回升不明显 [4][20] * 从2024年底开始产业链自律减产,以恢复合理盈利水平 [18][20] * 由于产能过剩,即使投产新技术也难以获得溢价,大部分公司选择等待行业恢复合理利润后再切换至新技术 [11] 其他重要内容 *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因需求提升及硅料厂安全事故导致供给受限,硅料价格一路上涨至历史高点 [3][14][15] * 2018年531政策使国内需求骤降,但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出口,海外渗透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 [13] * 组件环节技术变化相对简单(如双面、大尺寸),对格局影响不大,品牌效应、渠道能力和转化效率更重要 [11]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紧张,天然气和电价快速提升,使欧洲转向新能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