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YU7 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15):“反内卷”下的投资逻辑更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两至三个月整车板块投资机会聚焦“反内卷”背景下的结构性变化,政策遏制恶性价格竞争、鼓励优质供给,中低端市场受约束,中高端企业有望受益 [3][4] - 理想、小米、江淮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代表,优质产品具备打破降价预期、打开新增市场的能力 [3][4] - 中低端市场虽承压,但仍有结构性机会,新能源车后续正面催化有限,燃油车预期有望修复,港股长城估值 7 - 9 倍配合新车周期有弹性,比亚迪与吉利或形成此消彼长交易结构,上汽华为赋能 SUV 车型将发布且 PB 仅 0.7 倍具备配置价值 [3][4] - 零部件领域可关注海外成长和科技主题两条主线,海外成长建议关注敏实,科技主题关注智驾激光雷达机会和机器人领域,机器人板块建议关注福达 [3][5] - 基于科技 + 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给出投资分析意见,推荐国内强α主机厂如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关注华为鸿蒙高端智能典型代表江淮汽车、赛力斯等,推荐理想汽车、科博达等,国央企整合推荐关注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等,推荐具备强业绩增长、机器人布局或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如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车板块 - 投资机会聚焦“反内卷”背景下结构性变化,中低端市场受约束,中高端企业有望受益 [3][4] - 理想、小米、江淮值得关注,优质产品能打开新增市场 [3][4] - 中低端市场有结构性机会,新能源车后续催化有限,燃油车预期修复,港股长城有弹性,比亚迪与吉利适合配对交易,上汽有配置价值 [3][4] 零部件领域 - 关注海外成长和科技主题两条主线,海外成长关注敏实,科技主题关注智驾激光雷达和机器人领域,机器人板块关注福达 [3][5] 投资分析意见 - 基于科技 + 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推荐国内强α主机厂、智能化趋势相关企业、国央企整合相关企业以及具备特定能力的零部件企业 [3] 汽车行业重点公司估值情况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元)|总市值(亿元)|PB(LF)|归母净利润(亿元)(2024A、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增速(2024A、2025E、2026E)|PE(2024A、2025E、2026E)| | --- | --- | --- | --- | --- | --- | --- | --- | |600104.SH|上汽集团|17.75|2055|0.7|16.7、104.9、120.0|-88%、529%、14%|123、20、17| |000625.SZ|长安汽车|12.74|1263|1.6|73.2、84.3、111.0|-35%、15%、32%|17、15、11| |002594.SZ|比亚迪|318.49|17500|8.0|402.5、543.4、636.2|34%、35%、17%|43、32、28| |601633.SH|长城汽车|21.66|1854|2.3|126.9、128.4、150.6|81%、1%、17%|15、14、12| |601127.SH|赛力斯|130.03|2124|9.9|59.5、87.3、111.3|343%、47%、27%|36、24、19| |0175.HK|吉利汽车|16.37|1651|1.9|164.9、129.4、158.0|219%、 - 22%、22%|10、13、10| |9866.HK|蔚来 - SW|29.46|658| - | - 184.0、 - 226.6、 - 135.9、 - 91.0| - 7%、40%、33%| - 、 - 、 - | |9868.HK|小鹏汽车 - SW|62.70|1195|4.0| - 57.9、4.4、28.3|44%、108%、545%| - 、272、42| |9863.HK|零跑汽车|53.37|714|7.3| - 28.2、1.6、17.5|33%、105%、1030%| - 、460、41| |2015.HK|理想汽车 - W|101.55|2174|3.1|80.3、115.6、150.0| - 31%、44%、30%|27、19、14| |600741.SH|华域汽车|18.54|585|0.9|66.9、69.9、75.6| - 7%、4%、8%|9、8、8| |002126.SZ|银轮股份|23.15|193|3.1|7.8、10.7、13.5|28%、36%、26%|25、18、14| |601799.SH|星宇股份|121.12|346|3.4|14.1、18.2、22.2|28%、29%、22%|25、19、16| |600660.SH|福耀玻璃|56.71|1480|4.3|75.0、88.3、99.1|33%、18%、12%|20、17、15| |603179.SH|新泉股份|44.14|215|3.9|9.8、14.8、19.6|21%、51%、33%|22、15、11| |603786.SH|科博达|55.17|223|4.3|7.7、11.1、13.9|27%、44%、25%|29、20、16| |300681.SZ|英搏尔|27.41|72|2.9|0.7、1.1、1.9| - 14%、56%、68%|102、65、39| |688162.SH|巨一科技|27.37|38|1.6|0.2、1.5、2.1|110%、608%、38%|176、25、18| |002920.SZ|德赛西威|101.62|564|5.8|20.0、26.7、33.1|30%、33%、24%|28、21、17| |600933.SH|爱柯迪|15.88|156|1.9|9.4、12.2、14.8|3%、30%、21%|17、13、11| |300258.SZ|精锻科技|12.83|70|1.8|1.6、2.0、2.4| - 33%、23%、24%|44、36、29| |603997.SH|继峰股份|12.33|156|3.2| - 5.7、6.3、11.1| - 378%、210%、77%| - 、25、14| |601689.SH|拓普集团|44.61|775|3.6|30.0、36.4、45.2|40%、21%、24%|26、21、17| |603305.SH|旭升集团|13.26|126|2.0|4.2、9.3、10.7| - 42%、124%、15%|30、14、12| |688326.SH|经纬恒润|85.22|102|2.6| - 5.5、0.3、1.8| - 153%、105%、525%| - 、365、58| |603197.SH|保隆科技|38.80|83|2.6|3.0、5.9、8.0| - 20%、96%、34%|28、14、10| |600699.SH|均胜电子|17.38|245|1.8|9.6、16.1、17.8| - 11%、67%、11%|25、15、14| |603166.SH|福达股份|15.24|98|4.1|1.9、3.1、4.1|79%、68%、33%|53、32、24| |002472.SZ|双环传动|32.52|276|3.1|10.2、12.8、15.1|25%、25%、18%|27、22、18| |605088.SH|冠盛股份|35.17|67|2.9|3.0、3.6、4.7|5%、21%、30%|23、19、14| |300893.SZ|松原股份|24.20|77|5.8|2.6、3.9、5.1|32%、49%、32%|29、20、15| |603730.SH|岱美股份|5.77|124|2.8|8.0、9.7、11.4|23%、21%、18%|15、13、11| |605319.SH|无锡振华|31.66|79|3.3|3.8、5.1、6.1|36%、36%、19%|21、15、13| |300580.SZ|贝斯特|24.63|123|4.0|2.9、3.9、4.8|10%、36%、22%|43、31、26| |0425.HK|敏实集团|22.08|257|1.3|23.2、26.8、31.7|22%、15%、18%|11、10、8| |9690.HK|途虎 - W|18.21|149|3.2|4.8、6.3、9.5| - 93%、29%、52%|31、24、16|[7]
小米集团-W(1810.HK):小米模式构筑护城河 人车家高端化行则将至
格隆汇· 2025-06-06 01:53
智能手机与消费电子 - 2024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净流入用户超1300万,2020-2024五年间份额提升5.3个百分点,全市场领先 [1] - 2025Q1小米智能手机全球总销量4180万台,同比+3.0%,全球市占率14.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 - 中国大陆销量1330万台,同比+40.0%,市占率18.8%,时隔10年重回第一 [1] - 高端化成效显著,2025Q1手机均价1210.5元,同比+5.7%,中国大陆4k-5k价格段份额24.4%位列第一 [1] - 全球化进展突出,尼日利亚市场份额达26.2%,较2022Q1的5.4%大幅提高20.8个百分点 [1] - 小米之家大陆门店数超15000家,计划2025年达到20000家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2025Q1 IoT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58.7%,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113.9%,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65%,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65%,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100% [2] 汽车业务 - 2025Q1汽车业务亏损5亿元,环比大幅收窄50.2% [3] - SU7系列车型为主,YU7车型预计7月上市,定位极致性价比 [3] - 汽车业务预计2025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3]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持续推进,高端化持续落地 [3] 财务预测与战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9亿元、557.5亿元、700.8亿元 [3] - 公司锚定"芯片、AI、OS"三大技术基座,持续深耕硬核技术赛道 [1] - 通过软硬件融合赋能人车家全生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