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搜索文档
出国留学,AI专业怎么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06:13
美国的AI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各个层 面。此外,美国的科技产业发达,硅谷等地区汇聚了众多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实习和就业机会。 近年来,小到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大到自动驾驶汽车,AI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AI应 用场景不断拓展,选择出国攻读AI专业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面对全球众多高校和多样化的AI研究 方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事情。 AI学科体系包含多个专业方向,建议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理性选择。核心专业方向 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方向)、人工智能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等;交叉 学科方向则涵盖机器人工程、认知科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等。具体而言,偏好理论研 究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机器学习专业;而倾向于应用开发的学生,则更适合选择人工智能工程或机器人 学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各有特色。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人工智能专 业以机器学习见长,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机器人学专业则更侧重工业应用。所以建议申请者在选择 ...
锐财经丨中国工业“家底”更厚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13:02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王俊岭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截至今年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 2020年末增加了13.8万家;全国登记在册中小企业超过6000万户,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50.4万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9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 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十四五"以来,工业 和信息化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五年来,中国工业的"家底"更厚了。李乐成介绍,工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6个"更加":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2020年至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 增长至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至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 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 ...
文旅燃情 共享美好(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9:20
"丝路有戏"项目总导演马波透露,创作团队深入调研,挖掘历史遗存,精心打造8场主题演出,"我们以 史实为基础,构建360度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的亲历者"。 演员李含笑分享了一次难忘经历: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位来自广东广州的小朋友要向她学习新疆舞 蹈,"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播的桥梁"。 据悉,该项目自今年初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 天山脚下,丝路弦歌不辍;金秋时节,欢舞鼓点正浓。从文明交汇的古老驿站到民族团结的幸福家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文旅产业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与幸福民生的图景,绘就一幅壮丽多 彩的时代画卷。 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一座名为"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的沉浸式文旅街区成为新晋网红地标。这座 街区的前身是产业园的闲置厂房,经过改造,3.16万平方米的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展现丝路文 明的"活态博物馆"。华灯初上,身着盛装的青年演员击打手鼓、翩跹起舞,邀请四海宾朋共赴一场穿越 时空的文化之旅。 穿过科技感十足的时空隧道,1号剧场《回响》准时开演。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玄奘西行……一 个个丝路故事,通过演员的倾情演绎和现代声光电技术变 ...
中国工业“家底”更厚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9:09
先进制造加速壮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020年至202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 年均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 实数融合扩围增效,数智化应用更加普及。五年来,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 5G基站达到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 了1亿台(套)。 9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 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 息化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五年来,中国工业的"家底"更厚了。李乐成介绍,工业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6个"更加":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2020年至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 至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至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 ...
香港系列影视文化活动传承抗战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9:0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香港特区政府近日推出多项抗战主题影视文 化活动。近日,香港电影资料馆首场免费放映《里斯本丸沉没》,场外早早挂出"全院满座"字样。这部 记录二战期间中国舟山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影片,引发市民共鸣。 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抗战影像回眸"专题放映活动于8月30日至9月20日举行。香港 电影资料馆、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及香港文化博物馆联合免费展映6部电影作品, 从1941年的《民族的吼声》到2024年的《里斯本丸沉没》,以影像讲述抗战历史,筑牢民族记忆。 "画面中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与战争的残酷,令人心情沉重,也促使我们通过电影铭记历史、珍视当 下。"市民何思颖在观看影片后感慨道。 据了解,此次放映影片包括前线战事、民众生活、师生坚守等题材,4座场馆分布在香港各地,方便全 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就近参与,推动抗战历史的公共教育与跨代对话。 特区政府康文署助理署长(文化发展)区玉芳表示,希望呈现更立体、更具启发性的叙事,启示和平的 珍贵,让观众从不同年代的电影中感受历史的延续与精神的共鸣。 "我们的父辈都经历过战火,看到影片里中国人冒死救人的 ...
欢度“跳香节”(侨乡新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8:51
9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举办传统"跳香节",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开展 民俗巡游、歌舞表演等丰富多彩活动。 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民俗巡游。 苗族同胞在"跳香节"上表演民族舞蹈。 潘志祥摄 (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0日 第 06 版) 责编:李磊、卢思宇 ...
第八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在甘肃举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8:47
据新华社兰州9月9日电(记者王紫轩)第八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9日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4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携手共祭西王母。 2015年,泾川西王母宫被国台办批准设立为甘肃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截至目前,当地已举办7 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10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130多个社会团 体、320多批次的台湾同胞来此参访交流,总计约1.3万人次。 "西王母信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是传说中西王母的降 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西王母信众在大陆寻根问祖,此后来此拜谒寻根的台 胞络绎不绝。 上午10时,谒礼仪式在泾川西王母宫举行。伴着恢弘的礼乐和钟鸣,与会嘉宾恭读谒礼文并依次敬献花 篮、行参拜礼。随后,他们有序进入西王母大殿瞻仰圣像。人群中,来自台湾的90后小伙吴宗达激动不 已:"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信仰,让人震撼又感动。"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非洲赛区)比赛收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8:47
据新华社卢萨卡电(记者彭立军)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非洲赛区)闭幕式暨颁奖仪式近日在 位于赞比亚卢安夏市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赛事圆满落幕。 本次大赛自9月5日开幕以来,吸引了来自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28支职业院校代表队, 参赛学生共计56人。经过激烈角逐,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表现出色,包揽了机电设备安装 与运维(电工)、机械设计与制造(钳工)两个项目的金牌。 (责编:郝孟佳、李昉) 赞比亚科技部长穆塔蒂在闭幕式上表示,技能开发是实现经济自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次 赛事对于助力非洲培养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深化非中职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赛事不仅是技艺的 竞技场,更是非洲迈向繁荣的重要起点。他呼吁非洲青年珍惜机会、掌握技能、共创未来。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四大海外赛区,主题为"技炫青春,能创 未来",突出"精湛技能、青春风采、美好生活"的核心内涵,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促进国际产 能合作与技能交流。 ...
多地推介秋季旅游产品 “您有一份秋游攻略待查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8:39
多地推介秋季旅游产品——"您有一份秋游攻略待查收" 秋意渐浓,又是一年出游好时节。今年秋天,全国多地文旅部门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通过跨省联动推 介、创新旅游产品供给等方式,围绕节气文化、生态康养等介绍秋游新玩法、新体验及优惠政策,为游 客奉上特色秋游攻略,向游客持续发出邀约。 节气文化是亮点 秋季历来与丰收、团圆等主题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及传统文化意涵。今年,不少地区将节气文 化与旅游体验巧妙结合,推出特色文旅活动,让游客的秋游旅途多了些"文化味"。 白露时节,在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白露宴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活动以白色系美食为载体, 推出白露食白食、白露睡白宿、白露索道赏白云、白露逛节气集市等玩法。白露宴上,身着汉服的"白 露仙子"主持宴席,为游客奉上白露琼浆(酒酿)、秋珀玉霜(桃片)、含珠笼月(包子)、一盏知秋(白露茶) 等十余道寓意美好的节气主题美食。这些美食取材于地方土特产,由景区就业帮扶车间、生态果园及茶 庄的工作人员参与制作,收获游客的点赞与好评。 "第一次喝到白露茶,感觉非常新奇。品茶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游客宋雨亭 表示,这趟秋游既有趣味又有"信息量"。 美心 ...
民进党的“信息茧房”困不住台湾青年(日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0 06:51
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希望来大陆走走看看,是近年来两岸交流一大趋势。大陆推出免收台湾"首来族"申办 台胞证证件费的新措施,让每位"首来族"可节省约1500元新台币的办证费用,传递出满满暖意和善意, 正可为这股大趋势加一分推力,让从未来过大陆的台胞青年更有勇气和意愿走出探访大陆的第一步。 台胞为什么要来大陆?可以列出很多理由,但当下列在前头的应该是"眼见为实"。台湾2300万人口中, 约有1100万人次办理过台胞证。这意味着还有超过一半台胞从未到过大陆。民进党和绿色媒体长期在岛 内肆意抹黑丑化大陆,编造出"高铁没靠背""吃不起榨菜、茶叶蛋""去了会被抓""冬天靠烧门窗取暖""大 米是纸做的"等谣言,这些五花八门且在岛内满天飞的虚假信息,欺骗着从未亲眼看过大陆的台胞。 原本亲绿的台湾网红"馆长",来过之后对大陆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觉自己过去遭民进党和绿 媒长期蒙骗,就是极具说服力的例子。就算是聪明才智之士,若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中,也难免被误 导蒙蔽。对还没来过大陆的台胞来说,"馆长"等网红的直播镜头、蓝色媒体相对客观的报道、身边去过 大陆者的见闻分享,都可以给"信息茧房"捅出一些破洞。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