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海外版
icon
搜索文档
论文评审,AI且慢唱主角(有事说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9:01
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谢赛宁团队的论文也被卷入该风波。谢赛宁发文回应:对于任何有问题的 投稿,共同作者都难辞其咎,没有任何借口。 这事儿该怎么看?审稿人到底有没有使用AI评议论文、在多大程度上参考了AI评议结果,我们不得而 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投稿人的行为,无疑是在钻技术漏洞的空子,是新技术萌发而规范尚未成熟阶段 的新型学术不端。 AI能否被期刊审稿专家用于论文评审?目前,各大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 就国内而言,多家期刊明确禁止审稿人使用公开AI平台评审论文,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重 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原因是出于保密原则、避 免学术判断失误以及防止责任追溯不清等多种考量。 有期刊对评审过程中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发布了明确规范。如《风景园林》禁止审稿人在未充分理解论文 内容和进行专业判断的情况下,直接采纳AI生成的审稿意见,或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与偏见; 《中国临床医学》"不建议"审稿专家使用AI辅助评审论文,如有使用,需在审稿意见中公开、透明、详 细地说明所用工具名称和生成内容,并对审稿结论(包括AI生成的内容)负全部责任。 AI已经开始 ...
治打赏乱象,要“疏堵结合”(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7:4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网络表演(直播)行业2024年市场营收规模达2126.4亿元 同比上涨1.5% [2] - 截至2025年5月末 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 同比增长约7.2% [2] - 部分主播和MCN机构为追求利益编造人设和剧本 传播低俗内容诱导非理性打赏 [1] - 部分平台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反而提供流量扶持并从中获益 [1] - 乱象伤害观众合法权益 破坏社会公序良俗 阻碍行业良性发展 [3] 治理难点 - 监管部门执法人手和技术手段有限 难以全面筛查海量内容 [1] - 司法机关对打赏行为的法律性质认定和责任划分标准尚不统一 [1] - 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制定自律规范和调解纠纷的作用 [1] 治理建议 - 主播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加强政策法规学习 以优质内容吸引用户 [4] - MCN机构应加强合规建设 强化对主播的法规政策和职业伦理培训 [4] - 直播平台应完善规则 运用AI和人工审核手段 加强内容审核和实名认证 [4] - 监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4] - 司法机关应出台指导性案例 统一裁判标准 [4] - 行业协会应完善自律规范 明确行为准则 建立信用评价制度 [4] 行业发展前景 - 打赏作为新兴商业模式 助力直播业态在数字经济发展 拉动就业 创新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2] - 合法打赏属于正常民事交易行为 受民法典等法律保护 [2] - 需构建全方位 多层次的协同治理体系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4]
致敬跨越时代的华人贡献(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6:47
科技领域 -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领导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团队研制出智能机器人"小星max",并在盛典中担任颁奖助手 [2] - 姚期智2004年回国任教,创办清华大学"姚班",培养的学生在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表现突出 [2] - 中国空间站青年建设者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承担了梦天、问天实验舱总装等关键任务,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5] 电动汽车行业 - 陈清泉院士带领团队破解充电难、续航短等难题,推动中国电动车全球产销量占比超50%,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 [3] - 陈清泉带领中国团队赴印尼,将电动车技术经验带到当地,被印尼电动车工业学会聘为特聘顾问 [7] 文化传播 - 白先勇用20多年时间推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已演出541场,覆盖10多个国家60个城市,观众超100万且75%为年轻人 [7] - 徐京坤成为首位完成旺代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计划组建"中国之队"参加美洲杯航海大赛 [8] 体育产业 -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李隼培养出多位大满贯得主,83岁球迷李奶奶38年手写记录国乒每场比赛细节 [6] -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就源于为国争光的信念和千万球迷的支持,"国球"成为凝聚华人情感的纽带 [6]
打赏先把眼擦亮(“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6:47
网络打赏行业现状 - 网络打赏已成为常见消费行为,涉及小说、直播、外卖等多个领域 [2] - 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专项行动将整治直播打赏乱象,包括高额返现诱导、情感伪装、低俗内容刺激及未成年人打赏等问题 [2] - 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显示,涉及打赏的投诉达10174条,涵盖直播、游戏、交友等多类平台 [4] 打赏行为心理机制 - 平台设计的PK、榜单等机制结合"假恋爱""卖惨"等手段,显著提升用户打赏冲动 [5] - 心理学分析表明,打赏后主播与平台的即时反馈会刺激多巴胺分泌,导致行为成瘾 [5] - 用户通过打赏建立虚拟情感连接,弥补现实中的情感缺失 [5] 大额打赏案例与法律争议 - 青岛一用户4个月内打赏主播30万元,月薪不足万元却单晚消费数千元 [4] - 网红主播"验资PK"活动单场可吸金超百万元,平台已对违规主播停播处理 [6] - 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显示,近700起未成年人打赏纠纷案平均标的额超8万元 [6] 退款机制与实践难点 - 未成年人打赏可依法追回,但账号共用导致真实打赏人认定困难 [7] - 成年人打赏通常视为消费行为,仅以"非理性"为由难获退款支持 [8] - 涉及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的打赏资金可通过司法途径追回 [8] 平台监管与行业规范 - 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直播平台设置单次、单日及单月打赏上限 [9] - 抖音2025年Q1封禁1091个情感诱导打赏账号,相关举报率下降72% [9] - 清华大学专家强调需区分正常内容消费与乱象,避免污名化主播正当收入 [9] 长效管理机制建议 - 需建立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依据行业、内容、付费模型等细化规则 [10] - 平台应加强正向引导,通过优质内容与理性消费机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10] - 未成年人保护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强化监护与教育而非依赖平台退款 [10]
三产融合 民族村寨这样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6:42
四川省泸州市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第一书记薛元超 (中),在助农直播带货。 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一家方竹加工厂内,工人 正在进行竹笋初加工。 王 磊摄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镇福来村,游客在卡莎 莎乡村度假区体验特色项目。 卡莎莎乡村度假区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二三产融合的路子,民族村寨是如何落笔的? 带此问题,记者走访了四川省南部乐山、宜宾、泸州三市多个民族村寨。一路穿山、过隧、渡桥,不禁 感叹:这里有土地的恩赐、山水的犒赏,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山高路远、要素有限、产业规模分散的客 观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村子都在想办法、务实事,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三产融合之路。 1000多公里的行程结束,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产业振兴,关键在人。点石成金的,是不甘人后的决 心、因地制宜的智慧和奋斗实干的韧劲。 修路是基础 设施是关键 走在前往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小谷溪村的公路上,你会对"山高谷深"一词有直观感受—— 百米高的山峰徐徐绵延,将人拥入一片墨绿之中。一条满是S形弯道的柏油路,路旁,一条涧溪不见尽 头。 赤水河畔,同样的故事也曾在泸州市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上演。 ...
文保视听作品助力文物鲜活起来(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6:42
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的发展现状 - 近年来《护宝寻踪》《登场了!洛阳》《赵小姐的日记》《西夏死书》等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不断涌现并逐渐精品化 [3] - 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打造《足迹》《文博河南》《发现郑州·先秦篇》《闪耀吧!中华文明》《叩问殷墟》等作品从不同角度讲述中原历史 [4][5] - 自2015年起影视产业持续涌现《鬼吹灯》《老九门》《黄金瞳》《古董局中局》等爆款作品拓宽传播文物知识的路径 [6] 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的创作特点 - 《护宝寻踪》深入考古一线采风由考古专家提供专业支持确保情节科学性和专业性 [4] - 《叩问殷墟》采用广播剧形式以双重视角艺术化讲述殷墟考古重要事件 [5] - 《闪耀吧!中华文明》通过悬疑解谜和热血国漫等形式吸引年轻观众 [5] - 《护宝寻踪》利用多线交叉叙事杂糅考古悬疑和刑侦等类型元素体现对文物的保护 [7] - 《九鼎谜踪》展现考古队为找寻宝鼎付出的艰苦努力 [8] - 《国宝奇旅》讲述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保护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 [8] 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的社会影响 - 《护宝寻踪》热播引发观众对陕西的向往取景地汉阳陵白鹿原等景区关注度显著提升 [9] - 《唐朝诡事录·西行》提升观众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期待其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在多地门店开业 [9] - 《登场了!洛阳》通过文物展现城市文化底蕴刺激旅游消费 [10] - 《赵小姐的日记》用革命文物讲述烈士故事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体验红色文旅 [10] 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 需要夯实内容根基准确再现文物的历史背景和考古历程 [11] - 充分运用多种视听技术多维度展现中华瑰宝的魅力 [11]
“碳圈”玩家上新了(育见·新专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5:26
碳中和专业设立背景 -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能源、制造、金融等行业对相关人才需求激增,"十四五"期间人才缺口达近百万人,现有从业者仅约10万人[3] - 汽车行业为例,年产销超3100万辆的汽车大国需实现制造环节零碳目标,亟需高素质人才参与[3] - 碳管理领域现有人员多从能源、环保转行,对最新标准、交易机制、减碳技术了解不足[3] 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 - 培养具备碳中和基础理论、掌握低碳关键技术的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解决传统专业聚焦单一环节的局限性[4] - 北京科技大学侧重流程工业减排,依托材料、冶金学科,设置可持续材料(金属再生技术)和低碳冶金(电冶金技术)方向[6][9] - 北京师范大学构建"工-理-经-管"交叉体系,培养碳核算、碳金融等领域人才[6] - 昆明理工大学聚焦生态碳捕集、智慧降碳技术,培养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人才[7] 核心能力要求 - 技术硬实力:掌握可持续材料制备、低碳冶金等减碳技术[7] - 政策软实力:熟悉《巴黎协定》、碳交易规则,能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7] - 系统思维:统筹减排效果、经济成本与技术可行性[8] 培养模式创新 - 北京科技大学设"碳中和创新班",全国招生50人,推免生可直通硕士/博士[10] - 产教融合:依托20余家校企基地(如宝武集团),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融入培养环节[11] 就业前景 - 人才需求集中在政府、试点企业、碳交易所、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宝武集团等)年需求超3万名研究生学历人才[12] - 升学路径多元:国内对接碳中和技术工程专业,海外对接碳管理专业[12] 行业数据 - 中国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15]
中国对全球科研人才释放“磁吸力”(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8 05:26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 施"夸父"(CRAFT)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设施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图为科研人员对"夸父"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进行调试。新华社记者 周牧摄 近日,多家外媒关注到,中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全球科研人才来华工作,其中既有来自顶尖大学的知名 学者,也有大批从海外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中国不断释放"磁吸力",日渐成为全球人才聚集地、世界研 发实验室。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研发实验室"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数据,2010年至2021年,近1.25万名华裔科学家从美国流向中国, 其中超过半数在2017年至2021年间离开美国,表明人才流动的速度正在加快。美国《纽约时报》称,美 国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科研环境曾令中国科学家向往。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情况逐渐改变。近 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回归中国。中国在研发支出方面仅次于美国,这些投资旨在将中国打造成科技强 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等领域。 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称,中国归国留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国政府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 ...
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当大事来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7 10:10
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以前干完农活,大家就窝在家里,现在晚上都愿意出来在 村里的小广场上散散步、聊聊天,孩子们也有了干净安全的玩耍空间。环境好了,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 样了,大家更愿意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还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敲门砖"。现在 城里人就爱往环境好、空气清新的农村跑,体验田园生活。村里环境干净整洁了,就有条件发展乡村旅 游、民宿经济。不少地方靠着美丽的村容村貌,办起了采摘园、农家乐,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游客 多了,农产品也不愁卖,老乡们种的瓜果蔬菜、手工制作的特色农产品,都成了抢手货。这不仅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村里的就业,年轻人也愿意留在家乡创业,乡村的人气越来越旺。 乡村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幅美好画面中蕴含着对建设 美丽乡村的殷切期许。 今天,即便在远离县城的偏远村庄,也有专人定期清理的垃圾箱;有的村庄建起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 施,汇入河道的是汩汩清流;还有的村民组织起来清理垃圾、治理河道,房前屋后种上花草……绿色, 日益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是"一 ...
黄大仙信俗:从香火氤氲到非遗新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6 09:30
在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有一处终年香火缭绕的文化地标——啬色园黄大仙祠。飞檐翘角间,慕名而来的 善信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今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人名单,其中就有黄大仙信俗传承人李耀辉。 谈及这份荣誉,85岁的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谦逊地说:"这份荣誉是对啬色园整个团队的肯定与鼓励, 正是大家同心协力,才让这积淀深厚的文化融入了时代的新脉动。" 早年服务于香港警队的李耀辉,退休后以义工身份出任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刚接手时,黄大仙祠的传 统科仪传承还停留在"师父带徒弟"的老模式,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李耀辉打破 壁垒,成立啬色园经忏科仪文化班,把零散的技艺整理成系统课程,向所有弟子开放。"从前是师父挑 徒弟,如今是徒弟主动亲近文化,大门得敞开。"他说。 2014年,黄大仙信俗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啬色园作为保护单位。作为非遗传承人, 在李耀辉眼中,黄大仙信俗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价值观:孝、悌、忠、仁、义、廉、耻、礼、 节、信。 (责编:袁勃、贾文婷) 为让更多人走近黄大仙信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李耀辉一直带领团队探索创新传播的路径。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