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辰光医疗(430300)
icon
搜索文档
辰光医疗(430300)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9 00:00
辰光医疗 430300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Cheng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2023 半年度报告 1 公司半年度大事记 2023 年 4 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辰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康达 奥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同签订对公司、子公 司的经营业绩、市场拓展及品牌效应将产生积极影响。 2023 年 5 月,公司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变更公司 经营范围的议案,于 6 月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上海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18 日,实施了 2022 年年度权益分派,以公司现有 总股本 85,847,126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0.30 元人民币现金 (含税),本次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2,575,413.78 元人民币。本次 权益分派权益登记日为 2023 年 5 月 18 日,除权除息日为 2023 年 5 月 19 日。 2023 年 6 月,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会、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上海市财政 局和上海海关 ...
辰光医疗:关于北京分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3-08-25 18:33
证券代码:430300 证券简称:辰光医疗 公告编号:2023-086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分公司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 基本情况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于战略 发展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公司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并于近日取得由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 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 营业执照基本信息 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 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登记情况如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2MACTYFR03C 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 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 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三、 备查文件目录 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住所:北京市通州区榆西一街 1 ...
辰光医疗(430300) - 关于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情况的公告
2023-05-30 19:42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29 日,地点在上海市青浦区华青路 1269 号三楼会议室,形式为现场调研 [2] - 接待 26 家机构,包括富国基金、德邦基金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研发总监王为先生,董事会秘书于玲女士等 [3][4] 自有品牌 MRI 相关 - 自有品牌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自研自产,有协同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能提升图像质量,自产部件有成本控制优势,借助浙江康达奥泰医疗经销渠道销售,预计在主营业务营收中占比较大 [4] - 目前经销渠道主要通过浙江康达奥泰医疗推广,首台 1.5T 磁共振整机正在医院安装,优势在于自产部件协同设计和成本控制,售价策略由渠道商制定 [5] 业务竞争与影响 - 进入磁共振整机领域对现有业务有影响,但基于法规和产品竞争力,短时间不易被替代,目前与下游整机客户合作稳定 [4] - 公司未涉及万东医疗 DR 产品部件供应,部分部件涉及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产品供应,2023 年万东医疗采购部件订单平稳 [7] - 飞利浦收购 IGC 对现今业务无影响,因产品召回事件收缩供应链、推迟订单,公司 2023 年上半年供货受较大影响,下半年有望好转 [7] 政策影响 - 国家卫健委取消配置证及政府采购进口医疗设备规定利好行业和本土企业,公司进入整机领域受新规鼓励 [5] 产品研发进度 - 辰光医疗发展 3.0T MRI 整机执行先部件后整机战略,正在开发生产核心部件,启动超导磁体优化项目,争取明年年中出成果,最大壁垒是提升谱仪/序列/软件 [6] 维修业务情况 - 年初自贸区批准公司开展境外维修业务,后因部门异议处于停滞状态,对与飞利浦合作有不利影响,自贸区和公司正协调沟通 [6] 不同场强磁共振情况 - 7.0T 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多学科,有重要科研意义,潜在用户涵盖科学院、大学和医院,毛利率高于医用超导磁体或 MRI 系统 [7] 募投项目与业绩展望 - 募投项目按计划进行,向 3.0T 核心部件倾斜,预计主要贡献在明后年,整体业绩随国内 MRI 行业景气度好转 [8] MRI 替换与市场份额 - MRI 替换周期 5 - 8 年,国内经济型市场 GPS 受本土品牌冲击大,未来 3 年本土 1.5T 品牌或取得更多份额,3.0T 本土品牌整机市场占比有望提高 [8] 特种超导磁领域 - 特种磁体如晶体硅生长用超导磁体有可能产业化,增量视光伏行业发展而定 [8] 磁拉单晶炉相关 - 磁拉单晶炉磁模块由超导线圈、低温系统、自动控制等部件组成,公司交付整套磁模块,技术壁垒在大口径磁体、大切向应力解决方案 [9] - 单晶炉外加磁场难度包括炉体配件无磁化、磁体中心与坩埚中心点对准和中轴线准直等,需强大技术团队和领头人 [9] 竞争对手情况 - 国内外竞争对手有日本三菱、住友、Jastec、晶盛机电子公司、西部超导子公司等,未看到宁波建信进入该领域公开信息 [9] 外加磁场对电池影响 - 外加磁场可降低氧含量、提高硅晶体电阻均匀性,降低光致衰减和电势诱生衰减,降低氧含量意义重大,可提高成材率 [9][10] 电池技术应用 - 采用外加磁场可得到 8N 级以上晶体纯度,应用视电池行业需求而定 [10] 单晶炉价格 - 光伏用单晶炉价格通常在 200 万元以内 [10] 新型坩埚相关 - 无新型坩埚用电量及头尾边皮利用率相关数据,采用 MCZ 技术可降低 C、O 含量,提高成材率 [10][11] 不同领域应用对比 - 半导体领域要求中心场 50000Gs,晶体纯度 11N;普通硅部件领域 5000Gs,晶体纯度 9N;N 型光伏领域 500 - 1500Gs,晶体纯度 8N;传统光伏领域无磁场,晶体纯度 6N [11] 设备改造情况 - 给隆基存量单晶炉改造可能性较小,取决于炉体设计、原材料和拉晶厂意愿 [11] 市场情况 - 晶盛机电和连城数控率先推出 MCZ 设备,引领光伏领域长晶设备市场发展 [11] 合作情况 - 公司是隆基电磁供应商,交付超导磁体正常进行,积极跟进客户反馈,预计今明两年完成合同交付 [12] - 连城数控和隆基电磁合作紧密,公司无排他协议 [12]
辰光医疗(43030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00:00
辰 光 医 疗 430300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 1 第一节 重要提示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郑云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奕保证季度报 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季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季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 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 事项 | | 是或否 | | --- | --- | --- | | 是否存在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季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 | □是 | √否 | | 实、准确、完整 | | | |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季度报告的董事 | □是 | √否 | |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 | □是 | √否 | | 是否审计 | □是 | √否 | | 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 □是 | √否 | 2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主要财务数据 ...
辰光医疗:2022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预告公告
2023-04-14 18:51
证券代码:430300 证券简称:辰光医疗 公告编号:2023-042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报告说明会预告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 说明会类型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12 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平台(www.bse.cn)披露 了《2022 年年度报告》(公告编号:2023-030)及《2022 年年度报 告摘要》(公告编号:2023-031),为方便广大投资者更深入了解 公司 2022 年年度经营业绩的具体情况,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 公司拟召开 2022 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 二、 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一)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4 月 21 日(星期五)15:00-17:00。 (二)会议召开地点 本次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录全 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参与本次年 报业绩说明会。 董事会秘书:于玲女士 财务负责人:郑 ...
辰光医疗(4303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12 00:00
公司上市相关 - 2022年12月7日公司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格6元/股,共发行172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035亿元,发行后股本为8359.7126万股[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报送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11月16日收到注册批复,批复有效期12个月[5] - 公司证券简称辰光医疗,代码430300,成立于2004年8月3日,于2022年12月7日在北交所上市[26][29] - 公司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取得募集资金[119] - 2022年11月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拟发行及实际发行数量均为15,000,000股,发行价格6元,募集金额90,000,000元[170] 公司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有效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50项、外观专利9项、美国专利1项、欧盟专利1项,已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在申请审核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2项和PCT专利1项[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6项国内外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55] 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情况 - 2022年3月28日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聘任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年度审计机构,4月28日继续聘任其为2022年年度审计机构,5月18日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5] - 公司聘请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12月7日 - 2025年12月31日[32] - 公司董事会认可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性[109] 公司业务合作情况 - 2022年8月子公司上海辰昊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与隆基电磁签订大孔径热处理超导磁体合作协议[7] - 2022年12月公司再度与复旦大学合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7.0T超高场强小动物磁共振平台[8] 公司面临的风险 - 超导磁共振系统核心零部件及技术被国际厂商垄断,公司攻克MRI系统三大核心硬件,储备多种产品体系,存在产品技术创新不能产业化应用风险[15] - MRI人才培养周期长、要求高,公司后续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核心研发团队人才流失[15] - 全球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化发展,公司不能跟进技术创新式发展存在技术升级迭代风险[16] - 中国MRI市场将进入整合时代,公司若产品研发不满足下游需求,可能错过产业整合窗口[16] - 公司外销业务使用美元定价、结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和经营业绩[1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由34.06%稀释至27.95%(不考虑行使超额配售权),可能影响决策效率和公司经营[17] - 公司为MRI产业链核心硬件企业,存在研发投入资本化会计处理,若情况不利或影响业绩[17] - 公司多项3.0T和7.0T相关储备技术产品未规模化销售,对应无形资产有减值风险[17] - 公司募投项目若条件变化或遇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预期效果甚至失败,不利未来经营[17] - 报告期内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增加募投项目实施风险相关分析[18] - 我国对境外医疗电子产品进口备案管理严格,影响公司海外维保业务及深耕境外市场能力[17] - 公司员工工作环境复杂,虽无安全生产事故,但仍有安全风险[17]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1]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83,597,126股,优先股总股本0股,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王杰[3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87,808,941.18元,较2021年的196,154,151.59元减少4.25%[36] - 2022年毛利率为40.74%,2021年为39.81%[3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82,349.31元,较2021年的24,243,680.47元减少3.14%[3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679,672.98元,较2021年的20,652,957.37元减少9.55%[36] - 2022年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78%,2021年为12.90%[36] - 2022年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8%,2021年为10.99%[3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较2021年的0.35元减少2.86%[36] - 2022年末资产总计441,329,792.83元,较2021年末增长22.50%;负债总计149,269,302.09元,较2021年末减少8.72%[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6,129,605.92元,较2021年末增长48.05%;每股净资产3.54元,较2021年末增长21.23%[3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209,781.36元,较2021年减少151.39%[39] - 2022年总资产增长率为22.5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4.25%,净利润增长率为 -3.14%[40]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与业绩快报相差 -64,833.31元,差异变动 -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58,350.00元,差异变动0.25%[4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706,002.36元、38,105,692.22元、60,933,545.38元、71,063,701.22元[4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255,356.71元、 -3,151,061.23元、12,495,892.92元、15,392,874.33元[4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754,964.58元,所得税影响数805,363.49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802,676.33元[47]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3,759,546.93元[46]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35.98%,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3.82%[37] - 上上年期末调整重述后资产总计为303,814,236.72美元,负债合计为130,422,679.13美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3,391,557.59美元[49][50] - 上上年期末调整重述后营业收入为142,464,730.29美元,净利润为4,253,595.28美元[50]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441,329,792.83元,较上年末增加22.50%;负债总额149,269,302.09元,较上年末减少8.7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6,129,605.92元,较上年末增加48.05%[60]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808,941.1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5%;营业利润20,206,263.7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0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82,349.3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4%[60] - 2022年国内营业收入160,457,804.9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65%;国外营业收入27,351,136.2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6%[61] - 2022年研发投入17,028,951.0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27%,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07%[6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88,476,796.23元,占总资产20.05%,较上年末增加94.72%;应收账款104,902,192.43元,占总资产23.77%,较上年末增加81.41%[66] - 2022年末存货69,539,290.67元,占总资产15.76%,较上年末增加16.35%;固定资产114,517,566.40元,占总资产25.95%,较上年末减少4.50%[66] - 2022年末无形资产38,830,517.88元,占总资产8.80%,较上年末增加7.19%;短期借款80,642,428.33元,占总资产18.27%,较上年末增加21.65%[66][67] - 2022年末长期借款7,200,000.00元,占总资产1.63%,较上年末增加190.32%[67] - 2022年营业成本111,299,837.94元,占营业收入59.26%,较上年下降5.73%;毛利率40.74%,较上年的39.81%有所提升[69] - 2022年营业利润20,206,263.71元,占营业收入10.76%,较上年同期下降19.03%;净利润22,702,857.95元,占营业收入12.09%,较上年同期下降2.75%[69][71]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87,808,941.18元,同比下降4.25%,国内营收160,457,804.95元,降0.65%,国外营收27,351,136.23元,降21.06%[72][75][79][80] - 营业成本111,299,837.94元,下降5.73%,主要因成本控制[72][75] - 销售费用增加9.06%,因销售人员和人工成本增加[72] - 管理费用增加33.29%,因停工损失和上市费用[72] - 研发费用减少30.57%,受外部影响及项目处于后期[72] - 财务费用减少44.17%,因美元汇率上升和贷款利率下降[72] -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725.00%,因应收账款余额增加[72] -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644.17%,因计提存货跌价和质保金账龄增加[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209,781.36元,降151.39%,因销售回款减少和采购支出增加[86][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925,081.19元,增651.69%,因发行股票募资和贷款现金增加[86][87] - 2022年研发支出17028951.03元,占营业收入9.07%,比上年同期减少45.27%,占比同比下降6.79%[98][99]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29.05%,同比下降15.02%[100]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780.89万元,较2021年度下降4.25%[107] - 2022年度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494.72万元,较2021年度下降63.92%[107] 公司主营业务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是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及科研领域特种磁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53] - 公司下属2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控股子公司,各有不同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54] - 公司收入模式以直销为主,部分采用经销模式,报告期内销售模式等未变[55]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化工原料等,报告期内采购关键资源未变[5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包括超导磁体及磁体配件收入等,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结构未变[56] - 公司商业模式为自主研发,订单和定制生产,报告期内未变[56]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认定[55][57][58] 子公司经营数据 - 上海辰昊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营业收入22997756.52元,净利润2480971.18元[90][93] - 上海辰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辰光医疗持股70%,营业收入50245520.59元,净利润 - 2598304.53元[91][94] 公司税收政策 - 公司2020 - 2022年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95] - 2021 - 2022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1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22 - 2024年,超100万元但不超3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95] - 子公司上海辰昊、上海辰时、上海辰瞻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96] - 公司享受2022年第二、三季度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97] - 子公司上海辰昊、上海辰瞻2022 - 2024年享受附加税及印花税减免优惠政策[97]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32通道臂丛神经线圈处于第一版样机研制测试阶段,目标是结合超柔线圈工艺布局线圈结构,获取高信噪比,满足高端特殊成像需求[104] - 16通道开放式乳腺线圈处于第一版样机设计阶段,要求成像FOV增大,具备穿刺功能,提升乳腺成像及介入穿刺领域市场占有率[104] - 32通道超柔体线圈处于样机生产阶段,顺应多通道、轻便的线圈发展趋势,基于“云线圈”技术开发[105] - 高密度高清晰度48通道颈脑血管一体化线圈处于第一套样机研制阶段,实现颈脑血管一体高分辨率成像[105] - 32通道全景线圈及射频链路处于第一套样机研制阶段,为国产整机厂商磁共振系统提供全套解决方案[105] -
辰光医疗(430300) - 2022 Q4 - 年度业绩
2023-02-27 00:00
年度营业收入及利润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87,873,774.49元,同比下降4.22%[3][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23,999.31元,同比下降3.38%[3][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8,621,322.98元,同比下降9.84%[3][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下降2.86%[3][5] - 2022年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略有下降[6] 报告期末资产及权益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41,281,442.83元,较期初增长22.49%[4][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96,071,255.92元,较期初增长48.02%[4][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54元,较期初增长21.23%[4][5] 资产增长原因 - 报告期末总资产等增长是因发行股票募资及未分配利润增加[7] 数据说明 - 公告数据为初步核算,未经审计,以年报披露为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