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00227)

搜索文档
第一上海:2024年盈利7797.4万港元 同比扭亏
搜狐财经· 2025-04-18 11:25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一上海2024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总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扭亏,同时介绍了公司业务、现金流、资产负债等多方面情况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亿港元,同比增长24.77%;归母净利润7797.4万港元,同比扭亏;基本每股收益为0.0356港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1%,较上年同期上升3.66个百分点 [3][24] - 以4月17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市盈率(TTM)约6.88倍,市净率(TTM)约0.22倍,市销率(TTM)约1.37倍 [3]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通过金融服务、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及酒店、医疗及保健、直接投资五个分部经营业务 [1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金融服务1.686亿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1.514亿港元,物业开发0.676亿港元,其他业务0.028亿港元 [1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金融服务1.568亿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1.468亿港元,物业开发0.139亿港元,其他业务0.073亿港元 [22]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8335.2万港元,同比减少8936.4万港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11亿港元,同比减少8586.1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亿港元,上年同期为1.15亿港元 [28] 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减少25.21%,占总资产比重下降8.06个百分点;投资性房地产较上期末减少3.5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95个百分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期末减少1.53%,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44个百分点;使用权资产较上期末减少55.24%,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26个百分点 [36] 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期末减少20.6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5.94个百分点;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减少43.03%,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88个百分点;长期借款较上期末减少37.9%,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27个百分点;租赁负债较上期末减少68.84%,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19个百分点 [39]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57,速动比率为1.43 [42] 历年数据情况 - 展示了历年总营收、净利同比增长情况,总营收、净利半年度变动情况,人均创利/创收情况,经营现金净额、归母净利润情况,总资产周转率情况,固定资产周转率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主要负债堆积图,资产负债率情况 [18][22][32]
第一上海(0022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8: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录得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780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3.56港仙,2023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11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65港仙[11]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780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约1100万港元,实现转亏为盈[20] - 2024年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3.56港仙,2023年为每股基本亏损0.65港仙[20]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为3.9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5%[20]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总额增加5%,由2023年约24.32亿港元增至约25.56亿港元[2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筹集银行贷款约1.07亿港元(2023年:1.84亿港元),持有现金储备约2.9亿港元(2023年:3.42亿港元)[27]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降至4.2%(2023年:7.6%)[27]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1.90679905亿股,与2023年持平[27] - 2024年4月26日,集团出售上海中创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所有股权及股东贷款,现金代价分别约为3800万元人民币及600万元人民币,年度出售股权收益约6500万港元[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账面总净值约为5.58亿港元(2023年:5.7亿港元),定期存款约1500万港元(2023年:1500万港元),已使用银行融资额约为1.07亿港元(2023年:1.84亿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或然负债总额约为1400万港元(2023年:2100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用569名员工,其中343名位于中国大陆,年度员工成本约为2.08亿港元(2023年:2.03亿港元)[33]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亦为零元[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为2.69049亿港元,2023年为9144.9万港元[48] - 2024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5.2万港元,2023年为5.1万港元[49] - 2024年营业额为390,386千港元,2023年为312,875千港元[130]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8,214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9,869千港元[130]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77,974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0,629千港元[13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56港仙,2023年为亏损0.65港仙[130]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0,475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3,884千港元[13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89,382千港元,2023年为1,276,562千港元[134]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759,120千港元,2023年为4,340,220千港元[134]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2,391,328千港元,2023年为3,051,415千港元[13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367,792千港元,2023年为1,288,805千港元[134]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657,174千港元,2023年为2,565,367千港元[13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01,146千港元,2023年为133,68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4.34%[13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556,028千港元,2023年为2,431,68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11%[136] - 2024年营运活动耗用净现金83,352千港元,2023年产生净现金6,012千港元[13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139,840千港元,2023年为114,89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1.71%[138] - 2024年融资活动耗用净现金110,803千港元,2023年为24,94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4.24%[13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4,315千港元,2023年增加95,963千港元[138]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8,214千港元,2023年亏损9,869千港元[140]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2,261千港元,2023年其他全面亏损为4,015千港元[140]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0,475千港元,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3,884千港元[140] 香港金融市场情况 - 2024年初香港股市成交量萎缩,单日成交额跌破800亿港元,9月美国降息、中央政府宣布经济刺激措施后,下半年成交量及投资者情绪回升[10] - 2024年恒生指数突破18300点,10月达23000点高位,单日成交额创超6200亿港元历史纪录[13] - 2024年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募资金额较2023年轻微下降3%,在全球募资规模中排名第四[13] - 2025年香港股市展望审慎乐观,有望在支持性货币政策和中国内地经济复苏推动下增长[15] - 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胀可能缓和,但地缘政治风险及贸易紧张局势仍是不确定因素[15] - 2025年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有望持续强劲,但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对中国内地经济政策依赖等风险[15] - 2025年香港股市走势取决于全球宏观经济状况以及中国内地政策措施的有效性[15] - 2024年恒生指数年末收报20000点,较2023年上涨18%[21]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服务部营运溢利较2023年增加约三倍,经纪佣金收入及孖展贷款利息收入分别增加9%及7%,顾问服务收入减少12%[21] - 2024年物业及酒店部营运亏损为290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2800万港元[22] - 2024年来自物业销售营业额较2023年增加约四倍,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业务营业额上升17%[24] - 2024年公司持有之投资物业录得公平值亏损净额约400万港元,2023年为公平值收益净额约2100万港元[24] - 2024年其他业务部录得营运收益为6600万港元,2023年为营运亏损100万港元[25] 公司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劳元一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11.76083847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3.69%[57] - 2024年12月31日,杨伟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2175.8693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99%[57] - 2024年12月31日,周小鹤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16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01%[57] - 陈俏女士和好仓权益总计137,64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28%;尹坚先生和好仓权益总计137,648,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6.28%[60] 公司购股计划 - 2024年5月24日公司股东批准购股计划,公司可发行购股不超计划批准当日已发行股份10%,已授出未行使购股行使后发行股份数不超已发行股份30%[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计划有待授出购股可认购219,067,99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约10%[61]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根据计划授予同一参与者购股获行使时已发行或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1%[61] - 授出购股代价为1.00港元,参与者认购价不得少于特定条件下的最高收市价[62] 公司业务交易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集团源自五大客户销售额及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百分比均低于总数30%[66] - 2024年公司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67] 公司治理结构 - 2023年李之耘被聘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9] - 邱红2000年加盟集团,现为公司行政总裁[4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43] - 公司各非执行董事均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服务合约[53] - 报告年度董事会举行了四次会议讨论整体策略及集团经营和财务表现[75] - 董事会现由四位执行董事及五位非执行董事组成,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成员三分之一以上[76]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为劳元一先生,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有所偏离[78] - 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两年,受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及重新委任规限[79] - 截至年报刊发日,董事会由一名女性及八名男性董事组成[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队伍男女百分比约为46%:54%[81] - 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一次,符合资格可候选连任[82]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及审核三个专业委员会协助履职[87] - 提名委员会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结构等并评估独董独立性[88] - 薪酬委员会旨在协助董事会制定薪酬政策,检讨及审批董高人员薪酬组合[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高人员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86] - 报告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讨论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并批准薪酬组合[90] - 审核委员会于1998年12月27日成立,2016年8月26日更新书面职权范围,报告年度举行4次会议,2024年3次会议与外部核数师会面[91] - 2024年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股东周年大会召开次数分别为4次、1次、1次、4次、1次[99] - 劳元一先生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辛树林先生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杨伟坚先生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以公司秘书身份出席所有董事会/董事委员会会议[99] - 劳苑苑女士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3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郭琳广先生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吴家玮教授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刘吉先生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99] - 杨伟坚自1995年起担任公司秘书,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规定[100]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5月24日召开,外部核数师及全体董事出席[103] - 持有公司全体股东总投票权不少于5%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4] - 公司董事需在接获请求书21天内安排在通告发出后28天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4] - 与请求书有关的股东人数持有不少于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投票总投票权2.5%,或不少于50名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可递交请求在股东周年大会动议决议案[109] - 有关股东需在股东周年大会举行前不少于六周(要求发决议案通知请求书)及前不少于一周(其他请求书)送请求书副本并存放合理款项[109] 审计相关情况 - 审计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真实反映2024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11] - 审计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审计准则》进行,获审计凭证充足适当[112][113] - 审计方独立于公司并履行专业道德责任[114] - 审计涵盖2024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负债表等多项报表及附注[115]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报告[124] - 核数师按香港《公司条例》第405条报告意见,不对报告内容向其他人士负责[124] - 核数师认为管理对应收孖展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判断及估计有凭证支持[118] - 核数师认为管理对开发中物业及待售物业可变现净值判断及估计有凭证支持[119] 公司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孖展贷款为港币1082.2百万元,已计提港币1.8百万元亏损拨备[1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开发中物业为港币150.8百万元,待售物业为港币323.3百万元[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开发中物业及待售物业未计提拨备[119]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相关责任 - 公司董事负责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拟备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22] - 公司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适用时披露相关事项及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122]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23]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
第一上海:予中国宏桥(01378)“买入”评级 目标价20.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10 12:51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一上海予中国宏桥“买入”评级,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509亿元/1541亿元/1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231亿元和250亿元,给予2025年8倍PE估值,目标价20.5港元,较现价有31%上涨空间 [1] 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61.69亿元,同比+16.9%;毛利421.63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223.72亿元,同比增长95.21%,业绩增长受益于铝价提升、成本下降和产品销量增加 [2] 一体化优势 - 电解铝行业有产能天花板,公司受益全产业链优势,上游铝土矿通过合资公司拓展几内亚项目保障原材料供应,山东、印尼氧化铝产能约1950万吨,山东、云南电解铝产能约646万吨,一体化优势增厚利润、控制成本 [3] 行业供需与价格 - 国内电解铝产能上限政策预计持续,全球产能增长缓慢,国内经济恢复使新能源、新型制造业铝需求成增长变量,总需求增长支撑价格高位;氧化铝年初降价接近成本价,下跌空间有限,公司利润率有保障 [4] 股东回报 - 2024年公司全年派息每股161港仙,派息率63%,对应股息率超10%,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24.4亿港元,平均派息率超41% [5]
第一上海证券:维持网龙(00777)“买入”评级目标价1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07 08:41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一上海证券维持网龙“买入”评级,目标价15港元,强调游戏业务稳健、教育业务有市场空间潜力,公司游戏IP发展、海外市场拓宽和平板产品推广有望带来新业绩增长 [1] 2024年业绩 - 网龙2024年全年营收60.5亿元,归母净利润3.1亿元,业绩压力源于游戏业务主动降低付费门槛致收入短期收缩和Mynd.ai业务处于海外市场转型周期需求阶段性放缓 [2] - 利润端表现优于收入端,净利润同比上升17.4%,全年毛利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65.2% [2] 游戏业务主动调整 - 全年游戏业务营收39.4亿元,主力IP《魔域》端游收入下滑,因主动降低新用户付费门槛扩大用户基数 [2] - 《魔域》整体MAU同比增长10.1%,《魔域互通版》MAU同比大幅提升37.5%,跨端协同策略有效激活用户活跃度 [2] - 今年推出《魔域再起》,计划下半年推出MMORPG手游《代号 - 龙》等新游丰富产品矩阵,AI+游戏战略下降本增效初现,预计游戏业务有望企稳回升 [2] 教育业务短期承压 - 教育业务营收21.1亿元,同比下滑,因海外教育信息化市场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IFPD终端需求暂显疲软 [3] - 得益于材料及运输成本优化,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26% [3] - 短期海外教育预算波动有压力,长期全球教育数字化渗透率提升逻辑未变,市场调整后有望改善利润扭亏为盈 [3]
第一上海(0022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390,386千港元,2023年为312,875千港元[4] - 2024年毛利为219,880千港元,2023年为207,434千港元[4] - 2024年营运溢利为25,955千港元,2023年亏损62,301千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6,230千港元,2023年为5,968千港元[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8,214千港元,2023年亏损9,869千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56港仙,2023年每股亏损0.65港仙[4]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2,261千港元,2023年亏损4,015千港元[5]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20,475千港元,2023年亏损13,884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390,386千港元,2023年为312,875千港元,同比增长24.77%[16] - 2024年公司营运溢利为25,955千港元,2023年营运亏损为62,301千港元,扭亏为盈[1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86,230千港元,2023年为5,968千港元,同比增长1344.87%[1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5,048,502千港元,2023年为5,616,782千港元,同比下降10.12%[16]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58,616千港元,2023年为 - 555千港元,同比增长10640.54%[18] - 2024年折旧为36,824千港元,2023年为40,432千港元,同比下降8.92%[19] - 2024年税项支出为8,016千港元,2023年为15,837千港元,同比下降49.38%[2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港币77,974,000元,2023年为股东应占亏损约港币10,629,000元[2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2,190,679,905股计算,2023年为1,643,652,986股[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港币78,000,000元及每股基本盈利3.56港仙,2023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港币11,000,000元及每股基本亏损0.65港仙[31] - 2024年集团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7800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1100万港元转亏为盈[34] - 2024年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3.56港仙,2023年为每股基本亏损0.65港仙[35] - 2024年集团总收入约为3.9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5%[35] - 2024年集团资产净值总额增加5%,从2023年约24.32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25.56亿港元[35]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89,382千港元,2023年为1,276,562千港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759,120千港元,2023年为4,340,220千港元[6] - 2024年应付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264679千港元,2023年为2853093千港元[7] - 2024年应付税项为41353千港元,2023年为40876千港元[7] - 2024年租赁负债为8018千港元,2023年为13278千港元[7] - 2024年借贷为77278千港元,2023年为135656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2391328千港元,2023年为3051415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367792千港元,2023年为1288805千港元[7]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657174千港元,2023年为2565367千港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01146千港元,2023年为133681千港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556028千港元,2023年为2431686千港元[7] - 2024年应收账款总值255,092千港元,亏损拨备1,099千港元,净额253,993千港元;2023年总值258,420千港元,亏损拨备483千港元,净额257,937千港元[23] - 2024年应付账款总值2,082,030千港元,合约负债13,717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账款168,932千港元,总计2,264,679千港元;2023年总值2,602,267千港元,合约负债83,886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账款166,940千港元,总计2,853,093千港元[25] - 2024年应付及其他应付证券客户账款中存放于独立信托账户的为港币1,726,732,000元,2023年为港币2,355,177,000元[26] 各地区营业额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地区营业额为170,471千港元,2023年为160,115千港元,同比增长6.47%[17] - 2024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153,817千港元,2023年为109,024千港元,同比增长41.09%[17] - 2024年法国地区营业额为66,098千港元,2023年为43,736千港元,同比增长51.13%[1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亦为港币零元[22]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港币零元)[45]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可呈报的营运分部包括金融服务、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及酒店、其他业务[15] 金融市场情况 - 2024年初香港股市受高利率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单日成交额跌破港币800亿元,9月美国降息及中央政府经济刺激措施使市场信心回升[30] - 2024年恒生指数10月达23000点高位,年末收报20000点,较2023年上涨18%[37] - 2024年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募资额较2023年轻微下降3%,全球排名第四[3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服务部营运溢利较2023年增加约三倍[36] - 2024年经纪佣金收入及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较2023年分别增加9%及7%[37] - 2024年顾问服务收入较2023年减少12%[37] - 2024年物业及酒店部营运亏损为2900万港元,2023年亏损2800万港元[38] - 2024年物业销售营业额较2023年增加约四倍,主要来自黄山项目,无锡项目物业销售量下降有所抵销[39] - 2024年集团持有之投资物业录得公平值亏损净额约港币400万元,2023年为公平值收益净额约港币2100万元[39] - 2024年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业务营业额较2023年上升17%,因2023年上半年巴黎酒店屋顶翻新关闭[39] - 2024年其他业务部录得营运收益为港币6600万元,2023年为营运亏损港币100万元,增长因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40] 公司出售业务情况 - 2024年4月26日,集团出售上海中创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所有股权及股东贷款,现金代价分别约为人民币3800万元及约人民币600万元,录得出售股权收益约港币6500万元[43] 公司股东大会及股份过户相关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46] - 公司将由2025年5月20日至2025年5月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4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赎回本身任何证券,亦无购买或出售任何本公司于港交所上市之证券[4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49]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劳元一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但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对公司及业务有利[50]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50]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确认集团初步业绩公告与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其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52] 公司董事证券交易规定遵守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标准守则,董事会成员确认在2024年全年遵守规定标准[51] 公司公告及年报发布情况 - 全年业绩公告将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发,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两网站刊发[53]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刊发日期,董事会有四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和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第一上海证券:理想汽车智能驾驶推送加速 车辆毛利率回升明显
证券时报网· 2024-11-11 13:55
理想汽车三季度业绩情况 - 2024年三季度实现车辆销售收入413.2亿元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36.3% [1] - 2024年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15.3万辆同比增长45.4% [1] - 三季度车辆毛利率提升至20.9% [1] - 新产品L6抬升整体销量平均月销量达到25000台进一步扩大20万元及以上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1] 新智驾方案相关情况 - 7月底发布基于端到端和视觉语言模型的全新自动驾驶技术架构9月进行万人规模测试 [1] - 10月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车型推送OTA6.4更新 [1] - 目前交付30万以上车型中选择ADmax版本用户达到70%L6高配版本用户率达到30% [1] 纯电车型相关准备情况 - 于145个城市拥有479家零售中心于221个城市运营436家售后维修中心及理想汽车授权钣喷中心投入使用894座理想超充站配备4286个充电桩为纯电车型发布打好基础 [1] - 纯电车型将成为明年主要增量20万以上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公司估值情况 - 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对公司进行估值求得永续增长率为3%维持买入评级 [2]
第一上海(0022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17
市场环境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市场平均每日市场成交量下跌4%,恒生指数在14,961点至19,636点之间波动,期末收于17,719点[17]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部受通胀、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行业整体受负面影响[17]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香港经济增长将更缓慢,会保持严格成本控制及审慎风险管理[18] 公司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660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3.02港仙;2023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2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12港仙[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2.0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3%,资产净值总额约24.6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1%[19]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部营运溢利约10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轻微下降[20] - 2024年上半年受平均每日市场成交量下跌4%影响,经纪业务佣金收入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5%,承销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孖展贷款利息收入增加3%[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入较2023年同期下跌40%[2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及酒店部营运亏损25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9%[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开发业务营运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增长近四倍[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营运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减少7%,投资物业估值亏损从400万港元增加至1100万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业务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增加37%[23] - 其他业务部报告期内营运溢利6800万港元,2023年同期营运亏损10万港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股权收益约6600万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2.08743亿港元,营运溢利3448.5万港元,期内溢利6610.8万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3.02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亏损0.12港仙[29]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2809.4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691.6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236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76562亿港元有所下降[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1.0445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4022亿港元有所下降[3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27.5930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51415亿港元有所下降[3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4.6364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31686亿港元有所上升[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运活动耗用净现金1.43757亿港元,而2023年同期产生净现金5552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9312.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088.4万港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耗用净现金4254.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473.4万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6648亿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56636亿港元有所下降[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2809.4万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6626.1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利息收入36862000港元,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及酒店、其他业务无此项收入[41]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营业额78650000港元,物业开发54940000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72344000港元,其他业务2809000港元,总计208743000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分部业绩9568000港元,物业开发 - 4725000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 - 19846000港元,其他业务67668000港元,总计52665000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营运开支净额 - 18180000港元,营运溢利34485000港元,财务收入净额31784000港元,除税前溢利66269000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利息收入35787000港元,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及酒店、其他业务无此项收入[43]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营业额84389000港元,物业开发12625000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56319000港元,其他业务3739000港元,总计157072000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金融服务分部业绩9834000港元,物业开发 - 8062000港元,物业投资及酒店 - 7366000港元,其他业务 - 126000港元,总计 - 5720000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营运开支净额 - 20138000港元,营运亏损 - 25858000港元,财务收入净额27174000港元,除税前溢利1316000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6594.6万港元,较2023年有所增加[46] - 2024年上半年运营溢利相关成本中,折旧为1930.3万港元,员工成本为9742.7万港元[4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3178.4万港元,高于2023年的2717.4万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税项支出为16.1万港元,远低于2023年的472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03港元,2023年为每股亏损约0.0012港元[5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135.3万港元,2023年为360.8万港元[46][55][56] 业务发展 - 公司贯彻策略性业务模式,投入开发金融服务、物业及酒店业务[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及酒店业务因旅游业逐步改善而温和复苏,巴黎酒店在维修后复业,奥运期间表现改善[17] - 公司确认部分位于黄山的物业销售,但其他物业项目的轻微估值亏损抵减了部分收益[17] 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筹集有抵押银行贷款约1.59亿港元,现金储备约2.52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降至6.5% [24]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1.90679905亿股,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24] - 集团将账面总值约5.64亿港元资产及1500万港元定期存款作为抵押,无银行借款以客户抵押证券作抵押[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或然负债总额约1500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2100万港元[26] - 2024年4月26日,集团出售附属公司股权及股东贷款,获现金代价约4400万元,录得出售股权收益约6500万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543名,较2023年6月30日减少25名,员工成本约9700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计资产总值为53.2806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16782亿港元有所下降[44][45] - 2024年6月30日开发中物业(正常营运周期内)为2024.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649亿港元大幅减少[57]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物业等资产有添置、出售等变动,导致账面价值变化[55]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2,4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7,937千港元[5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值为2,405,61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02,267千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04厘,2023年12月31日为6.59厘[65]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2,190,680千股,对应金额1,265,591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66] - 2023年11月16日公司完成公开发售,发行新股份625,908,544股,每股认购价0.11港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上海中创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录得出售收益约64,536,000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另一间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录得出售收益约1,410,000港元[69] - 2024年6月30日物业等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308,57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3,223千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未来最低租赁应收总额为39,2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940千港元[71] - 为物业买家按揭融资担保金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0,751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5,296千港元[72] - 2024年6月30日诉讼相关拨备为4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00万港元[72]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报酬为7,114千港元,2023年为6,913千港元[74] - 已完成出售一间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股权给关联方,现金代价约350万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财务资产总额为33,54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148千港元[77][78] 股权结构 - 劳元一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1,169,539,847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3.39%[80] - 杨伟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21,758,693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99%[80] - 周小鹤先生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总数为16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01%[80] - 2024年6月30日,陈俏女士和好仓权益总计137,648,000股,占比6.28%;尹坚先生好仓权益总计137,648,000股,占比6.28%[85] 公司治理 - 2024年5月24日公司股东批准终止2014年购股计划并采纳2024年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购股权根据2014年计划及2024年计划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未行使[84] - 期内公司未赎回任何证券,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买卖在港交所上市的证券[86]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港币零元)[87]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劳元一先生兼任[88] - 提名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3月1日,成员含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劳元一先生[89] - 薪酬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6月30日,成员含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劳元一先生[90]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27日,成员含非执行董事和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方法,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审阅未经审计综合中期业绩[91]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标准守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均遵守规定标准[91] 准则评估 - 公司已开始评估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的影响,但无法确定是否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37]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证券投资、企业融资等业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36]
第一上海(0022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38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08,74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57,072千港元[2] - 期内溢利为66,108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3,404千港元[2]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6,261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931千港元[2]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02港仙,去年同期亏损0.12港仙[2] - 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38,01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3,512千港元[3]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8,094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6,916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20.874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7072亿港元[11][1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6626.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1.6万港元[1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港币6626.1万元,2023年为股东应占亏损约港币193.1万元[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660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3.02港仙,2023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2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12港仙[24][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为2.0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3%,资产净值总额为24.6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上升1%[2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23,6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6,562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104,45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40,220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2,759,3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51,415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463,6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31,686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53.2806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16782亿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243.5万港币,2023年12月31日为25793.7万港币[1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值为240561.1万港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0226.7万港币[2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58062.2万港币,2023年12月31日为285309.3万港币[21] - 存放于认可机构之独立信托账户之应付证券客户账款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21136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港币235517.7万元[22] 各项收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6594.6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135.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60.8万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折旧1930.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26.4万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9742.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518.9万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本期180.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9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海外所得税本期45.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7.6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土地增值税292.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89.2万港元[16]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服务部营运溢利约10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轻微下降,经纪业务佣金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5%,承销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孖展贷款利息收入增加3%,顾问服务收入下跌40%[26][2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及酒店部营运亏损25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9%,物业开发业务营运营业额增长近四倍,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营运营业额减少7%,投资物业估值亏损从400万港元增至1100万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业务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增加37%[2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部营运溢利68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营运亏损10万港元,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股权收益约6600万港元,无新直接投资项目[30] - 公司金融服务包括证券投资、经纪、融资等多项业务,物业及酒店业务包括开发、投资、管理等,其他业务为直接投资[26][28][30] 市场环境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有轻微回稳迹象,香港经济呈复苏迹象[23]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市场表现逊于主要海外市场,恒生指数在14961 - 19636点间波动,期末收于17719点,平均每日市场成交量下跌4%[24][27] 公司经营策略与展望 - 公司溢利好转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股权收益、黄山物业销售增加及巴黎酒店营业额上升,金融服务部表现被经纪及承销佣金收入减少部分抵消[25] - 公司物业及酒店业务温和复苏得益于旅游业改善,巴黎酒店在奥运期间业务表现逐步改善[24]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充满挑战,香港经济增长将更缓慢[31] - 公司将保持严格成本控制和审慎风险管理,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及自动化[3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亦为港币零元[18]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4] 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无赎回证券,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本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证券[35] 企业管治情况 - 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劳元一先生兼任[36][37] - 提名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3月1日,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劳元一先生[38] - 薪酬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6月30日,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劳元一先生[39]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27日,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方法等事宜[40] - 公司董事在2024年上半年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41] 业务交易情况 - 2024年4月26日,公司完成出售上海中创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所有股权及股东贷款,获现金代价分别约为人民币3800万元及600万元,上半年录得出售股权收益约港币6500万元[33] 账款相关政策 - 证券买卖及股票经纪业务应收账款付款期为交易日后两日,期货经纪业务为交易日后一日,集团其他业务一般信贷期为30至90日[19] - 除部分应付证券客户账项为孖展按金外,大部分应付及其他应付账款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21] - 除存放于独立信托账户之应付证券客户账款参考银行存款储蓄利率计息外,应付及其他应付账款为免息[22]
第一上海(0022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2:24
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 - 2023年全球经济表现参差不齐,金融市场出现上涨,但经济增长仍疲软[5] - 中国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内地银行信贷状况,人民币汇率下滑影响投资者情绪[6] - 2023年香港金融业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区金融中心竞争,经济出现复苏迹象[8] - 全球通胀逐步放缓,货币紧缩政策接近尾声,2024年全球多国大选将影响政府决策和地缘政治[14]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1,000,000港元,较上年减少80%[10] - 公司物业及酒店业务于2023年面临不确定因素,但出现温和复苏,物业销售受到正面影响[13] - 二零二三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港币11,000,000元,较去年减少80%[20] - 金融服务部營運溢利较去年大幅下降75%[21] - 公司經紀佣金收入下降24%,營業額减少8%[22] - 本集团的其他业务部包括医疗及保健业务及直接投资,2023年录得营运亏损为港币1,000,000元,较2022年减少了94%[30] - 公司已将账面总净值约为港币570,000,000元之资产作为银行贷款及一般银行融资额之抵押,已使用银行融资额约为港币184,000,000元[38]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或然负债总额约为港币21,000,000元,较2022年增加至港币9,000,000元[39] 公司治理及股东情况 - 吴家瑋教授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教育和行业经验[49][64] - 俞启镐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会计和管理经验[51][64] - 李之耘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多家公司的创始人,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53][64] - 邱红先生是公司的行政总裁,负责金融服务业务的管理和发展[54][6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具体业务详情在财务报表附注中[57] - 公司股本变动情况详细记录在财务报表附注中[60] - 公司可分配储备为港币91,449,000元[61] - 公司本年度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51,000港币[62] - 公司未在本年度内贖回任何证券,也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证券进行购买或出售[6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其中部分董事将告退但有资格连任[64][65][66] - 公司已为董事可能面临的法律行动作出投保安排[71]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勞元一先生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53.33%[72] - 除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其他人员未持有公司股份[73] - 公司主要股东情况:陳女士和尹先生分别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6.28%[75] - 公司设立了购股权计划,待授出的购股权可认购139,891,30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6%[78] - 购股权的行使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79] - 购股权的代价为港币1.00元,尚未有购股权根据计划授出、行使、失效或发行在外[81] - 公司未就整体或任何重大部分业务签订管理合约[82]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和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均低于总数的百分之三十[83] - 公司未进行任何需要披露的关联交易[84] - 公司董事会深信企业治理是成功的关键[89] - 董事会负责整体领导、战略发展和风险评估[91] - 董事会成员需为公司创造良好业绩和持续发展[92]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101] - 公司致力于员工队伍各层面的多元化[102] - 公司已成立三个专业委员会,包括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以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和承担责任[108] - 提名委员会的成员主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查董事会的结构、人数、组成和多样性,并提出建议[11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一致的薪酬政策,审查和批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组合[112] - 審核委員會的成员均为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遵循适当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14] - 公司委聘外部顾问对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审查,以提高管理水平[128] - 審核委員會认为公司的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有足够资源,对运营、财务、合规和风险管理职能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129] - 公司董事会和董事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提前通知董事并提供会议议程和文件,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保存[130] - 公司秘书负责向董事提供会议文件和相关材料,确保董事会程序得以遵循[130] - 公司董事在接獲請求書當日起計21天內未有妥為安排
第一上海(0022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1:55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营业额为312,875千港元,2022年为342,183千港元[3] - 2023年营运亏损为62,301千港元,2022年为97,247千港元[3] - 2023年除税前收益为5,968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64,394千港元[3] - 2023年年内亏损为9,869千港元,2022年为59,387千港元[3][12] - 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3,884千港元,2022年为180,109千港元[1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76,562千港元,2022年为1,320,228千港元[13]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4,340,220千港元,2022年为4,580,561千港元[13]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3,051,415千港元,2022年为3,362,043千港元[1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431,686千港元,2022年为2,379,470千港元[14] - 2022及2023年度分别确认损益调整总额港币543,000元及港币30,000元[29] - 2023年出售投资物业收益为港币5,000元,2022年亏损为港币129,000元[36] - 2023年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净额为港币373,000元,2022年收益净额为港币12,194,000元[36] - 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为港币400,000元,2022年无此项减值[36] - 2023年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为港币22,916,000元,2022年为港币9,002,000元[36]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港币20,687,000元,2022年亏损为港币30,730,000元[36] - 2023年外汇净收益为港币2,442,000元,2022年亏损为港币2,959,000元[36] - 2023年税项支出为港币15,837,000元,2022年税项抵免为港币5,007,000元[38] - 2023年营业额为3.12875亿港元,较2022年的3.42183亿港元下降约8.56%[40][42] - 2023年营运亏损为6230.1万港元,2022年为9724.7万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0][42] - 2023年除税前收益为596.8万港元,2022年为除税前亏损6439.4万港元[40][42] - 2023年资产总值为5.616782亿港元,较2022年的5.900789亿港元下降约4.81%[40][42]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4196.4万港元,较2022年的4468.1万港元下降约6.08%[40][42] - 2023年应付账款总值为2.602267亿港元,较2022年的2.934318亿港元下降约11.31%[51] - 2023年应收账款为2.57937亿港元,较2022年的1.50217亿港元增长约71.71%[5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647港元,较2022年的0.03582港元有所收窄[54] - 2023年公司录得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110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5600万港元减少80%;每股基本亏损为0.65港仙,较2022年的3.58港仙减少81%[60][73] - 2023年金融服务部营运溢利较2022年大幅下降75%,主要因经纪佣金收入下跌[67] - 2023年经纪佣金收入减少24%,孖展贷款利息收入增加5%,顾问服务收入较2022年增加35%[67] - 2023年公司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现金收入与2022年相若,投资物业录得公平值收益净额约2100万港元,2022年为估值亏损[68] - 2023年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业务营业额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68] - 2023年公司营业额约为3.1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8%[73] - 2023年公司资产净值总额增加2%,由2022年的约23.8亿港元增加至24.32亿港元[73] - 2023年物业及酒店部营运亏损较2022年下降64%至2800万港元,物业销售营业额增加78% [75] - 2023年其他业务部营运亏损为1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600万港元减少94% [76]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证券投资、企业融资、股票经纪等业务[16] - 证券买卖及股票经纪业务应收账款付款期为交易日后两日,期货经纪业务为交易日后一日,其他业务一般信贷期为30至90日[55]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已递交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适时递交2023年度报表,核数师报告为无保留意见[17] - 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也未派发[46]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 [80] 市场环境 - 2023年恒生指数下跌14%,收报17047点;平均每日市场成交量下降16%;首次公开招股筹集资金总额由2022年的1050亿港元下跌56%至460亿港元[65][67] 经济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对经济前景保持审慎乐观,中国内地2023年经济增长达年度目标约5%,预计情况2024年持续[71] 公开发售情况 - 2023年11月16日完成公开发售,发行625,908,544股新股份,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470万港元 [79] - 公司已将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用于偿还贷款约3270万港元及发展金融服务业务约3200万港元 [79] 股份过户登记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1日至2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82] 证券交易情况 - 2023年公司无赎回本身证券,无买卖上市证券 [83] 企业管治 - 2023年公司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第C.2.1条 [8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劳元一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 [91] 重大交易情况 - 2023年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及主要投资 [85] 业绩公告登载 - 公司将在联交所网站登载详尽业绩公告[98] 董事会成员 - 董事会现有四位执行董事分别为劳元一先生、辛树林先生、杨维坚先生及劳苑苑女士[99] - 董事会现有一位非执行董事为郭琳广先生[99] - 董事会现有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吴家玮教授、刘吉先生、俞启镐先生、周小鹤先生及李之耘先生[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