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文化集团(00419)

搜索文档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6: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8.2%至3.02亿港元(2024年同期:4.89亿港元)[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38.2%,从4.894亿港元降至3.024亿港元[2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02,38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89,398千港元下降38.2%[31] - 期内收入同比下降38%至302,381,000港元(2024年同期:489,398,000港元)[83] - 集团总收入同比减少38%至3.02381亿港元(2024年同期:4.89398亿港元)[99] - 毛利润同比下降39.8%至8,010万港元(2024年同期:1.33亿港元)[5] - 集团毛利同比减少40%至8014.6万港元(2024年同期:1.33198亿港元)[99] - 毛利为80.1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0%[102] - 期内亏损收窄至4,260万港元(2024年同期:4,620万港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49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102万港元减少14.7%[11][15] - 期内净亏损4264万港元,其中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767万港元[2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497.2万港元,同比收窄14.7%[37] - 期内亏损为42.64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6.184百万港元)[109] - 期内亏损收窄8%至42,641,000港元(2024年同期:46,184,000港元)[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6312万港元,非控股权益部分为2011万港元[1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累积亏损达22.6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73亿港元增加9.1%[11] - 经调整后亏损为41.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1.114百万港元或21%[109][111] - 期内经调整后亏损同比收窄21%至4120万港元(2024年同期:5231.4万港元)[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252,039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61,311千港元,下降36.0%[33] - 市场营销及推广费用从2024年同期的119,872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63,486千港元,下降47.0%[33] - 销售成本为222.23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8%[102] - 市场推广及销售费用为75.8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104] - 研发费用为7.798百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的7.72百万港元基本持平[105] - 行政费用为31.46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106] - 融资费用净额1028万港元,显著影响整体亏损规模[27] - 融资费用净额为10.28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0%[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费用净额同比增加50%至10,283,000港元(2024年同期:6,866,000港元)[8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包含融资费用净额10,28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866千港元增长49.8%[32]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318.8万港元,同比减少49.5%[40] - 使用权资产新增添置金额为239.4万港元[39] - 股份奖励计划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确认以股份为基础之薪酬开支约为31,000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拨回3,356,000港元[74] - 已售存货成本从104,162,000港元降至60,728,000港元,降幅41.7%[58] 各业务线表现 - 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5.4%,从3.733亿港元降至2.411亿港元[24] - 医药及保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4%,从1.161亿港元降至6107万港元[24] - 医疗产业数字化服务分部亏损1186万港元,智慧健康平台分部亏损202万港元[27] - 娱乐及媒体业务实现分部盈利96.5万港元,收入仅22.9万港元[27] - 医智诺收入2.41亿港元同比下降35%[84][89] - 医智诺毛利率33.1%较去年同期32.5%保持稳定增长[89] - 獴哥健康收入6106.8万港元同比下降47%[84] - 媒体及娱乐业务收入22.9万港元(去年同期无)[84] - 媒体及娱乐业务分部利润96.5万港元(2024年同期:分部亏损210.4万港元)[96] - 娱乐及媒体业务收入22.9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96] - 獴哥健康收入同比减少47%至6106.8万港元(2024年同期:1.16118亿港元)[93] - 獴哥健康分部亏损同比收窄56%至202.4万港元(2024年同期:458.3万港元)[93]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减少35%至2.41084亿港元(2024年同期:3.7328亿港元)[99][100]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毛利同比减少34%至7977.5万港元(2024年同期:1.2124亿港元)[99] - 獴哥健康毛利同比减少97%至33.8万港元(2024年同期:1195.8万港元)[99] - 医智诺分部亏损收窄30%至11,860,000港元(2024年同期:16,855,000港元)[83] - 獴哥健康分部亏损收窄56%至2,024,000港元(2024年同期:4,583,000港元)[8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8%至1,730万港元(2024年末:3,445万港元)[8][10] - 应收账款及票据同比激增106%至7,880万港元(2024年末:3,820万港元)[8] - 流动负债大幅上升至3.76亿港元(2024年末:1.76亿港元)[9] - 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项下达1.17亿港元[9] - 权益总额转为负值-1,940万港元(2024年末:正2,370万港元)[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45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流动资产净额280万港元出现重大恶化[1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87,12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413,877千港元,增幅6.9%[28][30]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363,433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33,274千港元,增幅19.2%[28][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730.2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0%[112] - 流动负债净额为1.451亿港元,流动比率从1.02降至0.61[112] - 可换股债券总额为1.174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8817.6万港元[113][116] - 资本负债比率因权益负余额无法计算[113] - 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17.5%,从7505.1万港元增至8817.6万港元[1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344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730.2万港元,降幅49.8%[60] - 现金中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从3279万港元降至1563.6万港元,降幅52.3%[6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7505.1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8817.6万港元,增幅17.5%[65] - 即期银行及其他借贷从5539.7万港元增至8817.6万港元,增幅59.2%[65]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5341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8441.2万港元,增幅58.0%[6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从6031.2万港元增至8025.8万港元,增幅33.1%[68] - 合约负债从260.8万港元降至153.6万港元,降幅41.1%[68] - 应收账款总额从47,878,000港元增至87,515,000港元,增幅约82.8%[55] - 账龄超过6个月的应收账款占比从20.4%升至42.8%[55]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净额从134,729,000港元降至127,503,000港元[55] - 存货中制成品从2,321,000港元增至9,934,000港元,增幅328%[57][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降至205.1万港元,同比下降41.8%[42]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77.6万港元,同比减少52.5%[44] - 商誉账面价值增至2738.4万港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45] - 对联营公司HB Entertainment Co., Ltd.的投资权益为10.62亿港元,较期初增长3.2%[47][48] - 公司持有联营公司Deep Sea Health Limited的权益为1260.2万港元[62] - 电影制作投资未动用金额从42,718,000港元降至34,633,000港元[5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2,820万港元(2024年同期:6,350万港元流出)[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281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45万港元改善55.6%[15]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6港仙(2024年同期:0.30港仙)[6] - 加权平均适用税率为21.04%,略高于2024年同期的20.58%[35]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3.58亿股,与去年同期持平[37]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余额为12.29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储备增加147万港元,主要来自与非控股权益交易[11] - 公司股本保持2.72亿港元,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1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汇兑储备为-731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28万港元扩大15.6%[11] - 汇兑收益净额11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汇兑亏损31万港元改善明显[24] - 外汇收益净额约112.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净额31万港元[114] - 未使用任何对冲工具管理外汇风险[114] - 分占联营公司HB娱乐业绩为盈利736,000港元(2024年:亏损2.104百万港元)[108] -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收入净额1.891百万港元(2024年:收入净额8.814百万港元)[103] - 未上市投资因汇率差额产生19.1万港元的公允价值收益[6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16.4万港元[49]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1.7万港元[50] - 投资物业最低租赁应收款总额为176,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和295,000港元(2024年12月31日)[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医智诺合作药企达367家较2024年末增长11.9%[87] - 平台注册医生数量6.8万名较2024年末增长12.9%[87] - 医智诺主导制定《生物医药数字化运营合规发展指南》填补行业空白[85] - 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全面合规时代来临[86][89] - 医智诺聚焦数字化营销服务进行组织架构重组优化成本[89] - 公司拥有2026年3月21日到期的可换股债券,若未兑换需到期偿还[15] - 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4月30日,金额为1.2亿港元[16] - 获得关联方提供的无抵押免息贷款额度1亿港元,有效期至2026年6月30日[17] - 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可能延长至2027年4月30日[112] - 公司于2024年3月发行本金总额为120,000,000港元的10厘可换股债券,分A、B两批次各60,000,000港元[75][76] - 可换股债券若按初步兑换价每股0.1014港元悉数行使,可转换为1,183,431,952股新股份[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117,397千港元,权益部分为2,204千港元,公平值总额为119,601千港元[77] - 可换股债券发行时公平值与面值差额4,243,000港元确认为一次性收益[79] - 北京一药良心10%股权收购代价通过抵消应收款约14,553,000港元偿付[51] - 一药良心估值采用市销率倍数2.84及缺乏市场流通折扣40%[53] - DSH股权出售代价为人民币23,200,000元[53] - 备考债务净额3037.5万港元,权益总额98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30.99%[113] - 全职雇员人数减少至175名,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0.8%[118]
ST浩丰(300419.SZ):上半年净亏损705.98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7 18: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 同比下降41.7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5.98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5.48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2元 [1]
弘毅文化集团(00419.HK)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刊发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3 12:20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弘毅文化集团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目的为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布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3 12:01
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公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其他信息 - 业绩公布日期为2025年8月13日[3] - 董事会主席为赵令欢先生,CEO为程武先生,总裁为袁海波先生[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袁健、初育国、王宋宋、潘敏[3]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1: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弘毅文化集團(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419 | 說明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150,000,000,000 | HKD | | 0.02 HKD | | 3,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150,000,000,000 | HKD | | 0.02 HKD | | 3,000,000,000 | | 2. 股份分類 | 優先股 | 股份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3日收盘,共有12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富誉控股(08269)以90.76%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35港元,最高价0.475港元 [1] - 信义能源(03868)创高率65%,收盘价1.200港元,最高价1.980港元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创高率42.86%,收盘价1.710港元,最高价1.900港元 [1] - ITE HOLDINGS(08092)创高率34.21%,收盘价0.047港元,最高价0.051港元 [1] - 星凯控股(01166)创高率30%,收盘价0.480港元,最高价0.650港元 [1] 中高涨幅股票 -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创高率26.47%,收盘价0.940港元,最高价1.290港元 [1] - 东江环保(00895)创高率23.33%,收盘价2.800港元,最高价3.700港元 [1] - 景业名邦集团(02231)创高率17.12%,收盘价0.690港元,最高价1.300港元 [1] - 亚太金融投资(08193)创高率16.67%,收盘价0.290港元,最高价0.350港元 [1] - 正大企业国际(03839)创高率16.5%,收盘价4.620港元,最高价4.660港元 [1] 低涨幅股票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高率14.52%,收盘价3.7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 [1] - 宏华集团(00196)创高率13.64%,收盘价0.216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科利实业控股(01455)创高率11.76%,收盘价0.280港元,最高价0.285港元 [1] - 华油能源(01251)创高率10.89%,收盘价0.205港元,最高价0.275港元 [1] - XL二南三星(07747)创高率9.24%,收盘价10.930港元,最高价11.11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创低率-42.11%,收盘价0.019港元,最低价0.011港元 [4] - 钧濠集团(00115)创低率-15.24%,收盘价2.580港元,最低价2.280港元 [4] - 细叶榕科技(08107)创低率-10.71%,收盘价0.285港元,最低价0.250港元 [4] - XI二南三星-U(09347)创低率-10.7%,收盘价0.684港元,最低价0.684港元 [4]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8.37%,收盘价0.265港元,最低价0.208港元 [4]


ST浩丰(300419)5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30.5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21 16: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5月21日收盘价5.39元 单日上涨3.26% 换手率3.74% 成交量13.75万手 成交金额7397.04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30.53万元 占成交额23.39%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48.45万元(占比7.41%) 大单净流入1182.08万元(占比15.98%)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1023.01万元(占比13.83%) 小单资金净流出707.52万元(占比9.5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543.51万元 同比下降20.58% 归属净利润503.24万元 同比下降40.85% [1] - 扣非净利润518.45万元 同比下降32.84% 流动比率1.719 速动比率1.498 资产负债率36.64%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浩丰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36775.377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36775.377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剑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企业15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42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5条 专利信息1条 行政许可5个 [2]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3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2024年公司开展全球文化、娱乐及媒体市场发展定位调研,在中美日韩等市场进行深度研究及拜访[9] - 2024年公司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业务“医智诺”持续健康发展,以数字化运营领跑者为战略定位[9] - 2024年公司携手“医智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争取逐步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目标[9] - 2025年医智诺将以“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领跑者”为战略定位,推进战略落地[30] 公司重大事件 - 2024年公司完成向弘毅投资旗下公司发行1.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委任程武为首席执行官并完成公司更名[7]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向弘毅投资旗下公司发行1.2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13] - 2024年1月25日,“上海生物医药数字化运营标准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20] - 2024年9月12日联合体发布国内首个《生物医药数字化运营合规发展指南》,填补行业标准空白[21] - 2024年12月24日医智诺在苏州举办指南长三角推介会,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1] - 2024年4月24日起,赵令欢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程武任首席执行官,公司全面遵守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角色区分条文[72] - 公司于2024年7月更名为弘毅文化集团,组织章程文件也于同年更新[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0.18亿港元,较去年下降24%[12] - 年内亏损增加41%,至约1.7719亿港元(2023年:1.25354亿港元)[13] - 年内融资费用增加至约1761.2万港元(2023年:360.5万港元)[13] - 剔除相关因素,年内亏损将减少约3827.7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于HB娱乐之权益确认减值拨备约7610.6万港元(2023年:无)[16] - 韩国市场娱乐相关上市公司估值平均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2大幅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5[1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018,462千港元,较2023年的1,344,031千港元减少24%[4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358,859千港元,较2023年的413,429千港元减少13%,毛利率增至35%(2023年:31%)[48][5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77,190千港元,较2023年的119,567千港元亏损增加48%[48]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63,489千港元,较2023年的91,300千港元亏损增加79%[4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约为收入净额1050.2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净额743.9万港元[53] - 2024年市场推广及销售费用约为3.5294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6%[54] - 2024年研发费用约为1732.1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1%[55] - 2024年行政费用约为7037.1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56] - 2024年融资费用净额约为1761.2万港元,较去年增长3.9倍[56] - 分占HB娱乐业绩亏损约680.1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155.6万港元[57] - 2024年对HB娱乐权益确认减值拨备约7610.6万港元,2023年无[5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1.7719亿港元,经调整后亏损较上年度减少323.1万港元或3%[5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后亏损为103,235千港元,2023年为106,466千港元[62]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445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27%;流动资产净额为280.4万港元,2023年为流动负债净额7415.6万港元;流动比率从0.72增至1.02[63] - 2024年底资本负债比率为4.9倍,2023年为27.21%;年内发行1.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致资产负债率增加;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7505.1万港元,2023年为7223.1万港元[64] - 若可换股债券于2024年底全部兑换,备考债务净额、权益总额及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23.7万港元、1.3957亿港元及0.17%[64] - 2024年人民币及韩元兑港元波动产生汇兑亏损净额约187.9万港元,2023年为150.8万港元[65] - 2024年底可换股债券金额约1.15879亿港元,2023年无;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7505.1万港元,2023年为7223.1万港元[66] 医智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智诺”收入8.69亿港元,较去年下降8%,因业务和客户结构变化及集中资源发展优质客户[12] - 2024年医智诺成功迈入第二阶段商业模式,开放苁蓉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18] - 2024年医智诺启动AI智慧科室创新项目[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签约药企数目较2023年底增长33.9%至328家[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医生注册数相较于2023年底增长50.4%至60,248名[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医智诺收入为8.69555亿港元,较去年下降8%[28] - 2024年医智诺毛利率为38.7%,较去年轻微下降2.0%[28] - 2024年医智诺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调整苁蓉平台业务收费模式[28] - 医智诺主要收入来源为提供医疗产品数字化服务和医疗生态数字化服务[23] - 2024年10月,医智诺获“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生物医药数字化运营)”认定[32] - 2024年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869,555千港元,较2023年的943,936千港元减少8%[48] - 2024年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毛利336,692千港元,较2023年的384,218千港元减少12%,毛利率由40.7%降至38.7%[48][51]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减少8%至约8.69555亿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85%[54] 獴哥健康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獴哥健康”收入1.46亿港元,较去年下跌63%,因年初重整业务架构及降低低毛利业务规模[12] - 2024年初,獴哥健康剥离疫苗和体检等业务,裁撤私域电商业务人员[35] - 2024年下半年,獴哥健康与国药集团及中国人保合作,布局商保C端线上商城[35] - 2024年,獴哥健康分别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36] - 2024年下半年,獴哥健康为交通银行等企业员工提供商保购药及健康管理服务[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獴哥健康收入为1.45851亿港元,较2023年的3.99413亿港元下降63% [38] - 2024年獴哥健康毛利率从2023年的7.1%提升至13.1% [38] - 2024年獴哥健康分部亏损由2023年的4535.5万港元大幅缩减85%至685.1万港元[38] - 獴哥健康业务收入大幅减少63%,降至约1.45851亿港元,毛利下降33%,毛利率从7.1%提升至13.1%[52][54] - 獴哥健康业务行政费用减少,因架构重组及剥离部分业务;同时因发行可换股债券等产生额外费用[59] - 2024年智慧健康服务平台收入145,851千港元,较2023年的399,413千港元减少63%[48] - 2024年智慧健康服务平台毛利19,111千港元,较2023年的28,529千港元减少33%[48] 娱乐及媒体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娱乐及媒体”业务收入为305.6万港元(2023年:68.2万港元),分部亏损8569.8万港元(2023年:盈利355万港元)[41] - 集团持有韩国HB娱乐30.77%权益,其作品《衣袖红镶边》全国平均收视率为4.3%,最高收视为6.0% [40] - 2024年娱乐及媒体收入3,056千港元,较2023年的682千港元增加348%[48] - 2024年娱乐及媒体毛利3,056千港元,较2023年的682千港元增加348%[48] - HB娱乐所在韩国市场娱乐相关上市公司估值下降,企业价值与收入平均比率从3.2降至2.05;HB娱乐收入因电视剧制作数量减少而大幅下降[60] 公司治理相关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73] - 2024年董事会举行6次会议,股东大会举行3次,审核、薪酬、企业管治、提名委员会分别举行2、2、1、2次会议[74] - 执行委员会由袁海波和程武组成,本年度未举行会议[78][79]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袁海波、袁健和初育国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80] - 提名委员会由初育国、王宋宋和潘敏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81][82] - 薪酬委员会由袁健、王宋宋和袁海波组成[83] - 赵令欢4月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出席获委任后所有会议[75] - 提名委员会认为任期超九年的袁健仍能保持独立[82]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评估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和酌情花红[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85][8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女性,占比28.6%[88] - 2024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五名男性及一名女性,全体员工男女比例为0.97 : 1[88]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袁健先生及初育国先生担任已逾九年[89] - 所有非执行董事固定任期均不超过三年,本年度董事会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全体董事在2024年期间一直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93] - 2024年审核服务酬金为1930千港元,2023年为2100千港元;2024年非审核服务酬金为535千港元,2023年为585千港元;2024年酬金总计2465千港元,2023年为2685千港元[94]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于2015年建立,由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业务管理层三个层面构成[102] - 集团制定《风险管理手册》,每年组织各业务部门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流程[108] - 集团内部监控体系基于COSO颁布的内部监控框架搭建,审核委员会每半年检讨其有效性和充分性[108] - 集团设立独立内审职能,定期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09] - 集团建立《内幕消息及信息披露政策》,规范内幕消息处理和发布程序[109] - 董事会完成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检讨,并满意结果[110] - 董事会及管理层检讨集团在会计、内审、财务汇报等方面资源、员工资历经验、培训课程及预算,满意结果[110] 股东相关 - 公司每年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持有至少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表决权)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0] - 股东特别大会应在递交请求书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在请求书递交日期起计21日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121] - 公司制定并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综合多因素向股东派付合理半年期或其他日期股息,派付需经批准且不得超建议数额[116] - 公司建立系列沟通渠道与股东及权益人沟通,包括股东大会、业绩新闻发布会等[112] - 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主席赵令欢先生连同各委员会主席出席,外聘核数师也出席解答问题[113][114] ESG相关 - 公司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该年度ESG方面合规、政策、措施及绩效表现[123] - 报告时间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涵盖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及智慧健康服务平台业务[124] - 报告遵守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C2规定,依重要性、量化等原则编制[125] - 报告数据及信息源于集团内部文件、统计报告及第三方顾问机构问卷结果,经董事会审核发布[126] - 公司构建由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业务及职能部门组成的ESG架构[12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可持续发展方向、ESG方针等并监督执行[127]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统筹、监督可持续发展策略落实等[128] - 各业务及职能部门根据方针目标制定各自领域策略并负责执行[128] - 公司通过多元渠道与权益人沟通,识别出19项对运营影响重大的议题[129][131] - 本年度重要性评估涵盖识别议题、开展访谈及调研、确定排序、议题回应四个步骤[131][132][133][134] - 公司严格遵守药品、医疗器械及保健食品质量与安全法律法规[137] - “医智诺”成立品质管理小组,通过国家品质管制体系认证[138] - “獴哥健康”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13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产品召回事件,未接获产品及服务重大投诉[138][139] - 公司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管理办法》等制度保障客户信息及隐私安全[140] -
弘毅文化集团(00419)拟收购獴哥集团余下股权并解散VIE 结构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18:0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交易解散獴哥健康业务的VIE结构,全资拥有獴哥集团,精简架构以全面掌控其未来发展并享有经济效益 [1][2] 分组1:獴哥集团业务调整 - 獴哥集团剥离疫苗和体检业务,终止私域电商业务,专注健康消费业务 [1] 分组2:股权转让交易 - 2025年4月1日公司与ESOP及自然人SPV订立合资平台股权转让文件,收购其持有的40%股权 [1] - 同日WFOE与中国股权拥有人分别订立OPCO股权转让协议A及B,受让60%及40%股权 [1] - WFOE及OPCO与中国股权拥有人订立终止VIE合约安排的终止协议 [1] 分组3:交易目的及结果 - 交易目的是解散獴哥健康业务的VIE结构 [1] - 股权转让协议完成后獴哥集团成员公司成全资附属公司,无合约安排,财务业绩继续并入集团报表 [1] 分组4:交易意义 - 公司按名义对价取得獴哥集团少数股东部分股权,全资拥有獴哥集团及业务 [2] - 精简架构使集团自主全面掌控獴哥集团及业务发展,享有经济效益 [2]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20:24
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489,3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30,242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46,1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67,206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57,7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4,449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用于经营业务的现金净额为 -63,45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69,468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8,666千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12,046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41,016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57,704千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43,842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64,449千港元[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有三个主要经营分部,已终止业务有一个经营分部,各经营分部间未产生销售额[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489,398千港元,期内亏损46,184千港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41,016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30,242千港元,期内亏损67,206千港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53,671千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630,242千港元降至489,398千港元,期内亏损从67,206千港元降至46,184千港元[24][26]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489,398千港元和630,242千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55,676千港元和277,493千港元[28]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费用净额分别为(6,866)千港元和(1,196)千港元[31]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890千港元和1,56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3,294千港元和5,801千港元[31]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之摊销分别为624千港元和948千港元[31]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215千港元和(218)千港元[33]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均为13,583,339千股[33]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之亏损分别为(41,016)千港元和(53,671)千港元[33] - 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加权平均适用税率分别为20.58%和21.03%[3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8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7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从去年同期约6721万港元大幅收窄31%至约4618万港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4.893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8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3.56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毛利约1.331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9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约为收入净额88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407.8万港元[91] - 公司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智慧健康服务平台、娱乐及媒体业务期内持续经营业务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31%[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市场推广及销售费用减少39%至1.33808亿港元(2023年:2.18477亿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费用减少58%至772万港元(2023年:1836.3万港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费用约为3791.4万港元(2023年:3953.1万港元),较上一期减少4% [94] - 期内融资费用净额约为686.6万港元(2023年:119.6万港元)[96] - 分占拥有31%权益的联营公司HB娱乐业绩,录得亏损约210.4万港元(2023年:盈利约151.6万港元)[9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618.4万港元,上个财政期间亏损为6720.6万港元[9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后亏损为5355.7万港元,较上个财政期间经调整后亏损6397万港元减少1041.3万港元或16% [98]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311,17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3,147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219,6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3,145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530,8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6,292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163,93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2,793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366,9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3,499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394,425千港元,未分配资产136,419千港元,资产总额530,844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142,973千港元,未分配负债223,934千港元,负债总额366,907千港元[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资产总额为526,29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303,499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办公室为10,4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30千港元;租赁负债流动及非流动合计2024年6月30日为11,3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430千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联营公司权益为212,9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8,033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HB娱乐31%权益,持有DSH 22%权益,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47] - 2024年6月30日投资非上市股本证券(北京一药良心)为9786千港元,2023年为9856千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0至3个月应收账款及票据为4660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01千港元[52]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199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7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流动部分为1098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291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555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089亿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中制成品为227.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3.2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04162亿港元,2023年为1.25337亿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596.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03.7万港元;其中人民币计值分别为3693.7万港元和2349万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7395.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23.1万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中0至3个月为4678.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068亿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中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为6373.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75.7万港元;合约负债为489.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1.8万港元[59] - 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之电影制作投资金额为5681.2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4] - 2024年6月30日为其他借贷作抵押支付按金48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目[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596.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70%[10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流动资产净额3929.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流动负债净额7415.6万港元[100] - 流动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0.72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22[100] - 资本负债比率于2024年6月30日为93.77%,2023年12月31日为27.21%[100] - 期内发行本金额为1.2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导致资产负债比率增加[10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7395.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23.1万港元[100][103] - 2024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金额约为1.144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102] 公司股本及权益相关数据 - 2024年1月1日公司股本结余为271,70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228,635千港元,累计亏损为2,031,990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结余为271,70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228,757千港元,累计亏损为2,073,006千港元[8] - 2023年1月1日公司股本结余为271,70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226,728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934,903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结余为271,70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228,635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978,745千港元[9]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已发行并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3,585,339千股,面值271,707千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50,000,000千股,面值3,000,000千港元;优先股股份数目为240,760千股,面值2,408千港元[61]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经审核[10][11]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准则,对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且无需追溯调整[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影响待定[14] - 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将分别于2025年、2026年、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正评估影响并预计生效时采纳[16] - 发行可换股债券的衍生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复合金融工具负债和权益部分有相应会计处理[17] - 转换可换股债券时,终止确认负债部分并确认为权益,无收益或亏损[18]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提供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373,280千港元,2023年为482,276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医药及保健产品销售收入116,118千港元,2023年为136,017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提供健康服务收入为0,2023年为11,574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电影展览及授权费收入为0,2023年为375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为8,814千港元,2023年为 - 4,078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医智诺”收入为3.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74] - 2024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