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icon
搜索文档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07 17:12
2024年与2023年综合及核心收入对比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收入2.431亿美元,2023年为2.672亿美元;核心收入1.965亿美元,2023年为2.2亿美元[5]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收入243147,2023年为267186;核心收入196529,2023年为219964[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蔦䨥ꯗ易ꆽ▇侅⪜为243,147,2023年为267,186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玮䨽侅⪜为196,529,2023年为219,964 [45] 2024年与2023年综合收入占比对比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收入占比80.8%,2023年为82.3%;特定综合收入占比58.0%,2023年为51.4%;另一特定综合收入占比37.0%,2023年为43.9%[5] 2024年与2023年某项目及资产金额对比 - 2024年12月31日某项目金额5050万美元,2023年为550万美元;某资产金额5680万美元,2023年为1.432亿美元[5]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相比,某些项目有变化,如特定收入从2023年的632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5110万美元[9]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相比,部分指标数据如下:资产4项为243147(2024年)和267186(2023年);负债相关(95921)(2024年)和(106235)(2023年)等[12]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相比,傖Ꙙ譍䬺为(56823)(2024年)和(143218)(2023年);傖Ꙙ⪄ꦩ譍䬺秷ꬻ为(56746)(2024年)和(142245)(2023年)[12][15] - 2024年公司“勔劻ꪨ▇幪輥䴮”为56,823,000,2023年为143,218,000[28] - 2024年公司“幪輥䴮䭇蝅䌏긋槁ꓭꪛ佻Ҡ魁氠ꓭ꾶⻉⪴”为53,796,000,2023年为98,440,000[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杆陶キ⿣Ꙇみ为25,711,2023年为26,404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㺚䋝䏼⼴劚ⳡ为6,967,2023年为7,269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13,940,2023年为13,549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㐍为90,055,2023年为117,298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눦为141,031,2023年为137,341 [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憭ꪎ为12,061,2023年为12,547 [45] - 2024年术噻塎㊯陮⤭相关数据为23,487,000,2023年为41,499,000;2024年氠妝魗氘相关数据为29,133,000,2023年为56,264,000;2024年勑阜⪜璝魎鬘⥡阜相关数据为6,424,000,2023年为5,930,000[51] - 2024年12月31日,朮噻塎㊯陮⤭▇䫐蕥为23,545,2023年为41,543;❈氠妝魗氘▇䫐蕥为30,251,2023年为56,897;勑阜⪜璝魎鬘⥡阜ꓪ▇璝魎♕娊为8,092,2023年为9,736[51] - 2024年12月31日,ꗰ鉿⪼♒⡊鬽⯈䛉为27,195,2023年为22,179;璝魎鬘⥡⯈䛉为26,313,2023年为28,076[52] - 2024年勔劻ꪨ輥䴮为56,823,000,2023年为143,218,000;勔⪬⺶偠勔劻ꪨ䉂溭鉿册ꄾ艨数据2024年和2023年均为3,213,341,000[54] - 公司在某些业务上占比50%,2024年勔劻ꪨ相关业务数据为3,156,000,2023年为9,485,000[58] 2024年与2023年某资产比率对比 - 2024年12月31日某资产比率0.018,2023年为0.045[5] - 2024年12月31日与2023年相比,㕈勔佥賻为(0.018)⩧(2024年)和(0.045)⩧(2023年)[15] 2025年核心收入预计 - 预计2025年核心收入达到1亿美元[7]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某指标及估值对比 - 2024年12月31日某指标金额6720万美元,2024年6月30日为8460万美元[7]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估值10.247亿美元,2024年6月30日为9.77亿美元;某估值9.544亿美元,2024年6月30日为8.897亿美元[7] - 2024年12月31日某项目金额7030万美元,2024年6月30日为7030万美元;某项目金额1700万美元[7] - 2024年12月31日某比率为139.6%,2024年6月30日为116.5%[7]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朮噻塎㊯陮⤭为225744(12月31日)和216138(6月30日);❈氠妝魗氘为296605(12月31日)和385017(6月30日)等[18]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嫁Ⲯ雼⥂宻ꬻ为(219699)(12月31日)和(231718)(6月30日);秷霷棕小嫁Ⲯ雼⥂为371621(12月31日)和452535(6月30日)[20]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阜䛉⪼♒⡊鬽为954474(12月31日)和889707(6月30日);璝魎鬘⥡为703548(12月31日)和792314(6月30日)[20]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雼⥂宻ꬻ为(1347122)(12月31日)和(1290376)(6月30日);圶毁秷ꬻ为(1347122)(12月31日)和(1290376)(6月30日)[20]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䥧侅ꬨꅛ⪬⺶娊꽃为3192(12月31日)和2274(6月30日);䥧侅⻉易⚕噻娊꽃为247(12月31日)和2645(6月30日)[18] - 2024年12月31日与6月30日相比,䥧♕ꬨꅛ⪬⺶娊꽃为11762(12月31日)和5690(6月30日);䥧♕┞ꪨ⻉易⚕噻娊꽃为407(12月31日)和250(6月30日)[1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嵥ⳛ鬘⥡幪꾶”为219,699,000,2024年6月30日为231,718,000[28] - 2024年公司“脯鬘⥡幪꾶”为1,347,122,000,2024年6月30日为1,290,376,000[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槁ꓭ槁ꓭ瞐⧜朮緶⡽”为67,179,000,2024年6月30日为84,636,000[28] - 2024年12月31日魉儅䥧侅娊为38,361,6月30日为30,601;庿⡽在12月31日和6月30日均为(1,435)[61] - 2024年12月31日,1⠥劓⪠为12,585,6月30日为12,049;1蔸3⠥劓为17,920,6月30日为10,880;3⠥劓♧┪为6,421,6月30日为6,237[61]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相关数据合计分别为36,926和29,166[61] - 2024年12月31日总金额为136,752,6月30日为126,479[63] - 2024年12月31日总金额69,623,6月30日为59,638[63] - 2024年12月31日至6月30日,1月金额从12,717增长到17,130[63] 不同时间“籮㷦呦”相关数值 - 2023年7月1日,相关数据中“籮㷦呦”对应数值分别为32,133、912,843、50、58,658、938、(127,167)、(1,445,735)、(568,280)、(2,794)、(571,074)[23] - 2023年12月31日,“勑籮㷦呦”对应数值分别为32,133、912,843、50、58,658、1,911、(127,167)、(1,588,953)、(710,525)、(2,794)、(713,319)[23] - 2024年7月1日,“籮㷦呦”对应数值分别为32,133、912,843、50、58,658、(3,215)、(127,167)、(2,160,884)、(1,287,582)、(2,794)、(1,290,376)[23] - 2024年12月31日,“勑籮㷦呦”对应数值分别为32,133、912,843、50、58,658、(3,138)、(127,167)、(2,217,707)、(1,344,328)、(2,794)、(1,347,122)[23] 2024年与2023年12月13日部分数据对比 - 2024年12月13日与2023年12月13日相比,“❔蔦Ҡ氠偠籮易嵛ⳛ▇槁ꓭ幪꾶”分别为9,821和(28,104),“氠偠䫌魗嵛ⳛ▇槁ꓭ幪꾶”分别为(23,263)和(48,744)等[25] 公司不同时间特定数值情况 - 公司某数值为12亿美元,另一数值为9.544亿美元,时间从2024年12月31日至2027年6月30日[31] - 2024年12月31日某数值为2000万美元[31] 不同年份业务情况 - 202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1 2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总收入2.431亿港元,较2023年的2.672亿港元下降,票房收入1.965亿港元占总收入80.8%(2023年:82.3%)[5][7] - 公司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大幅增加至5050万港元(2023年:550万港元),净亏损为5680万港元(2023年:1.432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018港元(2023年:0.045港元)[7]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592.1万港元(2023年:1.06235亿港元),毛利为1.47226亿港元(2023年:1.60951亿港元)[18]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5682.3万港元(2023年:1.43218亿港元),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5674.6万港元(2023年:1.42245亿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5682.3万港元,2023年为14321.8万港元[20][2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19699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2.31718亿港元[22][26]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为13.47122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2.90376亿港元[23][2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值为6717.9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8463.6万港元[22][2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18743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17.42911亿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13.44328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 - 12.87582亿港元[23] - 2024年净亏损包含非现金开支/费用5379.6万港元,2023年为9844万港元[26]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本期亏损56,823,000港元,2023年为143,218,000港元;本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3,213,341,000股,与2023年相同[53] 各地区市场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市场收入增加2.7%至1.41亿港元,占总收入58.0%(2023年:51.4%),中国内地市场收入9010万港元,占总收入37.0%(2023年:43.9%)[7]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90,055千港元,2023年为117,298千港元;2024年香港市场收入141,031千港元,2023年为137,341千港元[42] - 2024年澳门市场收入12,061千港元,2023年为12,547千港元;亚太其他地区两年均无收入[42] 公司资产及负债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2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8460万港元),总借贷为10.247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9.77亿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其他贷款融资9.544亿港元,须于2027年6月30日偿还[27]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融资2000万港元暂未动用[2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为38,361千港元,减值1,435千港元,净额36,926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30,601千港元、1,435千港元、29,166千港元[55] - 按账龄分析,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1个月内为12,585千港元,1至3个月为17,920千港元,3个月以上为6,421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12,049千港元、10,880千港元、6,237千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为69,623千港元,应计费用16,405千港元,其他应付款50,724千港元,总计136,752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59,638千港元、20,344千港元、46,497千港元、126,479千港元[58] - 按账龄分析,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1个月内为17,130千港元,1至2个月为12,956千港元,2至3个月为5,981千港元,3个月以上为33,556千港元;6月30日分别为12,717千港元、9,914千港元、7,144千港元、29,863千港元[58] 公司人员及成本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雇员651名(2024年6月30日:776名),本期员工成本总额为5110万港元(2023年:6320万港元)[15] - 2024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23,545千港元,2023年为41,54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30,251千港元,2023年为56,897千港元[48] - 2024年1 - 6月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27,195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6,313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53,508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2,179千港元、28,076千港元、50,255千港元[50] 公司股息及税务相关 - 董事会决定不就本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无)[16] - 董事会决定本期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宣派[52] - 公司本期无香港利得税、百慕达及英属处女群岛所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澳门所得补充税及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拨备[51] 公司业务运营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共拥有24间戏院,提供180间放映院及逾25000个座位[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戏院营运对外客户销售243,147千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6,904千港元,集团除税前亏损56,823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戏院营运对外客户销售267,186千港元,分类业绩亏损118,489千港元,集团除税前亏损143,218千港元[37] - 2024年来自戏院营运的收入为243,147千港元,2023年为267,186千港元[40] - 2024年票房收入196,529千港元,2023年为219,964千港元;2024年特许商品销售25,711千港元,2023年为26,404千港元[42] - 2024年屏幕广告服务收入6,967千港元,2023年为7,269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入13,940千港元,2023年为13,549千港元[4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4,772千港元,2023年为3,095千港元[47] 市场相关数据及预测 - 2025年中国春节档票房收入超100亿元人民币[9] - 管理层预计未来市场供应、电影放映及票房收入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公司复苏及财务表现[27] 公司财务报表及合规情况 - 本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核数师审阅或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59] - 本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董事及相关雇员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无违规情况,公司及附属公司无回购、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60][61][62] 现金流量预测相关参数 - 2024年6月30日,相关现金产生单位应用于现金流量预测的税前贴现率为12.0%,收入增长率范围为4%至9%,开支增长率为2%[31]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17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收入同比增长8.4%至4.945亿港元,主要来自票房收入4.019亿港元,占总收入的81.3%[6]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5.0%至2.07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2.0%[6] - 香港市场收入为2.64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3.4%[6] - 公司2024财年净亏损7.151亿港元,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准备[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2港元[6]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494,500,000,同比增长8.4%,2023年为456,200,000[8]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207,700,000,同比增长55.0%,2023年为134,000,000[8]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42.0%,2023年为29.4%[8] - 公司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6百万港元,2023年为82.0百万港元[14] - 公司2024年总借款为977.0百万港元,2023年为685.9百万港元[15] - 公司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116.5%,2023年为48.9%[1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317亿港元,净亏损7.151亿港元[17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3.86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质押银行存款总额为8660万港元[179] 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年度票房收入同比增长34.7%至526亿元人民币[7] - 香港年度票房收入略有下降,主要由于缺乏海外大片上映[7] - 公司预计中国电影市场收入将在2027年占全球收入的27.0%,并在2024-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13] -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电影娱乐服务和环境,以保持竞争力[150] - 公司计划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等不同市场多元化电影展览业务[151] - 公司定期审查和调整业务战略计划以应对娱乐行业的竞争[153] - 公司与电影所有者谈判独家放映权,以延长在流媒体平台上线前的独家放映期[153] - 公司发现网络盗版时会向电影所有者报告[153] 影院运营 - 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共有25家影院,提供187个影厅和超过27,000个座位[9] - 公司影院配备了IMAX®、CINITY、ScreenX、4DX、MX4D、D-Box和Dolby Atmos等先进技术[10] - 娱乐业务(包括影院运营)具有固有风险,主要依赖于电影的经济成功和公众接受度,这些因素无法准确预测[154] - 影院租金是集团的关键成本组成部分,租金波动可能显著影响集团的盈利能力[154] - 集团高级管理层与房东进行租金谈判,以确保租金成本在预算范围内[154] - 集团探索具有良好潜力的影院位置,并在合理水平上进行选址[154] - 集团定期进行利润预测,以评估其财务可行性[154] - 集团与房东协商,争取在年度内获得租金减免[154] - 影院运营需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和相关许可证,并需持续遵守法律法规[157] - 集团定期审查合规政策和实践,确保符合最新的法律和监管要求[15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正龙先生自2017年起担任执行董事,并于2024年7月担任董事会主席[21] - 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正龙先生还担任多个公共职务,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市政协委员[21] - 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正龙先生领导公司推动慈善活动,并担任多个青年发展相关组织的职务[21] - 公司执行董事范文成(Vanessa Fan)自2017年3月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业务增长和发展,并拥有超过35年的企业管理经验[22] - 公司执行董事黄志辉(Wong Chi Fai)自2017年3月加入公司,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拥有超过30年的财务和管理经验[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心玲(Irene Chan)自2014年7月加入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经验,现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达权(Ho Tat Kuen)自2016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拥有超过25年的会计专业经验[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秀英(Tam Sau Ying)自2018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拥有超过20年的法律专业经验[26]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董事会成员在相关行业知识、业务管理、法律/监管、财务与会计、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占比分别为50%、50%、50%、50%和100%[93] - 董事会成员的性别分布为男性3名,女性3名,年龄分布为41-60岁4名,60岁以上2名[92] - 董事会成员的任期分布为0-5年2名,6-8年2名,9-10年2名[92] - 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任期多样化,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多样性组合如下[91] - 公司董事会设立了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以上的机制,以确保独立意见的输入[89]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分离,确保权力和权威的平衡[89] - 公司董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主席与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会议,以听取独立意见[8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占比为100%[93] - 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行业相关知识和经验占比为50%[93] - 公司董事会性别多样性较高,六名董事中有三名女性,占比50%[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员工中女性占比52%,男性占比48%,高级管理层中女性占比50%,男性占比50%[96] - 董事会设定了女性董事比例不低于25%的目标,目前已经超过该目标[95] - 董事会会议期间,执行董事的出席率为100%,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出席率也为100%[97]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无执行董事参与的会议,符合公司治理准则C.2.7条款[98] - 董事会主席负责制定议程,确保董事会成员获得准确、及时和清晰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99] - 如果董事在董事会审议的事项中存在利益冲突,该事项将通过实体会议而非书面决议处理,相关董事将回避投票[100] - 新任命董事将接受全面的入职培训,公司还定期为董事提供业务和法律方面的更新,以帮助他们履行职责[10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参加了关于公司治理、财务、行业特定和监管等主题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04] - 执行委员会由所有执行董事组成,包括Vanessa Fan女士、Alex Yeung先生、Wong Chi Fai先生和Shirley Percy Hughes女士(已于2023年12月4日退休)[105] - 执行委员会负责确定集团的目标和战略、批准年度和中期业绩及财务报告、宣布或建议支付股息或其他分配、批准需要根据上市规则公告的重大变更[105]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Samuel Ho先生(委员会主席)、Chan Sim Ling女士和Christine Tam女士[107] -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公司治理准则规定的职责,并在证券交易所和公司网站上公布其职权范围[107] - 公司设立了ESG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ESG行动计划,并评估和提出关于集团可持续发展及ESG风险和机会的建议[107] - 公司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公司治理委员会,以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103] -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批准重大资本重组和发行新证券[106] -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还负责批准根据上市规则需要公告的重大交易[106] -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负责批准非豁免关联交易/非豁免CCTs(除根据先前批准的框架协议不时发生的交易外)[106]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中期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平性[108]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2023年度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08]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2023年度非豁免的CCTs(关联交易)[108] - 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议董事会重新任命独立审计师,并审查了审计费用和非审计服务费用[110] - 公司薪酬委员会审查了董事费用并向董事会提出了建议[111] - 公司薪酬委员会审查了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当前薪酬结构,并建议董事会批准其具体薪酬方案[111] - 公司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董事提名、任命和重新任命的建议[115] - 公司提名委员会审查了董事会的结构、规模、组成和多样性[116] - 公司提名委员会审查了董事会多样性政策[116] - 公司提名委员会审查了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16] - 公司董事会审查了性别多样性目标,并建议更换董事会主席[118] - 公司治理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范女士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女士[118] - 公司秘书在年度内完成了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20] - 公司采用了上市发行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所有董事确认在年度内遵守了该准则[123]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建立并维护适当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26] - 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目标包括保护资产、确保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促进政策和法规的遵守以及提高运营效率[126]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内部合并财务报表的更新,以评估集团的业绩、财务状况和前景[124] - 董事会在编制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适当的会计政策,并确保报表基于“持续经营”原则[125] - 公司独立审计师在独立审计报告中陈述了其报告责任[125] - 公司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全面审查,涵盖治理、运营、财务和合规控制[128] - 公司董事会负责整体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审查,并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129] - 审计委员会每年与管理层讨论风险控制系统,确保资源、员工资质和培训计划的充足性[129] - 公司管理层设计和实施风险控制系统的政策和程序,并确保其有效执行[132] - 内部审计部门对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抽样检查,评估其充分性和有效性[133] - 公司管理层监控日常运营中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减轻风险[132] - 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或外部审计师提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及时响应并跟进[132] - 公司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风险控制系统有效性的书面确认[132] -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向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结果和行动计划[133] - 公司管理层负责分析控制环境,识别相关风险,并实施各种控制措施,包括与相关员工进行访谈、审查风险控制系统的相关文件、评估风险控制系统设计中的缺陷,并提供改进建议[137] - 公司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密切跟踪业务活动的各种输入和输出,如库存、产品、客户关系和人力资源,并跟踪授权系统中的审计轨迹,确保授权权限和责任明确[137] - 公司定期进行库存、每日现金、电影券和票务兑换券的实物盘点,并由财务和会计部门进行核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查[137] - 公司定期审查影院业务部门的操作系统,以确保服务质量[137] - 公司通过透明的信息流及时提醒管理层任何偏差,并通过与历史数据库的基准比较来检测异常活动[137] - 公司建立了财务预算和预测系统,定期审查以应对市场条件的变化[139] - 公司提供详细的财务报告给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评估集团的财务表现和前景[139] - 公司定期审查可用资金报告和现金流预测,以监控集团的现金流[139] - 公司通过独立审计师进行年度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139] - 公司建立了内部信息披露系统,确保重大信息及时识别、评估并上报董事会[139] - 公司设立了举报政策,为员工和相关第三方提供匿名举报渠道[142] - 公司制定了反腐败政策,明确对贿赂和腐败的零容忍立场[142] - 公司建立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政策,防止员工和客户被用于非法金融活动[142] - 公司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将审查结果及时报告给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143] - 公司管理层负责识别、分析、评估、应对、监控和沟通与其职责范围内的风险[145] - 公司通过风险消除、风险缓解、风险控制和监控以及风险保留来管理风险[146] - 公司已识别并评估了重大风险,包括ESG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147] - 公司制定了灾难事件应急计划,包括恢复指令和快速参考指南,以快速应对和恢复[149] 股东权益 - 公司未支付2023年度的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30] - 公司制定了股息政策,考虑业务运营的现金流需求、可用资金、财务负债、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机会等因素[160] - 股东有权在持有公司已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提交书面请求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66] - 如果董事会在收到有效请求后21天内未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会议不得在请求提交后3个月内举行[167] - 持有公司总投票权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书面请求公司在下次股东大会通知中提出决议案[168] - 股东有权在股东大会前提交不超过1000字的声明,说明拟议决议案或会议事项[168] - 股东请求需在公司主要营业地点提交,并支付合理费用,且需在会议前6周或1周内提交[168]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已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77]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合并财务报表包括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表、损益表、综合收益表、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176]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会计政策信息已按照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编制[177]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179]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不确定性未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179]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大不确定性已在财务报表附注2.1中详细说明[17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议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重新任命安永为公司独立审计师[173] - 审计服务费用为182.7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3.5万港元[174] - 公司独立审计师对非豁免持续关联交易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符合上市规则第14A.56条[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非豁免持续关联交易符合公司业务常规,条款公平合理,符合股东整体利益[77] - 公司董事会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负责,确保其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和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要求[193] - 公司董事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评估了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并披露了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196] - 审计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履行监督集团财务报告流程的职责[196] - 审计师的目标是获取合理保证,确保合并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无论是由于欺诈还是错误[197] - 审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判断和专业怀疑,识别和评估合并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的风险,并设计和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198] - 审计师获取了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的理解,以设计适当的审计程序,但不对集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198] - 公司年度报告中提到独立审计报告,但未提供具体审计结果[200]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PP&E)和租赁资产(ROU Assets)的账面价值分别为约2.161亿港元和3.85亿港元[184] - 公司评估了管理层对PP&E和ROU资产的减值评估,包括对现金流预测中的关键假设和估计的评估[185] - 公司获得了对各自现金生成单位(CGUs)当前和预期未来发展的理解,以及可能影响各自现金流预测关键假设和估计的因素[185] - 公司评估了管理层在减值评估中使用的方法、假设和估计,包括预算/预测收入和运营结果、增长率和折现率[185] - 公司独立审计报告强调了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对持续经营相关重大不确定性的描述[182] - 公司审计程序的结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183] - 公司审计报告描述了如何通过审计程序应对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对PP&E和ROU资产减值评估的审计[186] - 公司审计报告强调了管理层对PP&E和ROU资产减值评估的责任,以及审计师对这些评估的独立评估[184] - 公司审计报告描述了审计师如何通过审计程序应对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对现金流预测中关键假设和估计的评估[185] - 公司审计报告强调了审计师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包括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应对[183] - 公司对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固定资产和租赁资产进行了减值评估,基于特定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并应用了反映相关风险的折现率[187] - 减值测试涉及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和租赁资产的判断、估计和假设,这些假设和估计的不确定性在当前经济前景不确定和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尤为重要[187] - 公司内部估值专家协助评估了管理层使用的方法和关键假设,并参考了市场和/或其他相关信息[188] - 减值测试的结果可能因不同的假设和估计而显著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187]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到2027年,用户数据将增长27.0%[17] - 公司认为未来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满足其营运资金和其他融资需求[16] -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数字技术与高端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战略[21] - 公司2023/2024年度报告显示,用户数据增长显著,具体数字未明确提及[199] - 公司在新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6 22:30
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为4.95亿港元,同比增加8.4%[26]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08亿港元,同比增加54.9%[23] - 香港市场收入为2.64亿港元,同比下降10.6%[23] - 戏院营运分类的收入为4.9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00%[26] - 戏院营运分类的票房收入为4.02亿港元,占该分类收入的81.3%[27] - 戏院营运分类的特许商品销售收入为4,942万港元,占该分类收入的10.0%[27] - 戏院营运分类的屏幕广告服务收入为1,443万港元,占该分类收入的2.9%[27] - 报告期初列入合约负债并于本报告期内确认的戏院营运收入为2,423万港元[27] - 集团录得净亏损715,100,000港元[15]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231,700,000港元[15]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386,300,000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合共为86,600,000港元[15] - 集团已自一名关连人士取得1,200,000,000港元的长期贷款融资,其中810,500,000港元已于2024年6月30日获动用[15] - 集团已自一家银行取得20,000,000港元的短期循环贷款融资,其中17,000,000港元已于2024年6月30日获动用[15] - 本集团总资产为838,787千港元,总负债为2,129,163千港元[21] - 本集团於合營企業之投資為18,711千港元[21] - 本集团资本支出为42,268千港元[21] 折旧及减值 - 集团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8,429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131万港元[30,31] - 集团使用权资产减值为2.59亿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为1.69亿港元[30] - 本集团录得金融资产减值2,746千港元[21] 税务及每股数据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49,423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53,910千港元,合计103,333千港元[32] - 本集团於本年度及過往年度概無就香港利得稅、中國企業所得稅、澳門所得補充稅及馬來西亞企業所得稅作出撥備[32] - 本年度每股基本虧損為715,149,000港元,加權平均股數為3,213,340,890股[33] 业务拓展 - 於中國內地及香港新開設4間戲院,於2024年6月30日共擁有25間戲院,合共提供187間放映院,逾27,000個座位[4,5] - 中國及美國為全球兩大電影市場,中國佔電影市場收入的份額預計將於2027年繼續擴大至佔全球收入之27.0%[6] 企业管治 - 本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聯交所《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42] - 本公司董事會主席楊政龍先生將獲委任為薪酬委員會成員[46]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07 17:3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267,186亿美元,2022年为212,231亿美元[2] - 净利润2023年为47,222亿美元,2022年为27,845亿美元[2] - 总资产2023年为160,951亿美元,2022年为124,600亿美元[2]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267,200,000,同比增长25.9%[3] - 公司净利润2022年为220,000,000,同比增长19.3%[3] - 公司每股收益2022年为117,300,000,同比增长51.4%[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总收入为64.9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总收入为82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净利润为7.984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净利润为6.859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为70.83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70.83亿美元[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752亿美元[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743亿美元[5] - 公司2022年的总负债为63,200,000美元[5] - 公司2022年的总资产为58,500,000美元[5] - 公司2023/2024年,公司预计收入增长4%[1] - 公司2023年/2024年的预期支出为120.19亿美元[5] - 公司2023年/2024年的营收为10940亿美元[1] - 公司2023年/2024年的净利润为62289亿美元[2] - 公司2023年/2024年的每股收益为13美元[3] 业绩展望 - 公司2023/2024年度预计净利润为25亿美元[3] - 公司预计在2023/2024财年实现29%的利润增长[1] - 公司预计2023/2024年度的营收将增长[1] - 公司2023/2024年度预计净收入为43739亿美元[31]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2 22:3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中期总收入为267,1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1] - 公司2023年中期毛利为160,95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2%[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900,000港元,较上一季度减少了20.1%[9] - 公司总借贷为798,400,000港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2.8%[1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0.2%,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10]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63,200,000港元,较上一季度增长8.0%[13]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09,132千港元,较上半年减少4.5%[18] - 公司流动资产为123,156千港元,较上半年减少11.1%[18] - 公司流动负债为123,155千港元,较上半年减少9.2%[1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924,530千港元,较上半年减少7.5%[1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13,319千港元,较上期增加142,245千港元[19] 业绩展望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截至的个月内收入增长25.8%至267,186千港元[16] - 公司认为将有足够财务资源支付运营资金和未来融资需求[25] - 公司已实行成本削减和改善财务措施,以控制经营支出和现金流出[24] - 公司在短期财务数据中首次采纳了新的会计政策和披露[26] 业务运营 - 公司将业务分为戏院运营和电影投资两个经营分类[2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对外客户销售收入增长25.8%至267,186千港元[29] - 公司2023年戏院营运收入为267,186千港元,其中票房收入占比最大,增长19.4%[30] - 利息收入来自银行结存增长49%至73千港元[34]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19 16:30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为范敏嫦,董事会成员包括杨正龙、黄志辉、雪莉·珀西·休斯、陈心玲、何达权等[2]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为何达权,薪酬委员会主席为谭秀英,提名委员会主席为范敏嫦,公司治理委员会主席为范敏嫦[2] - 公司审计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关系联系人为陆敏晴,公司网站为https://www.EmpCulture.com,股票代码为491[2]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娱乐、传媒和文化发展业务,主要包括电影院运营[4] -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开设了四家影院,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大陆共运营22家影院,提供超过2.4万个座位[9] - 公司的影院定位为高端豪华影院,配备先进技术,提供VIP服务和独家娱乐体验[9]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年度录得营收增长48.7%,达到4.562亿港元,主要归因于香港电影行业的复苏[7] - 2023年度,公司电影运营部门的收入增长了48.7%,达到4.562亿港元,主要包括来自票房的收入,占电影运营收入的85.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1740万港元减少[cid:1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员工人数为743人,较2022年的745人略有下降[18] - 2023年全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在内为1.151亿港元,较2022年的8530万港元有所增加[18] - 公司采用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励员工,具体细节将在年度报告中公布[19] 风险管理 - 公司管理密切关注疫情对公司当前和未来流动性的影响,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满足未来的营运资金需求[cid:13] - 公司在中国院线市场面临激烈竞争,需不断改进营销策略、加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推广,以维持竞争力[142] - 公司财报中包含了关于重要会计判断和估计的相关披露,以及有关固定资产和租赁资产减值的信息,分别在财务报表的第3、13和14项注释中[174] 股东关系 - 公司采取了股息政策,根据盈利确定向股东分配适当金额的股息[155] - 公司定期提供股东定期中期和年终股息[155] - 公司与股东保持持续有效沟通,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信息[156]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8 22:30
收入与盈利情况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收入增加48.7%至456,200,000港元[9] - 本集团于本年度录得净亏损317,000,000港元[9] - 本集团本年度錄得收入456,197,000港元,較上年增長48.7%[27] - 本集團本年度錄得虧損316,984,000港元,較上年增加45.1%[29]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总收入为4.56亿港元,较2022年增长48.7%[100]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戲院營運收入占總收入的100%[100]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票房收入為3.89億港元,較2022年增長44.0%[101]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特許商品銷售收入為4,222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140.8%[101]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屏幕廣告服務收入為711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13.8%[101]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其他收入為1,779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38.6%[101] 地区收入情况 - 香港市場收入增長81.7%至295,800,000港元,占戲院營運收入64.8%[10]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轻微增加至134,000,000港元,占戲院營運收入29.4%[10]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香港市場收入為2.96億港元,較2022年增長81.6%[103]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中國內地市場收入為1.34億港元,較2022年增長9.0%[103]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澳門市場收入為2,351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12.5%[103]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亞太其他地區市場收入為291萬港元,較2022年增長2,193.7%[10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於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2,000,000港元,總借貸為685,900,000港元,資產負債比率為48.9%[15][16] - 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的流動負債淨額為263,868,000港元,負債淨額為571,074,000港元[46][48] - 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986,000港元[43] - 本集團的物業、機器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分別為428,759,000港元及762,733,000港元[41] - 財務成本分析:銀行及其他借貸利息為27,173千港元,租賃負債利息為58,195千港元,合計85,368千港元[123][124]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為329,939,000港元,每股基本虧損為約3,213,341,000股[130] - 於報告期末,貿易應收款賬齡為1個月內11,733千港元、1至3個月3,126千港元、3個月以上9,662千港元[137][138] - 於報告期末,貿易應付款賬齡為3個月內34,332千港元、3個月以上26,525千港元[143] 业务拓展 - 本集團於本年度在中國內地新開設4間戲院,於2023年6月30日共營運22間戲院,提供171間放映院,逾24,000個座席[11] - 本集團的戲院配備先進技術如IMAX®、ScreenX、4DX等,並設有貴賓影院及貴賓招待廳[12] - 本集團將繼續審慎擴大網絡,於本年度後在香港及中國內地新開設2間戲院[13] - 本集團已自2022年11月起終止英皇UA(廣東)的全部營運,以改善本集團之財務狀況[58] 人力资源 - 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共有743名僱員,員工成本總額為115,100,000港元[26] - 本公司已採納一項購股權計劃以鼓勵或嘉許員工[23] 其他 - 董事會決定不建議派發本年度任何末期股息[24] - 新冠疫情對本集團過往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但本集團收入有所增長[56] - 董事已採取成本減省及改善措施以控制經營開支及現金流出,並重整實力[57] - 本集團已自一名關連人士維持一項長期貸款融資,額度為12億港元,其中貸款本金總額5.645億港元於2023年6月30日已動用[59] - 本集團亦已自一間銀行維持一項循環貸款融資,額度為2000萬港元,其中貸款本金總額2000萬港元於2023年6月30日已動用[59] - 本集團將擁有充裕財務資源撥付其於未來的營運資金及應付其於可見將來的其他融資需要[63] - 本集團將業務按其產品及服務分成兩個可呈報經營分類:戲院營運和電影投資[70][71][72][73] - 本集團於本年度並無業務合併,故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之修訂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表現並無任何影響[64] - 本集團於本年度並無銷售於可供使用物業、機器及設備之前產生的項目,故香港會計準則第16號之修訂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或表現並無任何影響[65] - 本集團於本年度並無識別出繁重合約,故香港會計準則第37號之修訂對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或表現並無任何影響[67] - 本集團無需就香港利得稅、百慕大及英屬處女群島、中國內地、澳門及馬來西亞繳納任何所得稅[125][126][127][128] - 本集團已取消對英皇UA(廣東)的合併入賬,原因是該公司已向中國內地相關法院申請破產清算[144] - 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及核數師已審閱本年度的合併財務報表,認為其已按適用會計準則編制並公平反映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業績[148] - 本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及董事進行證券交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09 16:26
财务状况 - 英皇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212,231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17.2%[2] - 戏院營運收入增加至212,200,000千港元,其中票房收入占86.9%[5] - 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300,000千港元,主要以港元和人民币结算[10]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674.87亿港元,流动资产总值为3580亿港元,流动负债淨额为1060.09亿港元[21]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36.42亿港元,公司儲備为381.8亿港元,非控股权益为481.9亿港元[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總额为481,902千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了100,102千港元[2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0,347千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了55,447千港元[24] - 公司已采取措施以控制经营开支和现金流出,包括实施成本削减和财务资源改善措施,以应对新冠疫情对业务运营的持续干扰[27] - 利息收入来自银行结存为4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45] - 外汇收益净额为6,62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7.4%[45] - 除税前虧損为49,93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46] - 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为64,04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46] 业务发展 - 2023年,英皇电影城计划在中国内地的长沙、成都和深圳开业[8] - 英皇娛藝電影城有限公司展开法律诉讼,申请限制中國影院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提出清盘呈请[15] - 公司采纳购股权计划以鼓励或嘉奖员工[17] - 公司已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1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中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在本期间遵守了这些规定[76] 股东信息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中,范女士实际持有10,500,000股,占比0.29%,而楊先生通过私人酌情信托持有的股份占比最高,为74.71%[70] - 黃先生持有的債權證金额为2,000,000港元[71] - 楊受成娛樂控股通过私人酌情信托持有的股份占比为73.80%,陸女士作为楊博士的配偶,也被视为持有相同股份的权益[73] - 范女士和黄先生已于2022年12月1日起被任命为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78]
英皇文化产业(0049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17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大汉密尔顿HM 11的Clarendon House,2 Church Street[6]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88号英皇集团中心28楼[6] - 公司主要从事娱乐、媒体和文化发展业务,包括影院运营和电影投资[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总营收为3.067亿港元,较2021年的1.929亿港元增长59.0%[9][1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78996亿港元,较2021年的1.11172亿港元增长61.0%[9] - 2022年公司年度亏损为2.18402亿港元,2021年为2.28078亿港元[9] - 2022年每股亏损为0.06港元,2021年为0.07港元[9][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4亿港元,2021年为5690万港元[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借款为5.427亿港元,2021年为3.33亿港元[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来自关联方的贷款为4.525亿港元,2021年为2.824亿港元[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为200万港元,2021年为70万港元[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非控股股东款项为7020万港元,2021年为4360万港元[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0.0%,2021年为19.3%[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对特定电影制作的投资公允价值为590万港元,2021年为550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数量为745人,2021年为436人[43] - 本年度包括董事薪酬和其他员工成本在内的员工总成本为8530万港元,2021年为5890万港元[43] - 集团在2021/2022年度以6170.6万港元的成本购置了物业、厂房及设备[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储备(2021年:无)[63] - 年度内,集团五大客户的总收入占集团全年总收入不到30.0%,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入的15.5%[63] - 年度内,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及服务总额占集团全年采购及服务总额的66.4%,最大供应商占集团全年采购及服务总额的24.6%[63] 业务运营相关 - 2022年上半年业务有所复苏,但下半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新冠疫情复发,影响了公司影院运营[12] - 2022年房东提供的租金减免减少[12] - 电影运营板块收入增长59.0%,达3.067亿港元(2021年为1.929亿港元)[18] - 票房收入达2.701亿港元(2021年为1.641亿港元),占电影运营收入的88.1%(2021年为85.1%)[18] - 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收入分别为1.229亿港元(2021年为1.332亿港元)和1.628亿港元(2021年为0.595亿港元),分别占电影运营收入的40.1%(2021年为69.0%)和53.1%(2021年为30.8%)[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运营24家影院,包括17家帝逸影院和7家帝逸UA影院,共192个影厅,约25700个座位[21] - 2021年12月,香港时代广场新开一家帝逸影院,有5个影厅,分布在三层,包括两个配备杜比全景声的影厅[24] - 2021年11月公司在澳门开设首家帝逸影院,有9个影厅约1200个座位[26] - 2022年7月首家MCL Cinemas Plus+在钻石山荷里活广场开业,首家Emperor Cinemas Plus+预计2023年开业[30] 公司收购与诉讼 - 公司完成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及应收贷款,总代价为4.0港元[20] - 2022年7月15日公司宣布间接持股70%的帝艺雅电影院有限公司对持有其30%股权的华懋中国影院投资有限公司提起法律诉讼,涉及约7000万港元股东贷款[40] - 2022年1月31日,英皇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与英皇电影院(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协议,英皇电影院(中国)有条件同意以4.0万港元收购Tale Success Limited全部股权及贷款[106][109] - Tale Success及其子公司主要从事影院运营,截至买卖协议日期,在香港有1家影院,在中国大陆有8家影院[109] - 重大关联交易收购Tale Success Limited全部股权及出售贷款的公告日期为2022年1月31日,通函日期为2022年3月25日,独立股东批准日期为2022年4月14日,完成日期为2022年4月22日[112][113][117][118] 公司董事信息 - 范敏嫦,59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拥有超33年企业管理经验,任职多个公司董事[45] - 杨政龙,36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积极制定集团创新战略,任职多个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46] - 黄志辉66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有超30年金融和管理经验[49] - 雪丽·珀西·休斯59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有超30年媒体和出版业务经验[50] - 陈倩玲59岁,自2014年7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担任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经验[52] - 何达权48岁,自2016年1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4年会计专业经验[52] - 谭秀莹54岁,自2018年1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法律专业经验[52] - 黄志辉先生和陈倩玲女士将在即将举行的2022年周年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并符合资格参选连任[66] - 拟于2022年周年股东大会参选连任的董事,均无与集团签订一年内未届满且无需支付补偿(法定补偿除外)的服务合约[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在股份中的权益,杨政龙先生持有2,371,313,094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73.80%[76] - 范敏嫦女士在帝国际的权益为10,500,000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0.29%[80] - 杨政龙先生在帝国际的权益为2,747,610,489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74.71%[80] - 杨政龙先生在帝E酒店的权益为851,352,845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71.11%[80] - 杨政龙先生在帝W&J的权益为4,298,610,000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63.41%[80] - 杨政龙先生在Ulferts的权益为600,000,000股,占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的75.00%[80] - 黄耀斌先生持有帝国际的债权证金额为200万港元[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据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所知,除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外,有若干人士或法团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或被视为拥有权益或淡仓[88] - AY Entertainment Holdings、Alto Trust Limited对受控公司的权益股份数为23.71313094亿股,占比73.80%[90] - Dr. Albert Yeung作为私人全权信托的创始人,其投票股份数为23.71313094亿股,占比73.80%[90] - Ms. Semon Luk作为Dr. Albert Yeung的配偶,权益股份数为23.71313094亿股,占比73.80%[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不知悉任何人或法团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权益或淡仓[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Bryan Wong先生和Vanessa Fan女士在从事电影投资的私人公司有董事权益,但被认为对集团业务影响不大[93] - Alex Yeung先生作为Albert Yeung博士创立的私人全权信托的受益人之一,被视为对信托下从事电影投资的私人公司有权益,但集团利益被认为得到充分保障[95] 关联交易相关 - 年度内,集团与公司关连人士有持续关连交易,即关于购买家具产品、优惠券及获取家具采购顾问服务的主协议[94] - 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公司向Ulferts Group支付211.1万港元购买家具产品和优惠券,支付12.2万港元获取家具采购咨询服务[98] - 2020年主租赁协议(2020 MLA)于2020年12月3日签订,期限从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99] - 2020 MLA为公司与英皇国际及其子公司的租赁交易设定框架,对2021年6月30日、2022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的租赁年度上限做出规定[101] - Ulferts由公司视为大股东的杨受成博士设立的私人全权信托间接控制,是公司关连人士,董事Alex Yeung因是该信托合资格受益人之一,在相关交易中有视为权益[98] - 英皇国际由杨受成博士设立的私人全权信托间接控制,是公司关连人士,董事Alex Yeung因是该信托合资格受益人之一,在相关交易中有视为权益[103] - 英皇电影企业是控股股东全资附属公司,是公司关连人士,董事Alex Yeung因是间接控制英皇电影企业的私人全权信托合资格受益人之一,在相关交易中有视为权益[111] - 除“购买家具”和“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租赁付款”构成持续关联交易外,其他关联交易豁免相关要求,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相关要求[119] - 核数师就非豁免持续关联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并已提供给联交所[120][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集团持续关联交易在正常业务过程中进行,按正常商业条款或更优条款进行,条款公平合理且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22] - 截至财年末或年内,除上述披露外,无其他对集团业务重大且董事或其关联实体有重大利益的交易、安排或合同[125] 公司治理相关 - 集团业务的公平回顾、业绩讨论分析、报告期后重要事件及未来业务发展分析在年报第5 - 13页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57] - 集团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说明分别在年报第29 - 50页的企业管治报告和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中[57]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1/2022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56] - 年度内,除雇佣合约外,并无就集团整体或任何重要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订立或存在任何合约[68] - 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均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3] - 公司章程及百慕达法律并无规定公司须按比例向现有股东提呈发售新股的优先购买权条文[63] - 除2021年12月7日采纳的股份期权计划外,年度内公司并无订立或存在任何股权挂钩协议[63] - 公司采纳了股份期权计划,自采纳以来,并无根据该计划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的期权[86] - 除股份期权计划外,在年终及年内任何时间,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或同系附属公司并无订立任何安排,使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或其配偶或18岁以下子女可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获取利益[87] - 截至年报刊发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至少达已发行股份的25%,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28] - 安永将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公司将提议重新委任其为核数师[1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四名是执行董事(包括主席),三名是非执行董事[135] - 范曼笙女士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为董事会提供领导[136] - 主席至少每年与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在场的会议[136] - 公司已采用各种政策以确保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33] - 年内,公司已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133] - 非执行董事均为在法律、会计或审计领域具有公认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139] - 每位非执行董事的初始任期为三年,可由任何一方发出通知提前终止[139] - 非执行董事的任期须根据公司细则轮值退任及重选[139] - 公司已收到每位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确认[140] - 根据提名委员会进行的年度审查,董事会认为每位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所列因素的独立性[140] - 公司管理由执行委员会领导,被董事会授予日常管理运营、制定业务政策和决策等权力,但部分事项需董事会决定[141] - 所有董事都收到关于董事职责、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指引材料,新董事任命后也会尽快提供[145] - 董事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关于董事培训的规定,每人在年内通过参加电子研讨会或阅读材料进行持续专业发展[146]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等重大关系[146] - 公司为董事安排了针对法律诉讼的适当保险[147] - 列出了董事培训涵盖的主题,包括公司管治、监管、财务、特定行业等[148] - 展示了董事在年内会议的出席情况[151] - 公司2021/2022年度报告涵盖企业管治相关内容[154] - 董事会定期会议约按季度间隔举行,会议通知至少提前14天发送给董事,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155][156] - 董事会会议和委员会会议纪要由秘书起草,初稿和定稿分别供董事评论和记录,原件由公司秘书保存[157] - 若董事在董事会审议事项中有重大利益冲突,该事项将通过现场会议处理,相关董事需回避表决[158] - 董事会将部分职能 delegated 给执行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159] - 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