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业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世邦魏理仕:上海办公楼市场上半年小幅回暖 净吸纳量环比增长126.1%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0:46
上海办公楼市场 - 上半年上海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环比增长126 1%至17 3万平方米 [1] - 金融业以22%占比领跑需求 消费品制造业(17%)和TMT(16%)分列二三位 [1] - 租金报价同比下降3 0%至247 2元/平方米/月 有效租金下降4 3%至174 4元/平方米/月 [1] - 未来六个月将新增77万平方米供应 预计激活市场流动性 [1] 物业投资市场 - 上半年累计交易金额230 1亿元 同比下降29 7% [1] - 零售物业占比28%居首 其中70%通过法拍渠道完成 [2] - 办公楼交易占比25% 近60%集中在内环内核心区域 [2] - 长租公寓Q2贡献43%交易额 险资等机构投资者活跃 [2] 投资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贡献69%交易额 重点布局办公楼/长租公寓/消费物业 [2] - 企业买家占比14% 其中70%为投资属性 偏好长租公寓/厂房等新经济资产 [2]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金融业持续扩张带动22%办公需求 [1] - 快消品和家居企业推动消费品制造业17%需求 [1] - 跨境电商和互联网平台公司贡献TMT行业16%需求 [1] - 法律和传媒类企业拉动专业服务业10%需求 [1]
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供需结构改善 城市更新激活零售活力
和讯网· 2025-07-04 13:03
办公楼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新增供应总量1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预期总量的83% [2] - 上半年全市新租交易总面积同比上涨33%,搬迁交易数量与面积同比双增,中关村、金融街等子市场搬迁交易面积大幅提升 [2] - 新租需求三大主力行业为TMT(40%)、金融(20%)和专业服务(12%),TMT板块中游戏类需求占比提升 [2] - 上半年全市净吸纳量达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空置率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至20.2% [3] - 中关村、奥体、望京三大科技中心区占全市万平米级租赁交易的90%,净吸纳量合计占全市80%,中关村空置率降至8.9% [3] - 全市平均租金面价上半年累计下降5.5%至每月每平方米241.7元,传统区域租金下行压力较大 [3] 零售物业市场 - 上半年北京非核心商圈新增商业面积24万平方米,中海大吉巷和昌平超极合生汇西区为主要新增项目 [4] - 餐饮品牌以48%的新增店铺占比位列头筹,地方特色菜系扩张趋势明显,茶饮果汁类拓店步伐缩窄 [5] - 运动户外品类带动服饰零售同比上涨4个百分点至31%,珠宝首饰类开铺持续活跃 [5] - 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16.2万平方米,空置率累计上涨0.2个百分点至7.5% [5] - 全市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下跌0.7%至每天每平方米30.8元,次级商圈领降 [6] 仓储物流市场 - 上半年北京仓储物流市场新增供应量36.6万平方米,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全部来自平谷区域 [6] - 第三方物流占新租面积的40%,汽配、电子产品等制造业需求小幅回升 [6] - 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5.3万平方米,空置率上涨5.1个百分点至29.5% [6] - 全市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下降6.9%至每月每平方米45.0元,非核心子市场领跌 [7] - 廊坊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78.1万平方米,空置率持续走低至最低水平 [7] - 天津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8.5万平方米,同比环比双降 [7] 商务园区市场 - 上半年北京商务园区市场新增供应量48.2万平方米,净吸纳量达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 [8][9] - TMT和文体娱乐行业搬迁需求加速释放,医药健康与工业品制造占新增需求近80% [9] - 全市空置率上半年累计上升0.5个百分点至24.3%,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跌幅达6.4%至每月每平方米138.5元 [9] - 中关村软件园、东升和电子城成为空置率下降最明显的子市场 [10] 物业投资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北京物业投资市场累计成交总额约151亿元,同比下降34% [10] - 自用型企业持续活跃,上半年共录得11笔自用交易,地产基金交易额占比超六成 [11] - 核心区优质资产交易加速,政策导向属性资产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 [11] - 零售物业、仓储物流、新型制造园区、长租公寓、数据中心等资产类型备受投资者关注 [12]
股价放量大跌14%,只因新濠国际发展低价供股?
金融界· 2025-04-28 19:30
股价表现 - 新濠国际发展股价在4月28日盘中一度大跌逾18%,最终收跌13.68%,创十余年新低 [1] - 股价大跌与公司发布的供股集资公告直接相关 [1] 供股计划 - 公司拟以每持2股供1股的方式供股集资最多约7.8亿港元 [2] - 每股供股价1.0286港元,较公告前收盘价3.8港元折让约72.93% [2] - 大股东何猷龙承诺认购不少于4.13亿股,若其他股东不参与,其持股比例将从61.44%升至69.69% [2] - 集资净额50%-60%用于偿还2021年信贷融资本金,40%-50%用于支付该融资利息 [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847.50亿港元,计息借贷606.90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达71.6% [3] - 资本负债比率较2019年6月末的42.4%大幅上升 [3] - 2021年订立的10亿美元5年期信贷融资尚有51.10亿港元未偿还,将于2026年6月到期 [3] - 公司已于2025年4月8日偿还该融资中的1000万美元(7800万港元) [3] 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亏损7.85亿港元,自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5] -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是导致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 [6] - 业绩亏损导致公司连续多年未派息分红 [6] - 长期亏损和不派息对公司股价形成持续压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