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东方(00593)

搜索文档
梦东方(00593.HK)2024年收入8240万港元 同比增加795.7%
格隆汇· 2025-08-01 23:0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收入8240万港元,同比增长795.7%,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收入增加 [1] - 公司2024财年录得净亏损1.1亿港元 [1] - 2024财年每股基本亏损0.21港元,较2023年的1.68港元有所改善 [1] 业务发展 - 公司物业发展项目位于中国内地,旗舰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邻近著名自然及文化地标 [1] - 旗舰项目为综合度假旅游区,集休闲设施、文化体验及生态旅游于一体 [1] - 项目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已从暂停复工迈向竣工阶段 [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期物业发展项目将带动地区旅游业增长 [1] - 项目贯彻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公司预期物业发展项目未来将稳步发展 [1]
梦东方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5053.6万港元 同比收窄86.58%
智通财经· 2025-08-01 23:0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8234 2万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875 27% [1] - 股东应占亏损5053 6万港元 同比显著收窄86 58% [1] - 每股基本亏损0 1港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销售物业运营收入的增加 [1]
梦东方(00593.HK)2024年中期总收入约8230万港元 同比增加875.3%
格隆汇· 2025-08-01 23:00
中期业绩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录得总收入约8230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875.3% [1] - 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销售物业运营收入的增加 [1] - 公司同期录得净亏损约50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3.78亿港元显著收窄 [1] - 净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 [1] - 公司不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 [1]
梦东方(00593)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5053.6万港元 同比收窄86.58%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2:58
业绩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234 2万港元 同比增加875 27 [1] - 股东应占亏损5053 6万港元 同比收窄86 58 [1] - 每股基本亏损0 1港元 [1] 收入增长原因 - 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销售物业运营收入在回顾期内增长 [1]
梦东方(0059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01 22: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82,424千港元,较2023年的9,219千港元大幅增长793.7%[3] - 2024年毛利为26,900千港元,毛利率为32.6%,较2023年的6,287千港元增长327.9%[3] - 2024年净亏损为111,215千港元,较2023年的480,245千港元亏损收窄76.8%[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21港元,较2023年的1.68港元亏损收窄87.5%[4] - 2024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1.2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78.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4年公司年內亏损为111,215千港元,较2023年亏损480,245千港元有所收窄[27][28] - 公司2024年收入82.4百万港元,较2023年9.2百万港元增长795.7%[46] - 公司2024年亏损净额111.2百万港元,较2023年480.2百万港元大幅减少[46]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21港元,较2023年1.68港元改善[47] - 公司2024年度录得亏损约1.112亿港元[83] - 公司自2019年起持续亏损[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财务费用为86,718千港元,较2023年的400,641千港元减少78.4%[3] - 2024年财务费用为52,934千港元,较2023年的213,292千港元下降75%[27][28]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86.7百万港元,较2023年400.6百万港元显著下降[46] - 公司员工总成本从2023年的7.9百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0.4百万港元[72]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为82,424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00%,2023年仅为990千港元[3] - 2024年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为82,424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00%[22] - 2023年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为990千港元,旅游乐园运营收入为2,832千港元,总收入为9,219千港元[22]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3倍(从990千港元增至82,424千港元)[22]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关注的两个可报告分类为物业发展及租赁和旅游乐园运营[23] - 物业发展及租赁分类主要从事物业销售及租赁业务[24] - 旅游乐园运营分类从事主题乐园运营及餐饮服务[25] - 2024年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为82,424千港元,占总收入100%[27] - 2024年三名主要客户贡献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分别为50,650千港元、21,341千港元和10,433千港元[34] 债务和负债 - 2024年底净负债为1,208,072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1,434,831千港元减少15.8%[6] - 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为1,602,693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1,883,017千港元减少14.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602.7百万港元(2023年:约1,883.0百万港元)[12] - 公司资本亏绌约为1,208.1百万港元(2023年:约1,434.8百万港元)[12] - 公司银行借贷及应付可换股债券和债券约为1,484.6百万港元(2023年:约1,756.9百万港元)[12] - 公司净负债于2024年12月31日为约12.081亿港元(2023年:14.348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16.027亿港元(2023年:18.83亿港元)[61]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0.15倍提升至0.18倍,流动资产总值约3.618亿港元(2023年:3.444亿港元)[61]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约19.645亿港元(2023年:22.274亿港元),其中银行借贷约3.727亿港元[6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负1.6倍(2023年:负1.6倍),总负债约19.776亿港元(2023年:22.41亿港元)[61]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6.027亿港元,资本亏绌约为12.081亿港元[83] 现金和流动性 - 2024年底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289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5,439千港元减少2.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为5.3百万港元(2023年:约5.4百万港元)[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在积极与贷款人进行债务重组磋商,以利用新借贷计划所得款项偿还银行借贷[12] - 公司正通过加快预售和销售发展中物业及已竣工物业来改善财务状况[13] - 公司正积极物色潜在投资者以提供额外融资来源[13] - 公司正通过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层薪酬调整及控制资本开支等措施控制行政费用[1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偿还部分借贷,并与贷款人协商延长部分借贷至2025年以后[16] - 公司正通过债务重组计划以完全免除债权人的申索[71] - 公司将继续与金融机构协商未偿还借贷以改善负债及财务资本负债状况[60] - 公司正积极发展中国主要城市多个新物业发展项目,预计物业市场将进一步稳定[59] 清盘和法律事项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8]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高等法院清盘,清盘人于2024年8月14日获委任[13]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11日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股份代号为593[53] - 法院于2025年6月24日颁令公司召开债权人会议,安排计划已于2025年7月30日获批[54][56] -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27日寻求法院批准安排计划并申请永久搁置清盘程序[54][56]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破产管理署署长被委任为临时清盘人[52] - 法院于2025年6月24日颁令召开计划会议以考虑债务重组[75] - 2024年8月14日委任凯晋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马德民及黄国强为清盘人[84] - 董事权力自2024年3月11日起被暂停[77] - 公司所有董事权力自2024年3月11日清盘令颁布后停止[96] - 公司的事务、业务及财物均由清盘人管理,清盘人无需承担个人责任[97] 财务报告和审计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18][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涉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20] - 核数师对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82] - 审核委员会未审阅2024年全年业绩[80] - 清盘人无法确认公司过往业绩是否完整、存在及准确[95] 终止综合入账集团 - 终止综合入账集团截至2023年11月24日的资产净值为60,499千港元[43] - 终止综合入账时解除非控股权益153,786千港元[43] - 终止综合入账时解除汇兑储备37,952千港元[43] - 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之收益131,239千港元[43] - 公司自2023年11月24日起失去对终止综合入账集团的控制权,无法取得其账册及记录[88] - 终止综合入账集团的终止综合入账收益约为131,239,000港元[90] - 公司无法确认终止综合入账集团在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开支、资产及负债[90] - 公司无法确认与终止综合入账集团相关的承担及或然负债是否存在及完整[90] - 公司无法确认与终止综合入账集团相关的关连方交易及披露是否准确完整[90] - 上述调整可能对公司2024年及2023年的合并财务表现、合并现金流量及合并财务状况造成影响[91]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土地增值税开支为8,560千港元,占所得税开支的主要部分[36]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17,597千港元[30] - 2024年发展待售物业减值亏损为961千港元,较2023年的31,178千港元大幅减少[29][30] - 2024年分占合营企业业绩亏损为32,160千港元,较2023年的19,566千港元增加64%[27][28] - 公司2024年未宣布派发任何股息[38] - 公司未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零)[76] - 公司发行了2020年到期的五年期人民币计值零票息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500百万元[6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洋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额为人民币450百万元(约520.6百万港元)[62] - 建银国际债券持有人认购了共740百万港元的债券及人民币29.5百万元(约36.0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面值约350.1百万港元的发展中待售物业及149.6百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给银行及金融机构[68] - 公司持有天茂文化发展(江阴)有限公司约51%的股权[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涉及法律申索金额约为1.9百万港元[73] - 建银国际债券于2021年6月30日逾期违约,导致已押记资产被接管[64] - 天洋可换股债券已全数转换为公司股份[65]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11日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93]
梦东方(00593.HK)2023年收入约920万港元 同比减少约63.3%
格隆汇· 2025-08-01 22:5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约9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3.3%,主要由于租金收入减少所致 [1] - 公司2023年录得亏损净额约4.8亿港元,较2022年的9.1亿港元亏损有所收窄 [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68港元,较2022年的3.17港元有所改善 [1] 业务策略 - 公司已实施一系列措施盘活资产,包括通过租赁、合营企业及选择性撤资 [1] - 公司正通过债权人磋商及优化债务以减少负债 [1] - 公司在物业发展、酒店服务、主题旅游及绿色发展方面探索新项目及业务计划 [1] - 上述措施旨在稳定公司财务状况并为创造长期价值奠定基础 [1]
梦东方(00593)发布2023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4.79亿港元 同比减少47.03%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2:5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921.9万港元,同比减少63.2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79亿港元,同比减少47.03% [1] - 每股亏损1.68港元 [1] 收入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主要由于租金收入的减少所致 [1]
梦东方(0059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01 22: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2.3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8.4百万港元增长875.3%[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为82,3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15千港元大幅增长[16] - 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15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82,342千港元,增幅达8,013%[3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50.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净亏损378.3百万港元大幅减少[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50,54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8,255千港元减少[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50.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6.7百万港元大幅减少326.2百万港元[26] - 2024年上半年总亏损为42,45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8,255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40] - 2024年6月30日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0,53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6,657千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2港元改善[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7,92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440千港元增长[1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80,60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7,664千港元减少[16] - 财务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287,664千港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80,604千港元,降幅达72%[43] - 物业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618千港元激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44,418千港元,增幅达7,087%[4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得诉讼拨备拨回7,864千港元,但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收入[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计提赔偿拨备15,971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支出[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出售投资物业亏损104,287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亏损[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14名(2023年同期:66名),总员工成本约0.4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6.9百万港元)[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528千港元下降[16] - 旅游乐园运营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900千港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0千港元[37] - 公司旗舰物业发展项目已迈向完工阶段,预期将带动地区旅游业增长[5] - 公司正在积极发展中国主要城市多个新物业发展项目[14] - 公司计划通过租赁、合营企业及选择性撤资盘活资产[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预期中国物业市场将改善,将加快已竣工物业的去存货工作[12] - 中国政府政策持续支持房地产行业,市场情绪回暖[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与金融机构磋商改善负债及财务资本负债状况[14] - 公司正采取法律行动以取回若干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控制权[6] - 公司未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 - 公司正在与贷款人积极进行银行借贷的债务重组磋商[27] - 公司将加快预售及销售发展中物业及已竣工物业[28] - 公司正通过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层薪酬调整及控制资本开支等方式控制行政费用[28] - 公司正在进行债务重组,以在债权人安排计划达成条件下免除债权人对公司的申索[28] - 公司认为自2024年6月30日起十二个月内将拥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到期财务责任[29] - 公司能否维持持续经营取决于获得充足融资及经营现金流量的能力[29] - 公司未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零)[68] - 公司未进行任何货币对冲安排,但密切监控汇率波动风险[59] - 公司正通过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层薪酬调整及控制资本开支等措施控制行政费用[57] - 公司计划通过债权人安排计划完全免除及解除债权人的申索[58] 债务和财务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84.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49.3百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为1,484.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34.8百万港元增加49.3百万港元[19][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921.6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83.0百万港元增加38.6百万港元[18][2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及应付可换股债券和债券总额为1,826.2百万港元,其中流动部分占比100%[26]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4.7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百万港元减少0.3百万港元[18][2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75,0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6,932千港元略有下降[5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16倍,较2023年12月31日的0.21倍下降[5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298.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26.7百万港元增加[5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负1.6倍,与2023年12月31日的1.6倍持平[52] - 天洋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额为人民币450百万元(约520.6百万港元),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2月23日[53] - 建银国际债券于2021年6月30日到期并违约,涉及本金总额740百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抵押发展中待售物业账面值约364.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30.7百万港元)及投资物业账面值约139.9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44.5百万港元)作为银行借贷担保[60] 资产和投资 - 投资物业价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4,477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39,934千港元,减少4,543千港元[18] - 合营企业投资从2023年12月31日的317,26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10,843千港元,减少6,423千港元[18] - 公司持有天茂文化发展(江阴)有限公司约51%股权[61] - 天洋可换股债券已于2024年1月及2月全部转换为公司股份[66] 法律和诉讼 - 公司自2024年3月11日起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股份暂停买卖[7][8]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并于2024年8月14日委任正式清盘人[22] - 前控股股东干扰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运营,导致终止综合入账且未交出会计账册[23]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高等法院清盘,清盘人于2024年8月14日获委任[28] - 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事项,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28] - 2024年6月30日诉讼拨备为1,90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49千港元略有下降[51] - 公司涉及多项法律申索金额约为1.9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百万港元),主要与银行借贷违约相关[64] - 法院计划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批准聆讯以审议债务重组安排计划[67]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11日上午11:56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73] - 清盘人无法确认集团过往业绩是否完整、存在及准确[76] - 公司所有董事权力自2024年3月11日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后停止[78] - 公司事务、业务及财物均由共同及各别清盘人以代理人身份管理[79] - 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股份时需审慎行事[75] - 公司将在适当情况下发出进一步公告告知公众最新消息[74] 会计和财务报告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30]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32] - 公司预计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的应用不会对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3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公司正在评估其影响[35] - 中国土地增值税拨备为8,084千港元[46]
梦东方(0059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01 22: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总收入为921.9万港元,较2022年的2507.6万港元下降63.2%[4] - 2023年总收入为9,219千港元,较2022年的25,076千港元下降63.2%[23][28] - 公司2023年收入为9.2百万港元,较2022年25.1百万港元减少63.3%[54] - 2023年毛利润为628.7万港元,较2022年的1846.3万港元下降66%[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4802.1万港元,较2022年的1.0896亿港元改善55.9%[4] - 2023年公司净亏损480,245千港元,较2022年净亏损910,719千港元收窄47.3%[28][29] - 公司2023年净亏损480.2百万港元,较2022年910.7百万港元有所收窄[54] - 2023年度公司录得亏损约480.2百万港元[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财务费用为4006.4万港元,较2022年的5599.3万港元下降28.4%[4] - 公司财务成本为400.6百万港元,较2022年560.0百万港元有所下降[54] - 2023年员工总数从72名减少至14名,总员工成本从15.5百万港元降至7.9百万港元[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为99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4] - 2023年租金收入为539.7万港元,较2022年的2233.7万港元下降75.8%[4] - 2023年旅游乐园营运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83.2万港元,较2022年的273.9万港元增长3.4%[4] - 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从2022年的22,337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6,387千港元,降幅达71.4%[23][28] - 旅游乐园运营收入从2022年的2,739千港元微增至2023年的2,832千港元,增长3.4%[23][28] - 物业发展及租赁分类业绩从2022年亏损1,071,461千港元改善至2023年亏损371,449千港元[28][2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几乎所有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32][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积极与贷款人进行债务重组磋商,并寻求额外融资来源[14] - 公司认为拥有足够营运资金支持业务及履行未来12个月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管理层能否达成融资及经营现金流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包括:获得新融资、加快物业销售回款、控制成本及资本开支[16] - 公司需在2025年前与贷款人协商重续或延长逾期借贷的偿还期限[16] - 公司需说服当前贷款人不要求立即偿还2025年到期的借贷[16] - 公司计划完成重组交易,包括债权人安排计划以解决所有申索[16] - 公司预计随着政府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稳及复苏[66][67] - 公司正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计划,法院已下令召开债权人会议[9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8港元,较2022年的3.17港元改善47%[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8港元,较2022年的3.17港元有所改善[4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8港元,2022年为3.17港元[56]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1759.7万港元,较2022年的7.1558亿港元改善97.5%[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2022年的715,579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17,597千港元[30][31]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7.6百万港元,较2022年715.6百万港元大幅减少[54] - 2023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收益为1.3124亿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4] - 终止综合入账导致公司确认收益131,239千港元[53] - 终止综合入账集团截至2023年11月24日的资产净值为60,499千港元[5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4.786亿港元,较2022年的9.037亿港元减少47.1%[13] - 2023年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8.83亿港元,较2022年的32.56亿港元改善42.2%[13] - 2023年资本亏绌约为14.35亿港元,较2022年的8.371亿港元恶化71.4%[13] - 公司净负债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1,434.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837.1百万港元增加71.4%[69]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应付可换股债券及债券约为17.57亿港元,较2022年的58.73亿港元下降70.1%[1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为540万港元,较2022年的350万港元增长54.3%[13]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1359万港元,较2022年的957万港元增长42.0%[7]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及债券为0,较2022年的4.437亿港元减少100%[7]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142千港元(物业713千港元,投资物业429千港元)[31]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在2023年为亏损126,801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收益21,098千港元大幅下降[37] - 2023年出售投资物业亏损101,829千港元,而2022年无此项亏损[37] - 2023年递延税项为37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抵免178,895千港元显著减少[3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在2023年减少至144,477千港元,较年初的1,355,581千港元大幅下降[43]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76,932千港元,较2022年的671,453千港元大幅减少[48] - 2023年诉讼拨备为1,949千港元,较2022年的197,084千港元显著下降[4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0千港元,较2022年的15,700千港元完全清零[45] - 2023年信贷亏损拨备为0千港元,较2022年的9,062千港元完全清零[47]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7,783.0百万港元降至2023年806.2百万港元[55] - 公司2023年净负债为1,434.8百万港元,较2022年837.1百万港元增加[5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1,883.0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3,256.3百万港元减少42.2%[69] - 公司流动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0.60倍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0.15倍[69] - 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344.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4,910.5百万港元下降93%[69]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27.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8,166.8百万港元下降72.7%[6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于2023年12月31日为负1.6倍,较2022年的负10.3倍有所改善[69] - 公司总负债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41.0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8,620.0百万港元下降74%[69] - 公司未偿还天洋可换股债券本金额为人民币450百万元(约520.6百万港元),年利率5%[70] - 建银国际债券未偿还本金为465.4百万港元(2022年:465.4百万港元),余额已于2021年6月30日到期[71] - 建银国际债券于2021年6月30日逾期违约,导致205,182,287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1.87%)及天洋可换股债券本金人民币450,000,000元被接管[72] - 2023年8月至12月期间,配售代理已配售全部已押记资产[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资产包括发展中待售物业账面值330.7百万港元(2022年:2,951.0百万港元)及投资物业144.5百万港元(2022年:1,355.6百万港元)[76] - 公司持有天茂文化发展(江阴)有限公司约51%的股权,预计未来投资将持续减少[7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为买方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未偿还本金总额为零(2022年:239.6百万港元)[80] - 北京天洋拖欠未偿还本金约25.1亿元人民币(约29.823亿港元)及应计利息约2.137亿元人民币(约2.54亿港元)[85] - 房山土地及在建工程2020年估值约为27.987亿元人民币(约33.253亿港元)[85] - 房山土地中区拍卖底价约为4.806亿元人民币,但未收到投标[87] - 房山土地中区以人民币480.6百万元(约538.0百万港元)转让给山东资管,用于清偿部分债务[88] - 房山土地南区及在建工程确认为发展中待售物业,金额约为2,562百万港元(2021年:2,852百万港元)[88] - 湖南梦东方拖欠北京银行未偿还本金约人民币263.1百万元(约312.8百万港元)[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883.0百万港元,资本亏绌约1,434.8百万港元[100] - 天洋可换股债券已于2024年1月及2月全部转换为公司股份[91] 法律和诉讼事项 - 2023年法律申索总额降至190万港元,较2022年的41.32亿港元大幅下降[81] - 2023年建筑合约纠纷金额降至零,2022年为6.918亿港元[81]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拖欠偿还金额降至零,2022年为33.833亿港元[81] - 2023年其他杂项法律申索金额为19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90万港元下降[81] - 2023年计提建筑成本负债诉讼拨备降至零,2022年为1.634亿港元[82] - 2023年未了结法律申索金额降至零,2022年为34.401亿港元[82] - 公司对物业销售终端客户的赔偿拨备为32,246,000港元[52] 公司治理和重大事件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被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并于2024年8月14日委任清盘人[9] - 前控股股东干扰附属公司业务运作,且未交出会计账册及记录[10] - 公司首次应用2023年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未对财务表现造成重大影响[17]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生效,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19][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本涉及ESG金融资产分类,将于2026年生效[21] - 2022年有三名主要客户贡献物业发展及租赁收入21,775千港元,占当年总收入86.8%[34][35] - 2023年无客户贡献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0%[34] - 2023年无股息派付,与2022年相同[40]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3] - 公司自2019年起持续亏损,且存在重大法律纠纷影响流动资金[100] - 核数师对202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99] - 公司因未支付款项于2024年3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未包含香港清盘产生的任何调整[102] - 审计师无法确认公司持续经营假设是否适当[103] - 公司失去对终止综合入账集团的控制权,剔除其财务数据[105][106]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11日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110] - 清盘人无法确认公司过往业绩是否完整、存在及准确[112] - 公司董事会在2024年3月11日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后停止所有董事权力[114] - 公司事务、业务及财物均由清盘人以公司代理人身份管理[115]
梦东方:债权人计划获法定所需大多数拥有投票申索的债权人通过 继续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7-30 20:04
公司债务重组进展 - 债权人计划于2025年7月30日获法定所需大多数债权人通过 支持债权人人数超过百分之五十且投票申索价值达最少百分之七十五 [1] - 法院审批聆讯定于2025年8月27日上午10时进行 计划会议主席将向香港法院提交表决结果 [1] - 公司股票继续维持停牌状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