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优药业(00858)
icon
搜索文档
精优药业(0085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0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于港交所主板上市[28][30] 财务报告编制信息 -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1年11月29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28][30] - 中期财务资料遵照上市规则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9][30] - 集团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2] - 公司未应用当前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诠释[33][34] 资产相关信息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產为1259359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164239千港元有所增加[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淨值为151530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153189千港元略有减少[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動資產中投資物業为1230千港元,物業、廠房及設備为128377千港元[7] - 2021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83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5,918千港元[23][24] - 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扣除减值亏损拨备),2021年9月30日90日内为6337千港元,3月31日为6134千港元;91 - 180日为2120千港元,3月31日为1257千港元;181 - 365日为1303千港元,3月31日为1739千港元[53] - 预提费用2021年9月30日为13331千港元,3月31日为12514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为16993千港元,3月31日为16346千港元;合约负债为3849千港元,3月31日为5033千港元[9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值为570110千港元[192][19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不同公平值架构级别之间无转移,金融资产估值技术无变动[193] - 第二级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非上市投资基金和股份,公平值分别由投资基金的净资产值和中国实体的净资产值厘定[196] - 纳入第二级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的在中国国有金融机构的短期高流动性投资,公平值根据不可厘定之回报率确定[196] - 第三级的可换股债券投资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公平值根据独立合格估值师使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进行的估值厘定[196][197] 负债与权益相关信息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總權益及負債为1259359千港元,与总资產相等[9] - 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集团获授贸易信贷期为发票日期起两至三个月[88] 经营活动现金流信息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88千港元,2020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496千港元[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51千港元,2020年同期相同[2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2千港元[25] 收益与利润相关信息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43462千港元,销售成本为19655千港元,毛利为23807千港元[14]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为102213千港元[14]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为90632千港元,期內溢利为89503千港元[14]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74992千港元,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为911千港元[15]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全面收益總額为75948千港元[15]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71,摊薄每股盈利为2.44[1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8,57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4,992千港元[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89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56千港元[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药品制造收益为36745千港元,药品贸易收益为43462千港元[96][9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分类收益为43,462千港元,贸易分类收益为36,745千港元,基因开发分类收益未明确给出,集团总收益未明确给出[102,103] - 2021年同期除所得税前溢利为90,632千港元,2020年为77,135千港元;期内溢利2021年为89,503千港元,2020年为75,948千港元[104]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66千港元,政府补助为64千港元,联营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为369千港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19千港元、808千港元、369千港元[110] - 2021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结余含84,540,000港元公平值收益;2021年11月29日业绩公告初步披露数额为89,747,000港元[112,113,114] - 2021年可换股债券利息及租赁负债利息为6,361千港元,2020年为5,409千港元[121] - 2021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84千港元,2020年为1,076千港元[137,138,139] - 2021年投资物业折旧为30千港元,2020年为30千港元[140,141,142]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085千港元,2020年为2,821千港元[142,145,146] - 2021年确认为费用之存货成本为19,655千港元,2020年为16,457千港元[146,149,150] - 2021年和2020年所得税支出分别为1129千港元和1187千港元[171]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8592000港元,2020年为74992000港元[177][179]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2390000000股已发行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计算基于3290000000股已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77][179][180] 费用相关信息 - 员工薪金、花红及津贴为9938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346千港元[162][166] - 2021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袍金及其他福利为2542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8千港元[189] 税务相关信息 - 合资格企业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纳税,超过部分按16.5%纳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172][173] 股息相关信息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1年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为零港元[176][178] 关联交易相关信息 - 2021年支付给股东毛裕民博士顾问费306千港元,贷款应收利息收入369千港元[185] 可换股债券相关信息 - 公司持有领航医药7.1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经修订后到期日延至2023年7月28日,年利率3.5%,初始转换价为每股2.5港元[37] - 到期日支付利息合计1.66040875亿港元,包含不同阶段利息及额外利息[41] - 经延长债券初始确认日(2021年8月16日)公平值变动确认为46632.2万港元,初始确认公平值为55086.2万港元[4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经延长债券公平值变动为1743.5万港元,公平值为56829.7万港元[44] - 按公平值计量可换股债券使用的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为预期的波动及贴现率[197]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计量与发行人股份价格预期波动成正相关,与计算现金流现值采用的贴现率成负相关[197] - 于损益中确认的公平值变动为17,435千港元[199][200] 业务分类相关信息 - 公司经营业务按性质和产品分为制造和贸易两个战略业务单元,制造单元负责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贸易单元负责进口药品营销和分销[97] - 公司经营业务分为制造、贸易和基因开发三个分类[98,100] 价格与比率相关信息 - 2021年9月30日股价为0.201港元,8月16日为0.225港元;贴现率为24.030%,8月16日为24.108%;无风险利率为0.166%,8月16日为0.111%;预期波幅为28.207%,8月16日为27.294%;期权期限为1.825年,8月16日为1.948年[48] 款项明细相关信息 - 预提费用主要包括营销及推广费用约11392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0523000港元)[92] - 其他应付款项主要包括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约3033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3033000港元)、营销及推广费用应付款项约5202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5071000港元)及其他应付税款约4725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160000港元)[92] - 2021年4月1日合约负债结余5033000港元中,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确认收益金额为1277000港元(2020年同期为532000港元)[92] 贸易条款相关信息 - 公司与客户贸易条款主要为赊销,新客户需预付款,一般信贷期120 - 180日,部分主要客户可延至一年[51] 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信息 - 回顾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无重大添置及出售,变动净额主要与折旧、摊销及汇兑差额有关[34]
精优药业(0085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7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精优药业控股有限公司,于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代号为00858[1][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谢博士负责集团策略规划等,公司拥有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3%权益[72] - 程勇自2019年7月1日起任公司副行政总裁,有超十年药理研究及药物开发经验[72][73] - 楼屹博士有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多公司任职,现于谢毅及毛裕民拥有的公司任董事和总经理[76][78] - 王秀娟2008年5月加入集团,2014年1月8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有超20年工商业经验[76][78] - 廖国华2008年11月加入公司,2013年12月任执行董事,2014年1月8日起任联席公司秘书,有超20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82][84] - 方林虎2001年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复旦教授、副校长等职[83][84] - 薛京伦先生2001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7年4月退休[88] - 金松女士200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不同行业会计经验[88][89] - 龚有禄先生2011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整体管理及营运,有逾20年制药行业经验[94] - 吴红女士1995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在中国所有财务事宜,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外贸会计专业[94] - 黄文达先生2004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财务控制和管理,有逾10年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经验[94]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2021财年)[8] 宏观经济环境 -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为逾四十年来最低增速,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5%[11]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2020年为收缩6.8%[11] - 中国政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聚焦提振内需及开放国内市场[11] - 2021年采纳“十四五”规划及新“双循环”发展格局,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11] - 全球经济活动受疫情干扰程度和范围下降,但复苏前景因新病毒变异仍不确定[59] - 中国经济在2021年一季度强劲复苏后稳步改善,医药行业短期增长受挑战,但长期受益于政策[59] - 中国当局加大医疗改革力度,推行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行业竞争将升级[5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1财年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211亿港元,上一年度溢利约2.044亿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变动亏损[19][20] - 公司2021年归属公司所有者的亏损约为1.211亿港元,较2020年的盈利8330万港元减少约2.044亿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变动损失这一非现金项目[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21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溢利减少约2.044亿港元[37] - 制造业务板块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率取得正面成果,贸易业务板块因进口产品问题亏损但亏损额减少[13][15] - 公司制造分类贡献的收益为788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120万港元或1.6%,毛利为426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30万港元,毛利率由55.3%降至54.0%[28] - 撇除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公司经营分类亏损由860万港元减至50万港元,企业开支减少100万港元,抵消部分利息收入减少和利息开支增加的负面影响[28] - 公司自2018年起与有广泛分销网络的经销商合作扩大市场覆盖,制造药品板块虽面临挑战仍实现约7880万港元的收入,较2020年增加120万港元或1.6%,主要因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产品需求增加[35] - 制造药品板块毛利率较去年下降1.3%至约54.0%,主要因销售组合变动[35] - 公司某分类收益约788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20万港元或1.6%,毛利率降至约54.0%,较去年下跌1.3%[36] - 自产药品业务录得溢利约40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250万港元[39][40] - 自产药品业务本年度研发开支约300万港元,2020年为60万港元,去年拨回营销及推广费用拨备约370万港元[40] - 进口药品业务本年度无收益,录得亏损约44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1050万港元或70.5%[40] - 进口药品业务员工成本减少约50万港元,拨回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值拨备约390万港元,去年计提拨备约600万港元[40] - 基因开发业务年度内仍未开展,无收益[4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及虧損淨額為9470萬港元,2020年為收益1.061億港元,減少約2.008億港元[54] - 可換股債券投資公平值變動產生的非現金項目收益減少約2.06億港元[54] - 撥回貿易及其他應收賬款減值撥備270萬港元和110萬港元,去年分別計提撥備590萬港元及450萬港元[54] - 與聯營公司的貸款利息收入及估算利息收入減少淨額約520萬港元[54] - 壞賬收回減少約210萬港元,銀行利息收入減少約240萬港元,政府補助增加約90萬港元[54] - 初步評估可換股債券投資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增加約7100萬港元,最終分類為非流動資產,公平值較2020年3月31日減少約1.047億港元[54] - 銷售及分銷費用增加至約2950萬港元,2020年為2460萬港元[58] - 营销及推广开支增加约490万港元或20.3%,撇除去年拨回约370万港元后仅增加约120万港元[59] - 行政费用约为239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250万港元或9.7%,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约110万港元[59] - 销售、推广及座谈会活动开支因疫情减少约100万港元,研发开支增加约240万港元[5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48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50万港元或0.3%[6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降至289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330万港元[6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借款与总资产比率为0.063,2020年为0.051[6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1.642亿港元,总债项约7390万港元[65]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持有KKC Capital SPC共80000股参与股份,总代价8000万港元,过往公平值亏损共8000万港元[6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有171名员工,2020年为169名[66]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2080万港元,2020年约2250万港元[66] 公司业务项目 - 公司持有进生有限公司49%股权,其主要资产为口服胰岛素产品的在研项目无形资产,该产品仍处临床试验阶段[45] - 2018年7月27日,公司与领航医药集团向进生提供总额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提供49%即1470万港元,年利率5%,还款期限为每次提款后60个月[45] - 2019年8月进生提取2000万港元,公司和领航医药集团分别提供980万港元和1020万港元,连同2018年9月提取的1000万港元,进生已全额提取3000万港元贷款[45] - 2020年初疫情扰乱产品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及甄选工作暂停,2020年第三季度重新开始,目前仍在进行中[47] - 进生集团重新评估产品商品化时间表,预计在2023年年中左右[47] - 年内进生集团亏损约1010万港元(2020年:1310万港元),公司分占亏损约290万港元(2020年:32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47] - 亏损减少主要与产品研发费用减少有关[47] - 鉴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提高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展,优质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巨大,该口服胰岛素产品市场潜力大[47]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保持灵活应对国家政策变化,使内部资源与医药行业发展方向一致[20] - 公司长期战略是加强制造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20] - 公司认为优质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大,投资Smart Ascent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未来或合理[20] - 公司对未来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将优化内部管理和资源配置应对挑战[21][22] - 公司将继续专注制造分类发展,完善分销网络、调整营销策略,投资自有产品开发、提升产能及运营效率[60] - 公司会调配资源与业务伙伴合作,把握市场机遇,恢复贸易分类表现[60] - 尽管未来经营状况复杂挑战多,但公司财务状况稳健,管理层努力将为长远发展奠基[61] 公司治理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已采纳及应用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有若干偏离情况[96] - 守则条文A.1.3及A.7.1规定董事会例会通知等要求,公司采用更灵活方法召开会议[96] - 守则条文A.2.1规定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分开,谢毅博士兼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但公司认为权力与权限平衡[9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非按特定任期委任,但须退任及重选[99][100] - 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主席、副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毋须轮值退任[99][100]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之董事任期仅直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为止[99][100] - 谢毅博士因其他重要事务未能出席2020年8月28日的股东周年大会,王秀娟女士获委任为大会主席[103][104] - 公司未设立股息政策,认为综合多因素确定股息支付更合适[103][10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董事在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均遵照规定准则[105][106] - 截至年报刊发日期,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8] - 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110][111] - 公司为董事会成员及高级职员安排了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10] - 谢毅博士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虽不符合守则条文要求,但公司认为可维持权力与权限平衡[117] - 董事(主席除外)须轮值退任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公司认为此举符合股东最佳利益[119] - 董事会设立提名、薪酬及审核三个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9] - 提名委员会由谢毅博士及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共四人组成[123][126]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协助实施并监督该政策[124][126]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提名政策,作为提名标准及程序的指引[124][126]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人选时需考虑技能、知识、经验、多元化等多项标准[125][127] - 若需新增或更换董事,提名委员会可通过多种渠道识别和评估合适人选并向董事会推荐[130] - 对于退任董事的重新委任,提名委员会会审查其服务情况并考虑提名标准后向董事会推荐[131] - 若股东推荐的候选人符合提名标准,提名委员会可向董事会提议将其列为董事候选人[131] - 提名委员会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以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3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董及谢毅博士,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37][138][13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酬金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的高层管理人员有3人,与上一年持平[142]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方林虎、薛京伦及金松,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三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48][15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就审核服务已付/应付核数师酬金为76万港元[149] - 公司董事确认按上市规则等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集团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15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采纳风险管理方法确定业务单位审阅范畴,审核结果显示制度关键领域合理且充分执行[154][157] - 公司董事负责按上市规则等要求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集团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55] - 集团于2013年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该程序有效[161] - 公司鼓励董事持续专业进修,所有董事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等进行持续专业发展[162][16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获上市规则等最新发展的简报及书面资料,公司为董事举办内部培训研讨会[165] - 廖国华先生及王秀娟女士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各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0][173] 股东权益与沟通 - 公司通过联交所网站、公司网站等多个渠道向股东传达资料[175] - 股东周年大会为股东与董事会交流意见的有效平台,董事会相关成员将出席并答疑[180][182] - 持有不少于公司已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请求召开特别大会,董事需在请求书递交21天内安排,否则呈请人可自行召开,但需在3个月内[180][183] - 持有有权投票的已缴足股本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书面要求,公司需通知股东相关决议案并传阅不超1000字书面陈述书[181][183] - 书面呈请须在大会前至少六周(须发决议案通知)或至少一星期(其他呈请)送交公司注册处并支付合理费用[190][191] - 股东可致函公司主要营业地点向董事会提交查询及建议[1
精优药业(0085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0 16:4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总资產为1346363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265710千港元有所增长[5][7] - 2020年9月30日,公司權益總額为121579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139848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0年9月30日,非流動負債为71890千港元,流動負債为58677千港元[7] - 2020年9月30日,流動資產浮值为153357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50763千港元略有增长[7] - 2020年上半年總資產減流動負債为1287686千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的1207378千港元有所增加[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217,48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84,293千港元[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918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31,434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不含抵押存款)为1.259亿港元,较2020年3月31日下降约50万港元或0.4%[15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2020年3月31日:无)[15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总借款与总资产比率为0.051(2020年3月31日:0.051)[154] - 集团总资产为13.464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12.657亿港元),总债项约690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6450万港元)[154] 经营业绩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6745千港元,销售成本为16457千港元,毛利为20288千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为81776千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为77135千港元,期內溢利为75948千港元[12]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74992千港元,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为1474千港元[14] - 2020年上半年期內全面收益總額为75948千港元[1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74,99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5,043千港元[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收益为74,99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7,641千港元[1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496千港元,2019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7,799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951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6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453千港元[2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药品制造收益为36745千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0695千港元减少[60] - 2020年4月1日纳入合约负债结余3801000港元(2019年4月1日:1565000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确认收益金额为532000港元(2019年同期:1319000港元)[5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分类收益为36745千港元,较2019年的40695千港元减少;贸易分类收益为0;基因开发分类收益为0[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分类业绩为3908千港元,较2019年的7003千港元减少;贸易分类业绩为 - 3954千港元,较2019年的 - 6285千港元亏损减少;基因开发分类业绩为 - 38千港元,较2019年的 - 37千港元亏损略增[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之其他收入及净损益为5366千港元,较2019年的6400千港元减少[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开支、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分别为 - 3653千港元、 - 5294千港元、 - 541千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 - 4384千港元、 - 4457千港元、 - 419千港元[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利润为77135千港元,较2019年的28257千港元大幅增加;所得税为1187千港元,较2019年的1740千港元减少;期内利润为75948千港元,较2019年的26517千港元大幅增加[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61.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95.4万港元;政府补助为80.8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6.1万港元[7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之估算利息收入为35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419.5万港元;来自一间联营公司之贷款利息收入为36.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9万港元[7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45.2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拨备51万港元;贸易应收帐款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3.9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32.3万港元[8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变动为8134.1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3043.6万港元;短期投资公平值变动为2.2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6万港元[8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可换股债券利息为529.4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1.5万港元,2019年同期可换股债券利息为445.7万港元[8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7.6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1.3万港元;确认为费用之存货成本为282.1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293万港元;有关土地及楼宇之经营租赁费用为1645.7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1728.1万港元[9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即期税项为0,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18.7万港元,2019年同期分别为0和181.8万港元;税项之超额拨备为7.8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0[94]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499.2万港元及23.9亿股已发行普通股,2019年分别为2504.3万港元和23.9亿股;2020年每股摊薄盈利计算基于经调整溢利8028.6万港元及32.9亿股已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19年分别为2950万港元和32.9亿股[10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给股东毛裕民博士的顾问费开支为30.6万港元[103]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19年同期亦为零港元[10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补偿(包括向公司董事支付款项)2020年为2903千港元,2019年为2930千港元[111] - 2020年中期集团制造分类收益减至约3670万港元,毛利减至约2030万港元,较2019年中期分别减少约400万港元及310万港元,毛利率由57.5%降至55.2%[133] - 2020年中期集团期内溢利约为7590万港元,较2019年中期增加约4940万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变动收益增加约5100万港元[133] - 2020年中期自产药品业务分类收益减至约3670万港元,较2019年中期减少约400万港元或9.7%,主要因高利润率产品销售减少[135] - 2020年中期进口药品业务未产生收益,录得亏损约390万港元,较2019年中期减少约50万港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及成本费用减少[141] - 2020年中期基因开发业务未开展,无收益[1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净额录得收益约8710万港元,较2019年中期增加约5310万港元[144][145] - 销售及分销费用较2019年中期减少约170万港元至1300万港元[145] - 行政费用从2019年中期的133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15.2%至2020年中期的约1130万港元[147][148][1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8] - 公司已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9] -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0年11月27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28] 财务审核情况 - 2020年经审核财务报表因上一年度审核范围限制对集团于联营公司权益期初结余提出保留意见,该意见与2019年财务报表相关[33] - 管理层预计2020年保留意见将在2021财年移除,因2020年财务报表无审核范围限制[3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移除2021财年综合财务报表相应数字审核保留意见的预计[37] 资产变动情况 - 回顾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无重大添置及出售,变动净额主要与折旧及摊销有关[37] 贸易条款 - 集团与客户贸易条款主要为赊销,新客户一般需预付款,信贷期一般120 - 180日,部分主要客户可延至一年[37] - 贸易应付账款不计息,集团获授贸易信贷期为发票日期起两至三个月[48] 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贸易及应收票据90日内金额为7035千港元,91 - 180日为2183千港元,181 - 365日为1135千港元[4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贸易及应收票据90日内金额为3707千港元,91 - 180日为4238千港元,181 - 365日为2539千港元[4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90日内应收款项为392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255千港元有所增加;91 - 180日为87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981千港元减少;181 - 365日为7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千港元大幅增加;1 - 2年为16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517千港元大幅减少;2年以上为483千港元,与3月31日持平[49] 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预提费用为1067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3117千港元减少;其他应付款项为208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9134千港元增加;合约负债为439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801千港元增加[54] 业务分类情况 - 公司经营业务分为制造、贸易、基因开发三个可呈报及经营分类,各分类风险及回报不同[70][71] 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总值为654058千港元[115] - 第二级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非上市投资基金和股份,公平值由投资基金的净资产值等确定[123] - 第三级可换股债券投资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公平值根据独立合资格估值师使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进行的估值厘定[124] 宏观经济影响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收缩6.8%,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分别实现3.2%及4.9%的经济增长[130] 贷款利息情况 - 贷款利息收入为369(未明确单位),另一相关数据为190(未明确单位)[107]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聘用170名雇员,较2019年9月30日的176名有所减少[165][16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97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130万港元减少[167] - 员工成本减少主要因制造分类员工人数及社保供款减少[167] - 公司根据行业惯例支付雇员薪酬,员工福利等按运营实体现行劳动法执行[167] 购股计划情况 - 2012年8月24日公司股东批准购股计划,8月29日生效,有效期10年[167] - 2020年中期期间,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期权[168] 企业管治情况 - 2020年中期期间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的守则条文,但偏离若干条文[169] 董事变动情况 - 自2020年8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起,卢志强先生退任公司执行董事[175] 董事操守守则情况 -
精优药业(0085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7 16:51
公司利润情况 - 公司本财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约为8330万港元,上一财年约为6400万港元,增加约1930万港元[19] - 利润增加主要归因于公司对可转换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增加,这是一项非现金项目[19] - 公司年度溢利约83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约6400万港元增加约1930万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增加[21] - 公司年度溢利约8560万港元,较2019年的6330万港元增加约2230万港元或35.1%,主要因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变动收益增加约2150万港元[33] - 公司本年度应占溢利约83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约6400万港元增加约1930万港元[33] - 集团年度溢利约为8560万港元,2019年为6330万港元,增加约2230万港元或35.1% [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度溢利约为83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1930万港元 [36] 业务板块表现 - 公司制造业务板块本财年取得积极成果,贸易业务板块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减值拨备亏损加剧[19] - 公司收益及毛利分别减少至7760万港元和429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13.0%及13.5%,主要因进口药品贸易分类未产生收益[31] - 公司制造分类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录得约650万港元的分类溢利,而2019年为亏损360万港元[33] - 自产药品业务分类收益略微增加至约7760万港元,2019年为7580万港元,毛利率与去年水平相若[34][36] - 自产药品业务分类业绩录得溢利约650万港元,2019年亏损360万港元,增加约1010万港元 [41][43] - 进口药品业务本年度无收益,与去年相比,收益及毛利贡献损失分别约为1340万港元及710万港元 [41][43] - 进口药品业务分类亏损增加至约1490万港元,2019年亏损660万港元,增加约830万港元 [41][44] - 自产药品业务拨回营销及推广费用拨备约370万港元,减少销售及分销整体开支约750万港元 [41][43] - 自产药品业务收回坏账约210万港元,部分抵销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增加约420万港元 [41][43] - 进口药品业务销售及营销费用、经营费用分别相应减少约450万港元及30万港元 [41][44] - 进口药品业务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增加约600万港元 [41][44] - 本年度基因开发业务未开展,无收益记录[46]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与商业伙伴共同努力,解决进口药品监管问题以改善贸易业务状况[19] - 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较上一财年有所改善,将继续专注提升业绩并警惕风险管理[19] - 尽管经济和运营环境复杂多变,公司对医药市场机遇持乐观态度,将推进战略举措实现长期增长[67] 宏观经济环境 -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跌至十年最低2.9%,中国经济增速稳定维持在6.1%,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6.8% [28] 联营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进生集团49%股权,进生集团主要资产为口服胰岛素产品的在研项目[46] - 2018年7月27日,公司与领航医药集团向进生提供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提供49%即1470万港元,年利率5%,还款期限为每次提款后60个月,进生已全额提取该贷款[46] - 原预计产品商品化时间为2022年1月前后,受疫情影响,重新评估后调整为2022年第四季度前后[46][52][54] - 本年度进生集团亏损增至约1310万港元(2019年:360万港元),公司分占亏损约320万港元(2019年:90万港元),增加230万港元,主要因口服胰岛素项目研发费用增加[52][55] - 公司委聘独立估值师对进行中之研发的可收回金额及于联营公司之权益的公平值进行估值,采用资产基础估值法[53][55] - 进行中之研发应占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假设自产品商品化起涵盖十年,现金流预测关键参数为贴现率(税后)24.64%、增长率3%、毛利率64.44%[58] - 2020年3月31日公司认为对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毋须减值[58] 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 - 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净额合计收益约1.061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约1700万港元或19.1%[58] - 销售及分销费用减少至约2460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1560万港元或38.9%[58] - 行政费用保持在约2640万港元的相似水平[6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479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200万港元或12.9%[73]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2230万港元至3220万港元[74] - 剔除客户信贷结余重分类约400万港元后,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1830万港元[74] - 营销及推广应计费用减少约640万港元至990万港元,应付账款结算约1190万港元[74] - 2020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479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约2200万港元或12.9%[7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预提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2230万港元至3220万港元[77] - 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借款与总资产比率为0.051,2019年为0.041[82][85] - 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2.657亿港元,总债项约6450万港元[82][8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金融工具投资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83][84] - 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KKC Capital SPC 8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8000万港元[84]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中已录得的投资公平值亏损约8000万港元于2020年3月31日依然[88][92] 员工与薪酬 - 2020年3月31日公司有169名雇员,2019年为171名[88][9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2250万港元,2019年约2370万港元[88][92] - 酬金范围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的高层管理人员数量2020年和2019年均为3人[156] 股份与期权计划 - 从股份期权计划生效日至2020年3月31日,未根据该计划授予任何股份期权[89][90] - 公司于2012年8月24日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8月29日生效,有效期十年[93] - 自计划生效至2020年3月31日,未根据该计划授出购股期权[94] 财务报表审核意见 - 2018年财务报表因联营公司权益减值评估无法获充足凭证,核数师对3.3097亿港元权益审核范围限制不发表意见[95] - 2019年财务报表因上一年审核范围限制影响期初结余和比较数字,核数师发出保留意见[95] - 2019年3月31日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为3.30062亿港元,减值评估审核事项已处理[97] - 2020年财务报表核数师就比较数字期初结余范围限制发出保留意见[97] - 管理层认为2020年保留意见源于2019年期初结余及2019年财报为2020年财报比较数字基础[102][103] - 管理层预计2020年保留意见将在2021财年移除[102][103]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看法及移除2021财年审核保留意见的预计[102][104] 公司管理层架构 - 谢毅博士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策略规划及发展和整体管理,同时是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拥有73%权益的附属公司)的执行董事及董事长[106] - 程勇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自2019年7月1日起任职,为执行公司计划及策略提供协助[106] - 楼屹博士持有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多间公司任职,目前在谢毅博士及毛裕民博士所拥有的多间公司兼任董事和总经理职务[109] - 王秀娟女士于2008年5月加入集团,2008年10月任董事,2014年1月8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有逾20年工商业领域经验[109] - 廖国华2008年11月加入公司,2013年12月任执行董事,2014年1月8日起任联席公司秘书,有逾20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11] - 卢志强持有美国中央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等,有丰富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现任香港生命科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11] - 方林虎曾任复旦大学教授等职,2000年退休,2001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微波理论与技术领域有研究[114] - 薛京伦曾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等职,2007年4月退休,2001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其研究小组在基因治疗等领域获国际瞩目成就[114] - 金松女士于200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不同行业会计经验[116] - 温明医生于1992年加入集团,负责产品规管、研发、注册及进口药品业务营销推广[116] - 龚有禄先生于2011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整体管理及运营,有逾20年制药行业经验[116] - 吴红女士于1995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在中国所有财务事宜[118] - 黄文达先生于2004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财务控制、管理及公司秘书事务,有逾10年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经验[118]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采纳及应用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在董事会会议通知时间和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方面有偏离[122] - 公司在召开董事会会议时采用更灵活方法,以确保管理决策高效快速[122] - 谢毅博士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公司认为虽角色兼任但权力与权限平衡[12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非按特定任期委任,偏离守则条文A.4.1,但须退任及重选[126] - 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主席、副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毋须轮值,偏离守则条文A.4.2 [126]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条文A.4.2 [126] - 独立董事委员会主席因健康原因未出席2019年10月17日股东特别大会,偏离守则条文E.1.2 [128] - 公司未设立股息政策,认为综合多因素后确定股息支付更合适,符合整体最佳利益[12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2020年3月31日前董事均遵守规定[128] - 截至年报刊发日,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9]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遵守上市规则第3.13条,金松女士具备相关会计或财务管理经验[129] - 2020年3月31日前,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和两次股东大会[133] - 公司为董事会成员及高级人员安排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136] - 谢毅博士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不符合守则条文第A.2.1条规定,但公司认为可维持权力与权限平衡[141]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立提名、薪酬及审核三个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董组成[143]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谢毅博士及全体独立非执董[145] - 提名委员会主要功能是制定及实施提名人选政策,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45]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协助实施并监督[145]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议及讨论董事会多元化可计量目标并提建议[145]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已达成多元化目标[145] - 提名委员会采纳提名政策作为提名标准及程序指引[145] - 提名委员会评估人选时需考虑技能、知识、经验等多项标准[145]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148]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董及谢毅博士,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50][151]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已审阅及批准董事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52]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酬金及五位最高薪酬人士分别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及12内披露[154][155] - 审核委员会已成立,成员包括方林虎先生、薛京伦先生及金松女士[156][158]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方林虎先生和金松女士出席率4/4,薛京伦先生出席率3/4[158][159] - 审核委员会审阅半年度和全年综合财务报表等事项,并确保财务信息披露合规[15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及非审核服务已付/应付公司核数师酬金分别为730,000港元及48,000港元[16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半年度及全年综合财务报表等事宜,并就年度业绩与外聘核数师一同审阅[160] 财务报表编制与管理 - 公司董事负责按上市规则等要求编制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集团已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68]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维持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履行监管角色[16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采用风险管理方法确定业务单位审阅范畴,审核结果获满意[168] - 集团于2013年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相关程序有效[171][172] 董事培训与股东沟通 - 公司鼓励董事进行持续专业进修,确保其向董事会作出有效贡献[17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获
精优药业(00858)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0 16:30
财务收益与溢利情况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益为40,695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5,047千港元有所下降[12]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23,41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4,747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8,25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6,821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6,51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6,568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5,043千港元,2018年为26,404千港元[14]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9,267千港元,2018年为 - 26,048千港元[1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2019年为40695千港元,2018年为45047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制造业务收益2019年为40695千港元,2018年为37241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业务收益2019年为0千港元,2018年为7806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绩2019年为681千港元,2018年亏损2888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其他收益2019年为6400千港元,2018年为4517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溢利2019年为28257千港元,2018年为26821千港元[8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2019年为26517千港元,2018年为26568千港元[82] - 2019年中期公司收益约4070万港元,较2018年中期的约4500万港元下跌约440万港元或9.7%[169] - 公司毛利率从54.9%提升至57.5%,毛利从约2470万港元微降至约2340万港元,跌幅约130万港元或5.4%[169] - 2019年中期公司溢利约2650万港元,较2018年中期的约2660万港元减少约10万港元[170][171] - 自产药品业务收益增加至约4070万港元,较2018年中期增加约350万港元或9.3%,溢利从约40万港元增至约70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175][177] - 进口药品业务因产品暂停销售无收益,较2018年中期损失收益约780万港元及毛利约400万港元,分类亏损增至约630万港元,较2018年中期增加约300万港元[185] - 基因开发业务在回顾期内未开展,无收益记录[189] - 自产药品业务毛利率略微增长约1.9%[17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为1,206,941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196,086千港元有所增加[5][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80,838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061,571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54,092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49,635千港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67,271千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79,738千港元有所减少[8] - 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扣除减值亏损拨备)在2019年9月30日为18128千港元,3月31日为20047千港元[68] - 贸易应付账及应付票据在2019年9月30日为7932千港元,3月31日为8125千港元[72] - 2019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501,825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652千港元[145] - 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可换股债券投资期初值为469,737千港元,期间损益确认公平值变动30,436千港元,期末值为500,173千港元[153] 费用与开支情况 - 2019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7,25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0,649千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0,972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8,221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7,799千港元,2018年为10,343千港元;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8,453千港元,2018年产生现金净额为20,920千港元[21]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252千港元,2018年增加净额为10,577千港元[21] - 2019年上半年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为1,216千港元,2018年为1,504千港元[21] - 2019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902千港元,2018年为161,765千港元;2019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434千港元,2018年为170,838千港元[21] - 2019年利息收入为1954千港元,2018年为1253千港元;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之估算利息收入2019年为4195千港元,2018年为3213千港元;授予一间联营公司之贷款之利息收入2019年为190千港元,2018年为5千港元[87] - 2019年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510千港元,2018年为33千港元;贸易应收帐款之减值亏损净额2019年为2323千港元,2018年为77千港元[92] - 2019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可换股债券投资)为30436千港元,2018年为33380千港元[92] - 2019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预付租赁付款摊销为113千港元,投资物业折旧为0千港元,2018年分别为0千港元和116千港元[99] - 2019年确认为费用之存货成本为2930千港元,2018年为3160千港元;有关土地及楼宇之经营租赁费用2019年为17281千港元,2018年为20300千港元[99] - 2019年税项为1740千港元,2018年为253千港元;香港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2019年利得税率为8.25%,2018年为16.5% [10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幅减少约720万港元,减轻了毛利下跌等负面影响[171]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增加约270万港元,集团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收益减少约290万港元[171] - 进口药品业务销售及营销费用和经营费用分别相应减少约270万港元及30万港元[185]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合計下跌約380万港元,主要因可換股債券投資公平值收益減少約290万港元、應收賬款減值撥備增加約270万港元,銀行利息等收入增加約180万港元[191] - 銷售及分銷費用較2018年中期的1820万港元下跌約720万港元至1100万港元[193] - 行政費用由2018年中期的1360万港元輕微下跌約30万港元或2.1%至2019年中期的1330万港元,主要因專業及顧問費用減少[194][195]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新订及经修订准则,除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外,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引入单一承租人会计处理模式,规定承租人就超12个月租赁确认资产及负债[33][34] - 公司于2019年4月1日对现有租赁采纳作了某些宽减而修订的追溯法,未重述比较资料[37]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过渡条文,对先前归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采用可行权宜方法处理过渡[37]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公司将“预付租赁付款”9236千港元重新分类至使用权资产[41][42] - 作为承租人,公司租赁主要为初始租赁期三年的办公室租金[48][49] - 过渡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时,公司对剩余租赁期于2020年3月31日或之前终止的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48][49] 贷款与投资情况 - 2018年7月27日公司与领航医药集团向进生公司提供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承担49%即1470万港元,领航医药集团承担51%即1530万港元,年利率5%,还款期限为每次提款后60个月[5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进生公司已全额提取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承担的1470万港元及应收利息为当前结余[58] - 2014年7月28日集团投资领航医药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本金7.15亿港元,年利率3.5%,2019年7月26日修订债券条款,2018年7月28日至2019年7月27日、2019年7月28日至2020年7月27日的利息支付日期均延至2021年7月28日[62] - 延期需额外支付1126.125万港元利息,为利息的2019年利息期延长两年及2020年利息期延长一年按年息15%计算所得[62] 财务报表审核意见 - 2019年经审核财务报表中,因上一年度审核范围限制,就集团于联营公司进生有限公司的权益账面价值影响期初结余及比较数字提出保留意见[51] 物业、厂房及设备情况 - 回顾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无重大添置及出售,变动净额主要与折旧、摊销及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有关[62] 股息与盈利计算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零港元)[109] -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19年为25043千港元,2018年为26404千港元,及2390000000股已发行普通股[109] - 每股摊薄盈利计算基于可换股债券实际利息开支2019年为4457千港元,2018年为3756千港元之经调整溢利2019年为29500千港元,2018年为30160千港元,以及3290000000股已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9] 经营租赁情况 - 集团不可撤销经营租赁就办公场地一年内(2019年9月30日)最低应付租金总额为688千港元,2019年3月31日为1601千港元[113] 管理人员补偿情况 - 2018年和2019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补偿(含董事款项)分别为2930千港元和2828千港元[116] 宏观经济情况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低于二季度的6.2%,为近三十年最弱[164]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業務營運除中國較長法定假期可能導致收益及溢利下降外,無受季節性及週期性因素重大影響,借款需求也無相關因素影響[195] - 公司一般以內部產生現金流和銀行貿易融資信貸安排來支持運營[199][200]
精优药业(00858)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19 16: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精优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858,呈交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1][9][10] 全球与中国经济形势 - 2018年底中美贸易争议、英国脱欧谈判及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使全球经济下行波动,影响2019年全球经济前景[12][15] - 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6%,低于2017年的6.8%,为28年新低;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6.4%,略高于预期[13][15] - 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是1990年以来最慢;2019年第一季度增速为6.4%[33] - 世界银行维持中国2019年经济增长预测为6.2%,中国政府将继续投入医疗改革[88] 医药行业监管环境 - 自十三五规划实施后,中国重塑制药行业监管格局并加强结构改革,行业在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14] - 2018年国务院发起机构改组改革,药监局并入新监管结构,国家卫计委职能整合到新成立的国家卫健委[14] - 2018年6月起,NMPA成为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管理委员会成员[14] - 医药行业监管格局随医疗改革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发生重大变化[33] - 国家频繁出台政策和进行机构重组,反映政府提高药品和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的决心[33] - 医疗改革深化带来政策变化,推动行业新一轮整合,鼓励创新药物研发[33] - 药品行业进入新监管体制,新政策加剧市场竞争,给公司带来挑战[88]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约64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约2990万港元增加约3410万港元,主要因非现金项目所致[21][22] - 公司收益及毛利分别增加至8920万港元和496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4.0%及18.0%[40][42] - 公司除所得税前经营溢利为约6340万港元,较上一年增加约3420万港元[41][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度溢利为约64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3410万港元[41][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及亏损净额合计收益约891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约3610万港元或68.1%[83][84]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至约402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790万港元或24.5%[83][84] - 行政费用约2640万港元,较2018年小幅减少60万港元或2.2%[83][84] - 2019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1.699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6.8%[96][99] - 2019年公司无银行借款,但有贸易融资银行信贷融资,以约2100万港元定期存款及公司与附属公司担保作抵押[97][99]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总借款与总资产比率为0.041,2018年为0.051[105][107] - 2019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约4960万港元,2018年为6160万港元[105][107] 公司各业务板块情况 - 进口医药产品贸易分类表现受监管审查影响,主要收益贡献产品暂停出售;制造分类通过扩大市场覆盖和加强信贷控制实现收益增长[21][22] - 自产药品业务收入增长至约758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1560万港元或26.0%[48][49] - 自产药品业务毛利增加约1510万港元,足以抵销劳工及材料成本上涨[48][49] - 自产药品业务呆坏账拨备大幅减少至约30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300万港元[48][49] - 自产药品业务销售及营销开支较去年激增超1420万港元[48][50] - 自产药品业务因锅炉替换产生撇销亏损约70万港元[48][50] - 自产药品业务亏损略减至约360万港元,2018年为370万港元[48][50] - 进口药品业务分类收益大幅下跌至约1340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1220万港元或47.6%[54][56] - 进口药品业务分类亏损约66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约60万港元[54][56] - 进口药品业务亏损情况可能延续至下一年[62][63] - 基因开发业务本年度无收益[64][66] 公司投资与研发 - 公司持有进生有限公司49%股权[64][66] - 口服胰岛素产品商品化时间预期调整至2022年1月[71] - 2018年7月27日,公司与领航医药向进生集团提供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出资1470万港元[70] - 2018年9月,进生集团提取贷款1000万港元,公司分担490万港元[70] - 2018年10月,进生集团成员与CRO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开展产品临床研究[71] - 清华大学与进生集团成员续约合作安排至2023年10月[71] - 公司与领航医药向进生提供3000万港元贷款,公司提供49%即1470万港元,2018年9月进生提取1000万港元,公司应占490万港元[72] - 福仕落实委聘合约研究机构进行产品临床研究,与清华大学延长合作期限至2023年10月,产品商品化时间表改为2022年1月前[72][73] - 公司评估进行中研发和联营公司权益公平值,采用资产基础估值法,关键参数为贴现率23.64%、增长率3%、毛利率64.44%,2019年3月31日毋须减值[75][79]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持有KKC Capital SPC 80,000股参与股份,总代价8000万港元,因中美贸易战股市波动和企业盈利疲弱,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储备确认公平值亏损约5904.7万港元[113] - 因采用新会计标准,去年损益内确认的2095.3万港元减值亏损转拨至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储备[116][122] - 董事会考虑探索寻找潜在投资者收购相关参与股份的可能性,视基金表现和潜在投资者出价而定,并遵守上市规则[117][122] 公司策略与展望 - 公司将提升长春厂房制造能力开发优质产品,通过资源分配和维持稳健财务基础提升成本效益[28][29] - 公司发展自身优质产品、提升生产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利用规模经济等优势争取更大市场份额[89] - 公司认为进口药品贸易短期亏损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财务状况仍良好[89] - 公司将根据市场挑战采用灵活策略,改善业务运营并关注多元化收入商机[95][98] - 公司认为行业将因中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而稳定增长[95][98] - 公司策略是维持健康现金流,以内部现金流和银行信贷为运营提供资金[96][99] 公司人员情况 - 2019年3月31日,集团有171名雇员,2018年为178名;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2370万港元,2018年约2580万港元,主要因制造分类员工人数减少[118][123] - 2012年8月24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8月29日生效,有效期10年,自生效日至2019年3月31日,未授出购股期权[120][123][124] - 谢毅博士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战略规划、发展和整体管理,也是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持股73%)的执行董事及董事长[131][133] - 楼屹博士为执行董事,曾在多间公司任职,目前在谢毅博士及毛裕民博士拥有的多间公司兼任董事和总经理[132][133] - 程勇为中国执业药师,从事药理学及研究逾十年,自2001年起在多间公司任职,现为领航医药及生物科技两附属公司董事[142][143] - 王秀娟2008年5月加入集团,有逾20年工商业经验,2014年1月8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142][144] - 廖国华2008年11月加入公司,有逾20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2014年1月8日起为联席公司秘书[143][144] - 卢志强有企业管理和投资经验,现为香港生命科学技术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曾在其他两家公司任职[151][153] - 方林虎曾任复旦教授等职,2000年退休,2001年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3] - 薛京伦曾任复旦首席教授等职,2007年4月退休,2001年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金松有逾20年会计经验,2001年通过CICPA专业考试,2004年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文明1992年加入集团,负责产品监管、研发等事务,此前在中山大学医院任主任医师十年[160] - 薛京伦先生2001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7年4月退休,在基因治疗等领域成就瞩目[161] - 金松女士200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二十年多行业会计经验[161] - 温明医生1992年加入集团,负责产品规管、研发等事务,曾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生达十年[161] - 龚有禄先生2011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整体管理及营运,有逾二十年制药行业经验[169][171] - 吴红女士1995年加入集团,负责集团在中国所有财务事宜,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外贸会计专业[169][171] - 黄文达先生2004年加入集团,负责长春精优及吉林精优财务控制等工作,有逾十年制药企业财务管理经验[170][171]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认同达致及监控高水平企业管治的重要性,承诺竭尽所能达成[175][17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采纳及应用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有若干偏离合规情况[175][177] - 公司采用更灵活方法召开董事会会议,以确保作出有效及快速的管理决策[175][178] - 谢毅博士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公司认为虽一人兼任但能维持权力与权限平衡[176][17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非按特定任期委任,偏离守则条文A.4.1,但须退任及重选[185][186] - 公司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主席、副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毋须轮值退任,偏离守则条文A.4.2 [185][186] - 公司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之董事任期仅至下次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条文A.4.2 [185][186] - 因其他重要事务,谢毅博士未能出席2018年8月24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楼屹博士获委任主持并答问,偏离守则条文E.1.2 [191][193] - 公司未设立股息政策,认为综合多因素确定股息支付更合适,偏离守则条文E.1.5 [191][193]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操守守则,2019年3月31日前董事均遵守规定 [192][194] - 截至年报刊发日,董事会由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198]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和管控,监督集团业务、战略决策和业绩,管理日常事务由管理层负责 [199]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3.13条规定,金松女士具备上市规则3.10(2)条要求的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经验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