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00941)

搜索文档
中国移动:利润持续良好增长,派息率稳步提升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8-16 18:09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467.44亿元,同比+3.02%;归母净利润802.01亿元,同比+5.29%;扣非归母净利润730.38亿元,同比+4.60% [3] -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0.37亿元,同比+1.09%,环比+7.33%;归母净利润505.92亿元,同比+5.17%,环比+70.87%;扣非归母净利润469.38亿元,同比+2.67%,环比+79.84% [3] -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打造"数字转型"第二增长曲线,C端收入占主营业务比例同比下降2.3pct至55.0%,数字化转型收入同比+11%至1471亿元 [3] - 个人业务移动客户数上半年净增926万户,5G网络客户新增0.49亿户至5.14亿户,渗透率提升至51.4%;家庭业务家庭宽带客户数净增848万户至2.72亿户,千兆家庭宽带渗透率稳步提升至33.5%;政企业务移动云收入同比+19.3%至504亿元 [3] - 折旧摊销等成本优化下助力利润良好增长,2024年公司中期每股派息同比+7.0%至2.60港元,派息率稳步提升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467.44亿元,同比+3.02%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2.01亿元,同比+5.29% [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0.38亿元,同比+4.60% [3] -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0.37亿元,同比+1.09%,环比+7.33% [3] - 2024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5.92亿元,同比+5.17%,环比+70.87% [3] - 2024Q2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9.38亿元,同比+2.67%,环比+79.84% [3] - 2024年公司中期每股派息2.60港元,同比+7.0% [3]
中国移动(0094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8 16:41
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运收入为人民币5,467亿元,同比增长3.0%[9] - 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636亿元,同比增长2.5%[9] - 数字化转型收入为人民币1,471亿元,同比增长11.0%,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31.7%[9]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02亿元,同比增长5.3%[12] - 中期股息每股2.60港元,同比增长7.0%[6] - 个人市场收入为人民币2,552亿元[18] - 家庭市场收入上半年达到人民币698亿元,同比增长7.5%[19] - 政企市场收入上半年达到人民币1,120亿元,同比增长7.3%[21] - 新兴市场收入上半年达到人民币266亿元,同比增长13.2%[23] - 数字内容收入上半年达到人民币145亿元,同比增长11.3%[23] - 安全业务领域,上半年累计创收人民币21亿元[27] - 通信服务收入为4635.89亿元,同比增长2.5%[58] - 销售产品收入及其他为831.55亿元,同比增长5.9%[58] - 营运收入总计为5467.44亿元,同比增长3%[59] - 营运利润为857.34亿元,同比增长6.8%[61] - 本期期间利润为802.57亿元,同比增长5.3%[6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75元,同比增长5.3%[74] - 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3.73元,同比增长4.8%[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0,16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76,070百万元增长5.39%[133] - 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600元,折合人民币约2.373元,总金额为50,882百万元[140] 客户和市场 - 移动客户数突破10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为5.14亿户[5] - 有线宽带客户数为3.09亿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数为2.72亿户[6] - 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72亿户,净增848万户,千兆家庭宽带客户渗透率为33.5%[19] - 移动高清客户达到2.08亿,收入达到人民币151亿元,同比增长5.7%[19] - 政企客户数达到3,038万家,净增201万家[21] - 车联网前装连接净增729万个,累计达到5,791万个[22] 技术和网络 - 公司上半年5G网络投资共计人民币314亿元[25]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29万个,其中700MHz 5G基站70.5万个[25] - 全国市县城区100%、乡村97%以上具备千兆平台能力,千兆覆盖住户达到4.38亿户[25] - 通用算力规模达到8.2 EFLOPS (FP32),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9.6 EFLOPS (FP16)[25] - 能力中台应用成效显著,上半年上台能力达到近1,100项,调用总量达到3,197亿次[25] - 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数联网(DSSN),目前已在6个省、8个行业落地推广,承载数据交易量月均超亿条[25] - 算网业务领域,拓展智算项目超70个,累计签约金额超人民币20亿元[27] - 大数据业务领域,依托梧桐大数据平台,沉淀数据资源超2,000PB,数据年调用量达千亿次[27] - 视联网业务领域,上半年视联网新增视频接入1,019万路,累计实现7,030万视频云端互联[27] - 公司主导提出的广域高吞吐协议实现超过5,000公里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33] - 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试验网成功实现了20公里双128TB/s超大容量传输,光链路时延降低30%以上[33] - 九天人工智能基座由万卡级智算集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汇百大要素的生态平台共同构成,上半年已发布17个自研九天行业大模型,共沉淀450项AI能力、赋能近1,000项行业应用[36] - 梧桐大数据平台自主清洗、精标形成超5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37] - 九天基础大模型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和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双备案的央企研发大模型,获得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安全测评的最高等级A级证书[36] - 公司成立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2,000人的AI核心团队[42] - 呼和浩特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投产,哈尔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启动建设[42] - 公司发布全栈自主可控千亿多模态大模型,同步启动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以及万亿大模型技术预研[42] - 公司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服务数据集群,实现数据标准化和共享覆用[37] 财务状况 - 总资产为20216.07亿元,同比增长1.4%[80] - 流动资产总计为5341.83亿元,同比增长7.2%[79]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558,565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554,255百万元[8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88,10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3,483百万元[87] - 总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6,672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37,738百万元[87]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41,732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379,544百万元[89] - 总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45,98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383,869百万元[89] - 总权益及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1,992,657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2,021,607百万元[89]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从2023年的160,525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31,377百万元[92]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从2023年的59,25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85,482百万元[92]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从2023年的63,76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55,514百万元[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204,928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32,073百万元[92] - 应收账款总额为84,342百万元,其中30天以内的账款为21,247百万元[149] - 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总额为309,053百万元,其中应付账款为166,167百万元[153] - 资本承担总额为29,513百万元,包括土地及建筑物2,631百万元和电信设备及其他26,
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国泰君安证券· 2024-04-24 17:02
业绩总结 - 中国移动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和股东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193亿元和人民币2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5%和5.5%[2] - 中国移动计划在2024年起的三年内将派息率提高至75%以上,预计派息的增长速度将快于盈利增长[2] - 中国移动将5G无线及相关传输设备的折旧年限由7年调整为10年,全年可减少折旧约人民币180亿元[3] 股息收益率 - 中国移动2023年的股息收益率为6.9%,预计2024/2025/2026年的估计股息收益率分别为7.8%、8.3%和8.9%[4] 估值比较 - 中国移动2023年的市盈率为9.8,市净率为1.0,股息率为7.4%;2024年的市盈率为9.3,市净率为1.0,股息率为8.0%[8] - 中国移动在同业比较中市值为1,527,725百万港元,市盈率为9.8,市净率为1.0,股息率为7.4%[8] 个股评级 - 个股评级标准中,买入评级定义为相对表现超过15%或公司、行业基本面展望良好[10] - 中性评级定义为相对表现-5%至5%或公司、行业基本面展望中性[10] - 减持评级定义为相对表现小于-15%或公司、行业基本面展望不理想[10]
中国移动(00941)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2 17:41
财务表现 - 2024年首季度,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营运收入为2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 - 2024年首季度,股东应占利润为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 - 2024年首季度,通信服务收入为2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4]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962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56百万元[9] 资产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690212百万元,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为184718百万元[10]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026百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76313百万元[10] 负债情况 - 公司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302810百万元,合同负债为74949百万元[11] 股东权益 - 公司股本为455589百万元,储备为917254百万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为1372843百万元[11] 经营活动 - 经营业务除税前利润为38374百万元,折旧及摊销为48142百万元[12] -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56904百万元,已付中国内地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企业所得税为8820百万元[12] 投资活动 -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0491百万元,處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为111百万元[13] 融资活动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12064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为24349百万元[14] 注意事项 - 投资者应小心不恰当地依赖未经审计的运营数据[1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楊杰先生、李丕征先生和李榮華先生等[16]
中国移动(0094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5 17:09
网络与基础设施建设 - 4G网络覆盖全国99.6%的行政村,5G网络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连续覆盖[2] - 建设超过39万个数字乡村达标村和15.59万个智慧社区[2] - 建成极简基站8.6万个,5G新增单站能效同比提升9%,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32以下[3] 清洁能源与环保成果 - 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力达2.1亿峰瓦[3] - 采购无纸化率达99.9%,全年无纸化采购项目减少纸质文件1.3亿张,减少碳排放量260吨,新增主设备绿色包装应用比例超过80%,实现节材伐木27.85万立方米[3] - 全年赋能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约3.1亿吨[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末期每股基本股息为2.4002港币,每股总股息为4.830港币;中期每股基本股息为2.430港币[19] - 2023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达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70] - 2023年全年派息率为71%,全年股息合計每股4.83港元,較2022年增長9.5%,末期股息每股2.40港元[107] 公司治理与决策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审议批准授权董事会决定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赞成票比率为99.9906%[21] - 重选李丕征、李荣华先生为执行董事,赞成票比率分别为99.8280%和99.8368%[22] - 按被购回香港股份数目扩大授予董事会配发等一般性授权,赞成票比率为96.9777%[22] - 2023年1月11日公司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99.9959%赞成票数通过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相关议案[67] 管理层变动 - 董昕先生自2024年1月11日起辞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职务[28] - 董昕自2024年1月11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职务[53] - 董昕於2024年1月11日辭任公司董事[129] 委员会运作情况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开会3次,其中1次无执行董事出席[34] - 审核委员会2023年审议通过多项报告及方案,包括2022年度财报、利润分配方案等[34]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议通过委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等事项[66]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2024年1月1日成立[66] - 2024年1月1日设立董事会下属可持续发展委员会[8] - 2024年1月1日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并向董事会提建议[29] 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等在五大供应商中无权益(除特定披露外)[46] - 公司已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确认函并表示认同[41] 董事会会议情况 - 2023年底公司在浙江宁波举行董事会会议并进行董事培训和调研[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含3次书面决议)[56] 核数师相关情况 - 重新委聘毕马威相关事务所为集团核数师,赞成票比率为99.9909%[49]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普华永道退任集团核数师且不被续聘[144]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决议通过,公司委聘毕马威为集团核数师[145] - 2022年和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决议通过,公司续聘毕马威为截至2022年度和2023年度集团核数师[145] - 2023年毕马威为集团提供的主要审计服务包括审阅中期合并财务资料、审计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及各子公司年度财务报表[145] - 2022年审计费用为8800万元,2023年为8600万元[147] - 2022年非审计费用为200万元,2023年未披露[147] 公司业务概况 -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中国境内三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控股[74] - 集团本财政年度收入主要来自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产生的收入[79] 募集资金情况 - 人民币股份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519.8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513.74亿元[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投入募集资金约429.17亿元,未投入约84.57亿元;2023年已投入约66.54亿元[80] 采购与销售情况 - 本年度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采购总额的12%;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903亿元,占2023年度采购总额的34%;关联方采购额为410亿元,占2023年度采购额的7%[83] - 集团来自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为333亿元,占2023年度销售总额的4%,且前五名客户中无关联方[105] 人员持股情况 - 梁高美懿持有普通股20,000股,占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0.00%;李嘉士持有中国铁塔H股500,000股,占比0.00%[9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底,集团员工总数达451,830人,其中女性员工达236,487人[9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达451830人[199] 项目进度情况 - 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因采购等进度延迟,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底[104] 捐款情况 - 2023年集团捐款合計人民币71,308,749元,2022年为人民币76,145,361元[10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有效期为10年,自2020年5月20日起生效[119] - 依据该计划授予股票期權行使时发行普通股总量累计不得超2,047,548,289股,为批准计划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0%或2024年3月21日公司股本总额的约9.57%[120]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任何一名激励对象在有效期内获授予股票期权行权时所发行及将发行普通股不得超公司股本总额1%[135] - 激励对象接纳股票期权授予须支付1.00港元象征性代价[138] 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对2023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23] - 公司自2003年实施信息披露内控制度和流程,2023年修订相关制度并落实执行[124] - 内审部主管每年四次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40] - 2023年公司健全审计监督体系,完善“1 + 3 + N”内部审计工作架构[143] - 公司管理至少每年两次向审核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149] - 公司建立自上而下分层级风险评估机制和三层级内控管理制度[150] 人才培养情况 - 2023年“十百千”省级专家规模超5000人[151] - 2023年在四大领域选拔入库卓越工程师超10000人[151] - 2023年发展数字员工超2.8万人[153] - 2023年累计培训认证7万人[153] 合规与反腐情况 - 公司2004年通过适用于高级职务的职业操守守则[159] - 公司2023年制定《中国移动廉洁从业承诺制度(试行)》[160] - 2021 - 2023年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数量分别为11390场、11524场、13705场,接受反腐教育与培训人次分别为786085人次、724519人次、833181人次[161] - 2023年修订发布多项顶层内控风险管理制度,设置41项评价内容,对五家单位开展风控质量试评价[162] - 2023年推动所属公司设立首席合规官,开展合规管理专题培训和文化活动,加强重点领域合规风险防控[163] 财务关键指标 - 2023年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635.14亿元[177] - 2023年12月31日,年收入达人民币10093亿元[199] 业务创新与成果 - 2023年发布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190] - 2023年中国移動5G套餐客户数突破7亿[193] - 2023年8 - 12月,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联合发布大模型,启动科创计划,联合研制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获评“中国ESG榜样”企业[198] 公司荣誉与评级 - 2023年公司被《福布斯》选入“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被《财富》选入“全球500强”,“中国移动”品牌位居“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第73[200] - 公司债信评级为标普A +/前景稳定和穆迪评级A1/前景负面[200] 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连续18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11]
派息高增;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买入”
国泰君安证券· 2024-03-27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服务收入和股东净利在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6.3%和5.0%[1] - 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股东净利将实现稳定的同比增长,派息率每年平稳增长,降本提效成果将超出市场预期[1] - 2024-2026财年每股盈利预计分别为人民币6.912元、7.245元、7.533元[5] - 2023年服务收入和股东净利分别达到人民币8,635亿元和1,31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3%和5.0%[5] - 公司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将同比下降4.0%,并计划进一步提高派息率[5] 用户数据 - 公司预计明年5G资本开支将下降,2023年已建成337.7万个5G基站,2025年需要建设364万个5G基站[7] - 公司的运营开支压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预计将有更多2G/3G基站及相关设备退役,5G基站的智能睡眠模式每年可为每个基站节省至少10%的电费[7]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提高股东回报并保持高派息,2023年的股息收益率为7.2%,预计2024/2025/2026年的估计股息收益率分别为8.1%、8.8%和9.4%[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将同比下降4.0%,并计划进一步提高派息率[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的净利润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保持稳定,分别为13.4%至13.9%[12] - 公司的ROE在2022年至2026年间逐年增长,从10.0%提高至11.2%[12] - 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显示,自2022年至2026年,净现金变化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减少77,817万至增加10,743万[12]
营收突破万亿大关,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中国移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093亿元,通信服务收入8635亿元,归属股东应占利润1318亿元,EBITDA为3415亿元[1] - 2026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18.2亿港元,同比增长5.1%[3] - 2025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59.8亿港元,同比增长6.2%[3] - 2024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预计为18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4] - 2023年中国移动自由现金流为1271.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0%[4] 用户数据 - CHBN全面增长,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43.2%,家庭市场收入1319亿元,政企市场收入1921亿元[1] - 新兴市场收入达到493亿元,国际业务收入207亿元,数字内容收入280亿元[1] 未来展望 - 2026年预测固定资产为674,327百万元,较2022年的717,121百万元有所下降[5]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为1,182,094百万元,较2022年的937,259百万元有显著增长[5] - 2026年预测净利润为159,975百万元,较2022年的125,594百万元有增长[5] - 2026年预测基本每股收益为7.48元,较2022年的5.87元有增长[5] - 2026年预测派息比率为77.00%,较2022年的67.00%有增长[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每股收益逐年增长,从5.9增至7.5[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5.1%,呈现稳定增长趋势[5] 其他新策略 - 报告内容来源于公司资料和第一上海预测[6]
中国移动(0094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6: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全年营运收入为人民币10,093亿元,同比增长7.7%[1] - 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635亿元,同比增长6.3%[1] - 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人民币2,538亿元,同比增长22.2%[1]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18亿元,同比增长5.0%[1] - 移动客户数为9.91亿户,5G套餐客户数为7.95亿户,移动ARPU达到人民币49.3元[1] - 有线宽带客户数为2.98亿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人民币43.1元[1] 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3年全年派息率为71%,全年股息为每股4.83港元,较2022年增长9.5%[1] - 公司计划从2024年起逐步提高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7] 市场表现 - 公司全力推进转型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下取得显著成效,四大市场表现优异[9] - 公司个人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4,902亿元,同比增长0.3%[10] - 家庭市场2023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319亿元,同比增长13.1%[12] - 政企市场2023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921亿元,同比增长14.2%[13] - 公司新兴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493亿元,同比增长28.2%[14] - 公司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07亿元,同比增长24.2%[14] 技术创新 - 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5G技术领先全球运营商[24] - 公司推动算力网络发展,联合研制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24] - 公司构建了安全可控的大模型体系,推出多款行业大模型应用[24] 可持续发展 - 公司推进绿色发展,实施“C²三能-中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推动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低碳化,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3.0%[30]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优异,获得多个ESG奖项认可[34]
中国移动(00941)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0 18:02
营收情况 - 2023年首3季度公司未经审计的营运收入为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1] - 通信服务收入为6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的通信服务收入为664,557百万元,比2022年的620,137百万元增长了7.2%[8] 利润情况 - EBITDA为2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1] - 股东应占利润为1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營運利潤为113,457百万元,比2022年的102,196百万元增长了11.0%[8] 用户数据 - 移动客户数为9.90亿户,其中套餐客户数为7.50亿户[1] - 5G套餐客户数为7.50亿户,同比增长[2] - 2023年首季度,公司移动客户总数达到7.50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达到4.25亿户[3] 财务状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84.4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长2.54%[10] - 公司总负债为665.2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长5.0%[11] 其他 - 公司将推动全年收入、净利润良好增长,推进高质量发展[7] - 上述运营数据为未经审计的数据,投资者应小心不恰当地依赖该数据[15]
中国移动(0094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4 17:05
公司概况 -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市值排名前列[3] - 中国移动在中国内地所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等服务[4]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運收入達到人民幣5,307億元,同比增長6.8%[8] - 股東應佔利潤為人民幣762億元,同比增長8.4%,每股盈利為人民幣3.56元[9] - 公司決定2023年中期派息每股2.43港元,同比增長10.5%[10] 业务拓展 - 个人市场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2,594亿元,同比增长1.3%;移动客户达到9.85亿户,净增1038万户,其中5G套餐客户达到7.22亿户,净增1.08亿户[14] - 家庭市场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649亿元,同比增长9.3%;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55亿户,净增1115万户,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规模达到6036万户,智能组网客户同比增长50.1%[15] - 政企市场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044亿元,同比增长14.6%;政企客户数达到2,430万家,净增110万家,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422亿元,同比增长80.5%[17] - 新兴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235亿元,同比增长18.4%[18] - 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01亿元,同比增长25.9%[18] - 数字内容收入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12.5%[18] 技术创新 - 公司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扩大深化开放合作,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提升[26] - 5G-A技术领先,R18标准立项数字居全球运营商首位[27] - 突破算网能力一体化编排、智能化调度等关键技术攻关[27] 财务数据 - 中國移動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通信服務收入为452,238百萬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1%[36] - 營運利潤为80,287百萬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36] - 本期間利潤为76,239百萬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36] 股权及股东 - 中移动集团公司持有本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69.79%股份[148] - 2023年6月30日,除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外,无其他人员持有公司股份[149]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0年5月20日通过股东大会批准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36] - 激励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对公司运营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管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