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娱乐(01060)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大麦娱乐(01060)再涨超7%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收入高增 机构看好公司IP授权业务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0:05
公司股价表现 - 大麦娱乐(01060)股价上涨7.08%至1.21港元 成交额达2.32亿港元 [1] 三丽鸥中国区业绩 - 三丽鸥2026财年一季度中国区收入3.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0% [1] - 授权业务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158% [1]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 - 阿里鱼超过50%收入来自三丽鸥授权业务 [1] - 双方合作推动线上线下活动 包括嗨翻节和超品日 [1] - 三丽鸥在公告中重点提及中国区对业绩增长的显著贡献 [1] IP授权业务发展 - 阿里鱼为三丽鸥策划的营销活动为其他IP(如Chiikawa、蜡笔小新)提供运营经验 [1] - 公司有望签约更多新IP 推动授权业务增长 [1]
大麦娱乐(01060) - 有关於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四日(星期四)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之恶劣天气安排
2025-08-12 20:19
股东周年大会信息 - 原定于2025年8月14日上午11时在香港召开[2] - 若特定信号9时前改变或取消,大会如期举行[2] - 若信号9时后仍生效,改至8月15日下午3时[2] 大会相关安排 - 改期时提呈决议案不变[3] - 代表委任表格改期后仍有效[3] - 确定股东权利记录日期不变[3]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樊路远、李捷、孟钧[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宋立新、童小幪、陈志宏[4]
高盛:首予大麦娱乐(01060)“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1:3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票务平台及最大的知识产权(IP)授权代理 [1] - 公司凭借领先的市场份额及策略性专注于现场活动及IP业务 在各个垂直范畴处于有利位置 [1] - 业务模式转向现场活动和IP业务 而非较波动的电影业务 形成更可持续和更有弹性的业务模式 [1]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年初至今股价表现强劲 升幅达140% 反映出市场重新评估公司的策略转向 [1] - 尽管市场已抱持乐观态度 但由于盈利增长强劲及专注于更具持续性的业务模式 股价仍有上升空间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首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1]
高盛:首予大麦娱乐“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1:3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票务平台及最大的知识产权(IP)授权代理 [1] - 公司凭借领先市场份额及策略性专注于现场活动与IP业务 在各个垂直范畴处于有利位置 [1] - 业务模式转向现场活动和IP业务 转移较不稳定的电影制作部分 形成更可持续和更有弹性的业务结构 [1]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年初至今股价表现强劲 涨幅达140% 反映市场重新评估公司转向现场活动和IP业务的策略 [1] - 尽管市场已持乐观态度 但由于盈利增长强劲及专注于更具持续性业务模式 股价仍存在上升空间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首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设定为1.38港元 [1]
大麦娱乐 - 提供优质现实娱乐体验;首次给予买入评级-Damai Entertainment Holdings (1060.HK)_ Offering superior real-life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s; Initiate at Buy
2025-08-12 10:34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名称**:Damai Entertainment Holdings (1060 HK) - **行业**:中国线下娱乐、IP授权及电影制作 - **核心业务**: - **现场娱乐票务**(市占率80%+,覆盖演唱会、舞台剧等)[2] - **IP授权代理**(AliFish,中国最大IP代理商,合作Sanrio、Chiikawa等400+全球IP)[3] - **电影/剧集制作**(逐步缩减亏损业务)[22] - **控股股东**:阿里巴巴集团(持股54%)[2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增长驱动因素** - **现场娱乐业务(Damai)**: - **行业增长**:中国线下演唱会市场规模5年内增长6倍(TAM达RMB30bn),非音乐活动(脱口秀、戏剧)增速更高[2][37] - **竞争优势**: - 80%+票务市占率,覆盖顶级艺人演唱会[60] - TaoMai VIP会员超2000万,强化用户粘性[61] - **国际化潜力**:已拓展香港、新加坡市场(如Kai Tak体育场演唱会票务)[64] - **IP授权业务(AliFish)**: - **市场空间**:中国IP衍生品人均消费仅为美日的5-20%,渗透率低[84] - **核心IP合作**:Sanrio(Hello Kitty)中国销售额3年CAGR 40%+,新增Chiikawa授权[98] - **商业模式**:收取品牌销售分成(5-10%),轻资产运营[80] - **财务优化**: - 电影业务亏损收窄(FY25亏损RMB400mn,预计FY27盈亏平衡)[113] - 集团EBITDA利润率从FY25的11%提升至FY28E的19%[27] **2. 财务与估值** - **财务预测**: - **收入**:FY25-28E CAGR 18%(FY28E收入RMB10.6bn)[127] - **净利润**:FY25-28E CAGR 58%(FY28E净利润RMB1.76bn)[127] - **现金流**:FCF收益率从FY25的-9.8%改善至FY28E的5.8%[134] - **估值方法**:SOTP(分部加总)[153] - **Damai票务**:23x FY27E PE(对标腾讯音乐)[147] - **AliFish IP**:20x FY27E PE(较PopMart折价)[149] - **电影业务**:8x FY27E PE(低增长假设)[151] - **目标价**:HK$1.38(较现价HK$1.17有17.9%上行空间)[1] --- **关键数据与图表** - **市场规模**: - 中国演唱会票务市场:RMB30bn(一级市场)+ RMB25bn(二级市场)[35] - IP衍生品零售额:2024年RMB155bn,预计低双位数增长[91] - **财务指标**: - **FY25-28E EBITDA**:RMB756mn → RMB2,044mn(CAGR 42%)[11] - **净负债率**:从FY25的-11%降至FY28E的-32%(现金充裕)[126] - **行业对比**: - **演唱会票价**:中国平均RMB370(2024年),较美国低44%[53] - **用户渗透率**:中国演唱会观众仅占总人口3%(美国30%+)[56] --- **风险提示** 1. **供给瓶颈**:优质场馆容量不足(5K+座位场馆利用率已近饱和)[39] 2. **IP授权风险**:核心IP合约续签不确定性(如Sanrio合约5年一期)[31] 3. **电影业务波动**:投资回报依赖单部影片表现(如《哪吒2》占2025年票房50%)[109] --- **其他重要信息** - **股东结构**:前六大机构投资者持股11%,管理层持股<0.2%[130] - **监测指标**:月度票务销售、IP衍生品零售额、电影票房[130] - **竞争壁垒**: - Damai:票务技术及大型活动运营经验[60] - AliFish:全产业链服务(设计、推广、供应链管理)[86] --- **注**:所有数据及预测均基于Goldman Sachs研究报告,具体来源见原文标注[序号]。
大行评级|高盛:首予大麦娱乐“买入”评级及目标价1.38港元
格隆汇· 2025-08-12 10:1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场演出票务平台及最大的知识产权(IP)授权代理 [1] - 公司凭借领先市场份额及策略性专注现场活动与IP业务 在各个垂直范畴处于有利位置 [1] - 业务模式通过转移不稳定电影制作部分 有效迎合年轻人需求上升趋势 形成更可持续且有弹性的业务结构 [1]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年初至今股价表现强劲 累计升幅达140% 反映市场重新评估其转向现场活动与IP业务的策略 [1] - 尽管市场已持乐观态度 但盈利增长强劲及专注可持续业务模式使股价仍存上升空间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获高盛首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设定为1.38港元 [1]
大麦娱乐(0106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24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95亿港元,股份380亿股,每股面值0.25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298.75864325亿股,库存股份0[2] 购股与奖励计划 - 二零一二购股计划本月底结存期权1237.5万股[3] - 二零二一购股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股份18.9111499亿股[3] - 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股份9641.2万股[5] 计划修订 - 2023年8月30日二零二一购股计划授权上限修订为21.58059212亿股[4] - 2023年8月30日公司采纳新计划授权上限21.58059212亿股[4][5]
中泰证券:暑期档票房转暖 看好影视产业链多维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6:46
2025年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4时暑期档总票房达70.54亿元观影人次1.86亿总场次2750.36万次平均票价37.9元 [1][2] - 8月3日单日票房破3.8亿元创2025年暑期档单日票房新高 [2] - 2024年暑期档票房为116.41亿元2025年有望实现明显同比改善 [1][3] 头部影片及票房预测 - 《南京照相馆》以15.49亿元暂列档期票房榜首《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分别以6.26亿元和5.56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2] - 猫眼预测暑期档总票房超5亿的影片共4部《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浪浪山小妖怪》《侏罗纪世界:重生》预测票房分别为41.20亿元、7.53亿元、6.66亿元、5.62亿元 [2]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1.43亿元上映首日豆瓣开分8.6分 [3] 动画电影及衍生业务 - 《罗小黑战记2》票房达3.52亿元豆瓣评分8.7分与必胜客、泡泡玛特等超6家企业合作推出衍生品 [3] - 《浪浪山小妖怪》与阿维塔、瑞幸等超30家企业达成合作覆盖汽车、餐饮、潮玩等细分领域 [3] 行业投资机会 - 暑期档优质影片供给丰富带动院线渠道、线上票务平台、版权运营等多维度机会 [1][3] - 建议关注上海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中国电影、猫眼娱乐、大麦娱乐、捷成股份、中文在线等标的 [1][3]
中金:传媒行业IP方在产业链纵向延展有明显提速 重点关注光线传媒等
智通财经· 2025-08-05 14:49
行业核心观点 - 传媒行业IP方在产业链纵向延展明显提速 国内IP衍生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1000亿元 [1] - 年轻消费者对情感投射和即时满足的需求推动"谷子经济"持续演化 头部IP如"哪吒"展现较强影响力弹性 [1][2] - IP方资产负债表改善及供应链成熟 行业正迎来产能释放期 [1][2] IP行业驱动因素 - 需求结构性变化和供应链成熟是IP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年轻人消费需求包含情感表达且不断迭代 [2] - 国内衍生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超1000亿元 内容变现受多因素影响相对波动 [2] - IP方需在波动中聚焦头部 头部传媒IP仍然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2] IP方演变路径 - IP方可划分为IP内容创造者和IP运营商 前者具备创作头部内容能力 后者基于IP商业化参与深度和产业链布局 [3] - IP方实现从IP内容创造者到IP运营商发展 大多通过广泛授权或自营 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的路径 [3] - 自有IP建设通过可视化曝光 自营和授权并重的方式撬动产业链产能 代理IP通过授权推广做本地化或新品类渗透 [3] IP方发展趋势 - IP内容方正加速构建工业化生产能力 未来有望实现内容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跃升 [4] - 通过"多收入支柱+多区域市场"构建网状价值结构 产业链资源整合和产品形态迭代较为重要 [4] - IP运营方有望将IP培育为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资产 [4] 重点关注标的 - 大麦娱乐(01060) 阅文集团(00772) 光线传媒(300251) 上海电影(601595)等标的 [1]
中金:传媒行业IP方在产业链纵向延展有明显提速 重点关注光线传媒(300251.SZ)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4:47
行业核心观点 - 传媒行业IP方在产业链纵向延展明显提速 2025年初至今结合战略变化和业务布局 [1] - 国内IP衍生品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1000亿元 [1] - 年轻消费者对情感投射和即时满足的需求推动"谷子经济"持续演化 [1] - 头部IP如"哪吒"展现较强影响力弹性 [1] - IP方资产负债表改善及供应链成熟 行业正迎来产能释放期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需求结构性变化和供应链成熟推动IP行业快速发展 [1] - 复杂性是当前年轻人消费需求的突出特征 包含情感表达且不断迭代 [1] - 内容的变现受多因素影响相对波动 IP方有平滑业绩波动性的诉求 [1] - 传媒IP方资产负债表已有明显改善 为外延投入打下基础 [1] - IP产业链供应链日趋成熟 制造业优势不断向IP行业渗透 [1] IP方演变路径 - IP方可划分为IP内容创造者和IP运营商 [2] - IP内容创造者具备创作头部内容能力 进而实现IP矩阵化开发成为IP平台 [2] - IP运营商基于IP商业化参与深度和产业链布局 收入多元化延展IP价值空间 [2] - IP方通过广泛授权或自营、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实现从内容创造者到运营商发展 [2] - 自有IP建设通过可视化曝光 自营和授权并重方式撬动产业链产能 [2] - 代理IP通过授权推广做本地化或新品类渗透 [2] 未来发展趋势 - IP内容方正加速构建工业化生产能力 [3] - 通过产能升级与技术创新 未来有望实现内容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跃升 [3] - 通过"多收入支柱+多区域市场"构建网状价值结构 [3] - 产业链资源整合和产品形态迭代较为重要 [3] - IP运营方有望将IP培育为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资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