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矿业(01164)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中广核矿业(01164)再跌近7% 较2月高点已跌30% 铀价短期调整但仍维持高位运行
智通财经· 2024-03-14 15:13
中广核矿业股价表现 - 中广核矿业(01164)股价再跌近7%,盘中低见1.47港元,较2月高点2.12港元已跌超30%[1] 铀价走势 - 本周U3O8价格为92.5美元/磅,较上周下跌2.1%,铀价短期虽有调整但仍维持高位运行[2] 铀价受长期合同影响 - 全球核电公用事业公司争相签订铀的长期合同推高了铀价,哈原工由于硫酸缺乏可能使得2024年和2025年的复产计划存在不确定性[3]
港股异动 | 中广核矿业(01164)涨近5% 天然铀价格仍处高位运行
智通财经· 2024-03-04 12:08
中广核矿业股价涨势 - 中广核矿业(01164)股价涨近5%,截至发稿,涨4.95%,报1.91港元[1] 铀价格走势 - 2024年3月1日铀收盘价为94.5美元/磅,较上周环比减少2.58%[2] - 全球核电公用事业公司争相签订铀的长期合同推高了铀价[3] 哈原工复产计划不确定性 - 哈原工近期由于硫酸的缺乏可能使得其在2024年和2025年的复产计划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3] 铀去库存期结束 - 十年以来铀的去库存期可能已经结束,库存见底的情况下铀价有望迎来持续上涨[3]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16:55
全球核电发展 -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能源安全和独立问题日益严峻[10] - 全球可运核电机组净装机容量为391GWe,建设中核电机组净装机容量为59GW[12] - 韩国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发电占比提升至32.4%,2036年进一步提升2.2个百分点[13] - 瑞典计划废除核电站数量限制,允许建设更多核电站,以增强北欧国家的电力生产和能源安全[15] - 保加利亚计划在2023至2053年间在Kozloduy和Belene各修建两台核反应堆[16] - 比利时考虑延长Doel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以及Tihange核电站1号机组的服役寿命[17] - 芬兰批准延长Fortum公司旗下Loviisa核电站两台机组的运营时间至2050年[18] - 日本政府通过决定延长核电站运行时间,国内核电机组的运行寿命可超过60年[19] - 加拿大政府发布《2023年联邦预算方案》,对核电的发展提供明确和强大的支持[21] - 意大利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约发展小型核反应堆,以增强意大利电力系统的能源安全和独立性[22] - 中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保持世界第一的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4月末有54台商运核电机组和24台在建核电机组[23] - 意大利议会通过决议允许政府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引进第四代核技术,标志着意大利重返核电[27] 天然铀市场 - 2023年上半年天然铀现货价格和长期贸易价格均维持在56美元/磅高位[35] - 2023年6月,天然铀现货价格较年初上涨9.82%,长期指数平均值为56美元/磅[35] - 2023年上半年现货签约量为8,384tU,同比下降33.9%;长期贸易签约量为41,192tU,超过去年全年水平[35] - 天然铀市场需求与供应长期存在缺口,二次供应和存货解决[42] - 核电业主开始积极建立库存,供需缺口难以短期内解决[43] - 本集团完成了与Semizbay-U和Ortalyk的包销安排下采购的672tU天然铀产品的销售,创造了约7.85亿港元的交易收入,平均销售价格为57.89美元/磅UO,平均销售成本为54.34美元/磅UO[47] - 銷售公司新签订了1,519tU天然铀的销售合同,其中77%的销售量来自欧洲客户,13%来自亚洲客户,10%来自北美客户,截至2023年6月30日,銷售公司持有2,029tU天然铀,加权平均成本为48.18美元/磅UO[47] - 謝公司和伊公司上半年的平均生产成本分别为25.75美元/磅UO和21.99美元/磅UO,謝公司剩余地质储量为6,242tU[49]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089百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2,064百万港元基本持平[1] - 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052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19百万港元下降了8%[2] - 公司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42百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1,454百万港元基本持平[3] - 公司的总权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3,554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48百万港元上升了6%[4] - 公司的资本结构包括总共7,600,682,645股普通股,市值约为6,157百万港元[5] - 公司的银行借款为1,031百万港元,以美元计价,剩余期限为一年内,利率为5.07%至5.9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未使用的借款额度,包括1,137百万美元和12百万人民币,可为公司运营提供充足的现金支持[7] - 公司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应对日常经营业务,不具有季节性借款需求,若未来有合适的收购机会,将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筹集资金[8] - 公司在融资模式上探索多元化方式,努力建立短、中、长期资金相互搭配的模式,以确保公司稳定资金来源[9]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22:47
公司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營業額约2,934百萬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2%[1] - 报告期内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约180百萬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9%[1] - 报告期内每股基本盈利约2.36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5%[1] - 公司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 - 公司營業額为2,933,815千港元,毛利为186,657千港元[2]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35,487千港元,所得税支出为55,795千港元[2] - 公司期内溢利为179,692千港元,每股盈利为2.36港仙[2]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1,855千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01,547千港元[3]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052,235千港元,流动资产总值为3,032,945千港元[4] - 公司流动负债为2,089,115千港元,资产净值为3,553,668千港元[5] 财务报表审计 - 本集团已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对未经审计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金额和披露事项没有重大影响[12][13] - 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不会对本集团产生重大影响[15] - 简明中期综合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使用判断、估计和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16] - 简明中期综合财务报表包括了重要事件和交易的解释,但并不包括完整财务报表所需的全部信息[17] - 简明中期综合财务报表已经由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按照历史成本基准编制,投资物业按公允值计量[18] - 简明中期综合财务报表中的重大判断和估计的范围及其影响在附注3中披露[16] 业务拓展与发展 - 本集团的业务遍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英国[26] - 全球可运核电机组淨装机容量为391GWe(437台),在建核电机组淨装机容量为59GW(57台) [58] - 韩国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发电占比提升至32.4%,2036年进一步提升2.2个百分点 [59] - 瑞典计划立法廢除核电站数量限制,允许建设更多核电站 [59] - 保加利亚计划在Kozloduy和Belene各修建两台反应堆 [60] - 比利时考虑延长Doel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及Tihange核电站1号机组的服役寿命 [61] - 芬兰批准延长Loviisa核电站两台机组运营时间至2050年 [62] - 日本政府通过延长核电站运行时间的决定,国内核电机组的运行寿命可以超过60年 [63] - 乌干达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合作开发东非第一座核电站 [64] - 加拿大政府对核电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和强大的支持,包括投资税收抵免和资金支持 [65] - 意大利议会通过决议,允许政府引进四代核技术 [67] 公司业务运营 - 天然铀贸易、物业投资和其他投资是本集团的可报告和经营分部,分部溢利指各分部所赚取的溢利[22][2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天然铀贸易分部的營業額为2,932,207千港元,分部溢利为170,820千港元[21][23] - 客户C1在2023年上半年贡献的营业额为784,5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3%[28] - 期内溢利中,已售存货成本为2,747,15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8%[35] - 公司报告期内共有24名员工,其中6名在香港,8名在哈萨克斯坦,7名在英国,3名在北京[139] - 员工成本总计约为10.52百万港元[140]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22:07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发和交易核能企业使用的天然铀资源,旨在成为核电站天然铀资源的主要供应商[4] - 2022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为3,648,680千港元,净利润为514,915千港元[7] - 公司总资产为6,865,707千港元,总负债为3,517,568千港元,净资产为3,348,139千港元[7] 公司业务发展及市场情况 - 公司在2022年有效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挑战,通过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和美元加息,实现了生产提升和降本增效[12] - 全年天然铀产量稳居全球前列,Fission公司完成了PL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后续开发提供科学支撑[12] - 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抓住天然铀价格稳定上升的市场机会,实现溢利大幅增长[12] 全球核电市场发展 - 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423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378,754MWe,正在建设的55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8,418MWe,分布在32个国家和地区[26] - 2022年全球新并网核电机组6台,总装机容量为7,360MWe;新开工核电机组7台,总装机容量为8,197MWe;关停核电机组5台,总装机容量为2,839MWe[27] - 核电作为低碳、安全、经济且能提供基荷的能源,受到全球多个国家的关注,各国纷纷出台利好政策,推动核电发展,IAEA也上调了2022年第三季度核电增长预测[27] 全球核电市场趋势 - IAEA将全球2050年核电容量预测提高至873GWe,较原高预测增加10%[29] - 多国加大对核电发展的支持,英国、比利时、德国等国纷纷调整政策,欧盟将核电投资纳入绿色投资范围,加速欧洲核电建设[35][37][38] 天然铀市场情况 - 2022年全球天然铀生产总量约为51,154tU,较2021年增长5.8%[53] - 2022年全球长期交易量的天然铀超过现货交易量,长期交易量为43,846tU,较去年同期增长61.2%[54] - 2022年1月至5月,长期交易价格从40.5美元/lbU3O8上涨至50.0美元/lbU3O8,后来在12月达到全年最高值52.0美元/lbU3O8[54]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謝公司报告期内謝礦和伊礦的实际采铀量为959tU,完成年度计划98.4%[57] - 謝公司的销售利润自Semizbay-U在报告期内较2021年增加,为公司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58] - 謝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謝礦和伊礦的剩余地质储量分别为9,190tU和13,966tU[59] 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额3,649百万港元,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515百万港元[25] - 公司在2022年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2022年金麒麟港美股最具新经济上市公司奖”和“最佳内部治理上市公司奖”[73][74] - 全年共举行230场研讨会和路演,持续维护公司网站,包括发布24份公告、2份通函和2份定期报告[74]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22: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额为3648680千港元,2021年为3859530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约5.46%[2] - 2022年毛利为148032千港元,2021年为88279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67.7%[2]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514915千港元,2021年为178498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188.46%[2]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7.18港仙,2021年为2.70港仙,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165.93%[2] - 2022年资产总值为6865707千港元,2021年为6349575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8.13%[4]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063711千港元,2021年为3754115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下降约44.99%[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3348139千港元,2021年为2155223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55.35%[5] - 2022年股本为76007千港元,2021年为66007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15.15%[5] - 2022年储备为3272132千港元,2021年为2089216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56.61%[5] - 2022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412533千港元,2021年为156135千港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约164.22%[3] - 2022年营业总额为3648680千港元,2021年为385953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46%[23][27] - 2022年其他经营收入为22305千港元,2021年为947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35.31%[26] - 2022年融资成本为61699千港元,2021年为4968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4.18%[28] - 2022年所得税支出为52228千港元,2021年为1806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89.10%[2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额3649百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15百万港元[4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盈利为514,915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7,169,520,454股;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78,498千港元和6,600,682,645股[34] - 2022年应收账款为335,621千港元,2021年为99,757千港元;2022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142千港元[35] - 2022年银行结存及现金为52,390千港元,2021年为81,293千港元[36] - 2022年应付账款为655,139千港元,2021年为91,815千港元;2022年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88,689千港元,2021年为1,011,553千港元[38] - 2022年未宣布及派发2021年度股息(2021年为0.5港仙/股),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无)[33] - 2022年核数师酬金为2,894千港元,2021年为2,072千港元;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2022年为20,741千港元,2021年为15,561千港元[32] - 2022年已出售存货账面价值为3,500,648千港元,2021年为3,771,251千港元[32] - 存放于中广核华盛及中广核财务的现金2022年为51,154千港元,2021年为80,368千港元,该结存按年利率介乎3.95%至5.92%(2021年:0.48%)计息[36][37] - 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中广核华盛利息2022年约为7,067,000港元,2021年为252,000港元;已收存货租赁现金2022年约为350,948,000港元,2021年为984,197,000港元[39] - 2022年集团溢利为5.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78亿港元同比增加188%[68] - 2022年集团营业额为36.49亿港元,较2021年的38.60亿港元减少5%[68] - 2022年集团销售成本为35.01亿港元,较2021年的37.71亿港元减少7%[69] - 2022年毛利率4.06%,EBITDA为6.307亿港元,2021年分别为2.29%和2.4809亿港元[65] - 2022年EBITDA/营业额比率为17.29%,2021年为6.43%[65] - 2022年净溢利率为14.11%,2021年为4.62%[65] - 2022年权益回报率为18.71%,2021年为8.54%[65] - 2022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05.06%,2021年为194.61%[65] - 2022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300万港元,与2021年的1400万港元基本持平[71] - 2022年行政开支为49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200万港元增加17%[71] - 2022年应占一间合营企业业绩为溢利2.09亿港元,较2021年的1.38亿港元增加51%[71] - 2022年应占奥公司业绩为溢利2.86亿港元,较2021年的7300万港元增加292%[72] - 2022年融资成本为6200万港元,较2021年的5000万港元上升24%[72] - 2022年所得税支出为5200万港元,较2021年的1800万港元增长189%[72] - 2022年年度溢利为5.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78亿港元增加188%[72]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68.6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3.5亿港元增加8%[72]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值为35.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94亿港元减少16%[73]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800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 - 18.21亿港元增加121%[7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值为3348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55百万港元增加55%[79] - 2022年股本为76007千港元,较2021年的66007千港元增加10000千港元,增幅15%[79] - 2022年储备为3272132千港元,较2021年的2089216千港元增加1182916千港元,增幅57%[79]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2022年为105%,2021年为195%[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天然鈾貿易營業額36.45362億港元,分部溢利1.01114億港元;物業投資營業額33.18萬港元,分部虧損219.6萬港元;總營業額36.4868億港元[14] - 2021年天然鈾貿易營業額38.56085億港元,分部溢利3110.1萬港元;物業投資營業額34.45萬港元,分部虧損101.2萬港元;其他投資分部溢利2.05066億港元;總營業額38.5953億港元[15] - 2022年天然鈾貿易資產23.8766億港元,物業投資資產4656.6萬港元,其他投資資產43.69243億港元,資產總值68.65707億港元[16] - 2021年天然鈾貿易資產18.45309億港元,物業投資資產5549.6萬港元,其他投資資產43.52906億港元,資產總值63.49575億港元[16] - 2022年天然鈾貿易負債34.37657億港元,物業投資負債53.5萬港元,負債總值35.17568億港元[17] - 2021年天然鈾貿易負債41.31397億港元,物業投資負債31.4萬港元,負債總值41.94352億港元[17] - 2022年天然铀贸易毛利1.45亿港元,较2021年的0.85亿港元增加71%,毛利率上升至3.97%[70] - 2022年其他经营收入为0.22亿港元,较2021年的0.09亿港元增加135%[70] - 2022年集团天然铀贸易额36.45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5%[50] - 2022年来自谢公司及奥公司矿山的权益天然铀产品销售额13.41亿港元,较2021年上涨120%[50] - 2022年公司从谢公司及奥公司包销天然铀产品1321吨铀,较2021年增加73%[50] - 报告期内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销售3055吨铀,销售收入约2.97亿美元[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天然铀2310吨铀,加权平均成本为43.98美元/lbU₃O₈[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已签订但尚未交付的天然铀销售量4849吨铀,加权平均售价为44.62美元/lbU₃O₈[51] 行业数据情况 - 2022年中国核电机组总发电量为4178亿kWh,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98%,较2021年同比上升2.52%,累计上网电量为3198亿kWh,较2021年同比上升2.45%[43] - 2022年全球天然铀产量约51154吨铀,较2021年上涨5.8%,其中哈原工权益产量11813吨铀(占全球一次供应的23.1%),较2021年减少4%,Cameco生产4000吨铀(占全球一次供应的7.8%),较2021年增加70%[44] - 2022年全球天然铀长贸交易量为43846吨铀,较同期增长61.2%,现货交易量为23365吨铀,较同期降低14.1%[45] - IAEA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产能将增加到873GWe,较之前高位预测增长10%[54] - UxC预测到2035年全球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达543GWe,较2022年末增长37%[54] - 预计中国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到达120GWe,2035年到达150GWe[54] 矿山生产及资源情况 - 报告期内谢公司总采铀量959吨铀,完成年度计划98.4%,扣除加工损失量,全年共生天然铀940吨铀[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谢矿剩余地质储量吨铀为9190(平均品位0.059%),伊矿为13966(平均品位0.0422%)[47] - 报告期内奥公司总采铀量1639吨铀,完成年度计划100%,扣除加工损失量,全年共生天然铀1586吨铀[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矿剩余地质储量吨铀为24444(平均品位0.027%),扎矿为14256(平均品位0.031%)[49] - 2022年Fission公司PLS项目控制级资源量增加了21%,相应的金属量增加了12.3%[49] - PLS项目矿山寿命可达10年,矿建成本为11.55亿加元,生产成本约为9.77美元╱lbU₃O₈,税后NPV约为12.04亿加元,IRR约为27.2%,投资回收期约2.6年[49]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2022年添置非流動資產59.4萬港元,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21萬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164.3萬港元[19] - 2022年来自同系附屬公司貸款利息支出901.8萬港元,租賃負債利息支出6.8萬港元[19] - 2022年投资物業公允值變動290.3萬港元,應佔合營企業業績 - 2.09412億港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 - 3.13947億港元[19] - 2022年添置非流动资产410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8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9 09:4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24.1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31%[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5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886%[1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5.28港仙,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860%[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溢利3.55亿港元及营业额24.1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886%及31% [1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84.66%,2021年12月31日为51.50%[38]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4.16%,2021年12月31日为66.06%[38] - 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18.13%,2021年12月31日为194.61%[38]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11%,2021年同期为3.99%[40] - 2022年上半年EBITDA为4391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214万港元[40] - 2022年上半年EBITDA/营业额为18.20%,2021年同期为3.37%[40] - 2022年上半年净溢利率为14.72%,2021年同期为1.95%[40] - 2022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117天,2021年同期为157天[40] - 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为18天,2021年同期为25天[40]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额为2413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1%,主要因天然铀价格上升及新增奥公司包销贸易[43][44]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成本为2217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25%,因天然铀价格上升、新增包销贸易及贸易价差提高[45][46] - 公司报告期内其他经营收入为11.6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增加733%,源于收到谢公司分红汇兑收益及销售公司租赁收入[47][49]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37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6%,因天然铀存货仓储费用减少[48][50] - 公司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18.0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13%,因英国利息预提税增加[50] - 公司报告期内应占一间合营企业业绩为106.01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237%,因谢公司营业收入随天然铀价格上升而大幅增加[50] - 公司应占Fission公司业绩为溢利7.56百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损失23.32百万港元,含报告期内应占亏损7.06百万港元等多项变动[5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Fission公司权益降至14.19%,2021年12月31日为14.34%,期间Fission发行6796879股普通股[51] - 2021年7月30日公司完成收购奥公司49%股权,报告期新增应占奥公司业绩溢利1.4304亿港元[51] - 报告期公司融资成本24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1%[51] - 报告期公司所得税支出590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764%[51] - 报告期公司溢利3.551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增加约886%[5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70.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1%;负债总值38.2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9%;权益总值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32.3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50%[5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5.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72%[5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28.6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48%,主要因发行新股所得款、贸易收款等使银行结存及现金增加[54][5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共约12.7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100万港元,其中港元占比从28%升至51%,美元占比从47%降至49%,人民币占比从19%降至0.2%,且无银行结存被抵押[5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33.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0%,主要因公司偿还部分来自直接控股公司之贷款[56][5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资产为41.9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16亿港元减少2.19亿港元,降幅5%[58][5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负债为4.4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40亿港元增加1%[60][6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值为32.3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55亿港元增长10.81亿港元[61][62] - 报告期末,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8%,2021年12月31日为195%[61][6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发行普通股76.00682645亿股,2021年12月31日为66.00682645亿股,市值约为55.4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1.49亿港元[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3.90亿港元,以美元计价,年利率2.6511%,剩余期限一至两年;来自直接控股公司的借款为18.77亿港元,以美元计价,年利率1.395% - 1.418%,剩余期限少于一年[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拥有7.63亿美元未提取的授信额度[63]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4.128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8.45383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2.1722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7.71751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9560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363.2万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1416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286.9万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稅支出为5904.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6万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5512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603.3万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28港仙,2021年同期为0.55港仙[97] - 2022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5.28港仙,2021年同期为0.55港仙[97] - 期内溢利为355,123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6,033千港元[99] - 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76,957千港元,上年同期收益为7,057千港元[9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78,166千港元,上年同期为43,090千港元[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197,69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416,372千港元[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861,98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33,203千港元[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7,059,67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49,575千港元[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380,36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754,115千港元[10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236,38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55,223千港元[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76,007千港元,2022年1月1日为66,007千港元[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储备为3,160,381千港元,2022年1月1日为2,089,216千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15,637千港元,2021年为736,291千港元[10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90,319千港元,2021年为37,518千港元[10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2,686千港元,2021年为 - 670,217千港元[109]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78,642千港元,2021年为103,592千港元[109]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1,293千港元,2021年为1,174,508千港元[109]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72,135千港元,2021年为1,279,823千港元[10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为5.183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20912亿港元[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41283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45383千港元[139][1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溢利为4142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1295千港元[139][1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1416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2869千港元[139][1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705967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49575千港元[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值为382329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94352千港元[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利息支出为195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289千港元[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直接控股公司贷款利息支出为17510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450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020千港元[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支出为590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836千港元[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然铀贸易分部资产为155055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45309千港元有所下降[147]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2.1722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7.71751亿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9万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1.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87.4万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利息收入为 - 22.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 - 134.6万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 - 20.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 - 5.2万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来自一间中间控股公司的租金收入为 - 156.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 - 160.6万港元[159]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包括期内存货减值约1771.2万港元,2021年同期无[159][16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为3.5512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603.3万港元[163] - 2022年1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88.7万港元,投资物业为5308.2万港元,总计5396.9万港元;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7万港元,投资物业为5083.6万港元,总计5210.6万港元[167]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52.7万港元,出售1万港元,折旧13.8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减少132万港元,汇兑调整减少92.6万港元[167]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5083.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7: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01164[3][4] -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开发与贸易,旨在成为核电站天然铀资源的主要供货商之一[3][4] 公司业绩情况 - 公司2021年持续性业务营业额为38.5953亿港元,较2020年的28.62226亿港元增长约34.84%[8] - 2021年经营溢利为2.46247亿港元,较2020年的2.20855亿港元增长约11.5%[8] - 2021年融资成本为4968.3万港元,较2020年的4088.9万港元增长约21.51%[8]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1.96564亿港元,所得税支出为1806.6万港元,本年度溢利为1.78498亿港元[8] - 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额38.6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8亿港元[16][18] - 2021年集团溢利为1.78亿港元,较2020年的1.55亿港元同比增加15%[85][86] - 2021年集团营业额为38.6亿港元,较2020年的28.62亿港元增加35%,主要因中广核全球积极扩大销售,年度贸易量增加[86] - 2021年天然铀贸易营业额为38.56085亿港元,较2020年的28.59214亿港元增加9.96871亿港元,增幅35%[86] - 2021年物业投资营业额为344.5万港元,较2020年的301.2万港元增加43.3万港元,增幅14%[86] - 2021年毛利率为2.29%,2020年为7.08%[82] - 2021年EBITDA为2.4809亿港元,2020年为2.2278亿港元[82] - 2021年EBITDA/营业额比率为6.43%,2020年为7.78%[82] - 2021年净溢利率为4.62%,2020年为5.42%[82] - 2021年应收账款周期平均为21天,2020年为30天[82] - 2021年存货周期平均为168天,2020年为218天[82] - 2021年公司营业额为38.6亿港元,较2020年的28.62亿港元增加35%[87]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7.71亿港元,较2020年的26.59亿港元增加42%[90][93] - 2021年公司天然铀贸易毛利为8500万港元,较2020年的2亿港元减少58%,毛利率降至2.20%[91][94] - 2021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400万港元,较2020年的1000万港元增加32%[93][95] - 2021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200万港元,较2020年的3800万港元增加11%[96][101] - 2021年公司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1.38亿港元,较2020年的7100万港元增加95%[97][102] - 2021年公司融资成本为5000万港元,较2020年的4100万港元上升22%[100][104] - 2021年公司所得税支出为1800万港元,较2020年的2500万港元下降27%[105][110] - 2021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78亿港元,较2020年的1.55亿港元增加15%[106][110]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63.49575亿港元,较2020年的41.87787亿港元增长约51.62%[9] - 2021年负债总值为41.94352亿港元,较2020年的21.60727亿港元增长约94.12%[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9.33亿港元,较2020年的33.14亿港元减少42%,主要因收购奥公司49%股权致银行结存及现金大幅下降[114][11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共8100万港元,其中约28%为港元,约47%为美元,约19%为人民币,2020年分别为9%、90%、1%[11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30%,银行结存及现金占总资产比例为1%,2020年分别为79%、28%[11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4.16亿港元,较2020年的8.74亿港元增加405%,主要因完成收购奥公司49%股权使联营公司权益大增[117][11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37.54亿港元,较2020年的12.14亿港元增加209%,主因向直接控股公司提取股东贷款收购奥公司股权[121][12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值为4.4亿港元,较2020年的9.46亿港元减少53%,主因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偿还部分中广核华盛贷款[123][124] - 2021年公司存货为1.743152亿港元,较2020年的1.767335亿港元减少1%[114] - 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939万港元,较2020年的3.63176亿港元减少73%[114] - 2021年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11.03368亿港元,较2020年的1.58289亿港元增加597%[121] - 2021年公司权益总值为21.55223亿港元,较2020年的20.2706亿港元增加6%[1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值为21.55亿港元,较2020年的20.27亿港元增加6%[126] - 2021年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95%,2020年为107%[126] 公司股权结构与投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北京中哈铀100%股权、CGNM UK 100%股权、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100%股权及Fission公司14.34%股权,还通过前两者分别持有谢公司和奥公司49%股权及产品包销权[16][18] - 报告期内,公司以约4.35亿美元收购Ortalyk 49%股权,为集团带来2.07万吨铀权益资源量[50][52] - 2021年7月30日,公司以4.35071181亿美元收购Ortalyk 49%股权,使其成为联营企业[126] - 2021年11月26日,公司与11名认购人订立协议,以每股0.80港元的价格发行10亿股新股[126] - 公司主要投资方向为并购有竞争力的低成本海外铀资源项目[126] 公司人员变动 - 安军靖为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军梅于2022年3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陈德邵于同日辞任[5] - 余志平于2021年9月2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佘东和黎少娟于同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5] - 安军靖48岁,2018年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等职[136][138] - 徐军梅43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同时担任中广核铀业发展总会计师[139][141] - 孙旭56岁,2018年1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40] - 孙旭先生56岁,2018年1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4年9月获中广核集团公司认定为高级经济师[142] - 殷雄先生56岁,2018年11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中广核铀业发展董事,2010年12月获中广核集团公司认定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43][145] - 邱先洪先生59岁,2011年8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高级会计师职称[144][146] - 高培基先生75岁,2014年8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85年起参与核电项目开发建设[147][149] - 李国栋先生54岁,1996年6月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1999年10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2014年8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8][150] - 蔡育生先生54岁,现任公司副总裁及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超31年项目管理经验和核燃料行业知识[151] - 公司副总裁丁怀博41岁,2009年加入中广核铀业发展,在核燃料行业有12年经验[152][153] - 公司副总裁蔡于胜54岁,2006年加入中广核铀业发展,有31年项目管理经验和核燃料行业知识[153] - 公司总裁助理周荣生51岁,2016年1月加入中广核铀业发展,拥有核燃料循环专业博士学位[154][156]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兼总法律顾问佘东52岁,2011年加入中广核集团,在法律及合规领域有逾20年经验[155][156] - 陈德邵于2022年3月14日辞任执行董事,徐军梅于同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2] - 余志平于2021年9月2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63] - 原公司秘书郑晓薇于2021年9月27日退休辞职,佘东和赖少娟同日获任联合公司秘书[190] - 原公司秘书郑晓卫于2021年9月27日辞任,佘东先生和黎少娟女士同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二人报告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训练[193] 公司业务进展 - 收购Ortalyk 49%股权交易落地,锁定更多天然铀资源[11] - Semizbay - U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及各项经营指标[11] - Fission公司2021年顺利融资,保障企业运营及PLS项目后续开发[11] - CGN Global天然铀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1] - 报告期内,谢公司总采铀量975吨,扣除加工损失后生产天然铀961吨,销售收入较2020年大幅增加,谢矿新增开拓储量约585吨,伊矿新增约393吨[40][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谢矿铀储量9641吨,平均品位0.055%,伊矿储量14603吨,平均品位0.0422%[4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奥公司49%股权收购及包销292吨产品,2021年中矿采铀量1600吨,扣除加工损失后生产天然铀1579吨[43][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矿铀储量26222吨,平均品位0.045%[45] - 2021年12月28日,奥公司正式取得扎矿开发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扎矿铀储量14300吨,平均品位0.032%[46][47] - Fission公司在两个勘探季花费约700万加元,使PLS项目控制级资源量增加约4500吨铀,矿床预计生产寿命10年[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天然铀贸易额38.56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35%,其中权益天然铀产品销售额6.11亿港元,较2020年上涨44%[48] - 报告期内,CGN Global销售5314.3吨铀,实现销售收入约32.45亿港元[49][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2617吨铀,加权平均成本为33.04美元/lbU3O8,持有已签订但未交付的天然铀销售量5365吨铀,加权平均售价为37.18美元/lbU3O8[49][51] 公司未来规划 - 2022年公司将加大对奥公司中矿、扎矿生产经营及成本控制的投入,争取更多投资收益[15] - 2022年公司将趁行业未完全复苏,继续主动寻求高品位优质铀资源项目投资机会[15] - 2022年谢公司计划减产,将推动伊矿4号矿体资源评价和谢矿地质储量重新估算工作[65] - 2022年公司将参与奥公司治理,确保中矿完成生产销售任务、扎矿完成矿山建设及准备工作[66][69] - 2022年公司支持Fission完成冬夏勘探,将PLS项目部分地段资源量升级,计划招聘当地技术人员加强管理[67][70] - 集团将加强与终端客户业务往来,参与国际市场竞标,开拓新贸易机会[68][71] - 公司将持续寻找潜在铀资源投资机会,建立可持续发展梯队,探索与国际企业合作开发铀矿项目[72][75] - 公司将持续探索股份期权等中长期激励计划[73][76] 公司风险管理 - 复杂世界环境给对外投资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项目进度不及预期[13] - 地缘政治紧张使天然铀价格波动增大,给贸易带来挑战[13] - 公司董事会密切跟踪影响经营的因素,强化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13][14] - 2021年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转正常,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74][77] - 公司建立含17项指标的重大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开展风险监测并动态调整[74][77] 全球核电行业情况 - 2021年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39台,总装机容量390,624MWe,在建机组52台,总装机容量55,087MWe,分布在32个国家和地区[17][19] - 2021年全球新并网机组6台,总装机容量5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17:0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18.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99%[10][1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6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68%[10][11]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55港仙,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68%[10][1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3600万港元,同比大幅减少68%;实现收入18.45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99%[27]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溢利36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大幅减少68%;营业额18.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99%[29]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8.45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99%,主要因天然铀贸易量上升[57] - 同期,公司销售成本为17.72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17%,主因天然铀贸易量大幅上升[58] - 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99%,2020年为11.76%;EBITDA为6214万港元,2020年为1.4654亿港元;EBITDA/营业额为3.37%,2020年为15.83%;净溢利率为1.95%,2020年为12.12%[53] -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157天,2020年为42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为25天,2020年为34天[53] - 权益回报率为1.77%,2020年为5.7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与营业额比率为1.95%,2020年为12.12%;总资产回报率为0.92%,2020年为3.21%[53] - 2021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379.13%,2020年12月31日为272.93%;资产负债比率为44.39%,2020年为51.60%;资本负债比率为79.83%,2020年为106.59%[54] - 其他经营收入为14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大幅减少78%,主因美元Libor利率下降致利息收入减少[6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8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46%,主因天然铀存货仓储费用增加[61] - 行政开支为159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上升16%,主因银行结存及现金产生的汇兑损失[63] - 应占一间合营企业业绩为3147万港元溢利,2020年同期为4044万港元,主因交付安排致销售量下降,但预计全年销量增长[64] - 报告期内应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2332万港元,2020年同期盈利760万港元,含长期投资减值拨备回拨366万港元(2020年同期1085万港元)及视作出售部分权益损失2226万港元(2020年同期130万港元)[67]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成本183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2%[69][73]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支出68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53%[70][73] - 报告期内集团溢利3603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68%[71][7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36.76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12%;总负债16.32亿港元,减少24%;总权益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0.44亿港元,增加1%[72][75]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20.72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1%[7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28.14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下降15%;银行及现金结存约12.8亿港元,7%为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92%为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90%),1%为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7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7.42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39%[80][81] - 存货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43727.1万港元,降幅25%;应收一间中间控股公司款项减少18204.3万港元,降幅50%;应收一间同系附属公司款项减少177.6万港元,降幅76%;可收回所得税款增加1560.9万港元,增幅234%;银行及现金结存增加10531.5万港元,增幅9%;流动资产总值减少50016.6万港元,降幅15%[7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资产为8.62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74亿港元减少1200万港元,降幅1%[83][8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负债为8.9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46亿港元下降6%[86][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值20.44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27亿港元增长1700万港元[87][89] - 报告期末,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9.83%,2020年12月31日为106.59%[87][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发行普通股6600682645股,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市值约为47.5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76亿港元[88][90] - 2021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84538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25631千港元[129]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7363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08887千港元[12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286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6898千港元[129]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60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2222千港元[129] - 2021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55港仙,2020年同期为1.70港仙[129]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367609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187787千港元[133]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4219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14247千港元[133] - 2021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207167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99792千港元[136]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89685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46480千港元[136]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4421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27060千港元[136] - 2021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2,027,060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2,044,210千港元[13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润为36,033千港元[13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43,090千港元[138] - 2021年上半年确认分派股息为33,003千港元[138] - 2020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1,944,241千港元,2020年6月30日为1,948,246千港元[14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利润为112,222千港元[14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 - 28,853千港元[140] - 2020年上半年确认分派股息为67,271千港元[140] - 中国附属公司将溢利的10%划拨至储备基金[140] - 其他储备涉及多笔业务收购代价与实缴资本差额及应占联营公司其他储备[140]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36,291,上期为-817,331[14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518,上期为19,750[14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70,217,上期为533,006[1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03,592,上期为-264,575[142] - 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74,508,上期为676,793[142] - 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79,823,上期为411,874[142] - 存货减少437,271,上期增加973,386[14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181,607,上期增加103,067[142]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87,877,上期增加167,000[142] - 收到合营企业的股利为36,051,上期为16,734[14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18.4538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9.25631亿港元[164]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286.9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26898亿港元[171][17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36.760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1.87787亿港元[18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值为1631880千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60727千港元有所下降[18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利息支出为1328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8451千港元减少[186]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5020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千港元[18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支出为683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676千港元[187] - 2021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29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745千港元大幅减少[187] - 2021年上半年,英国企业税为668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618千港元[1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77175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18512千港元[19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8千港元[19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7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985千港元[19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宣布派发2020年期末股息3300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66007千港元[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为3603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12222千港元[198]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1年和2020年均为6600682645股[198]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具摊薄效应之潜在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等于每股基本盈利[19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2020年中期股息为无[109][113] - 中期内无派付任何股息,董事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197] 宏观环境与政策动态 - 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延续复苏,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利率低位,美元指数触顶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13][17] - 拜登政府指出清洁能源是美国国内经济复苏关键[14][17] - 欧盟提出1.85万亿欧元复兴计划,30%直接用于气候变化相关项目[14][17] - 日本政府发布“绿色增长战略”,拟在14个领域推进温室气体减排[14][17] - 主要核电国家宏观环境趋稳,电力需求基本恢复正常[15][17] - 多国制定政策鼓励包括核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发展,利好核燃料供应企业[15][17] - 2021年上半年中国用电量同比增长16.2%,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0.2%[20][22] - 美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减排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 - 52%,2035年实现电力脱碳,核电占美国电力供给20%却提供超一半低碳贡献[19][21] -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2030年前核能新技术开发计划总预算为5063.4亿卢布(约70.3亿美元)[21][22] 天然铀市场数据 - 2021年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产量指引同比2020年增长16%[24] - 2021年6月UxC公布的天然铀现货价格为32.10美元/磅,较1月上涨约8.81%;TradeTech公布的为32.40美元/磅,较1月上涨8
中广核矿业(0116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7: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01164[4][5] -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开发与贸易,旨在成为核电站天然铀资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4][5] 财务数据 - 2020年营业额为28.62226亿港元,较2019年的20.76688亿港元有所增长[10] - 2020年经营溢利为2.20855亿港元,融资成本为4088.9万港元[10] - 2020年除税前溢利为1.79966亿港元,所得税支出为2474.9万港元[10] - 2020年本年度溢利为1.55217亿港元,较2019年的1.60009亿港元略有下降[10] - 2020年资产总值为41.87787亿港元,负债总值为21.60727亿港元[11]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2706亿港元[11] - 2020年销售天然铀4,756tU,2019年为3,696tU;权益包销588tU,与2019年持平;国际销售4,168tU,2019年为3,108tU[23] - 2020年营业额为2,862百万港元,2019年为2,077百万港元[23] - 2020年加权平均交收价格为29.8美元/磅,2019年为27.8美元/磅;加权平均销售成本为27.79美元/磅,2019年为25.9美元/磅[23]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5百万港元,2019年为160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2.35港仙,2019年为2.42港仙[23] - 2020年集团实现营业额28.62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5亿港元[31] - 2020年Semizbay - U年度天然铀产量为733tU,较2019年下降24%,但毛利因铀价上涨等因素增加[27][28] - 2020年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交付天然铀1080万磅,较2019年增长34%,销售收入3.139亿美元,同比增长44%[2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天然铀贸易额28.5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38%,Semizbay - U自有矿山天然铀销售额4.25亿港元,较2019年上涨12.5% [51] - 报告期内,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销售4168tU,销售收入约24.34亿港元,溢利约6000万港元[5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天然铀3142tU,加权平均成本为27.90美元/磅U3O8,已签订但未交付的天然铀销售量5096tU,加权平均售价为32.28美元/磅U3O8 [51]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7.08%,2019年为6.93%[77] - 2020年公司EBITDA为22278万港元,2019年为19914万港元[77] - 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周期平均为30天,2019年为17天[77] - 2020年公司存货周期平均为218天,2019年为200天[77] - 2020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06.59%,2019年为59.21%[77] - 2020年集团溢利为1.55亿港元,较2019年的1.6亿港元同比下降3%[81][82] - 2020年集团营业额为28.62亿港元,较2019年的20.77亿港元增加38%,主要因中广核国际开拓国际市场,天然铀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82][83] - 2020年集团销售成本为26.59亿港元,较2019年的19.33亿港元增加38%,与营业额增长幅度相近[84][85][88] - 2020年天然铀贸易毛利为2亿港元,较2019年的1.41亿港元增加42%,毛利率维持在7%[86][89] - 2020年集团其他经营收入为900万港元,较2019年的2000万港元减少54%,因日均存款资金额下降和市场利率下降致利息收入减少[87][90] - 2020年集团销售及分销费用为1000万港元,较2019年的800万港元增加38%,因天然铀存货仓储费用增加[88][91] - 2020年集团行政开支为3800万港元,较2019年的3700万港元增加1%,因成本管控增强仅小幅增加[92][97] - 2020年公司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7100万港元,较2019年的6500万港元增加9%,因天然铀销售价格上升[93][98] - 2020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1500万港元,持有Fission公司权益比例降至16.74%(2019年12月31日:19.88%)[94][99] - 2020年集团融资成本为4100万港元,较2019年的2000万港元上升100%;所得税支出为2500万港元,较2019年的1600万港元上升53%,分别因增加外部借款和天然铀贸易毛利上升[95][96][100] - 2020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55亿港元,较2019年的1.6亿港元略微减少3%[10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1.88亿港元,较2019年的30.95亿港元增加35%[10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值为21.61亿港元,较2019年的11.51亿港元增加88%[10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1亿港元,较2019年的17.66亿港元增加19%[10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33.14亿港元,较2019年的22.51亿港元增长47%[103][10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共计11.75亿港元,较2019年的6.77亿港元增加,其中港元占比从32%降至9%,美元占比从67%升至90%,人民币占比维持1%[10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9%,较2019年的73%上升;银行结存及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8%,较2019年的22%上升[10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 产总值为8.74亿港元,较2019年的8.44亿港元增加3%[106][10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12.14亿港元,较2019年的4.86亿港元增加150%[108][109] - 2020年公司负债和流动负债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为拓展业务提取了新的外部借款[102][108][10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负债总值为9.46亿港元,较2019年的6.66亿港元增加42%,主要因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为拓展业务提取外部银行贷款[110][11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值为20.27亿港元,较2019年的19.44亿港元增加4%,主要因报告期内溢利增加[113][117]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07%,2019年为59%[113][11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发行普通股66.00682645亿股,市值约为23.76亿港元,2019年为20.13亿港元[116][119] - 2020年银行借款为1.36亿美元,年利率0.78% - 1.47%;来自同系附属公司借款为1.17亿美元,年利率3.2% - 4.6%[12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未动用借款信贷8.57亿美元,可保障运营现金并降低现金流波动影响[124]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完成对谢公司49%股权的收购[14][15] - 2016年公司完成对Fission 19.99%股权收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14][15] - 2016年复星集团子公司加入公司,带来资金和管理经验[17] - 2016年复星集团旗下子公司加入公司,带来资金、管理和运营经验[19] - 2019年初公司完成对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的收购,贸易收入大幅增长[15][16] - 到2020年末公司资产超40亿港元,较2015年初近乎翻倍[17] - 2020年底公司资产规模超40亿港元,较2015年初接近翻番[19] 行业动态 - 2020年天然铀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国际天然铀贸易活跃度提升[13] - 2020年全球天然铀产量跌至近10年最低,铀价现货指数由24美元/磅涨至34美元/磅[23] - 2020年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43台,总装机容量393080MWe,新并网机组5台,总装机容量5521MWe,新开工机组4台,总装机容量4473MWe[31] - 2020年有多个核电机组并网或获建造许可,如俄罗斯Leningrad II - 2号机组10月并网,白俄罗斯首台机组11月并网,土耳其Akkuyu核电厂3号机组11月获建造许可[33][34] - 2020年有核电机组退役,瑞典Ringhals - 1号机组12月正式退役,剩余3号和4号机组有望运营超20年[35] - 美国在运核电机组在开放电力市场竞争处于劣势,但仍投入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且有两台核电站预计2021和2022年投产[35] - 德国计划2022年底前关闭全部6个在运核电机组[36] - 法国有56台核电机组运营,提供约70%电力供应,在建EPR机组预计2022年装料,计划2035年将核电比例降至50%[36] - 至2020年底,日本9个核电机组重启,均为压水堆,18个机组在重启审查中,政府计划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3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在运核电机组49台(不含台湾地区),额定装机容量51,027MWe[38][39] - 2020年中国全国总发电量7,417,040百万kWh,核电机组总发电量366,243百万kWh,占比4.94%[38][39] - 2020年中国核电机组总发电量较2019年同比上升5.02%,累计上网电量342,854百万kWh,同比上升4.89%[38][39] - 2020年全球天然铀产量约47,000tU,较2019年下降17%,仅占当年全球需求69%[41] - 2020年全球天然铀现货交易量为35,503tU,较2019年增长43%[42][43] - 2020年天然铀长期贸易量约21,560tU,较2019年下降约42%[43] - 预计中国核電建设在“十四五”及中长期按每年6至8台稳步推进,2025年在运装机达7000万kW,在建3000万kW,2035年在运和在建合计达2亿kW[60][61] 公司2020年业务进展 - 2020年公司在哈新铀矿项目临近年末达成框架协议,锁定项目交割时点[13] - 2020年谢公司完成全年生产计划,Fission完成管理层改组并融资约2407万加元[13] - 2020年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实现溢利较2019年大幅增长[13] - 2020年公司做好存量资产经营,推进哈萨克斯坦可地浸砂岩型在产铀矿并购项目,扩大国际天然铀贸易规模及利润,加强核心能力建设[25][26] - 2020年Fission完成两次融资,融得约2407万加元,用于PLS项目可行性研究[29] - 公司与哈原工就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哈新铀矿项目交割达成原则意向,交割后权益包销量将大幅增长[29] - 2020年公司引入数字化手段提升决策和风控能力,被纳入多个指数[3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Semizbay - U 49%股权及产品包销权,Fission 16.74%股权[31] - 2020年公司从Semizbay - U获得588tU天然铀包销量[46][47] - 2020年Semizbay矿和Irkol矿产量降至299tU和434tU,总产量较2019年减少24%[46][47] - 报告期内Semizbay矿开拓4个新块段,新增开拓储量约409tU;Irkol矿开拓5个新块段,新增开拓储量约435tU[47] - 谢、伊两座铀矿山勘探总支出30亿坚戈(约5,506万港元)[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Semizbay矿储量10,120tU,平均品位0.055%;Irkol矿储量15,234tU,平均品位0.0422%[48] - 2020年Fission公司管理层调整,实施两轮融资募集2407万加元(约1926万美元),制定PLS项目未来6年开发计划,总支出约5600万美元,2021 - 2022年急需4150万美元[49] - 公司完成哈新铀矿项目一轮补充尽职调查并与哈方谈判,与哈原工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