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健康(01255)

搜索文档
TATA健康(01255) - 进一步延迟刊发二零二三年年度业绩、二零二四年中期业绩及二零二四年年度...
2025-09-03 22:16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25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ATA Healt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TATA 健 康 國 際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進一步延遲刊發二零二三年年度業績、二零二四年中期業績及 二零二四年年度業績及 進一步延遲寄發二零二三年年報、二零二四年中期報告及 二零二四年年報 及 延遲刊發二零二五年中期業績及 延遲寄發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及 繼續暫停買賣 茲提述TATA健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之 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根據(其中包括)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09(2)(a)、13.24A、13.46(2)及13.49(1)條以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於二零二四 年三月二十五日、二零二四年四月二 ...
TATA健康(01255)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9-03 22:14
TATA Healt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TATA 健 康 國 際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255)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TATA健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非執行董事 朱俊豪先生 張鳴琪先生 陳琦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 黃琳女士 李亮先生 杜建峰先生 董事會設立3個委員會。各董事會成員在這些委員會中所擔任的職位載列如下: 審核委員會 黃琳女士(主席) 李亮先生 杜建峰先生 薪酬委員會 黃琳女士(主席) 李亮先生 杜建峰先生 提名委員會 黃琳女士(主席) 李亮先生 杜建峰先生 ...
TATA健康(01255) - (1)独立非执行董事辞任及董事委员会组成之变更;(2)非执行董事辞任...
2025-09-03 22:1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ATA Healt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TATA 健 康 國 際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255) (1)獨立非執行董事辭任及董事委員會組成之變更; (2)非執行董事辭任; (3)首席財務官辭任;及 (4)不符合上市規則第3.10(2)條 (1) 獨立非執行董事辭任及董事委員會組成之變更 TATA健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 佈,王儉先生(「王先生」)因其決定將更多時間投入其他工作安排,已提呈辭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並不再擔任本公司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 (「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各自之主席,自二零二五年九月 三日起生效。 王先生已確認,彼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亦無有關彼辭任的其他事宜須提請 本公司股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
TATA健康(0125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7:56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TATA健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255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5,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5, ...
TATA健康(01255):要约期已结束 继续停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21:02
股权接管与转让情况 - 接管人尚未物色到任何潜在买家购买抵押股份 亦未达成任何交易或订立确实交易文件[1] - 接管人无法积极物色公司30%控股权的潜在买家 且未与潜在买家进行磋商[1] - 接管人自2025年6月2日起不再担任抵押股份的共同及个别接管人及管理人[1] 众和国际权益变动 - 众和控股于2025年5月30日与Great Wall X签立转让契据 承接后者向商赢金融控股提供的贷款融资全部权益及权利[2] - 转让标的涉及商赢持有的123,993,617股股份作为抵押 众和首次通过保证权益取得须具报权益[2] - 权益披露通知未显示众和在转让后取得抵押股份的实益权益[2] 公司控制权与要约状态 - 商赢金融控股仍为149,993,617股股份的表决权实益拥有人 包括123,993,617股抵押股份[3] - 公司30%以上表决权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未触发全面要约责任[3] - 自2020年5月12日起长达五年的要约期于2025年6月2日正式结束 公司不再刊发每月公告[3] 股份状态 - 公司股份继续维持停牌状态[3]
芯片板块全天活跃!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联接(A:012552;C:012553)场外一键布局芯片产业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46
芯片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30日芯片板块全天活跃,思特威上涨6.01%,芯原股份上涨5.42%,安集科技上涨4.66%,翱捷科技、寒武纪等个股跟涨 [1] - 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联接(A:012552;C:012553)与芯片ETF天弘(159310)紧密挂钩,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聚焦A股芯片全产业链 [1] -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占比达54.62%,包括中芯国际(9.27%)、北方华创(7.47%)、海光信息(6.93%)、寒武纪(6.56%)、豪威集团(5.84%)等 [1][2] 行业动态 - 寒武纪将回购价格上限由不超过297.77元/股调整为不超过818.87元/股,截至6月27日收盘价为585.50元/股 [4] - SEMI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制造行业预计2024-2028年产能将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每月1110万片晶圆 [4] - 国金证券指出光刻机是自主可控最核心环节,中国大陆是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国内晶圆厂将继续扩产 [4] 大模型与AI应用 - 6月国内大模型厂商MiniMax发布MiniMax-M1、Hailuo02等大模型及应用,月之暗面开源编程大模型Kimi-Dev-72B [5] - OpenAI CEO透露GPT-5将于今夏发布,看好重磅模型发布带来的AI应用产业链投资机会 [5]
TATA健康(0125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16:35
鞋类业务 - 报告期鞋类业务收入约1.0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6200万港元增加约62.5%,占集团总收入约97%[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鞋类业务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65.5%,预计下半年继续扩大[11] - 报告期内鞋类业务收入约1.0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200万港元增加约62.5%,“Clarks”和“Josef Seibel”鞋类产品销售额分别增加约15.4%及236.9%[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销售总收入为104,131千港元,其中鞋类产品100,660千港元[67] - 销售商品中,鞋类产品2023年上半年收入100,6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951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鞋类业务亏损1,190,000港元,主要因行政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2,000,000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鞋类业务中若干现金产生单位账面价值评估无减值亏损[86]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 -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报告期确认收入约1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40万港元;报告期分部亏损约45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500万港元[9] - 截至报告期末,互联网医院累计注册用户为114297人,接获约17080张线上诊症订单;截至2023年8月18日,患者总数88279,医生总数213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销售总收入为104,131千港元,其中线上医疗服务102千港元[67] 集团整体经营情况 - 报告期集团同店销售上升约54.3%,2022年6月30日同店销售下跌2.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经营32间零售点,2022年6月30日为27间;在澳门经营1间零售点,数量与2022年6月30日相同[13]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约85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250万港元增加约62.2%;报告期内毛利率约为81.9%,2022年6月30日约为82.7%[22]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约3910万港元,占收入约37.6%,2022年6月30日约3820万港元,占收入约60.1%[23] - 报告期折旧占收入约0.4%,2022年6月30日约7.7%[2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356.3%,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02.6%大幅增长,主要因香港业务增长及保健和线上医疗服务借款致流动负债增加约2000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20名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6名减少[37] - 董事会决定本报告期不宣派中期股息,与2022年6月30日情况相同[3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277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990000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445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062000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6845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477000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399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415000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期内亏损12327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22007000港元[5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042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03000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77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4111000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38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531000港元[5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6481000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917000港元[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6399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415000港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4,290千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资产总值为137,1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9,411千港元有所增长;合并资产为187,2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6,052千港元有所增长[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负债总额为122,23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051千港元有所增长;合并负债为180,56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7,115千港元有所增长[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亏损净额为96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7千港元有所减少;2022年同期有出售物业收益32,95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2,32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约20,169,000港元[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10,695,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645,000港元有所减少[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花费96,000港元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较2022年同期的1,076,000港元大幅减少[85] - 2023年因COVID - 19疫情逐渐恢复,公司产生的亏损较2022年有所下降[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04,131千港元,2022年为63,516千港元;毛利85,233千港元,2022年为52,549千港元[1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4,290千港元,2022年溢利16,706千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327千港元,2022年溢利20,169千港元[12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0.6倍,2022年12月31日为0.7倍;负债比率356.3%,2022年12月31日为102.6%[129] - 2023年上半年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13.9日,2022年为19.7日;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期61.8日,2022年为75.6日[129] - 2023年报告期内集团业务收入约1.04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6350万港元上升63.9%[143] - 报告期内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34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00万港元),保健业务收入约为零(2022年6月30日:约20万港元)[145][146]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1900万港元,占收入约18.1%(2022年6月30日:约1100万港元,占收入约17.3%)[148]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11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1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约143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除税前溢利约1670万港元)[149][1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约179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46.8%,短期银行借款约8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00万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4,13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3,516千港元增长63.94%[175][189] - 同期毛利为85,2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49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4,29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6,706千港元[17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的租赁负债为12,11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38千港元增加39.14%[17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65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37千港元减少64.84%[17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05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08港元[175] - 销售渠道方面,零售2023年上半年收入98,4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208千港元;批发2023年为2,194千港元,2022年为1,743千港元[189] - 2023年6月30日香港、澳洲、澳门收入分别为95,061千港元、0千港元、8,968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8,056千港元、222千港元、4,859千港元[197]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收入为102千港元和104,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9千港元和63,516千港元[197] 担保贷款与股份抵押 - 2018年8月1日,商赢健康向世纪健康授出800万澳元担保贷款,年利率2.5%,为期3.5年[28] - 抵押股份数目为123,993,617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1.06%,可能交易于2021年4月暂停,2022年1月恢复[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世纪健康未偿还贷款为800万澳元[154] 认购事项款项使用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7449.7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占25%即1862.425万港元、改善互联网医院平台占15%即1117.455万港元、加强澳洲健康补充品分部占30%即2234.91万港元、物色新业务机会及收购目标占30%即2234.91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7384.031468万港元,未动用65.668532万港元[3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遵守规定准则[39] - 公司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主要会计政策,讨论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40] - 自赖文敬先生退任后,江菊琪女士自2023年9月14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公司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3.05条规定[42] - 公司未在2023年6月30日前召开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构成违反上市规则行为,最终于2023年9月7日召开[171] - 杨军先生及谢荣兴先生退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人数低于上市规则规定最低人数,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172][173] 期后事项 - 截至报告日期,无影响集团的重大期后事件[43] 公司股本与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千港元,股份数目5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2428千港元,股份数目242,845,000股[93] - 2023年6月30日,杨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149,993,61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1.77%;朱俊豪先生对22,000,000股股份持有保证权益,占已发行股本9.06%[105] - 2023年6月30日,杨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商赢金融1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0%;杨军先生为商赢国际实益拥有人,持有1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0%[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赢金融持有公司149,993,61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1.77%[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Great Wal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X Limited等多方持有公司123,993,61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1.06%[111]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津贴为635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55千港元,总计6405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095千港元、30千港元和4125千港元[98] 关联交易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与Pharma Science Australia Pty. Ltd.无添置货品交易,2022年6月30日为76千港元;与商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短期租赁开支为921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988千港元[95] 贸易款项 - 2023年6月30日
TATA健康(0125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9:50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上半年收入1.0413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351.6万港元;毛利852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4.9万港元;除税前亏损1429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670.6万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81.9%,2022年同期为82.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率11.8%,2022年同期溢利率3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32.7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2016.9万港元;每股亏损0.05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0.083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0.6倍,2022年12月31日为0.7倍;负债比率356.3%,2022年12月31日为102.6%[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8277.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99万港元;流动资产1.0445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062亿港元[20][2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68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477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6399.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41.5万港元[24][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约1429万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6399.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41.5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04,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516千港元,鞋类产品收入占比最大[41][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4,29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6,706千港元[50][52] - 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137,1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9,411千港元[58][59] - 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122,23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051千港元[60][61] - 2023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9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7千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0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91千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39,1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164千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拨备拨回13,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62千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8千港元[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23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约2016.9万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42845亿股[7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29.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1.2万港元;贸易应付款项为339.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0.2万港元[81][82][84][85] - 报告期内鞋类业务收入约1.0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62.5%,同店销售上升约54.3%,但出现119万港元亏损[86][87] - 报告期内保健业务收入为零,2022年6月30日约为20万港元,公司暂停经营该业务[88] - 2023年上半年德诚集团扭亏为盈约340万港元,实现净溢利约40万港元[90] - 报告期内线上医疗服务业务确认收入约1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为4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450万港元,互联网医院累计注册用户为114297人,接获约17080张线上诊症订单[92]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收入约1.04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350万港元上升63.9%[99] - 报告期内鞋类业务收入约1.0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200万港元增加约62.5%,“Clarks”和“Josef Seibel”鞋类产品销售额分别增加约15.4%及236.9%[100] - 报告期内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34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00万港元),保健业务收入约为零(2022年6月30日约20万港元),线上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约1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40万港元)[102][103][104]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1900万港元,占收入约18.4%(2022年6月30日约1100万港元,占收入约17.3%)[105] - 报告期内毛利约85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250万港元增加约59.2%,毛利率约为81.9%(2022年6月30日约82.7%)[106]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约3910万港元,占收入约38.2%(2022年6月30日约3820万港元,占收入约60.1%),折旧占收入约0.4%(2022年6月30日约7.7%)[107] - 报告期内除税前亏损约143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除税前溢利约1670万港元)[10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179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46.7%,短期银行借款约8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00万港元)[1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约为356.3%(2022年12月31日约102.6%)[11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2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56名[120] 财务状况与应对措施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有效性取决于集团未来营运成功、产生现金流量及再融资或重组借款的能力[3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未动用银行融资约4698.5万港元[33] - 集团将考虑出售物业及其他资产以改善流动资金[34] 会计准则应用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7][39] 业务发展与市场环境 - 香港整体本地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从2022年的 - 3.5%提升至2023年的1.5%,2023年上半年零售销售价值总额临时估计按年增加20.7%[93][94] - 公司鞋类业务上半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65.5%,预期下半年继续扩大[94] - 公司将关注鞋类产品多样性,探索潜在业务合作并推出新品牌[9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经营32间零售点(2022年6月30日为27间),在澳门经营1间零售点(2022年6月30日为1间)[101] 股息分配 - 公司中期期间无已付、宣派或建议分派股息,董事决定不支付中期股息[77] - 董事会决定不就报告期间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也无[121] 公司合规与安排 - 公司未在2023年6月30日前召开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构成违规[125] - 最新安排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9月7日召开,不违反规定[126] 汇率风险 - 集团销售及采购多以港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计值,汇率波动或影响业绩[117][1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订立外币远期合约对冲外币风险[119] 公司治理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已检讨主要会计政策等事宜[124] 信息披露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相关网站刊出,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并刊出[128]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四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董事[131] 股份抵押与交易 - 抵押股份数目为123,993,61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1.06%,可能交易曾暂停后恢复[116]
TATA健康(0125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54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约1.44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0.1%[22][25]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78.8%,较2021年的65.1%有所提升[22] - 2022年公司由亏损转为盈利,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61.3万港元,溢利率为6.6%;2021年亏损6076.1万港元,亏损率为37.8%[22] - 2022年鞋类业务收入约1.414亿港元,为集团主要营收来源[9] - 2022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0万港元,较2021年明显下滑[10][15] - 2022年德诚集团仅实现约250万港元的总收入,2021年约为560万港元[15] - 2022年公司业务收入约为1.446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609亿港元下降约10.1%,主要因鞋类业务收入减少[36] - 2022年鞋类业务收入约为1.414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529亿港元减少约7.5%,同店销售录得约2.1%的降幅[30][37] - 2022年金融服务收入约为25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60万港元减少约55.4%,主因投资管理及顾问服务收入减少[39] - 2022年保健业务收入约为2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70万港元减少约88.2%,因澳洲疫情及封城[40] - 2022年线上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约为40万港元,2021年约为80万港元,受疫情影响收入偏低[32][41] - 2022年已售货品成本约为3070万港元,占收入约21.2%,毛利约为1.139亿港元,毛利率约为78.8% [42] - 2022年员工成本约为6870万港元,占收入约47.5%,较2021年减少,因员工人数减少[4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约为410万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约为6910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馀及现金约为336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25.8% [47] - 保健业务分部本年度收入约20万港元,2021年约170万港元,本年度分部亏损约33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510万港元[57] - 本年度“Clarks”鞋类产品销售额较2021年减少约13.3%,“Josef Seibel”鞋类产品销售额增加约22.1%[6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156名雇员,2021年为185名[7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71] - 本年度公司股东回报总额约为负46.7%,2021年为负43.0%[72] - 集团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约4841.5万港元,存在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因素[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关联公司出售物业代价3700万港元被应付关联公司款项抵销[17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4351千港元,2021年为100980千港元;2022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82721千港元,2021年为 - 72411千港元;2022年资产净值为11630千港元,2021年为27683千港元[175] - 2022年储备为9202千港元,较2021年的25255千港元减少16053千港元[175]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9118千港元,2021年为9753千港元;非流动资产2021年为697千港元,2022年为0 [178]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400千港元,2021年为2812千港元;非流动负债2021年为819千港元,2022年为0 [178]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540千港元,2021年为5582千港元;开支2022年为5641千港元,2021年为12325千港元 [178]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3101千港元,2021年为6743千港元 [178] 业务发展 - 公司将执行大健康战略、有效市场开拓策略及成本控制,合并业务分部架构,物色健康行业战略合作伙伴[11][18] - 金融服务业务增设在新加坡市场的据点,拓展澳洲的保健产品业务[10][13] - 管理层预期鞋类分部2023年将稳步增长,公司将继续投资保健业务[33][34] - 保健业务方面公司将建立具竞争力的品牌供应链及管理模式,开发及引进新优质健康补充品[59] -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处于初创阶段尾声,完成平台构建后将加强市场营销扩大销售[60] - 公司将继续合并业务,物色健康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商业生态系统,积极寻求多种融资,转型至大健康产业[87] - 公司致力于建立健全业务生态,推广更佳生活方式,融合生活方式与保健产品业务,优化业务生态[99][100] 互联网医院 - 截至2022年末,互联网医院累计注册用户约11.2万人,接获约8.7万张线上诊症订单[16] 资金运用与股份抵押 - 公司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7449.7万港元,其中补充营运资金占25%即1862.425万港元,改善互联网医院平台占15%即1117.455万港元,加强澳洲健康补充品供应链等占30%即2234.91万港元,寻找新业务发展机会等占30%即2234.91万港元,已动用38.624万港元,未动用88.23791万港元[69] - 抵押股份为12399.3617万股,相当于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51.06%,可能交易于2021年4月暂停,2022年1月重新展开[6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专责小组,监控重大事宜,评估政策影响,收集并分析披露绩效,识别评估风险[78] - 公司每年进行持份者参与及重要性评估,确定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以不偏不倚方式呈报表现[77]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以外界利益和内部对业务重要性为条件,为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排列优先次序[84] - 公司业务涉及鞋类、保健、金融服务及线上医疗服务,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多方面重大事项[75] - 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包括环境、雇员、顾客、社区、企业管治、供应链等方面[83] - 公司聘用独立专业顾问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识别潜在缺陷并提出改善建议[78] - 公司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共同设立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在报告期内运营[96] - 公司在报告期内减少约34.61%温室气体排放密度[109] - 公司2022年总耗水量为25立方米,2021年为234立方米;2022年耗水量密度为0.002立方米/每平方呎店铺及办公室楼层面积,2021年为0.014立方米/每平方呎店铺及办公室楼层面积[115] - 公司鞋类业务在报告期内包装物料约为1.50吨,2021年为1.60吨[116] - 公司雇员兼职占比2%,全职占比98%[124] - 公司雇员男性占比40%,女性占比60%[124] - 公司雇员地域分布为中国17%、澳洲2%、香港81%[124] - 公司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报告及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系统,并审查相关目标及指标进展[101] - 公司通过对特定持份者调查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05] - 2022年来自电力消耗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1.8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140.42公吨减少[135] - 2022年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2.42公斤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呎,较2021年的3.70公斤降低[135] - 2022年电力消耗为244,320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333,955千瓦小时减少[139] - 2022年电力消耗密度为16.15千瓦小时/每平方呎店舖及办公室楼层面积,较2021年的20.23千瓦小时降低[139] - 保健业务2022年约使用0.1公吨保健产品纸盒,与2021年持平[143] - 公司Clarks品牌鞋盒95%成分为环保物料[142] - 公司主要鞋品供应商Clarks超90%皮革自获认证皮革厂采购[144] - Clarks大部份鞋品至少采用5%循环再用生产废料[144] - 公司无环保相关法规重大影响,无环保违规个案,无重大气体、污水、有害废物排放[134]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流失率为19%,女性为81%[150] - 按年龄组划分,51岁或以上雇员流失率为31%,30岁或以下为22%,31 - 50岁为47%[150] - 按地域划分,中国雇员流失率为22%,澳洲为3%,香港为75%[150] - 报告期内培训总时数约1399个小时,2021年约为623个小时[152] - 按性别划分,已培训雇员中女性占比70%,男性占比未知;按雇员类别划分,一般员工占90%,经理和管理层占比未知[154] - 按性别划分,每名雇员已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女性为14.0小时,男性未知;按雇员类别划分,一般员工为25.0小时,经理和管理层数据未知[154] - 报告期内,集团已售出产品总数的0%因安全及健康理由而回收[157] - 报告期内,集团接获0宗有关产品及/或服务的投诉[157] - 集团目标为在零售店、仓库及办公室尽可能重用家具[159] - 鞋类、金融服务、保健分部针对极端天气分别制订应对机制[160] - 过往三个年度无严重及/或致命工伤或意外,无重大违规个案,报告期无雇员因受伤导致丧失工作日数[166] - 公司建立严谨供应商挑选程序,参考数据库对供应商进行环境及社会风险检查[170] - 公司制定客户权益政策,提供全面产品退货及回收制度[171] 关联交易与投资 - 商赢贸易同意对Promethera Therapeutics SA投资19994711.80欧元,完成后将持有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37.61%的权益 [179] - 商赢贸易有条件同意以6999945.48欧元认购Promethera Therapeutics SA 186516股新股份,并借出3000000欧元贷款 [179] - 商赢贸易将提供1000000欧元额外现金垫款,特定先决条件达成后可退还 [179] - 商赢贸易有条件同意以1欧元收购Aceso - Promethera Asia Company Limited已发行股本总数的40%权益 [179] - 杨军先生通过商赢金融持有公司股份权益,在商赢金融拥有10000股股份,占比100%;在商赢国际拥有100股股份,占比100% [187] - 公司仍就收回现金垫款退款采取法律行动 [180] 其他事项 - 2018年8月1日,商赢健康向世纪健康授出800万澳元担保贷款,年利率2.5%,为期3.5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贷款尚未偿还的款项为800万澳元[86] - 2021年5月18日,公司完成发行2884.5万股新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为7499.7万港元及7449.7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价格约为2.58港元[89] - 公司本年度销售及采购以多种货币计值,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集团业绩[9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6名雇员,其中鞋类业务116名、香港金融服务业务10名、保健及医疗服务业务30名[148] - 公司在中国内地有14个供应商,英国、日本、德国各有1个供应商[171] - 保健分部让顾客可于货品交付后7日内免费退换货[171] - 附属公司Cobblers Limited、德强、港大百貨等买卖鞋类产品;DCG Asset Management (Cayman)等提供金融服务;商赢互联网医疗(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第六大道优创买卖保健产品[176] - 公司对Cobblers Limited、德强等附属公司的股本权益占比多为100%,对DCG Asset Management (Cayman)、德诚环球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附属公司的股本权益占比为51%,对商赢互联网医疗(上海)有限公司的股本权益占比为52%[176]
TATA健康(0125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0:14
财务业绩整体表现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4606亿港元,较2021年的1.60925亿港元有所下降;毛利为1.13944亿港元,较2021年的1.04718亿港元有所上升[4][9]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10.4万港元,而2021年为亏损6914.3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961.3万港元,2021年为亏损6076.1万港元[4][11]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78.8%,较2021年的65.1%有所上升;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率为6.6%,2021年为 - 37.8%[4] - 2022年每股盈利为0.04港元,2021年为亏损0.26港元[4][16] - 2022年集团收入为1.44606亿港元,2021年为1.60925亿港元[46][47][48][49][50][53][56] - 2022年集团除税前溢利410.4万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6914.3万港元[53][58] - 2022年集团由亏损转为略微盈利,全年营业收入约1.446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0.1%,部分得益于出售鞋类业务物业获3300万港元收益[95]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1.446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约10.1%,主要因鞋类业务收入减少[114] - 本年度已售货品成本约3070万港元,占收入约21.2%;毛利约1.139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8.8%,毛利率约78.8%[121][122] - 本年度除税前溢利约410万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约6910万港元[127] - 本年度公司股东回报总额约为负46.7%,2021年为负43.0%[14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7599万港元,较2021年的6530.6万港元有所增加[18][19]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00062亿港元,较2021年的1.03514亿港元略有下降[20][21]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48477亿港元,较2021年的1.49559亿港元略有下降;流动负债净额为 - 4841.5万港元,较2021年的 - 3800.4万港元有所增加[22][23]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863.8万港元,较2021年的1369.7万港元有所下降[25]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893.7万港元,较2021年的1360.5万港元有所增加[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4841.5万港元,2021年为3800.4万港元[3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5070.6万港元[41] - 2022年末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7712千港元,较2021年的7900千港元略有减少[89][90] - 2022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9502千港元,较2021年的3192千港元大幅增加[92][9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36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25.8%;资产负债比率约102.6%,较2021年下降[128][13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4841.5万港元,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152]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买卖鞋类产品及保健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及线上医疗服务[29] - 2022年鞋类产品收入1.41396亿港元,2021年为1.52885亿港元;保健产品2022年为23.7万港元,2021年为169.8万港元;金融服务2022年为254万港元,2021年为558.2万港元;线上医疗服务2022年为43.3万港元,2021年为76万港元[46][53][56] - 2022年零售渠道收入1.36164亿港元,2021年为1.4666亿港元;批发渠道2022年为523.2万港元,2021年为622.5万港元;互联网渠道2022年为67万港元,2021年为245.8万港元;企业渠道2022年为254万港元,2021年为558.2万港元[48] - 2022年某时间点确认收入1.43249亿港元,2021年为1.55751亿港元;随时间确认收入2022年为135.7万港元,2021年为517.4万港元[50] - 2022年买卖鞋类产品分部业绩为3397万港元,买卖保健产品为 - 331万港元,金融服务为 - 270万港元,线上医疗服务为 - 1018.3万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 - 1517.7万港元、 - 505.7万港元、 - 617万港元、 - 1331万港元[53][56] - 2022年鞋类业务收入约1.414亿港元,较2021年约1.529亿港元减少约7.5%,同店销售录得约2.1%的降幅[96][103] - 2022年保健品业务营收约20万港元,较2021年约170万港元大幅减少,本年度亏损约33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510万港元)[97][104] - 2022年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250万港元,较2021年约560万港元明显下滑,DSG Securities减少第1类受规管活动[98][106] - 2022年线上医疗业务收入约40万港元,较2021年约80万港元减少,年末累计注册用户约11.2万人,接获约8.7万张线上诊症订单[99][107] - 鞋类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414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约7.5%;“Clarks”鞋类产品销售额减少约13.3%,“Josef Seibel”鞋类产品销售额增加约22.1%[115][116] - 金融服务、保健业务、线上医疗服务业务收入均减少,分别减少约55.4%、约88.2%和约50%[118][119][120] 财务支援与融资 - 最终控股方杨军先生同意持续为公司提供财务支援[40] 财务准则影响 - 董事预测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在可见将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36] 资产购置与出售 - 2022年添置非流动资12,718千港元,2021年为15,493千港元[62][64]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352千港元,2021年为32,959千港元[62][64] 地区收入与资产 - 2022年集团来自外界客户收入香港为135,062千港元,2021年为148,229千港元[67] - 2022年集团非流动资香港为24,434千港元,2021年为12,855千港元[70] 成本与费用 - 2022年总员工成本68,743千港元,2021年为83,870千港元[7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扣除董事薪酬8,624千港元,2021年为9,507千港元[75] - 2022年税项中递延税项898千港元,2021年为1,311千港元[79] 股息分配 - 2022年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股息,2021年也无[8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21年亦无[144] 每股盈利计算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盈利9,613,000港元计算,2021年按亏损60,761,000港元计算[86] - 2022年计算每股盈利有关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42,845,000股,2021年为232,018,000股[86] 业务展望 - 管理层预期鞋类分部2023年将稳步增长[108] - 保健业务将建立竞争力品牌供应链和管理模式,与潜力品牌合作,成为中国市场独家分销商[110][111] -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完成平台构建后,将加强市场营销,扩大销售表现[112] -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预期得到强劲改善,但公司运营环境仍受地缘政治和滞胀风险影响[131] 公司战略 - 公司将继续合并业务,物色健康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健康商业生态系统,积极寻求融资转型至大健康产业[132] 重大事项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33] - 2021年5月公司完成发行2884.5万股新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7449.7万港元[135] - 所得款项净额7449.7万港元,25%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5%用于改善互联网医院平台,30%用于加强澳洲健康补充品分部,30%用于寻找新业务机会及收购目标[139] - 抵押股份1.2399361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1.06%,接管人或寻找潜在买方,交易曾暂停后重新展开[141]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50名雇员,2021年为185名[144] 外汇风险管理 - 集团本年度销售及采购以多种货币计值,密切监控外币汇率变动管理外汇风险,2022年12月31日未订立外币远期合约[142][143] 审核与核数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检讨主要会计政策,讨论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149]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中肯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51] 证券交易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