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球控股(01481)
搜索文档
竣球控股(0148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盈利842.5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1:5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达1.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03.1% [1] - 股东应占盈利842.5万港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0.83港仙 [1] 经营期间 - 报告期覆盖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竣球控股(0148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21: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益大幅增长103.1%至102.48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0.451百万港元)[3]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03.2%至102.489百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的50.451百万港元[51] - 毛利显著增长291.5%至24.41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6.237百万港元)[3][9]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291.5%至24.419百万港元,毛利率从12.4%提升至23.8%[51] - 公司期内溢利扭亏为盈达10.49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669百万港元[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由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566.9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842.5万港元[72] - 除税前溢利为14.029百万港元[6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转亏为盈至8.42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5.669百万港元)[3]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2.066百万港元[5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83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56港仙[51] 各业务线表现 - 供应链管理服务分部收益贡献总收益46.2%达47.34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3][7] - 印刷分部收益增长9.3%至55.14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0.451百万港元)[3] - 公司总收益为102.489百万港元,其中印刷产品收益55.141百万港元,物流服务收益47.263百万港元,物料采购收益85千港元[60] - 印刷分部收益55.141百万港元,分部溢利2.371百万港元[64] - 供应链管理服务分部收益47.348百万港元,分部溢利14.775百万港元[64] - 物流服务收益从零增长至47.263百万港元[60][63] - 印刷产品收益同比增长9.3%,从50.451百万港元增至55.141百万港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微增至1110万港元(2024年同期:1040万港元)[12] - 未分配行政开支3.167百万港元[64] - 员工成本总额为21.1百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0.0百万港元增长5.5%[27] - 董事及主要管理层酬金为1,14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988千港元增长16.2%[85] - 税项开支为350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13] - 赞比亚所得税支出353.8万港元,适用税率为30%[7][70] - 融资成本总计70.8万港元,其中可换股债券利息46.9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3.9万港元[67][69]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账面价值从初始确认的1708.3万港元增至1755.2万港元,利息开支46.9万港元[81]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增加130万港元至230万港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200万港元[10] - 政府补助收入2.000百万港元[65] - 银行利息收入2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920千港元下降72.6%[65] - 其他收入总额2.3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3%[65] - 汇兑收益净额17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5.1万港元增长约161%[6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7.2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5.3百万港元下降14.6%[18]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14.6%至47.217百万港元,对比去年底的55.284百万港元[52] - 流动比率为2.2,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下降48.8%[20] - 资产负债比率为20.0%,较2024年12月31日的7.1%增长181.7%[20] - 公司总资产增长31.5%至222.854百万港元,对比去年底的142.493百万港元[52]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147.7%至84.810百万港元[5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3423.7万港元大幅增加至8481.0万港元,增幅约148%[7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041.0万港元增至5991.4万港元,增幅约194%[78]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49.1%至38.140百万港元[52] - 公司使用权资产增长351.6%至35.469百万港元[52] 资本开支和投资活动 - 资本开支中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4.3百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0.4百万港元增长3475%[23] - 收购使用权资产约28.5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无相关支出[23] - 已授权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中在建工程约1.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百万港元下降88.4%[2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约449.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9万港元增长约1057%[73] - 在建工程开支约975.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支出[73] - 使用权资产新增约2863.5万港元,包括香港办公室单位141.0万港元和赞比亚租赁土地2712.5万港元[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1,882千港元,较2024年底39,446千港元大幅下降[8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从1,103千港元降至550千港元[84] - 土地资本承担从27,125千港元降至0[84] - 在建工程资本承担从11,218千港元降至1,332千港元[84] 融资和资本结构 - 发行可换股债券本金2010万港元,可转换为最多1675万股股份,转换价每股1.2港元[29] - 可换股债券转换期为2026年7月3日至2028年1月3日,到期日为2028年1月3日[29] - 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全部未使用,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分部营运资金[29] - 2022年配售股份2000万股,配售价每股1.05港元,筹集净额约2070万港元[32] - 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2070万港元已全数用于收购赞比亚土地,占土地总代价约76.3%[34][35]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0千港元,对应2,000,000千股普通股[8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200千港元,对应1,020,000千股普通股[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与中远海运非洲公司签订服务协议,预计下半年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将增长[86] - 公司于2024年11月26日更改2022年配售款项用途,转向非洲撒哈拉以南物流业投资[34] - 赞比亚物流中心部分仓库已于期末后竣工[86] 其他重要内容 - 雇员总数339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8名下降22.6%[27] - 河源工厂雇员301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6名下降25.9%[28] - 土地收购总代价为3.5百万美元(约27.1百万港元)[25] - 公司主席吴浩麟通过TeraMet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7.5亿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73.53%[38] - 吴浩麟配偶刘楚家被视为拥有TeraMetal所持7.5亿股股份的权益,占总股份73.53%[41] - 购股权计划自采纳以来未授出购股权,2025年6月30日无可行使购股权[37] - 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数目维持1亿股[37] - 向关联方谢荣亨有限公司销售纸品及包装产品353千港元[85]
竣球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溢利约1000万至1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9:2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取得净溢利1000万至12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5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473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收益 [1] - 印刷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551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5050万港元增长9% [1] 分部业绩 -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预期2025年上半年取得分部溢利不超过150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 [1] - 印刷业务预期2025年上半年取得分部溢利不超过3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570万港元显著改善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成功开拓非洲撒哈拉以南市场 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十分庞大 [1] - 印刷业务财务表现趋于稳定 成本控制措施使毛利率略有提升 [1]
竣球控股(01481)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溢利约1000万至1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9:23
财务表现预期改善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溢利达1000万至12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约5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约473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收益 [1] - 印刷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增至约551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5050万港元增长9.1% [1] 分部业务改善情况 -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预期产生分部溢利不超过150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 [1] - 印刷业务预期取得分部溢利不超过3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570万港元实现盈利改善 [1] - 印刷业务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成本控制措施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成功开拓非洲撒哈拉以南市场 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显著增长 [1] - 物流服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庞大需求 [1] - 印刷业务财务表现趋于稳定 [1]
竣球控股(01481.HK)预期中期净溢利1000万至12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2 19:1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溢利1000万至1200万港元 相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5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公司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473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收益 [1] - 公司印刷业务2025年上半年预期收益551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5050万港元增长9.1% [1] 业务分部表现 -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预期录得分部溢利不超过150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零贡献 [1] - 印刷业务预期录得分部溢利不超过300万港元 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570万港元实现盈利改善 [1] - 印刷业务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成本控制措施 [1] 市场拓展与需求 - 公司成功开拓非洲撒哈拉以南市场 [1] - 2025年上半年对供应链管理服务(尤其是物流服务)需求十分庞大 [1] - 新市场开拓与物流需求增长共同推动财务表现改善 [1]
竣球控股(01481)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12 19:14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570万港元,2025年上半年预期净溢利1000 - 1200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预期收益约473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零[3] - 2025年上半年印刷业务预期收益增至约551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5050万港元[3] 未来展望 - 财务表现预期好转因开拓非洲市场及印刷业务成本控制[7] - 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预期8月底刊出[4]
竣球控股(01481.HK)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及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17:09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会议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中期业绩公告及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 [1]
竣球控股(01481)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8-06 17:00
公司信息 - 竣球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481[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审议及批准公司中期业绩公告[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吴浩麟等4人[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胡家慈等3人[3]
竣球控股(0148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9:41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000万港元,股份2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2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0.2亿股[2] 可换股债券 - 2025年1月3日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本月发行2010万港元,月底总额2010万港元[4] - 以换股价1.2港元计,可转换最多1675万股,转换期2026.7.3 - 2028.1.3[4]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总额变动为0[6] - 本月库存股份总额变动为0[6]
竣球控股(01481)附属Tera Fleet与COSCO SHIPPING Africa订立服务协议,正式落实谅解备忘录所规定的建议战略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9:28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收购土地旨在发展赞比亚物流中心 作为非洲撒哈拉以南物流业务营运枢纽 该土地自2025年1月3日完成收购后由Tera Logistics持有[1] - 物流中心部分仓库建筑已经竣工 公司将启动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2] - 公司已建立自身货运能力 将业务扩展至非洲撒哈拉以南物流领域 作为新开展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2] 战略合作进展 - Tera Logistics与Heng Qu及COSCO SHIPPING Africa就战略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 为仓储货物提供物流服务[1] - Tera Fleet Management DMCC于2025年7月21日与COSCO SHIPPING Africa正式订立服务协议 落实战略合作[1] - 合作将利用公司位于赞比亚与刚果(金)边境的战略位置优势 加快清关 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2] 业务协同效应 - 物流中心战略位置可支持从津巴布韦 赞比亚及刚果(金)等多国仓储运输产品至非洲不同地点[2] - 与COSCO SHIPPING Africa的合作是公司拓宽收入来源并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建立当地业务的重要里程碑[2] - 预期合作将吸引其他国际及当地物流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进一步加强当地业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