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瑛泰医疗(01501)
icon
搜索文档
瑛泰医疗(0150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
2025-07-31 19: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就因本通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Shanghai INT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上海瑛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代 號:1501) 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告 茲通告 上 海 瑛 泰 醫 療 器 械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將 於2025年8月29日(星 期 五)下 午2時正於中國上海市嘉定區金園一路925號2幢舉行臨時股東 大 會(「臨時股東大會」),藉 以 審 議 及 酌 情 通 過 以 下 決 議 案(無 論 有 否 修 訂): 特別決議案 * 僅供識別 – 1 – 1. (A) 審 議 及 批 准 授 予 董 事 會 一 般 授 權,以 於 有 關 期 間 內 配 發、發 行 及 處 理 額 外 內 資 股 及╱或H ...
瑛泰医疗(01501) - (1) 建议发行股份的一般授权; 及 (2)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
2025-07-31 19:29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 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通函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 上海瑛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任何證券的 邀請或要約。 閣下如 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將採取的行動 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的股票經紀或其他註 冊證券交易商、銀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售出或轉讓 名下所有 上海瑛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的股份,應立即將本通函及 隨 附 的 委 託 書 送 交 買 主 或 承 讓 人,或 經 手 買 賣 或 轉 讓 的 銀 行、股 票 經 紀 或 其 他 代 理 商,以 便轉交買主或承讓人。 Shanghai INT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上海瑛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01) (1) 建議發行股份的一般授權;及 (2) 2025年第一次臨時 股東大會通告 本封面頁所用詞彙與本通函所界定者具有 ...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6-20 19:12
监事薪酬情况 - 2019 - 2024年为公司披露支付给监事薪酬的时间段[3] - 2019 - 2022年徐建海薪酬分别为378,410元、437,030元、495,340元、203,410元[3] - 2019 - 2024年陈洁薪酬分别为245,610元、276,790元、279,650元、398,280元、436,690元、520,830元[3] - 2022 - 2024年马慧芳薪酬分别为216,610元、359,150元、380,420元[3] - 王莉在2019 - 2022年薪酬均为0元[3] - 沈晓如在2022 - 2024年薪酬均为0元[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6] 董事会组成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梁栋科博士及林森先生等组成[6]
瑛泰医疗(01501)拟收购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控股权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及植入领域的产品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8:14
收购交易概述 - 瑛泰医疗与辰跃维新共同收购杭州唯强医疗科技81 83%股权 总代价为人民币5 13亿元 其中瑛泰医疗收购51 70%控股权益 代价为人民币3 24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 目标公司将成为瑛泰医疗的非全资子公司 并将获得不少于人民币1 5亿元的进一步注资 [1] - 目标公司目前由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香港公司全资拥有 开曼公司股权结构为 Trio(29 49%) XinNuoTong(5 94%) ESOP平台(17 10%)及投资者股东(47 46%) [1] 目标公司业务 - 目标公司专注于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 制造及销售 [1] - 业务范围还包括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领域 [2]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将完善瑛泰医疗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植入领域的产品布局 [2] - 该领域是瑛泰医疗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 [2]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报告期内收入约为人民币851.9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752.84百万元增加约13.17%或约人民币99.11百万元[9] - 公司2024年年内利润约为人民币190.0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53.23百万元增加约24.03%[9]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1.10元,2023年为人民币0.92元[9]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851.95百万元,较2023年的752.84百万元增加约13.17%或99.11百万元[2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3.11%,净利率为22.31%,基本每股盈利1.10元,摊薄每股盈利1.10元[17]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2259881千元,总负债为473389千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774227千元[17]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85195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3.17%或约人民币9911万元[34]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31429万元,与2023年大致相同[36] - 报告期内毛利约为人民币53766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58.19%增至约63.11%[37]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2729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8.13%或约人民币604万元[38] - 报告期融资成本约243万元,2023年约319万元[39] - 报告期分销成本约7939万元,较2023年增加17.79%,占总收入约9.32%[40] - 报告期行政开支约1.2084亿元,较2023年增加21.54%[41] - 报告期研发开支约1.8993亿元,较2023年增加5.92%[42]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2334万元,较2023年增加6.58%,实际所得税率约10.94%[43] - 报告期年内利润约1.9005亿元,较2023年增加24.03%[44]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2195亿元,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约2.2554亿元[45] - 2024年末借款约2.272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64%[46] - 全球发售筹得净所得款项约7.9762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动用约7.7741亿元[49] - 2024年末集团共有1735名雇员,报告期总雇员成本约2.6987亿元[50]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为16574万元(2023年:约23120万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资本承担约为20215万元(2023年:约8070万元)[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尚未履行资本承担约为8905万元(2023年:约7208万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约为人民币594.1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39.68百万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向中国的银行借入贷款约为人民币22726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7912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64%(2023年:5.65%)[14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773.33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671.10百万元增加约15.23%或约人民币102.23百万元[9] - 2024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773.33百万元,较2023年的671.10百万元增加约15.23%或102.23百万元[20] - 报告期内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人民币77333万元,占总收入90.77%(2023年:约89.14%)[35] - 报告期内销售医疗标准件收入约为人民币3236万元,占总收入3.80%(2023年:约3.54%)[35] - 报告期内代理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3947万元,占总收入4.63%(2023年:约5.87%)[35] 公司子公司及客户覆盖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9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中国经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覆盖3049家中国境内医院[10][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81家海外客户,覆盖86个国家和地区[10][1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3049家中国内医院;海外有覆盖86个国家及地区的281家海外客户[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由19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组成[25] 公司资质及专利情况 - 公司2024年获得22项新产品注册证,其中9项为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项为省市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06项注册专利、215项申请中的专利及21个注册软件著作[11] - 2024年底公司拥有33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1项省市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7项CE认证及25项FDA批准[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06项注册专利、215项申请中的专利及21个注册软件著作权[2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展望2025年将采取外延式并购与内生式增长结合等战略举措促进发展[13] 公司名称及股权变动 - 2024年公司名称由“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简称、网站也相应更改[26] - 2024年公司向卖方回购目标公司约5.0%股权,总代价为60081753.42元,完成后拥有目标公司约61.36%权益[27] - 2024年3月29日向承授人发行及配发500万股新内资股,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7600万股[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内资股股份数目为71,786,608,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0.79%;H股股份数目为104,213,392,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9.2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梁栋科博士在内资股中实益拥有12,042,854股,占内资股约16.78%,占股份总数6.84%;于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9,900,000股,占内资股约13.79%,占股份总数5.63%[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宋媛博士在内资股中因配偶权益拥有21,942,854股,占内资股约30.57%,占股份总数12.47%[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林森先生在内资股中实益拥有7,142,858股,占内资股约9.95%,占股份总数4.06%[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王瑞琴先生在内资股中实益拥有7,142,858股,占内资股约9.95%,占股份总数4.06%[90] - 计算持股百分比基于2024年12月31日共176,000,000股股份(包括71,786,608股内资股及104,213,392股H股)[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波怀格泰益、宁波怀格共信、宁波怀格健康在内资股的股份数目均为9,843,750,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13.71%,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5.59%[93] - 王锴先生在内资股实益拥有5,571,428股,占各类别股本概约7.76%,占股份总数3.17%;于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9,843,750股,占各类别股本概约13.71%,占股份总数5.59%[95] - 赵威女士在内资股配偶权益拥有15,415,178股,占各类别股本概约21.47%,占股份总数8.76%[95]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在H股实益拥有42,857,142股,占各类别股本概约41.12%,占股份总数24.35%[95] - 上海康德莱控股集团、康德莱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共业投资有限公司、张宪淼先生、郑爱平女士、张伟先生在H股于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的股份数目均为42,857,142,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41.12%,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24.35%[96] - 宁波怀格泰益、宁波怀格共信、宁波怀格健康在H股的股份数目均为13,533,250,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12.99%,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7.69%[96] - 王锴先生、赵威女士在H股于受控制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拥有的股份数目均为13,533,250,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12.99%,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7.69%[98]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China Orient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 Limited在H股于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的股份数目均为15,649,400,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15.02%,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8.89%[98] - China Orient Multi - Strategy Fund、China Orient Multi - Strategy Master Fund在H股于受控制法团权益和实益拥有的股份数目均为12,175,800,占各类别股本概约百分比均为11.68%,占股份总数百分比均为6.92%[98] - OrbiMed Capital LLC在H股作为投资经理拥有10,312,200股,占各类别股本概约9.90%,占股份总数5.86%[98] - 宁波怀格共信持有宁波怀格泰益53.13%权益,王锴先生持有宁波怀格健康82.5%权益[99] - 张氏家族持有共业56.43%权益并全资拥有康德莱控股有限公司,康德莱控股拥有康德莱股东大会三分之一以上投票权[99] - China Orient Multi - Strategy Master Fund持有12175800股H股,China Orient Enhanced Income Fund持有3473600股H股[99] - OrbiMed Partners Master Fund Limited与Worldwide Healthcare Trust PLC分别持有2899400股H股及7412800股H股[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共176000000股,包括71786608股内资股及104213392股H股[99] 公司对外投资及关联交易 - 修订2022年医疗标准件及模具销售框架协议2024年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000万元,康德莱持有公司约24.35%股权[30] - 2025 - 2027年销售框架协议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三年,每年年度交易金额不超人民币2000万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医疗标准件及模具销售框架协议修订后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0.00百万元,实际交易价值为人民币18.21百万元[130] - 医疗标准件及模具销售框架协议有效期为2022年1月14日至2024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可续期[1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在日常业务进行,按合理条款订立,符合股东利益[133][134] - 公司核数师对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未发现违规事宜[136][137] - 公司将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投资辰耀新晨基金,认缴出资人民币1亿元[153]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 -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向不超100名雇员授予不超5000000股内资股,向梁栋科博士及股份激励平台各配2500000股内资股[103] - 受限制股份按每股12.0元授予承授人,禁售期60个月,第一批2000000股内资股已完成登记[103] - 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准配发及发行股份激励计划项下余下300万股奖励股份[104] - 股份激励计划的锁定期为60个月,第一期授予的200万股内资股及后续授予的300万股股份锁定期和解锁日期相同[107] - 受限制股份的授予价为每股人民币12.0元[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份激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为6年[110]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总数均为零,根据股份激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零,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0%[111] - 2023年8月29日,董事会决议采纳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以受限制股份形式授予不超500万股内资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68亿股的2.98%,占完成定向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84%[112] - 股东于2023年12月19日批准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112] - 公司于2024年3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准配发及发行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项下500万股新内资股[112] -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所获股份锁定期为60个月
瑛泰医疗:稳健增长及利润率提升。-20250320
招银国际· 2025-03-20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股票在未来12个月内预期回报率超过15% [2][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NT Medical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至8.52亿元人民币,可分配净利润同比增长22.7%至1.9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上升1.7个百分点 [1] - 2024年毛利率上升5个百分点达63.1%,预计毛利率将保持稳定 [1] - 截至2024年底海外客户群扩至281家,覆盖8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收入同比增长24.2%至25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2] - 预计2025E年度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4%和7.5%,目标股价为33.68港元 [2] 各部分总结 收益摘要 |指标|2023年度|FY24A|FY25E|FY26E|FY27E|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753|852|1,025|1,225|1,398| |年同比增长率(%)|28.5|13.2|20.4|19.5|14.1| |应归属于净利润(人民币mn)|156|192|206|245|280| |年同比增长率(%)|18.8|22.7|7.5|18.7|14.4| |每股收益(已报告)(人民币)|0.92|1.10|1.17|1.39|1.59| |年同比增长率(%)|16.3|20.1|6.6|18.7|14.3| |市盈率(x)|27.4|22.8|21.4|18.0|15.8| |市净率(P/B)|2.5|2.3|2.2|2.0|1.7| |净资产收益率(%)|9.7|11.1|10.9|11.5|11.7| |网络资产负债率(%)|(27.3)|(30.9)|(8.6)|(14.0)|(19.6)| [3] 盈利调整 |指标|FY25E新|FY26E新|FY27E新|FY25E旧|FY26E旧|差异百分比(%)FY25E|差异百分比(%)FY26E| |----|----|----|----|----|----|----|----| |收入|1,025|1,225|1,398|1,282|1,664|-20.0%|-26.4%| |毛利润|636|754|856|731|949|-13.0%|-20.6%| |运营利润|235|279|318|272|347|-13.6%|-19.7%| |净利润|206|245|280|260|331|-20.6%|-26.1%| |每股收益(人民币)|1.17|1.39|1.59|1.52|1.94|-22.9%|-28.2%| |毛利润|62.00%|61.50%|61.20%|57.00%|57.00%|+5ppt|+4.5ppt| |运营利润率|22.93%|22.77%|22.76%|21.23%|20.87%|+1.7ppt|+1.9ppt| |净利润率|20.13%|19.99%|20.02%|20.28%|19.91%|-0.15ppt|+0.08ppt| [9] 风险调整后的DCF估值 - 采用9年DCF模型,终期增长率2.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73%,得出目标股价为33.68港元 [2][10] 敏感性分析 |终端增长率|9.73%|10.23%|10.73%|11.23%|11.73%| |----|----|----|----|----|----| |3.0%|42.81|39.44|36.51|33.96|31.70| |2.5%|40.70|37.66|35.01|32.67|30.60| |2.0%|38.86|36.11|33.68|31.53|29.61| |1.5%|37.25|34.73|32.50|30.51|28.72| |1.0%|35.82|33.50|31.43|29.58|27.91| [11] 财务摘要 损益表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收入|586|753|852|1,025|1,225|1,398| |销售成本|(253)|(315)|(314)|(390)|(472)|(543)| |毛利润|332|438|538|636|754|856| |营运费用|(187)|(260)|(321)|(401)|(475)|(538)| |运营利润|145|178|216|235|279|318| |净利润|134|153|190|205|243|278| |应归属于净利润|132|156|192|206|245|280| [13]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1,827|2,030|2,260|2,558|2,848|3,168| |总负债|273|351|473|563|605|642| |总股东权益|1,512|1,649|1,774|1,985|2,234|2,519| [13]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营业现金流|180|178|214|286|308|345| |净投资现金|(316)|(284)|(206)|(707)|(160)|(159)| |净融资现金流|10|8|(22)|45|(6)|(6)| |年末现金余额|518|424|409|145|287|467| [15] 增长情况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收入|26.1%|28.5%|13.2%|20.4%|19.5%|14.1%| |毛利润|20.6%|31.8%|22.7%|18.2%|18.5%|13.6%| |运营利润|(7.1%)|22.7%|21.2%|8.8%|18.7%|14.1%| |净利润|(4.7%)|14.5%|24.0%|7.6%|18.9%|14.4%| [15] 盈利能力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毛利润率|56.7%|58.2%|63.1%|62.0%|61.5%|61.2%| |运营利润率|24.8%|23.7%|25.4%|22.9%|22.8%|22.8%| |股权回报率(ROE)|9.2%|9.7%|11.1%|10.9%|11.5%|11.7%| [15] 准备/流动性/活动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债务与权益比率(x)|(0.3)|(0.3)|(0.3)|(0.1)|(0.1)|(0.2)| |当前比率(x)|3.3|2.3|2.1|1.1|1.4|1.7|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8.9|59.9|50.2|50.2|50.2|50.2| |库存周转天数|175.3|161.9|166.7|166.7|166.7|166.7| |应付款项周转天数|181.0|201.5|187.6|187.6|187.6|187.6| [15] 估值 |指标|2022A|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市盈率|31.8|27.4|22.8|21.4|18.0|15.8| |市净率|2.7|2.5|2.3|2.2|2.0|1.7| |股息收益率(%)|1.0|1.2|0.0|0.0|0.0|0.0|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3,554.4|3,583.3|3,485.6|3,862.3|3,720.4|3,540.5| |市销率|6.1|4.8|4.1|3.8|3.0|2.5| [15]
瑛泰医疗:Solid growth with margin improvement-20250320
招银国际· 2025-03-20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INT Medical营收同比增长13.2%至8.52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2.7%至1.92亿元,得益于毛利率提升 [1] - 预计2025年INT Medical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20.4%和7.5%,基于9年DCF模型得出目标价为33.68港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2 - 2027财年营收分别为5.86亿、7.53亿、8.52亿、10.25亿、12.25亿和13.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1%、28.5%、13.2%、20.4%、19.5%和14.1% [2][12][14] - 2022 - 2027财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2亿、1.56亿、1.92亿、2.06亿、2.45亿和2.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未提及、18.8%、22.7%、7.5%、18.7%和14.4% [2][12][14] - 2024年毛利率提升5个百分点至63.1%,预计未来保持稳定 [1][7] 市场表现 - 市值47.432亿港元,3个月平均成交额1100万港元,52周高低价为31.95/25.25港元,发行股份总数1.76亿股 [3] - 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0.6%、 - 0.6%和 - 4.6%,相对表现分别为 - 7.9%、 - 20.7%和 - 30.6% [5] 股东结构 - Kindly Holding持股25.5%,Huaige Health Investment持股8.8% [4] 海外销售 - 截至2024年底,海外客户增至281家,覆盖86个国家和地区,有27个CE认证产品和25个FDA批准产品 [7] - 2024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4.2%至2.53亿元,占总销售的29.6%,非美欧市场增长强劲 [7]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 - 2027财年营收、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和EPS预测,上调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预测 [8] 估值分析 - 基于9年DCF模型(终端增长率2.0%,WACC10.73%)得出目标价33.68港元 [7][9] - 敏感性分析显示不同终端增长率和WACC下目标价的变化 [10]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21: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851.9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752.84百万元增加约13.17% [3][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537.66百万元,毛利率由2023年的约58.19%增加至约63.11% [5] - 2024年公司利润约为人民币190.05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24.03% [5]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分别约为人民币1.10元,较2023年增长约19.57% [3][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14,29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14,766千元 [7]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16,20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78,322千元 [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13,38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75,128千元 [7]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1367748千元,2023年末为1305337千元,同比增长4.78%[12] - 2024年末流动资产为892133千元,2023年末为724289千元,同比增长23.17%[12]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434456千元,2023年末为316829千元,同比增长37.12%[12] - 2024年末净流动资产为457677千元,2023年末为407460千元,同比增长12.32%[12] - 2024年末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25425千元,2023年末为1712797千元,同比增长6.57%[12]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为38933千元,2023年末为34419千元,同比增长13.11%[13] - 2024年末净资产为1786492千元,2023年末为1678378千元,同比增长6.44%[13] - 2024年末股本为176000千元,2023年末为171000千元,同比增长2.92%[13] - 2024年末储备为1598227千元,2023年末为1478241千元,同比增长8.11%[13] - 2024年公司来自与客户合同的收入为849,106千元,其他来源收入为2,848千元,总收入851,954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750,318千元、2,518千元、752,836千元[24][25] - 2024年综合收入851,954千元,综合净利润190,049千元;2023年综合收入752,836千元,综合净利润153,228千元[33][35] - 2024年其他收入27,287千元,其中政府补助26,599千元;2023年其他收入33,331千元,其中政府补助16,064千元[35] - 2024年融资成本2,430千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768千元,贷款及借款利息1,662千元;2023年融资成本3,194千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741千元,贷款及借款利息2,453千元[38] - 2024年员工成本269,865千元,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233,641千元,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开支6,789千元,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29,435千元;2023年员工成本231,934千元,对应项目分别为200,555千元、6,490千元、24,889千元[38]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计79,864千元,2023年为47,554千元[41] - 2024年研发成本189,931千元,资本化后为149,134千元;2023年研发成本179,313千元,资本化后为125,850千元[41] - 2024年存货成本314,292千元,2023年为314,766千元[41] - 2024年计入综合损益表的税项总计23,335千元,2023年为21,900千元[43] - 2024年除税前利润213,384千元,2023年为175,128千元[4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权益股东应占经调整利润180,917千元及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64,507千股计算;2023年基于151,882千元及165,864千股计算[49] - 2024年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91,914千元,经调整后为180,917千元;2023年应占利润156,457千元,经调整后为151,882千元[49] - 2024年12月31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4,507千股,2023年为165,864千股[49]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经调整利润(摊薄)为1.87703亿元,2023年为1.56457亿元;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70678亿股,2023年为1.70864亿股[51][52]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1.58615亿元,2023年为1.75023亿元;2024年流动部分为3000万元,2023年为0 [54][5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18881亿元,2023年为1.25193亿元[57] - 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3个月内账龄金额为1.08452亿元,2023年为1.13866亿元[58]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374亿元,2023年为1.76173亿元[60] - 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3个月内账龄金额为4422.9万元,2023年为3285.4万元[60]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76亿股,2023年为1.71亿股[63] - 2024年已发行内资股为7178.7万股,2023年为6678.7万股;2024年已发行H股为1.04213亿股,2023年为1.04213亿股[63] - 2024年年内已发行内资股为500万股,2023年为300万股[63] - 2024年公司按每股12元价格发行500万股内资股,500万元计入股本,5500万元计入资本储备[64] - 2024年末拟派末期股息为零,2023年为每股0.27元(4752万元人民币)[66] - 2024年批准及派付过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7元(475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每股0.24元(4032万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公司收入约8.52亿元,较2023年的约7.53亿元增加13.17%(约9911万元)[72]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8.519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13.17%或约9911万元人民币 [91]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3.1429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大致相同 [94] - 报告期内毛利约5.376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023年的58.19%增至63.11% [95]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2729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8.13%或约604万元人民币 [96]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243万元人民币,2023年约319万元人民币 [97] - 报告期内分销成本约7939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17.79%或约1199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32% [99]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1.208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加21.54%或约2141万元人民币 [100] - 报告期研发开支约1.8993亿元,较2023年的1.7931亿元增加5.92%即约1062万元[101]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2334万元,较2023年的2190万元增加6.58%即约144万元,实际所得税率约为10.94%,较2023年的12.51%下降[102] - 报告期年内利润约1.9005亿元,较2023年的1.5323亿元增加约24.03%[104]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馀约5.2195亿元,2023年约4.2367亿元;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约2.2554亿元,2023年约1.7815亿元[105] - 2024年末总流动资产约8.9213亿元,2023年末约7.2429亿元;2024年末总流动负债约4.3446亿元,2023年末约3.1683亿元;2024年末流动比率约为2.05,2023年末约为2.29[105] - 2024年末借款约2.2726亿元,2023年末约7912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64%,2023年为5.65%[106] - 2024年末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约17.7423亿元,2023年末约16.4924亿元[107] - 全球发售筹得净所得款项约7.9762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动用约7.7741亿元,山东瑛泰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未动用约2021万元,预计2025年底支付[109][110] - 2024年末集团有1735名雇员,2023年末有1567名;报告期总雇员成本约2.6987亿元,2023年约2.3193亿元[111]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165.74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231.20百万元)[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02.15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80.70百万元);已签约但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尚未履行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89.05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72.08百万元)[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销售介入医疗器械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773.33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5.23% [5] - 2024年公司介入医疗器械毛利率由2023年的约64.90%增加至约66.39% [5] - 按主要产品分类,2024年心血管器械收入662,220千元,神经及外周器械收入108,018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608,231千元、59,721千元[24] - 按外部客户地理位置分类,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599,415千元,欧洲收入50,682千元,美国收入55,191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549,503千元、45,318千元、46,640千元[27] - 2024年心内介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736,802千元,分部间收入35,127千元,分部收入771,929千元,分部净利润189,147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625,952千元、15,372千元、641,324千元,净利润123,098千元[31] - 2024年所有其他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15,152千元,分部间收入48,422千元,分部收入163,574千元,分部净利润7,398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126,884千元、33,354千元、160,238千元,净利润36,201千元[31] - 2024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7.73亿元,较2023年的约6.71亿元增加15.23%(约1.02亿元)[72] - 报告期内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7.733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77%;医疗标准件收入约3236万元人民币,占3.80%;代理业务收入约3947万元人民币,占4.63% [9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就报告期宣派任何末期股息 [5] - 2024年末拟派末期股息为零,2023年为每股0.27元(4752万元人民币)[66] - 2024年批准及派付过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7元(475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每股0.24元(4032万元人民币)[68] 公司业务资质与市场覆盖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9项三类、13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CE认证及5项FDA批准,2024年末分别拥有33项、61项、27项、25项[74] - 2024年末公司拥有406项注册专利、215项申请中专利及21个注册软件著作权[75] - 2024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3049家医院,海外客户覆盖86个国家及地区的281家[76] 公司股权结构与子公司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由19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组成,2023年为16家[77] - 截至2024年8月19日,康德莱持有公司约2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2-13 19:21
股权激励授予 - 公司授予梁栋科博士150,000股受限制股份,授予日期为2023年12月29日[3] - 所授奖励购买价为人民币12.0元,授予日期的市价为28.6港元[4] - 业绩指标包括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2021年不低于40%,2022年和2023年均不低于60%[4] - 第一个考核期的激励股票比例为30%,第二个考核期为30%,第四个考核期为40%[4] - 锁定期为自2022年5月13日起60个月[4] - 紧随授予完成后,根据股份激励计划之计划授权可供日后授予之股份数目为零[19] 退扣机制 - 退扣机制包括激励对象职务变更、离职和退休的处理方式[6][7][8][9][10][11] - 激励对象若因职务变更或离职,仍在锁定期内的股份将由公司以回购价格进行回购[6][7][8][9][10] - 激励对象若因退休且未满锁定期,股份可由公司以回购价格加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11] - 激励对象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而离职,若未满锁定期,其持有的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加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13] - 激励对象非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而离职,若未满锁定期,其持有的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进行回购[13] - 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身故,若未满锁定期,未实现业绩承诺部分的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加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14] - 激励对象因其他原因身故,若未满锁定期,未实现业绩承诺部分的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进行回购[15] - 激励对象所在子公司发生控制权变更,若未满锁定期,未实现业绩承诺部分的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加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17] - 激励对象资格发生变化,若未满锁定期,未实现业绩承诺部分的公司股份/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由公司/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以回购价格进行回购[18] 上市规则修订 - 公司澄清补充公告中关于违反上市规则的条款,将“上市规则第17.03C (3)条”修订为“上市规则第17.11条”[21]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2-04 22:28
股份激励计划整体数据情况 - 报告期内发行人所有计划项下授予的期权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数目除以报告期内有关类别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2.97%[2] - 2023年年报日期,股份激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零,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零,该计划下500万股受限制内资股已授出[3] - 2023年年报日期,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0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2.84%[6] - 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最大规模为1042万股H股,占公司2023年年报日期总股本约5.92%[7] 股份激励计划规则限制 - 若授予承授人内资股导致12个月内发行及将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超1%,需股东在股东大会单独批准[5] - 根据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授予参与者的未归属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发行股份总数的1%[8] 人员股份持有及授予情况 - 梁栋科博士报告期内获授15万股,2023年12月31日持有338.43万股,授予价为人民币12元,授予日公平值为人民币14.81元[10] - 林森先生2023年1月1日持有14.16万股,2023年12月31日仍持有14.16万股,授予价为人民币12元,授予日公平值为人民币14.81元[10] - 宋媛博士2023年1月1日持有14.16万股,2023年12月31日仍持有14.16万股,授予价为人民币12元,授予日公平值为人民币14.81元[10] - 王瑞琴先生2023年1月1日持有10万股,2023年12月31日仍持有10万股,授予价为人民币12元,授予日公平值为人民币14.81元[10] - 梁栋科博士作为股份激励平台普通合伙人,获授最高配额为83,400股受限制股份,实际授予超出个人限额[12] 股份失效及披露错误情况 - 向梁博士授出的150,000股受限制股份来自已失效股份,2023年年报原披露65,700股已注销及84,300股已失效为错误,应是零股已注销及150,000股已失效[13] - 150,000股已失效受限制股份中,65,700股因相关承授人无法支付购买价格自愿撤回而失效[13] - 披露错误主因是股份激励计划条款未明确股份分类,以及编制年报人员不熟悉上市规则差异[14] 股份激励计划管理建议 - 公司建议每年跟踪股份计划授出奖励变动并保存记录,如董事会办公室每季度审阅授出详情[15] - 董事会办公室监控已授出奖励归属时间表,提前一周发警报并通知财务部门[16] - 董事会办公室监控计划授权限额和个别限额,确保不超限额授出[16] - 公司采纳新股份计划等前将寻求法律顾问和会计师意见,相关部门提前四周收集资料[16] - 公司将全面审阅并修订现有股份计划,法律/合规团队每半年审阅合规情况[17] 股份激励计划修订提议 - 公司建议召开股东大会,寻求股东批准增加梁博士个人限额及修订股份激励计划条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