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泰医疗(01501)

搜索文档
瑛泰医疗(0150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22:43
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9232.2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33976.4万元增加约15.47% [2][3]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分别为392,322千元和339,764千元[1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分别为392,322千元和339,764千元,综合净利润分别为99,178千元和80,505千元[2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923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3976亿元增加约15.47%或约5256万元[4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92.3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5.47%或52.56百万元[53]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介入医疗器械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4548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9.16%;医疗标准件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674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1.14%;代理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82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8.13% [3] - 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从289,927千元增至345,476千元,销售医疗标准件收入从20,387千元增至26,743千元[18] - 中国内地收入从267,569千元增至279,623千元,欧洲收入从18,240千元增至28,248千元,美国收入从15,964千元增至21,157千元[20] - 心内介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343,842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48,480千元,总计392,322千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心内介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270,110千元,所有其他业务为69,654千元,总计339,764千元[23] 公司利润及盈利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利润约为人民币9917.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8050.5万元增加约23.19% [2][3]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8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0.48元增加20.83%;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58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0.47元增加23.40% [2][3] - 心内介入业务分部净利润为95,487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6,724千元,总计102,211千元[22]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约99.1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3.19%[62] 公司毛利率及毛利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由58.97%增加至62.90%,毛利约为人民币24676.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0035万元增加23.17% [3] - 报告期内毛利率由2023年的58.97%增至62.90%,毛利约246.77百万元[5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已议决不宣派报告期的任何中期股息 [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 - 2024年中期批准及派付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47,520千元,2023年为40,320千元[42] - 2024年按每股0.27元派付截至2023年末期股息,基于176,000,000股普通股[42]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1859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0533.7万元有所增加 [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4723.2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2428.9万元有所减少 [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169110.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7837.8万元有所增加 [1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306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2367万元[6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64723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72429万元;总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23981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1683万元;流动比率约为2.70,2023年12月31日约为2.29[6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约为人民币167866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64924万元[65] 公司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合计为人民币3491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441.9万元有所增加 [1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148,447千元增至176,173千元,贷款及借款从51,543千元增至79,123千元[1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79,1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193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8,44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173千元[3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3个月内为67,4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866千元[3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3个月内为33,98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912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向中国的银行借入的贷款约为人民币5154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00%,2023年12月31日为5.65%[64] 公司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76,000千股,2023年12月31日为171,000千股[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按每股12元发行5,000千股,5百万元计入股本,55百万元计入资本储备[38] - 2024年4月公司回购800,000股,每股26港元,已付总价18,919千元人民币[40] - 2023年6 - 11月公司回购股份,已付总价共21,259千元人民币[41] - 2024年3月29日,公司向激励对象配发及发行5000000股内资股,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76000000股[51] - 报告期内,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的受托人于联交所购回800000股H股,2023年购回约892800股;2024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奖励,且公司并无持有库存股份[70]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月18日分别以1510万元和380万元购买上海七木36.67%股权和上海璞慧4.70%股权,2月23日以6010万元购买上海翰淩5.00%股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上海七木、上海璞慧、上海翰淩的股权分别为90.00%、58.96%、61.36%,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53.33%、54.26%、56.36%[43] - 公司于2024年2月23日签订回购协议,以60081753.42元回购目标公司约5.0%股权,完成后持股约61.36%[50]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23,941千元和22,794千元[25]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1,032千元和1,205千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为38,287千元和18,130千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成本(减资本化)分别为70,754千元和64,593千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总计分别为11,571千元和7,912千元[28]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145.5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40%或6.14百万元[54]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23.9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05%或1.15百万元[56]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1.03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1.21百万元[57] - 报告期内分销成本约33.6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79%或0.59百万元,占总收入8.57%[58]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55.2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51.74%或18.83百万元[59]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按15%税率缴纳,符合小微企业按5%税率缴纳[29][30] - 香港子公司200万港元以下应课税利润按8.25%缴纳利得税,超出部分按16.50%缴纳[31] 公司业务资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5项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项省市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CE认证及2项FDA批准,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别拥有30项、55项、25项、20项[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64项注册专利、199项申请中专利及16个注册软件著作权[46] 公司市场覆盖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2795家医院,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3个、4个、5个、2660家;海外客户覆盖83个国家及地区的255家,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77个、226家[47] 公司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7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023年12月31日为16家[48] 公司名称及简称变更情况 - 2023年12月20日公司中文名由“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由“Shanghai Kindly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改为“Shanghai INT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49] - 2024年1月19日起,H股中文股份简称由“康德莱医械”改为“瑛泰医疗”,英文由“KDL MEDICAL”改为“INT MEDICAL”,股份代号“01501”不变[49] - 公司网站由“www.kdl - int.com”改为“www.int - medical.com”[49] 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筹得净所得款项约为人民币79762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人民币74912万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建设上海嘉定研发中心及其他生产设施已动用资金32838万元,占比41.17%;购买额外生产设备等已动用9420万元,占比13.80%;营销方面已动用1300万元,占比1.63%;用作一般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已动用7984万元,占比10.01%;珠海德瑞新工厂项目建设已动用11000万元,占比13.79%;山东瑛泰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已动用12370万元,占比19.60%[68] 公司基金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瑞信基金权益占比15.83%,投资成本50,000千元,公平值68,094千元,累计收益18,094千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占比15.83%,投资成本50,000千元,公平值66,383千元,累计收益16,383千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瑛泰基金权益占比25.00%,投资成本50,000千元,公平值64,291千元,累计收益14,291千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占比25.00%,投资成本50,000千元,公平值62,051千元,累计收益12,051千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成都懷格基金权益占比12.14%,投资成本25,000千元,公平值31,852千元,累计收益6,852千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占比12.14%,投资成本25,000千元,公平值27,762千元,累计收益2,762千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南仁澤基金权益占比31.06%,投资成本12,500千元,公平值13,926千元,累计收益1,426千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占比31.06%,投资成本10,000千元,公平值11,827千元,累计收益1,827千元[72] 公司金融衍生工具及或有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金融衍生工具;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0.49百万元[7
瑛泰医疗(0150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6 18: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7.53亿元,较2022年的约5.86亿元增长约28.50% [5] - 2023年公司利润约1.53亿元,较2022年的约1.34亿元增加约14.50% [5]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2元,2022年为0.79元和0.78元 [5] - 2023年公司毛利率58.19%,净利率20.35% [11] - 2023年总资产为2029626千元,总负债为351248千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649241千元[12] - 报告期公司收入约为752.84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28.50%或166.96百万元[13] - 报告期内收入约为7.5284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8.50%或1.6696亿元[26]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为3.1477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4.22%或6137万元[27] - 报告期内毛利约为4.3807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56.75%增加至约58.19%[28]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为3333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2.09%或71万元[29]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为319万元,2022年约为82万元[30] - 报告期内分销成本约为6740万元,较2022年增加19.51%,占总收入约8.95%,2022年约占9.63%[31]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为9943万元,较2022年增加54.66%[32]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约为1.7931亿元,较2022年增加27.22%[33]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约为2190万元,较2022年增加105.83%,实际所得税率约为12.51%,2022年约为7.36%[34] - 报告期内年内利润约为1.5323亿元,较2022年增加14.50%[35] - 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2367亿元,2022年约为5.1827亿元;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约为1.7815亿元,2022年约为1.8046亿元[36] - 2023年末总流动资产约为7.2429亿元,总流动负债约为3.1683亿元,流动比率约为2.29,2022年分别约为8.0194亿元、2.3967亿元、3.35[36] - 2023年末借款约为7912万元,2022年约为3268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5.65%,2022年为3.14%[37]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27元,2022年为每股0.24元[39] - 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总计7.976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7.1488亿元,未动用8274万元[4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1567名,2022年12月31日为1632名;2023年总雇员成本约2.3193亿元,2022年约1.9067亿元[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衍生金融工具负债约49万元,2022年无[49]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2.312亿元,2022年约3.0106亿元[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8070万元(2022年:约人民币1.6208亿元),已签约未兑现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7208万元(2022年:约人民币1.0418亿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储备约为人民币439.68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06.57百万元[65] - 2023年公司捐赠2万元用于慈善活动,2022年为3万元[118] - 2023年末集团向中国的银行借款约7912万元,2022年末约3268万元[117] - 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为5.65%,2022年为3.14%[117] 销售介入医疗器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6.71亿元,较2022年的约5.05亿元增加约32.76% [5] - 报告期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671.10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32.76%或165.62百万元[13] - 报告期内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6.7110亿元,占总收入89.14%(2022年:86.28%)[26] 公司子公司及客户覆盖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6]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2660家医院 [8]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覆盖77个国家及地区的226家海外客户 [8]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2660家中医院,海外有77个国家及地区的226家客户[16] - 2023年底公司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7] 公司专利及注册证情况 - 2023年公司获得19项新产品注册证,其中6项三类证,13项二类证 [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34项注册专利,208项申请中专利及9个注册软件著作 [7]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6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13项省市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底共拥有35项三类、38项二类、36项欧盟CE认证及18项FDA批准[14] - 2023年底公司拥有334项注册专利、208项申请中专利及9个注册软件著作[15] 公司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日,公司已动用净所得款项约585.86百万元,未动用约211.76百万元,且变更其用途[18] 公司审计师及章程变更情况 - 2023年公司拟将境内审计师由立信变更为毕马威,于5月18日获股东批准[19] - 公司建议对《公司章程》作出修订,已获股东批准[24] 公司股份发行及激励计划情况 - 2023年11月6日,300万股新内资股已发行及配发,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71亿股[21] - 董事会建议向17名激励对象授予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项下的500万股受限制股份,有条件授予已获独立股东批准[20] - 股份激励计划向不超出100名集团雇员授予不得超出5,000,000股内资股,向梁栋科博士及股份激励平台各自配发及发行2,500,000股内资股[87] - 受限制股份按每股人民币12.0元的价格授予承授人,禁售期自相关日期起计60个月[87] - 2022年5月13日,公司完成第一批200万股内资股股份激励计划登记,授予价每股12元[88] - 2023年10月1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准配发自剩余300万股奖励股份[88] - 受限制股份锁定期为60个月,第一期200万股自2022年5月13日起算,后续300万股锁定期和解锁日期相同[90] - 2023年12月31日,股份激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为7年[92] - 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总数均为零,500万股受限制股份已悉数授出[94] - 2023年8月29日,董事会决议采纳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500万股内资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16800万股的2.98%,占完成定向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84%[95] - 2024年3月1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准配发自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项下500万股新内资股[95] -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员工获授股份锁定期为60个月[97] - 截至授予日期12个月内,授予激励对象的股份若占已发行股份总数超1%,授予须由股东在股东大会单独批准[98] - 截至授予日期12个月内,授予董事等激励对象的股份若占有关已发行类别股份超0.1%,进一步授予奖励须由股东在股东大会批准[99] -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受限制股份授予价为每股内资股人民币12.0元[101] - 2023年12月31日,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为10年[102] - 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之奖励总数分别为零及5,000,000股[103] - 年报日期根据公司所有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000,000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9%[104] - H股计划受托人可按市价收购的最高数目H股为1042万股[1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剩余期限约为8年[105] - 报告期内,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受托人购回892800股H股,2023年12月31日未授出奖励[45] - 报告期内,H股奖励及信托计划受托人购回89.28万股H股,2023年末无授出奖励[115] - 2024年3月13日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向激励对象配发500万股新内资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将达1.76亿股[123] 公司名称及网站变更情况 - 公司名称由“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相关手续[22] - 公司网站自2024年3月18日起由[www.kdl - int.com]更改至[www.int - medical.com] [124] 公司股息分派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27元,2022年为每股0.24元[39]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建议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7元(相当于每股0.30港元)(含适用税项),2022年为每股人民币0.24元[58] - 公司须代表分派现金股息时名列H股股东名册的非居民企业股东预扣及按10%的税率支付企业所得税[59] - 若H股个人持有人是香港或澳门居民,或协定税率为10%国家或地区居民,公司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协定税率低于10%,先按10%代扣,满足条件可退税;协定税率超10%但低于20%,按实际利率代扣;协定税率为20%或无协定,按20%税率代扣[60] - 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于2024年5月24日股东大会批准后,将于2024年6月28日或前后分派给2024年6月6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58]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7元(相当于每股0.30港元,含适用税项)[67]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梁栋科博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内资股12,042,854股,占内资股约18.03%,占股份总数约7.04%;于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900,000股,占内资股约7.34%,占股份总数约2.87%[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宋媛博士因配偶权益持有内资股16,942,854股,占内资股约25.37%,占股份总数约9.9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林森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内资股7,142,858股,占内资股约10.70%,占股份总数约4.18%[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王瑞琴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内资股7,142,858股,占内资股约10.70%,占股份总数约4.18%[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共171,000,000股股份,包括104,213,392股H股及66,786,608股内资股[73] - 宁波怀格泰益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内资股9,843,750股,占内资股股本14.74%,占股份总数5.76%[76]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H股42,857,142股,占H股股本41.12%,占股份总数25.06%[77] - 王ୱ先生持有内资股5,571,428股,占内资股股本8.34%,占股份总数3.26%;持有H股14,619,250股,占H股股本14.03%,占股份总数8.55%[77][80] - 赵威女士持有内资股15,415,178股,占内资股股本23.08%,占股份总数9.01%;持有H股14,619,250股,占H股股本14.03%,占股份总数8.55%[77][80] -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H股12,509,400股,占H股股本12.00%,占股份总数7.32%[80] - OrbiMed Capital LLC作为投资经理持有H股11,112,200股,占H股股本10.66%,占股份总数6.50%[80] - Worldwide Healthcare Trust PLC持有H股7
瑛泰医疗(0150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22: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752,836千元,较2022年的585,883千元增长28.50%[2][5]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38,070千元,较2022年的332,486千元增长31.76%[2][5] - 2023年公司年内利润为153,228千元,较2022年的133,833千元增长14.50%[2][3][5][6]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92元,较2022年的0.79元增长16.46%[2][5] - 2023年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0.92元,较2022年的0.78元增长17.95%[2][5]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305,337千元,较2022年的1,025,393千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24,289千元,较2022年的801,941千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净流动资产为407,460千元,较2022年的562,276千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净资产为1,678,378千元,较2022年的1,554,104千元有所增加[9] - 2023年来自与客户合同的收入为752,8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85,883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752,836千元,2022年为585,883千元,同比增长约28.5%[21][22][23] - 2023年分部收入为801,562千元,2022年为630,316千元,同比增长约27.2%[21][22][23] - 2023年分部净利润为159,299千元,2022年为139,177千元,同比增长约14.5%[21][22] - 2023年综合净利润为153,228千元,2022年为133,833千元,同比增长约14.5%[23] - 2023年其他收入为33,331千元,2022年为34,042千元,同比下降约2.1%[24] - 2023年员工成本为231,934千元,2022年为190,667千元,同比增长约21.6%[25][2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194千元,2022年为818千元,同比增长约290.5%[26]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47,554千元,2022年为37,077千元,同比增长约28.3%[27] - 2023年研发成本为125,850千元,2022年为99,634千元,同比增长约26.3%[27] - 2023年计入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为21,900千元,2022年为10,635千元,同比增长约106%[29]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175,128千元,2022年为144,468千元;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21,900千元,2022年为10,635千元[30]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经调整利润151,882,000元及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65,864,000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130,145,000元及166,000,000股[35] - 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56,457,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70,864,000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131,713,000元及169,000,000股[37]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为175,023千元,2022年为162,454千元[39]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25,193千元,2022年为79,531千元[41]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6,173千元,2022年为127,386千元[43]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171,000千股,2022年为168,000千股[46] - 2023年公司按每股人民币12.00元价格发行3,000,000股内资股,3,000,000元计入股本,33,000,000元自资本储备扣除[46] - 2023年公司于联交所回购自身股份,已付总价为21,259千元[48] - 2023年末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7元,金额为47,520千元;2022年为每股0.24元,金额为40,320千元[49] - 2023年批准及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4元,金额为40,320千元;2022年为每股0.26元,金额为43,680千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13,866千元,2022年为64,166千元[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3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25,912千元,2022年为30,474千元[44] - 报告期公司收入约为7.5284亿元,较2022年的约5.8588亿元增加约28.50%或约1.6696亿元[52]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7.5284亿元,较2022年增加28.50%或1.6696亿元[66]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3.1477亿元,较2022年增加24.22%或6137万元[67] - 报告期内毛利约4.3807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6.75%增至58.19%[68]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3333万元,较2022年减少2.09%或71万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公平值变动未变现净收益约208万元(2022年:736万元)[69]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约为319万元,2022年约为82万元[70] - 报告期内分销成本约为6740万元,较2022年增加19.51%,占总收入约8.95%,2022年约占9.63%[71]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为9943万元,较2022年增加54.66%[72]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约为1.7931亿元,较2022年增加27.22%[73]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约为2190万元,较2022年增加105.83%,实际所得税率约为12.51%,2022年约为7.36%[74] - 报告期内年内利润约为1.5323亿元,较2022年增加14.50%[75] - 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4.2367亿元,2022年约为5.1827亿元[75] - 2023年末总流动资产约为7.2429亿元,总流动负债约为3.1683亿元,流动比率约为2.29,2022年分别约为8.0194亿元、2.3967亿元、3.35[76] - 2023年末银行贷款约为7912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5.65%,2022年分别约为3268万元、3.14%[7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67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有1632名雇员;2023年总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23193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9067万元[8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衍生金融工具负债约为人民币0.49百万元,2022年无此项负债[89]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231.20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301.06百万元[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80.70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62.08百万元[9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签约未兑现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72.08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04.18百万元[92] 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7元(相当于每股0.30港元)[3]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27元,2022年为每股0.24元[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671,09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05,484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销售医疗标准件收入26,67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851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代理业务收入44,1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0,325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模具及其他收入8,38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2,952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租金收入2,51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71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中国内地收入549,5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37,344千元人民币[17] - 2023年欧洲收入45,31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6,922千元人民币[17] - 2023年美国收入46,64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161千元人民币[17] - 报告期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6.7110亿元,较2022年的约5.0548亿元增加约32.76%或约1.6562亿元[52] - 报告期内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6.7110亿元,占总收入89.14%(2022年:86.28%);医疗标准件收入约2667万元,占3.54%(2022年:2.88%);代理业务收入约4416万元,占5.87%(2022年:8.59%)[66] 公司业务资质与市场覆盖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6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13项省市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截至2023年底分别拥有35项和38项[53]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334项注册专利、208项申请中的专利及9个注册软件著作[54]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的2660家医院,海外有覆盖77个国家及地区的226家客户[55] 公司子公司与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022年为14家[56] - 公司对怀格健康管理的基金资本承担总额为15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已支付125百万元[40] - 公司对独立第三方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非上市基金资本承担总额为50百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出资10百万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景宁怀格瑞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为15.83%,投资成本为人民币50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66383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3.27%[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怀格瑛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为25.00%,投资成本为人民币50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62051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3.06%[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成都怀格国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为12.14%,投资成本为人民币25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27762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1.37%[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南仁泽真寄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为31.06%,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0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11827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0.58%[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述四项重大投资合计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35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168023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8.28%[87] 公司资金使用与募集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日公司已动用净所得款项约5.8586亿元,未动用约2.1176亿元,董事会决议变更其用途[57] - 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筹得净所得款项约人民币79762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人民币71488万元[82] - 建设上海嘉定研发中心及其他生产设施分配所得款项人民币32838万元,占比41.17%,已全部动用[83] - 购买额外生产设备等事项分配所得款项人民币11007万元,占比13.80%,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人民币8387万元,未动用人民币2620万元,预计2024年12月悉數動用[83] 公司制度与名称变更 - 2023年公司境内审计师由立信变更为毕马威,于5月18日获股东批准[58] - 2023年股权激勵计划于12月19日获股东批准,董事会建议向17名激励对象授予500万股受限
瑛泰医疗(0150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0-05 21:59
股份激励计划 - 股份激励计划的目的是在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建立激励机制[2] - 受限制股份的锁定期为60个月,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2元[3] - 股份激励计划将于2020年12月17日股东大会批准后十周年届满[5] - 董事及员工获得的受限制股份数量及授予价格[6] 董事会成员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7] 公司财报发布 - 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1]
瑛泰医疗(0150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16:33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9.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6%[6] - 毛利为200.3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55.07%增长至58.97%[7] - 净利润为8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61%[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4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4%[9]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心内介入器械制造商,主要产品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10] - 公司积极参与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未来将具备更大竞争优势[11] - 公司拥有35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29项上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 - 公司拥有292项注册专利、213项申请中的专利及5个注册软件著作权[14] - 公司覆盖中国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的分销商,覆盖2,650家中国境内医院,其中三甲医院920家[15] - 公司拥有15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专注于设计开发用于心内介入或植入、神经介入或植入、外周介入或植入、泌尿介入等领域的医疗器械[16] 财务状况 - 公司决定对股份激励计划进行若干修订,包括修改績效目標條款和使计划与新第17章保持一致[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2.38,资本负债比率为6.99%[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向中国银行借入的贷款约为9606百万人民币,资本负债比率为6.99%[3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约为1554.47百万人民币[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58.22百万人民币,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约为66.19百万人民币[31]
瑛泰医疗(0150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22:1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3976.4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2521.7万元增加约50.86% [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0035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2402.3万元增加约61.54%,毛利率由55.07%增加至58.97% [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约为人民币8050.5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012.5万元增加约60.61% [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8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0.31元增加约54.84% [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47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0.30元增加约56.67% [2][3]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339760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5220000元增加约50.86%或约114540000元[4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3.397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522亿元增加约50.86%或约1.1454亿元[48]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约1.394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0119亿元增加约37.77%或约0.3822亿元[49] - 报告期内毛利约2.0035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约55.07%增加至约58.97%[50]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约0.227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0.2181亿元增加约4.51%或约0.0098亿元[51] - 报告期内分销成本约0.330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0.2172亿元增加约52.00%或约0.1130亿元,占总收入约9.72%[53] - 报告期内研发总开支约0.8653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开支约0.6459亿元,资本化研发开支约0.2194亿元[55]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约0.079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0.0670亿元增加约18.02%或约0.0121亿元,实际所得税率为8.95%[56]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约0.805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0.5013亿元增加约60.61%[57]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75370.7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367.1万元有所增加 [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为人民币9139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992万元有所增加 [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人民币15420.5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427.7万元基本持平 [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6625.4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953.1万元有所减少 [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5821.7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826.6万元有所减少 [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0,86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386千元增长18.43%[9]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为47,03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453千元下降28.14%[9] - 2023年6月30日贷款及借款为96,06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683千元增长193.89%[9] - 2023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421,84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2,276千元下降24.97%[9]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629,56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87,669千元增长2.63%[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5,85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565千元增长6.83%[9]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593,70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54,104千元增长2.55%[9]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1,554,46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2,015千元增长2.81%[9]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39,24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089千元下降6.76%[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6625.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953.1万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508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27386亿元[3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5822亿元,总流动资产约7.2820亿元,总流动负债约3.0635亿元,流动比率约为2.38[58] 公司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心血管器械、神经及外周器械、骨科及其他器械销售收入分别为282,085千元、19,740千元、437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4,171千元、5,884千元、2,385千元[1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欧洲、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分别为267,569千元、18,240千元、15,964千元、37,991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1,503千元、11,907千元、6,582千元、25,225千元[17] - 2023年上半年心内介入业务和所有其他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70,110千元和69,654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85,611千元和39,606千元[19][20] - 报告期内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3.022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9244亿元增加约1.0982亿元,代理业务贡献收入约0.2093亿元[48] 公司业务线利润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心内介入业务和所有其他分部的分部净利润分别为58,222千元和26,02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2,129千元和19,169千元[19][20]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公司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递延税项有影响[12] - 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公司在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一般子公司按25%税率缴纳[25][26] - 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子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人民币300万元时,2023年优惠所得税税率为5%,2022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100万元时为2.5%,介于100万元至300万元时为5%[27] - 公司香港子公司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200万港元以下应课税利润按8.25%缴纳香港利得税,超出部分按16.50%缴纳[28] - 符合条件的研发开支额外100%可自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7]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8050.2万元和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68亿股,2022年同期分别为人民币5084.1万元和1.6653亿股[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基于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8050.2万元和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9501亿股,2022年同期分别为人民币5084.1万元和1.66871亿股[31]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68亿股,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3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按每股人民币12元发行200万股股份,200万元计入股本,2200万元计入资本储备[37] - 2023年6月公司在港交所购回2000股自身股份,最高每股24.75港元,最低每股24港元,已付总价4.9万港元(约人民币4.5万元)[39] - 报告期内,H股奖励信托计划受托人购回2000股H股,2023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奖励[65] - 2023年7月,H股奖励信托计划受托人按平均市价24.52港元(约人民币22.58元)购回31400股本公司H股,总代价约77万港元(约人民币70.9万元)[75]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4元,总额40320000元[40] 公司资质与市场覆盖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4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6项上海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拥有35项三类、29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6项欧盟CE认证及18项美国FDA批准[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92项注册专利、213项申请中的专利及5个注册软件著作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2650家境内医院,其中三甲医院920家;拥有覆盖66个国家及地区的226家海外客户[44] 公司组织架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5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45]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两名执行董事、四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6] - 审计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许鸿群先生为审计委员会主席[77]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将境内审计师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任期自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日开始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召开日期届满[46] - 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公司报告期内未经审计中期财务报告[78]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发展产品管线、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自动化[47] 公司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 - 净所得款项总计7.9762亿元,其中建设上海研发中心及生产设施分配3.2838亿元(占比41.17%),扩大分销网络等分配1.1007亿元(占比13.80%)等[62][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净所得款项6.4741亿元,未动用1.5021亿元[62][63]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53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有1632名雇员;报告期总雇员成本约1.3287亿元,2022年同期约1.0074亿元[64] 公司投资相关情况 - 景宁怀格瑞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15.83%,投资成本5亿元,2023年6月30日公平值7.2147亿元[67] - 上海怀格瑛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25.00%,投资成本5亿元,2023年6月30日公平值6.1357亿元[67] - 成都怀格国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百分比12.14%,投资成本2.5亿元,2023年6月30日公平值2.647亿元[67] - 三项投资累计收益3.4974亿元,2022年12月31日累计收益3.0454亿元[67]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69] - 报告期内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69] 公司资本支出与承担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14863万元[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未兑现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4516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6208万元有所下降[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签约未兑现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647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0418万元有所下降[74] 公司或有负债与金融工具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签订任何外汇远期合同,并无任何未平仓对冲合同或金融衍生工具[70]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抵押其任何资产[73]
瑛泰医疗(0150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3 21:31
公司业绩 - 2022年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达到约人民币585.8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6.08%[7] - 2022年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介入医疗器械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505.4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5.89%[7] - 2022年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约为人民币133.83百万元,同比减少约4.7%[8] - 公司2022年收入达到5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8%[21] - 公司2022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为50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9%[21] - 公司销售介入医疗器械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505.48百万元,占总收入的86.28%[38] - 公司代理业务产生的收入约为人民币50.33百万元,占总收入的8.59%[39] - 公司的毛利约为人民币332.49百万元,毛利率为56.75%[41] - 公司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34.04百万元,较上一年减少约32.15%[43] - 年内利润减少至人民币133.83百万元,较上一年减少约4.71%[49] 公司发展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共拥有14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专注于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开发[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3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覆盖2,317家中国内地医院[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60项注册专利、184项申请中的专利和5个注册软件著作[11] - 公司拥有31项国家藥監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3项上海藥監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6项欧盟CE认证和18项美国FDA批准[22] - 公司取得了9项新产品注册证,其中6项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518.27百万元,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人民币180.46百万元[50] - 公司流动比率为3.35,资本负债比率为3.14%[51][5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总权益为人民币1,512.02百万元[53] - 公司报告期内的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90.67百万元,共有1,632名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59] - 公司报告期内的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301.06百万元,主要用于物业、厂房设备、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68] 股东信息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監事及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員持有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中,梁棟科博士实益擁有人10,542,854股,占内资股16.53%、占股份总数6.28%[103] - 2022年12月31日,據董事會所知,概無董事、監事或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員持有本公司或其任何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104] - 寧波懷格泰益股權投資合夥企业实益擁有人持有9,843,750股,占各类别股本15.43%、占股份总数5.86%[105] - 王鍇先生实益擁有人持有5,571,428股,占各类别股本8.73%、占股份总数3.32%[106] - 上海康德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2,857,142股,占各类别股本41.12%、占股份总数25.51%[107] 关联交易及其他 - 公司向中国银行借款人民幣32.68百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14%[142] - 公司向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参与慈善活动并捐赠口罩超过22万支[143]
瑛泰医疗(0150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0 22: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85,883千元,较2021年的464,675千元增长26.08%[2][5] - 2022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32,486千元,较2021年的275,745千元增长20.58%,毛利率由约59.34%减至约56.75%[2][3][5] - 2022年公司年内利润为人民币133,833千元,较2021年的140,445千元减少4.71%[2][3][5][6]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79元,较2021年的0.86元减少8.14%;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78元,较2021年的0.86元减少9.30%[2][3][5] - 2022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人民币1,890千元,2021年为 - 531千元,年内总全面收益为135,723千元,2021年为139,914千元[7]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中使用权资产为633,671千元,2021年为458,153千元;无形资产为69,920千元,2021年为27,877千元[8]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239,665千元,2021年为153,221千元;净流动资产为562,276千元,2021年为705,215千元[8] - 2022年公司净资产为1,554,104千元,2021年为1,437,920千元[10] - 2022年集团总收入585,883千元,2021年为464,675千元[14][16][20] - 2022年集团分部总收入630,316千元,2021年为492,910千元[20] - 2022年综合收入为585,883千元,2021年为464,675千元;2022年综合净利润为133,833千元,2021年为140,445千元[21] - 2022年其他收入为34,042千元,2021年为50,172千元,其中政府补助2022年为11,008千元,2021年为7,976千元[22] - 2022年融资成本为818千元,2021年为633千元;2022年员工成本为190,667千元,2021年为133,925千元[23] - 2022年研发成本为140,941千元,2021年为109,801千元,资本化后2022年为99,634千元,2021年为89,955千元[26] - 2022年存货成本为253,397千元,2021年为188,930千元[26] - 2022年计入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总计为10,635千元,2021年为15,246千元[27] - 2022年除税前利润为144,468千元,2021年为155,691千元[28]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1.31713亿元,2021年为1.4296亿元;2022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67271亿股,2021年为1.66亿股[32] - 2022年每股摊薄盈利计算基于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31713亿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8396亿股,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296亿元和1.66796亿股[34]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7.9531亿元,2021年为8.2773亿元[38]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7386亿元,2021年为10.4707亿元[40] - 2022年末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24元,对应金额4.032亿元;2021年每股0.26元,对应金额4.368亿元[44] - 2022年年内批准及派付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6元,对应金额4.368亿元;2021年每股0.285元,对应金额4.731亿元[44] - 2022年公司业务整体同比增长率约为26.08%[47] - 2022年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5.8588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6.08%或约人民币1.212亿元[48]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585.88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26.08%或121.20百万元,因介入医疗器械和代理业务销量增长[6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约253.40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34.12%或64.47百万元,因销售扩张增长[6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332.49百万元,2021年约为275.75百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的约59.34%降至约56.75%,因低毛利率代理业务收入占比增加[62] - 报告期其他收入约3404万元,较2021年的约5017万元减少32.15%或约1613万元[63] - 报告期融资成本约82万元,2021年约为63万元[64] - 报告期分销成本约5639万元,较2021年的约3002万元增加87.85%或约2637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从6.46%升至9.63%[65] - 报告期研发开支约1.4094亿元,较2021年的约1.0981亿元增加28.35%或3113万元[67]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1064万元,较2021年的约1525万元减少30.24%或约461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从9.81%降至7.36%[68] - 报告期年内利润约1.3383亿元,较2021年的约1.4045亿元减少4.71%[69] - 2022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1827亿元,2021年约为6.4055亿元[69] - 2022年末总流动资产约8.0194亿元,2021年末约为8.5844亿元;总流动负债约2.3967亿元,2021年末约为1.5322亿元;流动比率从5.60降至3.35[69] - 2022年末借款约3268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14%,2021年为0.93%[7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1632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有1189名雇员,2022年总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19067万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13393万元[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重大投资权益成本为人民币125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155454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的8.52%;2021年权益成本为人民币100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123174千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的7.60%[80]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约为人民币3.0106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3.1641亿元[8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记录于财务报表的已授权未签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6208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5.2720亿元;已签约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0418亿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0.7128亿元[8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505,484千元,2021年为436,158千元;2022年销售医疗标准件收入16,851千元,2021年为12,024千元;2022年代理业务收入50,325千元,2021年为13,997千元;2022年模具及其他收入12,952千元,2021年为2,496千元[14] - 2022年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入437,344千元,2021年为361,762千元;2022年来自欧洲客户收入46,922千元,2021年为26,990千元;2022年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8,161千元,2021年为18,882千元;2022年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客户收入73,456千元,2021年为57,041千元[16] - 2022年委托出口销售收入约18,949,800元,2021年约为27,268,000元[16] - 2022年心内介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489,704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96,179千元;2021年心内介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404,223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60,452千元[20] - 2022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间收入7,350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37,083千元;2021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间收入6,955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21,280千元[20] - 2022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收入497,054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133,262千元;2021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收入411,178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81,732千元[20] - 2022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净利润84,920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54,257千元;2021年心内介入业务分部净利润128,698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12,176千元[20] - 2022年销售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为人民币5.0548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5.89%或约人民币6932万元[48] - 报告期内介入医疗器械收入约505.48百万元,占总收入86.28%(2021年:93.86%);医疗标准件收入约16.85百万元,占2.88%(2021年:2.59%);代理业务收入约50.33百万元,占8.59%(2021年:3.01%)[6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4元(相当于每股0.27港元)[3]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24元,2021年为每股0.26元[72] - 2022年已派2021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26元,总额人民币4368万元[46] - 公司拟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4元[45] 税收政策相关 - 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实体可享15%优惠税率,符合小微企业的实体可享2.5%或5%优惠税率[29][30] - 制造企业及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合资格研发开支的额外100%可自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0] - 公司香港子公司200万港元以下应课税利润按8.25%缴纳利得税,超出部分按16.50%缴纳[31]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报告期内集团取得6项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上海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1项美国FDA批准[49] - 2022年末公司拥有260项注册专利、184项申请中的专利及5个注册软件著作[50] - 2022年底公司中国分销商覆盖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2317家境内医院,其中三甲医院908家,海外客户覆盖58个国家及地区共207家[51] - 2022年末集团拥有14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2] - 2022年公司与康德莱订立销售框架协议,截止2024年12月31日为期三年,年度交易金额不超人民币1000万元,康德莱持有公司约25.82%股权[53] 公司治理与会议相关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及委任第三届董事会成员,职工代表会选出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股东周年大会委任第三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55] - H股奖励信托计划获公司股东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向参与者授予H股股份[56] - 更改公司名称获股东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公司计划办理登记、备案及申请更改H股股份简称[57]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18日举行[92]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2023年4月18日至5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需于4月17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92] - 为确定有权收取建议末期股息的股东身份,2023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需于5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92] 公司投资与收购相关 - 公司参与设立成都基金,认缴出资额为5000万元,须于2026年6月30日前支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实缴出资2500万元[37] - 2022年8月18日公司有条件参与设立成都怀格基金,认缴出资50百万元[58] - 2023年1月,公司以人民币3200万元现金代价收购上海沪德汽车张紧轮有限公司全部股权[86] 资金使用与分配相关 - 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筹得净所得款项约人民币79762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人民币57159万元[75] - 建设上海嘉定研发中心及其他生产设施经修订分配款项为人民币27199万元,占比34.10%,已全部动用[76] - 购买额外生产设备等经修订分配款项为人民币11007万元,占比
康德莱医械(015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9-29 16:51
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总额及动用情况 - 全球发售净所得款项总额为人民币7.976亿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净所得款项人民币2.4445亿元[3] - 未动用净所得款项余额为人民币3.7948亿元[3] 未动用款项具体分配 - 研发中心及生产设施建设未动用款项人民币2.7199亿元[3] - 生产设备购置及自动化未动用款项人民币1.1007亿元[3] - 分销网络扩展未动用款项人民币0.5639亿元[3] - 珠海德瑞新工厂项目未动用款项人民币0.2087亿元[3] - 山东瑛泰产业园建设未动用款项人民币1.4948亿元[3] 已动用款项情况 - 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已全额动用人民币0.7984亿元[3] 未动用款项预计使用时间 - 所有未动用款项预计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完成使用[3]
瑛泰医疗(0150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8 16: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225.22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4.70%[5]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225.22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4.7%或人民币44.61百万元[8] - 收入为人民币225.22百万元,同比增长24.70%或人民币44.61百万元[20] - 总收入同比增长24.7%,从2021年上半年的1.80613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25217亿元[7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2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68]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24.7%至人民币2.252亿元[83]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0.13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28%[5]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0.13百万元,同比下降2.28%[2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5.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68]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24.7%至人民币2.252亿元,综合净利润同比下降2.3%至人民币5012万元[83]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0.841百万元,归属于非控股权益部分为亏损人民币0.716百万元[74]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1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33%[5] - 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30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5][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31元人民币[68]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净利润人民币5084万元计算,加权平均股数增加至1.665亿股[9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124.02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98%[5][6] - 毛利率由64.19%下降至55.07%[6] - 毛利为人民币124.02百万元,毛利率由64.19%降至55.07%[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68]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01.19百万元,同比增长56.46%或人民币36.51百万元[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4%[68] - 研发总开支为人民币53.39百万元,其中费用化人民币37.93百万元,资本化人民币15.46百万元[27]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5.9%至人民币5.339亿元,其中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大幅增长1481%至人民币1.546亿元[85] - 报告期雇员成本达1.00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7075亿元增长42.4%[36] - 折旧及摊销总额同比增长30.8%至人民币1.737亿元,其中物业厂房设备折旧增长30.3%至人民币1410万元[85]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人民币32万元,同比增长2.2%[85] - 政府补助同比下降15.3%至人民币268万元[84] - 所得税支出同比下降21.8%至人民币670万元,其中即期企业所得税下降18.2%至人民币575万元[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入增长主要由代理业务销量增加约人民币21.81百万元和介入医疗器械销量增加约人民币20.73百万元驱动[5] - 心血管器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6%,从2021年上半年的1.71232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84171亿元[79] - 心内介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3%至人民币1.856亿元,所有其他业务收入增长17.5%至人民币3960万元[82] - 心内介入业务分部净利润同比下降35.5%至人民币3212万元,所有其他业务分部净利润大幅增长734%至人民币1916万元[82] - 公司拥有12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专注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12] - 公司持有上海翰凌医疗56.36%股权,该公司为重要子公司[14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4.9%,从2021年上半年的1.45333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81503亿元[80] - 公司海外业务覆盖54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99家海外客户[11] - 海外子公司财务报表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收益为人民币0.832百万元,上年同期为损失人民币0.211百万元[70] - 汇兑收益人民币21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汇兑亏损人民币20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利润减少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员工成本增加[6] - 代理业务销售额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6]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6] - 公司取得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2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报告期内新增)[9] - 公司医院覆盖数量较2021年底增加200家,三甲医院增加33家[11] - 公司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3个省、4个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超过2300家医院(含850家三甲医院)[11] - 公司拥有30项中国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21项上海市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9] - 公司持有223项注册专利、172项申请中专利及5个注册软件著作权[10] - 公司净所得款项总额为7.9762亿元人民币,其中已动用4.8154亿元(60.4%),未动用3.1608亿元(39.6%)[35] - 研发中心建设已动用2.3225亿元(85.4%),未动用0.3974亿元(14.6%),预计2023年3月全部用完[35] - 生产设备购置及自动化已动用0.4366亿元(39.7%),未动用0.6641亿元(60.3%),预计2023年12月全部用完[35] - 珠海德瑞新工厂项目已动用1.0311亿元(93.7%),未动用0.0689亿元(6.3%),已于2022年9月完成[35] - 山东瑛泰产业园建设仅动用0.0968亿元(6.2%),未动用1.4665亿元(93.8%),预计2023年12月完成[35] - 潜在收购事项未动用资金0.5639亿元(100%),预计2023年12月完成[35] - 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于成都怀格基金[63] - 2022年8月18日公司承诺向成都怀格基金投资人民币50百万元,专注于医疗及生物技术行业早期投资[141]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为人民币597.78百万元[30] - 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量为人民币74.94百万元[30] - 总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42.48百万元,总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73.16百万元,流动比率为4.87[31] - 无银行借款或其他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32] - 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人民币1,428.95百万元[33]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69.32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705.215百万元下降5.1%[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07.777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640.55百万元下降20.7%[71] - 存货为人民币127.44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92.494百万元增长37.8%[7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65.797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82.773百万元下降20.5%[7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86.47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04.707百万元下降17.4%[71] - 合同负债为人民币72.486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35.723百万元增长102.9%[71]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增长124.4%,从2021年上半年的3532.1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7927.8万元[75] - 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同比增长212.3%,从2021年上半年的2400.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7493.8万元[75]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付款同比下降35.4%,从2021年上半年的1.41354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9138.8万元[7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3.550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4.9189亿元减少9.2%[75] - 于2022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777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19724亿元下降29.4%[75] - 派付予本公司权益股东的股息为4368.0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4731.0万元减少7.7%[75] - 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1.90642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778.1万元增加94.9%[75] - 金融资产投资公允价值从2021年底1.2317亿元增至2022年6月1.3385亿元,增长8.7%[38] - 报告期资本支出达1.0399亿元人民币[41] - 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32.3%至人民币1079万元[84]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35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9%(2021年同期:1.0773亿元人民币)[95]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4.7万元人民币,产生出售亏损12.49万元人民币[95] - 无形资产增加主要来自资本化开发成本1546.1万元人民币,涉及非心内介入、心脏瓣膜植入及神经介入分部[96] - 收购山东省土地使用权成本为1260万元人民币[97] - 存货总额为人民币127,440千元,较2021年末92,494千元增长37.8%[11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57,119千元,较2021年末78,673千元下降27.4%[118]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3个月内为人民币36,920千元,占比64.7%[119] - 建设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8,678千元,较2021年末4,100千元增长111.7%[118]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非流動金融資產總額為140,852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130,174千元增長8.2%[120] - 投資基金的非上市單位公平值為133,852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123,174千元增長8.7%[120][132]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07,777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640,550千元下降20.7%[121] - 銀行存款為507,741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640,539千元下降20.7%[121] - 新增定期存款90,000千元人民幣,其中80,000千元為即期部分[122] - 貿易應付款項總額為45,783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26,815千元大幅增長70.8%[123] - 3個月內貿易應付款項為35,751千元人民幣,佔總額78.1%,較2021年末的23,088千元增長54.9%[124] - 公司發行2,000千股內資股,總股本增至168,000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增長1.2%[127] - 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6元人民幣,總額43,680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47,310千元下降7.7%[128] - 第三級公平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總額為140,852千元人民幣,較2021年末的130,174千元增長8.2%[132] - 未上市基金投资从2022年初的人民币123.174百万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3.852百万元,增长8.7%[136] - 非上市股本投资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维持在人民币7百万元[136] - 金融工具总投资从2022年初的人民币130.174百万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0.852百万元,增长8.2%[136] - 2021年理财产品和结构性银行存款投资总额达人民币587百万元,其中结构性银行存款占人民币461百万元[138] - 2021年未上市基金投资增加人民币50百万元,从年初的人民币49.06百万元增至年末的人民币123.174百万元[138] - 2022年6月30日已订约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06.667百万元,较2021年末的人民币71.275百万元增长49.6%[140] - 2022年6月30日已授权但尚未订约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26.721百万元,较2021年末的人民币527.2百万元下降19.1%[140] - 2021年金融工具投资净收益为人民币27.831百万元,其中已变现及未变现净收益占人民币14.827百万元[138] 股权结构和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签订三年期框架协议,年度交易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百万元[13] - 公司控股股东康德莱持股比例为25.82%[13] - 梁栋科博士直接持有内资股10,542,854股,占总股本6.28%[51] - 梁栋科博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3,400,000股,占总股本2.02%[51] - 宋媛博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内资股13,942,854股,占总股本8.30%[51] - 林森先生持有内资股7,142,858股,占总股本4.25%[51] - 王瑞琴先生持有内资股7,142,858股,占总股本4.25%[51] - 宁波怀格泰益持有内资股9,843,750股,占总股本5.86%[55] - 宁波怀格共信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9,843,750股,占总股本5.86%[55] - 宁波怀格健康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内资股9,843,750股,占总股本5.86%[55] - 公司总股本结构为内资股63,786,608股和H股104,213,392股,合计168,000,000股[52] - 上海康德萊企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H股42,857,142股,佔H股總股本41.12%,佔總股份25.51%[56] - 寧波懷格泰益持有H股15,356,250股,佔H股總股本14.74%,佔總股份9.14%[57] - OrbiMed Capital LLC持有H股11,468,000股,佔H股總股本11.00%,佔總股份6.83%[58] - Worldwide Healthcare Trust PLC持有H股7,412,800股,佔H股總股本7.11%,佔總股份4.41%[58] - 柯偉先生持有H股6,070,000股,佔H股總股本5.82%,佔總股份3.61%[58] -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實體合計持有H股6,291,000股,佔H股總股本6.04%,佔總股份3.74%[58] - 王鍇先生直接及間接控制內資股合計15,415,178股,佔內資股總股本約24.16%,佔總股份約9.18%[56][58] - 寧波同創速維投資合夥企業持有內資股6,000,000股,佔內資股總股本9.41%,佔總股份3.57%[56] - 陳賽英女士通過配偶權益持有內資股7,142,858股,佔內資股總股本11.20%,佔總股份4.25%[56] - 張憲淼家族通過一致行動控制共業56.43%權益,並全資擁有康德萊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控制康德萊41.12%的H股權益[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68亿股,其中内资股6378.66万股,H股1.04亿股[60] - OrbiMed Capital LLC被视为持有公司H股权益,合计约1116.88万股[60] - 公司子公司上海璞慧的主要股东陈才正持股21.0%,宁波优拓持股20.0%[61] - 非控股权益注资人民币2.5百万元[74] - 发行内资股募集资金人民币24百万元,其中股本增加人民币2百万元,资本储备增加人民币22百万元[74] - 公司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46] 员工持股和激励计划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1年底1,189人增至2022年6月1,605人,增幅35%[36] - 翰凌雇员股份购买计划总金额为815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翰凌14.02%股权[98] - 璞慧雇员股份购买计划总金额为75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璞慧20%股权[101] - 翰凌计划授予董事工具233.5万股,授予雇员工具581.5万股,总授予815万股[100] - 璞慧计划授予雇员工具750万股,分6个归属期至2026年12月31日[103] - 翰凌雇员股份购买计划于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0.011元人民币,股权价格为1.011元人民币[105] - 璞慧雇员股份购买计划于授予日公平值为每股0.0333元人民币,股权价格为1.0333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