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01618)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短期经营压力较大,下半年有望好转

国信证券· 2024-09-25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2.5% [5] - 公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5] - 新签合同金额小幅下滑,但海外新签合同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85.1% [6] - 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总体维持稳定 [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收付现比延续下滑趋势 [9][10][11]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88/96/101亿元,每股收益为0.43/0.46/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7/6.2/5.9X [11] 分析报告结构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建筑装饰、专业工程等 [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2.5% [5] - 公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5] - 新签合同金额小幅下滑,但海外新签合同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85.1% [6][7] - 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总体维持稳定 [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收付现比延续下滑趋势 [9][10][11]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88/96/101亿元,每股收益为0.43/0.46/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7/6.2/5.9X [11]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1]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H股公告

2024-09-23 18: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公 告 須予披露的交易 引入第三方投資者對部分附屬公司進行增資 於2024年9月20日 及2024年9月23日,本公司 與工銀投資及農銀投資兩 家投資者及各標的公司 及其其他股東 分 別 訂 立 投 資 協 議。據 此,投 資 者 分 別 同 意 按 照 各 投 資 協 議 的 條 款 及 條 件,以 現 金 方 式 向 標 的 公 司 進 行 增 資,工 銀 投 資 及 農 銀 投 資 增 資 金 額 合 計 分 別 為 人 民 幣271,333 萬 元 及 人民幣270,000萬 元。建 議 增 資 完 成 後,標 的 公 司 繼 續 作 為 本 公 司 的 附 屬 公 司,本 公 司 仍 然 擁 有 對 標 的 公 司 的 實 際 控 制 權。 於2024年9月20日 及2024年9月23日,本 公 司 與 工 銀 投 資 及 農 ...
中国中冶(0161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0
报告审议与基本信息 - 报告经公司2024年8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六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应出席董事6名,实际出席5名,闫爱中董事委托陈建光董事长代为出席并表决[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报告[1]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风险事项[2] - 除特别注明外,本报告所有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2]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10]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298,841,527千元,上年同期334,458,860千元,同比减少10.65%[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49,738千元,上年同期7,217,536千元,同比减少42.50%[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218,416千元,上年同期6,981,126千元,同比减少53.90%[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0,423,795千元,上年度末145,480,182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40%[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5,551,432千元,上年度末661,602,236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20%[2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88.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56.17亿元,降幅10.65%[2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0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9.78亿元,降幅45.84%[28]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0.68亿元,降幅42.50%[2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55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39.49亿元,增幅14.20%[28]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17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64亿元,增幅1.23%[28]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0.94亿元,降幅6.11%[2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0.26元下降57.69%[27][28][35] - 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5%,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38个百分点[27]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949,264千元,第二季度为148,892,263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8,657千元,第二季度为1,471,081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68,559千元,第二季度为549,857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747,367千元,第二季度为2,341,207千元[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0亿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435.4亿元,同比增长92.1% [85] - 营业收入本期数2988.42亿元,上年同期数3344.59亿元,变动比例-10.65%,因房地产及基建市场调整致业务收入下降 [88] - 营业成本本期数2718.00亿元,上年同期数3034.70亿元,变动比例-10.44%,随营业收入减少业务成本下降 [88] - 管理费用本期数57.08亿元,上年同期数54.26亿元,变动比例5.21%,因人员费用等管理费用增加 [88] - 财务费用本期数6.37亿元,上年同期数2.49亿元,变动比例156.36%,因汇兑收益下降导致费用增加 [8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86,378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0.43%[106]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5,708,421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5,425,525千元,同比上升5.21%[10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37,30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48,599千元,同比上升156.36%[10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066,18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089,092千元,同比下降11.25%[109]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8,066,189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1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406,16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14,516,419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00,932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2,517,71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704,76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1,102,865千元[11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755,551,432千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4.20%[11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7,495,026千元,较年初增长36.50%[116][118] - 2024年6月30日存货净值为79,996,382千元,较年初下降0.10%[116][119]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值为166,238,366千元,较年初增长36.45%[12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3,384,645千元,较年初增长2.34%[120]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账面价值为58,432,552千元,较年初增长107.06%;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5,454,476千元,较年初增长3.76%[120] - 报告期内偿还短期贷款115,092,329千元,长期贷款5,720,226千元;报告期末固定利率短期借款余额为47,708,991千元,固定利率长期借款为20,035,174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为289,510,977千元,较年初增长20.43%[121]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为62,297,667千元,较年初下降3.89%[122] - 境外资产35,244,717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66%[123] - 报告期末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636.77亿元,较期初增长27.26%;债权融资余额1,082.77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554.00亿元[127]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较年初增长33.36%,长期股权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3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较年初增长28.54%,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99%[127] 业务资质与荣誉 - 截至目前,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 - 上半年,中冶南方、中国恩菲和中冶建研院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再添一员[12] - 9户“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专项考核中再创新佳绩[12] - 累计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超5.3万件[12] - 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12] - 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2] - 位居ENR2023年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第5位[15] - 公司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7] - 公司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5.3万件,2009年以来获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7] - 公司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53项获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17] - 公司拥有6.4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等[17] - 公司A股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等,H股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18] - 公司旗下“中冶重机”品牌产品已覆盖国内外68家有色冶金企业,报告期内荣获首届中国有色金属(装备与材料)供应商40强[66] - 获行业最高AAA评级的子公司增至7家 [88] 业务结构与市场环境 - 公司形成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结构[40] - 冶金行业全国钢铁生产总体稳定,但面临供需矛盾、行业亏损、产能释放快和社会预期弱等挑战,正处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4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市场下行压力大,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好转,“三大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加快落实,专项债等资金将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42] - 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一带一路”推动下对外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42] - 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的营收总额将达到5777亿元[61] - 预计2029年全球冶金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1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62] - 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将达1.4亿吨左右,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以上[62] - 到2035年,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的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62] - 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行业营收有望突破3万亿元[63] - 非钢工程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公司在热点地区市场占比偏低[140] - 2024年房地产政策全面宽松,但市场未明显回暖,房价仍下跌[142] - 预计2024年全球发达市场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但高息环境短期难改,中国经济恢复处关键阶段[144] -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受宏观经济等影响会波动,影响公司成本及利润[145] - 公司国际化经营受当地环境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可能出现工程问题影响海外收入利润[1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程承包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3.6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20.88亿元,降幅10.37%[30] - 资源开发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77亿元,降幅7.76%[30] - 报告期内,冶金建设业务营业收入567.06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20.44%[43] - 报告期内,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营业收入2167.58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78.15%[44]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冶金建设类工程合同额1019.4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类合同额4135.2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6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工业制造业及其他工程合同额1084.9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7.4%[45] - 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总承包协议合同金额22.0亿元[45] - 宿州市埇桥区城东片区开发项目一包合同金额59.7亿元[45] - 大石河钼矿整体管理项目合同金额126.1亿元[46] - 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施工合同金额23.9亿元[47] - 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合同金额21.1亿元[45] - 2024年上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铜、锌、铅均价分别为17,741美元/吨、9,201美元/吨、2,674美元/吨、2,149美元/吨,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下跌26.7%、上涨5.7%、下跌5.7%、上涨0.9%[48] - 报告期内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54] -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增至140.2万吨、钴资源量增至15.8万吨,2024年上半年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15,837吨、含钴1,442吨,平均达产率97.2%,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16,531吨、含钴1,506吨,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参加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19 17:5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9月27日14:30 - 16:30参加业绩说明会[2][5][6][8] - 2024年9月26日16:00前可通过邮箱ir@mccchina.com会前提问[2][8] - 会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直播和互动[2][3][4][5][6] - 参加人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7] - 联系人魏皓,电话010 - 59868666,邮箱ir@mccchina.com[9] 报告情况 - 2024年8月30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 会后查看 - 业绩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9]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1-8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2024-09-13 16:08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1 - 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6.5%[1] - 公司2024年1 - 8月新签海外合同额58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85.1%[1] 近期合同 - 8月中国十九冶签镇赉项目,合同金额20.3亿元[1] - 8月中国二十冶签始兴县项目,合同金额19.6亿元[1] - 8月中国五冶签G212公路合同,合同金额10.3亿元[1]
中国中冶:业绩短期承压,海外新签合同高增长

中国银河· 2024-09-05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短期承压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88.42亿元,同比下降10.65%;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2.5% [1] - 主要是报告期房地产及基建市场调整,工程承包及综合地产等板块业务收入下降所致 [1] -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84.06亿元,同比多流出138.9亿元,主要系业主资金支付周期加长,项目回款速度放缓导致 [1] 减值损失有所增加 - 2024H1公司毛利率为9.05%,同比下降0.22pct;净利率为1.57%,同比下降1.02pct [1] - 期间费用率为5.29%,同比提高0.46pct [1]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48.66亿元,同比增加17.84亿元 [1] 海外新签合同高增长 - 2024H1,公司新签合同6,77.9亿元,同降6.2% [1] - 其中,海外新签合同435.4亿元,同增92.1% [1] - 公司冶金工程、工业制造及其他工程、工程咨询与技术服务等业务规模增长显著,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达31.78% [1] - 1-7月,公司新签合同7,504.4亿元,同降6.4%,其中,新签海外合同443.9亿元,同增83.0% [1]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13、80.29、93.83亿元,分别同比-16.81%/+11.32%/+16.86% [2][3] - 对应P/E分别为8.13/7.30/6.25x [2][3]
中国中冶:减值释放风险,海外市场高景气

华泰证券· 2024-08-31 18:08
报告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 目标价为港币1.85元/人民币3.37元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分别为2988/41.5/32.2亿元,同比-10.65%/-42.5%/-53.9%,Q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1489/14.7/5.5亿元,同比-21.6%/-61.7%/-85.1% [1] - 考虑到公司夯实资产质量释放减值风险,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3/64亿元 [1] - 相比A/H股可比公司,公司钴、镍、铜等矿产资源丰富,市场价值较高,给予A股/H股2024年10/5xPE估值 [1] 分业务表现 - 2024H1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0.22pct至9.05%,主要系资源开发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均减少所致,2024Q2毛利率9.92%,同比+0.79pct,环比+1.73pct [2] - 2024H1公司瑞木镍钴矿、杜达铅锌矿和山达克铜矿3个海外在产重点矿山合计利润4.26亿元,同比减少5.84亿元 [2] - 2024H1工程承包中,冶金/房建/基建/其他分别实现收入567/1638/530/39亿元,同比-5.5%/-8.3%/-19.9%/-18.0% [2] 新签合同情况 - 2024H1公司新签合同额6778亿元,同比-6.1%,其中海外新签435亿元,同比+92.5% [4] - 2024H7M公司新签合同额7504亿元,同比-9.75%,其中海外新签444亿元,同比+83%,维持高增长 [4]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H1期间费用率为5.29%,同比+0.46pct,其中财务费用同比+156%,主要系汇兑收益同比-5.27亿 [3] - 2024H1减值支出同比+18亿至49亿,占营收比例同比+0.71pct至1.63% [3] - 2024H1归母净利率同比-0.77pct至1.39%,扣非净利率同比-1.01pct至1.08% [3] - 2024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4亿元,同比多流出139亿元 [3]
中国中冶(0161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88.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56.17亿元,降幅10.65%[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7.0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9.78亿元,降幅45.84%[2]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5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0.68亿元,降幅42.50%[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2023年上半年为0.26元[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755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39.49亿元,增幅14.20%[2]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7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64亿元,增幅1.23%[2]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达6777.9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0.94亿元,降幅6.11%[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88.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56.17亿元,降幅10.65%[51]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0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9.78亿元,降幅45.84%[52]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0.68亿元,降幅42.50%[5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55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39.49亿元,增幅14.20%[52]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17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64亿元,增幅1.23%[52]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0.94亿元,降幅6.11%[52] - 营业收入298,841,527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5%;营业成本271,800,189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4%[72] - 财务费用637,30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36%;研发费用8,066,189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25%[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06,160)千元,上年同期为(14,516,419)千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04,769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4%[7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86378千元,同比下降0.43%[87]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5708421千元,同比上升5.21%[8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637300千元,同比上升156.36%[89]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8066189千元,同比下降11.25%[9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406160千元,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收到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96.96%[9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0932千元,处置资产及收回投资等取得现金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比重48.84%[94]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704769千元,取得借款等收到现金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重97.50%[9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支付各项税费占比分别为86.26%、6.53%、2.69%[9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755,551,432千元,较年初增长14.20%,负债合计585,496,516千元,较年初增长18.61%[9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47,596,477千元,较年初增长7.10%,受限货币资金占比25.50%[9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77,495,026千元,较年初增长36.50%[9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净值79,996,382千元,较年初下降0.10%[9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资产净值166,238,366千元,较年初增长36.45%[10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3,384,645千元,较年初增长2.34%[10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账面价值58,432,552千元,较年初增长107.06%,长期借款账面价值35,454,476千元,较年初增长3.76%[10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账面价值289,510,977千元,较年初增长20.43%[10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账面价值62,297,667千元,较年初下降3.89%[104] - 报告期末,公司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636.77亿元,较期初增长27.26%;债权融资余额1,082.77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554.00亿元;一年内到期融资余额681.19亿元,长期融资余额955.58亿元[1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2,602千元,较年初增长33.36%;长期股权投资净额36,121,571千元,较年初下降0.3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1,447,502千元,较年初增长28.54%;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3,953,195千元,较年初下降0.99%[1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755,551,43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61,602,236千元增长14.20%[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585,496,51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3,611,071千元增长18.61%[1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573,168,05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4,133,951千元增长18.40%[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82,383,38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7,468,285千元增长2.77%[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38,575,32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8,818,443千元增长19.99%[1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46,921,19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792,628千元增长4.75%[1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83,191,25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684,805千元增长6.7%[129][1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6,692,85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385,473千元增长1.1%[1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66,498,40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299,332千元增长18.1%[1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63,921,09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785,976千元增长14.6%[1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577,31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3,356千元增长402.1%[1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912,84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3,899千元下降8.2%[1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515,84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4,199千元下降1.6%[1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5,31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3千元增长509%[1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22,244,81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729,089千元增长128.6%[13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债券为2,000,0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0[1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298,841,52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34,458,860千元下降10.64%[134] - 同期,公司合并净利润为4,700,63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8,678,974千元下降45.84%[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4,440,43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8,936,572千元下降50.31%[1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879,24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391,731千元下降47.52%[1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较2023年同期的0.26元/股下降57.69%[13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1元/股,较2023年同期的0.26元/股下降57.69%[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0,32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25,918千元下降76.44%[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23,99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28,481千元增长45.63%[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686,87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35,300千元增长57.79%[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623,99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35,296千元增长43.35%[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总额为624,842千元,2023年同期为426,714千元[13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7,513,031千元,流出小计225,919,191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06,160)千元;2023年同期流入小计238,286,070千元,流出小计252,802,489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16,419)千元[14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07,049千元,流出小计2,707,981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0,932)千元;2023年同期流入小计1,383,066千元,流出小计3,900,781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7,715)千元[143][144]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9,451,484千元,流出小计127,746,715千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04,769千元;2023年同期流入小计124,083,540千元,流出小计92,980,675千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02,865千元[14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09,363千元,期初余额33,850,108千元,期末余额35,459,471千元;2023年同期净增加额为14,205,309千元,期初余额33,468,217千元,期末余额47,673,526千元[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86,452千元,流出小计668,970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518)千元;2023年同期流入小计1,389,384千元,流出小计1,409,397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013)千元[151][1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6,565,790千元,流出小计26,446,622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80,832)千元;2023年同期流入小计12,143,957千元,流出小计16,744,032千元,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00,075)千元[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991481千元,2023年同期为18000000千元[156] -
中国中冶(60161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9 19:44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6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50%[19] - 新签合同额达6,777.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1%[21] 主营业务表现 - 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为2,773.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7%[23] - 资源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32.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6%[23] - 综合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50.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39%[23] 行业形势分析 - 钢铁行业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31] - 房建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受益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31] - 对外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3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势,市场下行压力较大[31] 主要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6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5%,较上年同期下降3.38个百分点[20] 重点项目进展 - 瑞木镍红土矿项目已实现年产氢氧化镍钴含镍32,601吨、含钴3,300吨的设计产能[188] -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7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89] -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受到阿富汗政府所负责的文物发掘和土地移交等事项的拖延影响[19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H股募集资金净额共计155.85亿港元,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133.10亿港元[187] - 公司A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617,349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86] - 部分募投项目因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未达预期,公司已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变更[192][194] 环境保护情况 - 公司下属36家污水处理企业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134][135] - 公司8家企业被列为废气重点监控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相关标准[142] - 公司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154][155] 关联交易情况 - 公司2024年度预计与中国五矿及其他关联方的关联交易金额合计约107.32亿元[169][170] - 公司2024年度预计与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额度包括综合授信300亿元、存款120亿元[17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情况[164][165]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A股募集资金2024年上半年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29 19:42
募集资金情况 - 2009年9月公司A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9.7亿元,净额183.59亿元[2] - 2016年12月公司A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2.29亿元,净额61.73亿元,截至2022年末已全部使用完毕[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A股募集资金存放银行累计产生利息2.72亿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176.56亿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A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金额9.6亿元[4][9]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49.31亿元,占比26.86%[16] 资金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募集资金9348万元用于大型多向模锻件项目剩余资金永久补流[4][8][9][11] - 2023年3月批准使用不超10.53亿元A股IPO闲置资金暂时补流,2024年3月27日全部归还[8] - 2024年3月批准使用不超10.53亿元A股IPO闲置资金暂时补流,截至6月21日9348万元已归还[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闲置A股募集资金9.6亿元暂时补流[9] - 累计变更募集资金金额为9.45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9] - 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动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本金及利息0.93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9] - 2023年3月批准使用不超10.532亿元A股IPO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3月27日全部归还[20] - 2024年3月批准使用不超10.5339亿元A股IPO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6月21日9348万元已归还,报告期末累计使用9.5991亿元[20]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ERW焊管项目1.41亿元结余资金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 -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1.4亿元节余资金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 项目投入及收益情况 - 工程承包及研发所需设备购置项目累计投入199,304.73万元,投入进度100.00%[17] - 陕西富平新建锻钢轧辊制造及提高热加工生产能力项目累计投入64,308.53万元,投入进度100.00%[17] - 唐山曹妃甸50万吨冷弯型钢及钢结构项目当期收益15.80万元,累计利润2,492.04万元,累计投入44,044.10万元,投入进度100.00%[17]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ERW焊管项目累计利润 - 6,299.55万元,累计投入20,667.54万元,投入进度100.00%[17] - 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动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当期收益0.22万元,累计利润771.64万元,累计投入39,001.18万元,投入进度100.00%[17] - 浦东高行地块开发项目累计利润68,926.53万元,累计投入58,800.00万元,投入进度100.00%[18] -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鸳鸯旧城改造二期地块开发项目当期收益265.00元,累计收益66,709.62万元,累计投入50,693.73万元,投入进度100.00%[18] 项目变更情况 - 2011年将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7.5亿元募集资金变更为补充公司流动资金[21] - 2013年将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1.95亿元募集资金及利息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1] - 2013年将工程承包及研发所需设备的购置项目31.3亿元剩余募集资金及利息变更为永久补充各相关子公司流动资金[22] - 2011年将辽宁鞍山精品钢结构制造基地(风电塔筒制造生产线)10万吨/年项目整体变更为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动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2] - 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动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终止,0.93亿元剩余募集资金及利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0][23] -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累计变更10.8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