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12: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收入23.63亿港币,2018年同期为16.78亿港币;期内溢利6.45亿港币,2018年同期为5.42亿港币;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6.39亿港币,2018年同期为5.07亿港币[5]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8.35港仙,2018年为6.73港仙;每股摊薄盈利8.33港仙,2018年为6.71港仙;每股股息4.2港仙,2018年为3.3港仙;每股普通股权益1.48港元,2018年为1.41港元;派息比率均为50%[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有76.50亿股股份,2018年6月30日为76.44亿股股份[5] - 股东应占溢利总额约6.4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6%[12]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42港元,2018年为每股0.033港元[12] - 集团录得收益约2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41%[1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增加12%至约986.5亿港元,总负债上升14%至872.7亿港元,股份股东应占拥益增加5%至约113.3亿港元[2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增加42%至119.0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15倍,资产负债比率为1.53倍[2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及其他收入为23.66641亿港元[7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1.6926亿港元[7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31905亿港元[7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6.44731亿港元[72] - 2019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38856亿港元,2018年为5.06841亿港元[74]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8.35港仙,2018年为6.73港仙[74] - 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综合收益总额为644,804千港元[81]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498896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4954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4954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支付股东股息152995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发行债务证券所得款项为24245837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偿还债务证券18342525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款净额为310730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094979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81129千港元[85]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4582508千港元[8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3.6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6.79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6.4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2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折旧费用3012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1836万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3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28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8717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9530万港元[116][119] - 做市及投资业务2019年上半年收益781,706,2018年同期亏损42,839[124] - 员工成本2019年上半年为367,55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86,315千港元[125] - 融资成本2019年上半年为437,35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28,345千港元[126] - 专业及咨询费2019年上半年为40,22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2,544千港元[128] - 给予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净额2019年上半年为499,98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88,169千港元[128] - 所得税开支2019年上半年为87,17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与2018年相同[129][131] - 2019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约321,290,000港元或每股0.042港元,2018年同期为252,241,000港元或每股0.033港元[132][133] - 2019年6月20日派付2018年度末期股息约152,995,000港元[1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6.38856亿港元,2018年为5.06841亿港元[135][13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减按股份奖励计划持有的股份为76.51007亿股,2018年为75.25941亿股[135][13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每股摊薄盈利为8.33港仙,2018年为6.71港仙[13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企业融资、经纪、资产管理、部分金融产品手续费总计约7.9亿港币,同比上升18%[4] - 费率、佣金类收入占比34%,贷款及融资利息收入占比24%,投资性收入占比21%,企业融资交易性收入(按公平值计价)占总收入17%,债券票息占总收入16%[6] - 公司整体客户托管资产总量较去年底升约40%至2350亿港元[9] - 债券发行完成106项,按年升39%;股票承销项目共15个,按年升50%[10][19] - 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收入按年上升205%至约10.5亿港元,企业融资业务收入升35%至约4.5亿港元[13] - 经纪业务收入约2.90亿港元,同比增长7%[15] - 专业投资者客户人均账户结余较去年底上升61%至约5201万港元,财富管理业务新增客户托管资金量升至174亿港元[16] - 债务资本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6%至约3.2亿港元,协助企业筹资近2448亿港元,同比上升48%[18] - 股票资本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5%至约9000万港元[19]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总体贷款及融资业务收入下降22%至约5.6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7.2亿港元[20] - 集团贷款融资利息收入同比调整40%至3.6亿港元[20] - 集团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同比上升73%至约2.0亿港元[21] - 集团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总体收入同比增加205%至约10.5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3.4亿港元[21] - 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约31%至2.7亿港元,但较去年下半年收入环比回升5%[22] - 做市收益大幅跃升至约5.0亿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约4700万港元[23] - 投资性收入录得2.8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450万港元[24] - 2019年上半年经纪分部营收2.9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1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企业融资分部营收4.5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35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资产管理分部营收0.10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0.11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贷款及融资分部营收5.5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7.17亿港元[116][119] - 2019年上半年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分部营收10.50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44亿港元[116][119] 市场环境数据 - 2019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收于28543点,较年初升约10%,港股日均成交额约979亿港元,同比降23%[7] - 2019年前六个月香港上市新股数量为8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2%,新股集资金额同比上升35%至695亿港元[7] - 2019年上半年亚洲G3货币(美元、欧元及日元)债券发行(除日本地区外)总金额达1868亿美元,按年上升31%[7] 风险管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最高层,风险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33] - 公司加强前置式及更主动的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和各类风险防控监督[32] - 公司制定以限额为主的风险指标体系,设置不同风险限额覆盖各类专项风险和业务[33] - 公司基于对借款人或对手方的风险评估管理信用风险,进行独立风险监察及限额管理[34] - 公司制定借款业务监控措施,包括贷前额度审批、贷后实时监控等[35] - 公司根据与交易对手协议中的信用条款监控风险,对交易对手进行内部评级并设置限额[35] - 风险委员会负责审议及批准整体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等,风险管理部负责每日识别、计量、监察及控制整体市场风险[36] - 管理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操作风险策略,各业务线及控制部门负责识别、评估等操作风险[37] - 资产负债委员会负责监督流动资金风险,风险管理部等负责每日监察及控制流动资金情况[38] - 集团透过完善的控制系统及流程管理法律及合规风险,业务及营运部门负责主动识别及管理[39] - 风险管理部定期监察主要及相关集中度风险,向风险委员会汇报重大集中度风险[40] - 公司透过在策略规划流程中衡量风险、根据风险偏好制定策略等原则管理策略风险[41] - 集团持续优化声誉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及流程,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系统[42] - 公司需持续审视及考查自身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能力,建立浓厚的风险文化[43] 股权相关 - 2019年6月30日,董事间峰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好仓总数为71,334,955股,占已发行股份0.92%[47] - 2019年6月30日,董事王冬青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好仓总数为15,792,564股,占已发行股份0.20%[47] - 2019年6月30日,董事祁海英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好仓总数为7,31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9%[47] - 2019年6月30日,董事李光杰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好仓总数为11,714,970股,占已发行股份0.15%[47] - 2019年6月30日,董事傅廷美、宋敏、曾慶宴強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好仓总数均为1,512,096股,各占已发行股份0.02%[47] - 公司购股权计划已授出及拟授出的购股股权数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采纳当日已发行股份10%(即164,000,000股)[50] - 中期报告日期,购股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75,277,696股,认购56,844,303股股份的购股股权已授出未行使,相当已发行股份约0.98%[50] - 购股股权授予任何参与人,12个月内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50] - 购股股权授予主要股东等相关参与人,12个月内合共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0.1%,总值不得超5,000,000港元[50] - 购股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0年6月18日[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自2011年10月27日起共授出161,491,000股股份,相当于股份奖励计划限额的98.47%[55] - 期内34,872,000股股份获授出,1,869,000股股份失效,截至2019年6月30日,61,929,000股股份尚未归属[55]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最多股份数目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即164,000,000股股份,授出股份当日止十二个月内,向承授人授出最多股份数目合共不得超逾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即16,400,000股股份[54] - 2019年6月30日,国泰君安控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283,657,8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68.48%[57] - 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15,673,090股[58] - 2012年4月24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三分之一分别于2012年6月10日、2013年6月10日及2014年6月10日归属,可于2021年6月9日前行使[53] - 2014年1月10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三分之一分别于2015年1月10日、2016年1月10日及2017年1月10日归属,可于2024年1月9日前行使[53] - 2017年7月13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三分之一分别于2018年7月13日、2019年7月13日归属,2020年7月13日将归属,可于2027年7月12日前行使[53] - 2018年7月4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三分之一于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3 15: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1995年于香港注册成立,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788.HK[5] - 公司专业网上交易工具支持超20个期货及期权市场的网上交易,以及9个主要货币对及298个相关组合的杠杆式外汇交易[4] - 公司获穆迪及标普评为「Baa2/Prime - 2」及「BBB+/A - 2」评级,信贷评级为香港中资同业最高级别[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181号新纪元广场低座27楼[137] - 公司股份代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为01788,彭博为1788 HK,路透社为1788.HK[137] - 公司网站为www.gtjai.com,投资者关系联络邮箱为enquiry@gtjas.com.hk[137] - 公司于2010年3月8日在香港注册成立,7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经纪费用及佣金收入454,962千港元,较2017年的517,118千港元下降12.0%[7] - 2018年企业融资费用及佣金收入594,970千港元,较2017年的683,526千港元下降13.0%[7] - 2018年资产管理费用及佣金收入16,716千港元,较2017年的29,792千港元下降43.9%[7] - 2018年贷款及融资收入1,307,294千港元,较2017年的1,288,777千港元增长1.4%[7] - 2018年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收益638,266千港元,较2017年的613,180千港元增长4.1%[7] - 2018年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796,835千港元,较2017年的1,228,174千港元下降35.1%[7] - 2018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2%,较2017年的14.6%下降6.4个百分点[7] - 2018年12月31日股份为7,652,256,690股,2017年为6,943,880,085股[8] - 2018年收益及其他收入为3,016,140千港元,2017年为3,134,792千港元[9]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969,590千港元,2017年为1,559,112千港元[9] - 2018年年内溢利为835,786千港元,2017年为1,334,491千港元[9] - 2018年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96,835千港元,2017年为1,228,174千港元[9] - 2018年资产总额为88,034,291千港元,2017年为73,960,384千港元[11] - 2018年股东资金为11,182,715千港元[11] - 2018年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4%,公司收入总额同比下降4%,归属股东利润较上年回落35%至8.0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较上年下滑40.7%至0.105港元[16] - 2018年底香港证券市场市值为29.9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4.0万亿港元下降12%[18] - 2018年12月底恒生指数收市报25,845点,全年累跌14%,波幅达8,944点[18] - 2018年香港证券市场平均每日股票成交金额为1,074亿港元,较2017年的882亿港元上升22%[18] - 2018年香港新上市公司218家,较2017年的174家上升25%[18] - 2018年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为2,865亿港元,较2017年的1,285亿港元上升123%[18] - 2018年香港募集资金总额5,417亿港元,同比下降7%[18] - 2018年公司归属股东之利润总额约8.0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5%,剔除影响后同比下降20%[26] - 2018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20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053港元,较2017年的0.090港元减少[26] - 2018年公司总收益约30.1亿港元,较2017年的31.3亿港元下降约4%[27] - 2018年贷款及融资、金融产品等三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约为43%、21%及20%[27] - 2018年金融产品、债券资本市场收入分别按年上升111%至6.4亿港元及升38%至4.8亿港元[27] - 2018年经纪业务收入约4.5亿港元,剔除影响后同比增长8%[29] - 2018年债务资本市场业务收入按年增加38%至约4.8亿港元[31] - 2018年股票资本市场收入按年下降68%至约0.8亿港元[32] - 2018年总体贷款及融资业务收入上升1%至约13.1亿港元[33] - 2018年孖展贷款融资利息收入同比降低20%至7.8亿港元[34] - 2018年定期贷款利息收入按年上升29%至约1.4亿港元[35] - 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整体收入同比增加4%至约6.4亿港元(2017年约6.1亿港元)[36] - 金融产品业务利息及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1%至6.4亿港元(2017年约3.0亿港元)[36] - 做市收入降至约0.5亿港元(2017年约1.6亿港元),投资亏损0.5亿港元(2017年盈利约1.4亿港元)[36] - 2018年末总资产增加19%至约880.3亿港元(2017年约739.6亿港元),总负债上升22%至765.2亿港元(2017年约629.7亿港元)[37] - 2018年末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增加26%至约108.3亿港元(2017年约86.1亿港元),杠杆比率为6.36倍(2017年5.53倍)[37] - 2018年末流动资产增加16%至850.9亿港元(2017年733.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11倍(2017年1.17倍),资产负债率为1.40倍(2017年1.79倍)[38] - 2018年度净现金流入18.9亿港元(2017年2.5亿港元),年末银行结余为41.1亿港元(2017年22.1亿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共94.4亿港元(2017年137.8亿港元)[38] - 2018年2月6日,公司按每股2.85港元配发票据,股本增加约19.9亿港元[38] - 2018年末已发行的结构性票据及中期票据分别为192.8亿港元(2017年104.8亿港元)及67.2亿港元(2017年58.9亿港元)[38] - 2018年收益及其他收入为3,016,140千港元,2017年为3,134,792千港元[155] - 2018年经营溢利为1,683,344千港元,2017年为1,952,882千港元[155]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969,590千港元,2017年为1,559,112千港元[155] - 2018年年内溢利为835,492千港元,2017年为1,336,039千港元[155] - 2018年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10.5港仙,2017年分别为17.7港仙和17.6港仙[155] - 2018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949,007千港元,2017年为576,666千港元[157] - 2018年流动资产总额为85,085,284千港元,2017年为73,383,718千港元[157] - 2018年流动负债总额为76,522,272千港元,2017年为62,947,310千港元[159] - 2018年流动资产净值为8,563,012千港元,2017年为10,436,408千港元[159] - 2018年资产净值为11,512,019千港元,2017年为10,991,426千港元[159] - 2018年股本为8125856千港元,2017年为6118060千港元[161] - 2018年其他储备为 - 1236460千港元,2017年为 - 1236460千港元[161] - 2018年货币换算储备为 - 655千港元,2017年为 - 949千港元[161] - 2018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补偿储备为66186千港元,2017年为64973千港元[161] - 2018年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0831931千港元,2017年为8608086千港元[161] - 2018年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应占权益为350784千港元,2017年为2346794千港元[161] - 2018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182715千港元,2017年为10954880千港元[161] - 2018年非控股权益为329304千港元,2017年为36546千港元[161] - 2018年权益总额为11512019千港元,2017年为10991426千港元[161] - 2017年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对保留盈利调整为 - 220273千港元[163] - 2018年末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1182715亿港元,较2017年末的1.095488亿港元增长约2.08%[165] - 2018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984199万港元,较2017年的1.4495045亿港元有所减少[167] - 2018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8186万港元,较2017年的25135万港元有所增加[167] - 2018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904782万港元,较2017年的1.46759亿港元有所减少[167]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892397万港元,较2017年的155720万港元大幅增加[167] - 2018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01198万港元,较2017年末的2108512万港元增长约89.77%[167] - 2018年因配售股份而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1992848万港元[165][167] - 2018年因购股权获行使而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11177万港元[167] - 2018年支付股东股息为599498万港元,较2017年的628018万港元有所减少[167] - 2018年少数股东权益注资为305917万港元,较2017年的21892万港元大幅增加[1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固定收益证券发行和承销收入取得38%大幅增长[18] - 公司2018年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1%[18] - 2018年公司高净值客户同比增加约40%,总体管理资产规模大幅增长[24] - 2018年公司债务资本市场承销业务完成142个债券承销项目,筹资额同比增长28%至3,197亿港元[24] - 2018年港股新上市公司218家,较上年上升25%;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865亿港元,较上年上升123%;集资总额5,417亿港元,较上年下滑7%[23] - 2018年香港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年内下跌幅度均接近14%[22] - 2018年香港市场全年平均每日成交额同比增长22%至1,074.1亿港元,下半年较上半年大幅萎缩30%[22] - 2018年中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22] - 2018年专业投资者客户数目按年增加约40%[29]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2018年获媒体及专业机构颁发奖项累计达19项[14]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19年公司将把握机遇,做强企业融资业务,做大财富管理业务,做优信用业务[42] - 2019年预计国内企业发行海外债券融资需求大幅攀升,投资者配置美元债券需求保持强劲[43] 公司风险管理 - 风险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回顾审议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及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重大风险事项[45] - 风险委员会负责审议及批准整体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等,公司根据业务性质设定适当风险限额,风险管理部负责每日识别、计量、监察及控制整体市场风险[49] - 管理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操作风险策略、审批及定期检查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框架[50] - 资产负债与投资委员会负责监督流动资金风险,风险管理部、财务部及资金营运部负责每日监察及控制流动资金情况[51] - 公司透过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及针对外部及内部风险的流程管理法律及合规风险,业务及营运部门负责主动识别及管理[52] - 风险管理部定期监察主要及相关集中度风险,并向风险委员会汇报重大集中度风险,相关及重大集中度设置风险偏好及限额[53] - 公司通过在策略规划流程中主动衡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