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icon
搜索文档
首单金融RWA跨链发行落地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22:23
产品创新 - 公司成功推出首批结构化产品通证 包括固定收益可赎回通证产品和挂钩美股ETF保本型通证产品 [1] - 固定收益可赎回通证产品采用T+0交割机制 按日累计利息 [1] - 美股ETF保本型通证产品收益与美股ETF表现挂钩 兼具美股资产参与性与本金保障特性 [1] 技术架构 - 通证产品采用蚂蚁数科的区块链技术和RWA(实物资产通证化)解决方案 [1] - 创新实现结构化产品通证从蚂蚁链到以太坊的跨链安全流转 [1] - 所有交易数据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 投资者可随时自主验证 [1] 运营效率 - 依托链上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传统发行中间环节成本 [1] - 大幅提升清算与交割效率 [1] - 通证化架构具备高度可扩展性 能灵活适配未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拓展通证产品种类 积极响应香港特区政府对数字资产发展的号召 [2] - 深度融合前沿数字金融技术 不断夯实底层安全架构 [2] - 打造一站式数字资产服务平台 助力香港巩固国际数字资产枢纽地位 [2] 业务生态 - 服务传统与创新资产形态的各类参与者 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投资选择 [2] - 共同构建更丰富的投资生态体系 [2] - 推动"监管科技+创新金融"双轮驱动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与创新 [2]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赚约365亿元 周生生中期盈利同比增超7成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23
业绩速递:保险与金融板块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上半年营收3241.22亿元同比增长10.87%,净利润266.71亿元同比增长13.98% [1] - 中国人寿上半年收入2394.88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1] -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8%,但收入1054.26亿元同比下降2.96% [3] - 中国信达上半年净利润22.81亿元同比增长5.8%,收入343.6亿元同比下降2% [5] - 国泰君安国际上半年净利润5.5亿港元同比增长182%,收入28.25亿港元同比增长30% [21] 业绩速递:能源与资源板块 - 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收入2076.08亿元同比减少8.45%,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减少13% [2] - 新奥能源上半年营收556.73亿元同比增加2%,净利润24.29亿元同比减少5.6% [4] - 众诚能源上半年收入30.82亿元同比减少20%,净亏损730万元同比盈转亏 [20] - 山高新能源上半年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4%,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0.2% [23] 业绩速递:消费与制造板块 - 美团-W上半年收入1783.98亿元同比增加14.7%,经调整净利润124.42亿元同比减少41% [3] - 周生生上半年净利润9.02亿港元同比增加71.4%,营收110.36亿港元同比减少2.5% [10] - 天虹国际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加53.33%,收入110.34亿元同比减少1.86% [11] - 巨子生物上半年收入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 [19] - 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48.4%,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10.2% [23] 业绩速递:地产与基建板块 - 世茂集团上半年营收148亿元同比下降49%,净亏损89.3亿元同比收窄61% [7] - 中国东方集团上半年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16%,收入198.6亿元同比减少12% [6] - 重庆钢铁股份上半年净亏损1.31亿元同比收窄81%,收入130.85亿元同比减少13.26% [8] - 中梁控股上半年净亏损7.81亿元同比收窄54.3%,收入51.3亿元同比减少77.4% [18] - 上实城市开发上半年净亏损4.92亿港元同比扩大112.5%,收入18.28亿港元同比减少38.7% [23] 业绩速递:科技与工业板块 - 福莱特玻璃上半年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减少82.6%,收入77.37亿元同比减少27.7% [16] - 威高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减少9%,收入66.44亿元同比增加0.1% [17] - 地平线机器人-W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加67.6%,毛利10.24亿元同比增加38.6% [24] - 铁建装备上半年净利润6672万元同比增长8.75%,收入17.32亿元同比增长0.55% [23] 公司要闻 - 中国圣牧与益婴美乳业订立新奶粉采购框架协议 [24]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中国III期临床研究A阶段达到主要终点 [24] - 中国华星八卦城项目二预计10月启动建设,2026年底竣工 [24] 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斥资5.5亿港元回购90.9万股,回购价596-614.5港元 [24] - 汇丰控股斥资约1.56亿港元回购154.72万股,回购价100.2-101.5港元 [24] - 恒生银行耗资约2349.07万港元回购21万股,回购价111.5-112.2港元 [24] - 美高梅中国斥资1601.8万港元回购100万股,回购价15.92-16.13港元 [24]
国泰君安国际:虞旭平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 2025-08-27 17:24
公司治理结构变动 - 自2025年8月27日起非执行董事虞旭平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董博阳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风险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邹华获委任为风险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1] 委员会成员调整 - 提名委员会成员变更为虞旭平接替邹华 [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变更为董博阳接替虞旭平 [1] - 风险委员会成员变更为邹华接替董博阳 [1] - 审核委员会新增董博阳作为成员 [1]
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虞旭平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8-27 17:17
公司治理调整 - 自2025年8月27日起非执行董事虞旭平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董博阳获委任为公司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风险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邹华获委任为公司风险委员会成员并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1]
国泰君安国际(01788):虞旭平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7:15
公司治理调整 - 自2025年8月27日起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1] - 非执行董事虞旭平女士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董博阳先生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 不再担任风险委员会成员 [1] - 非执行董事邹华先生获委任为风险委员会成员 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1]
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中期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5.5亿港元 同比跃升182%
格隆汇· 2025-08-27 17:01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达28.25亿港元,同比上升30%,创历史新高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5.5亿港元,同比跃升182% [1] - 每股基本盈利5.77港仙 [1] 业务发展亮点 - 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投资管理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佣金费用类、利息类及交易投资类收益全面上升 [1] - 多元化业务能力提升,业务创新积极推动 [1] 市值与股东回报 - 市值达327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09亿港元大幅跃升200%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派息比率87% [1]
国泰君安国际公布中期业绩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约5.5亿港元 同比增长182%
智通财经· 2025-08-27 16:59
财务业绩 - 收入约28.25亿港元,同比增长30%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约5.5亿港元,同比增长182% [1] - 每股基本盈利5.77港仙,每股股息5港仙 [1]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1220.1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6% [1] - 总负债1064.6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8% [1] - 权益总额155.5亿港元,较2024年底上升3% [1] 业务发展 - 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投资管理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佣金费用类、利息类及交易投资类收益全面上升 [1] - 全面提升多元化业务能力并积极推动业务创新 [1]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6: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增长30%至28.25亿港元,其中佣金及费用收益增长51%至5.41亿港元,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增长52%至10.88亿港元[4]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182%至5.50亿港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68,54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43,531千港元增长29.2%[19][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636,79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7,309千港元增长222.7%[19][20]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30.1%至2,825.0百万港元(2024年:2,170.9百万港元)[21] - 公司收入达28.25亿港元,同比增长30%[4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5.5亿港元,同比跃升182%[41]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82.2%至0.058港元(2024年:0.020港元)[27]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83%至5.77港仙[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为12.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43亿港元有所增加[5] - 融资成本增长7.1%至1,223.8百万港元(2024年:1,143.0百万港元)[23] - 融资成本1,223,753千港元,同比增长7.1%[19][20] - 员工成本增长15.3%至444.3百万港元(2024年:385.5百万港元)[22] - 集团总成本同比上升10%至21.32亿港元[55] - 所得税开支激增158倍至85.4百万港元(2024年:0.5百万港元)[25] 各业务线表现 - 财富管理分部收入912,518千港元,同比下降6.6%[19][20] - 机构投资者服务分部收入827,739千港元,同比下降4.1%[19][20] - 企业融资服务分部收入202,243千港元,同比增长68.7%[19][20] - 投资管理分部收入882,544千港元,同比增长317.4%[19][20] - 财富管理佣金收益同比大幅上升56%至2.79亿港元[43] - 配售、承销及分承销佣金收益同比大幅上升85%至1.65亿港元[45] - 参与债券发行承销150笔同比上升33%,发行总规模约2,588亿港元同比上升38%[45] - 金融产品业务规模达417.4亿港元,较2024年年底增长4%[48] - 佣金及费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51%至5.41亿港元[51] - 经纪业务收益大幅上升46%至3.23亿港元[51] - 利息类收益同比上升9%至11.96亿港元[52] - 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同比大幅上升52%至10.88亿港元[52] - 来自固定收益证券、非合并投资基金、衍生工具及股本投资的交易净收益大幅跃升246%至5.31亿港元[52] - 财富管理分部收益同比下跌7%至9.13亿港元[53] - 企业融资服务分部收益同比大幅上升69%至2.02亿港元[53] - 投资管理分部收益同比大幅跃升317%至8.83亿港元[54] - 利息收益增长9.2%至1,196.0百万港元(2024年:1,095.0百万港元)[21] - 交易及投资净收益大幅增长51.7%至1,087.9百万港元(2024年:717.4百万港元)[21] - 利息收益1,195,970千港元,同比增长9.2%[19][20] - 交易及投资净收益1,087,929千港元,同比增长51.7%[19][20] - 佣金及费用收益541,145千港元,同比增长51.0%[19][20] 资产、债务和借款 - 总资产减少6%至1220.05亿港元,股东权益增长3%至154.34亿港元[4] - 给予客户的贷款及垫款为83.34亿港元,较期初77.46亿港元增长7.6%[7] - 流动负债总额为987.97亿港元,其中已发行债务证券为374.06亿港元[8] - 孖展贷款增长4.7%至10,076.0百万港元(2024年:9,628.0百万港元)[29] - 应收款项增长15.9%至12,857.8百万港元(2024年:11,096.4百万港元)[30] - 企业客户及投资基金应收账款总额为254,906千港元,其中逾期超过三个月的部分为70,274千港元[34] - 计息借款总额为6,783,334千港元,其中无抵押银行借款为6,736,735千港元[36] - 总资产1220.1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6%[56][57] - 总负债1064.6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8%[56][58] - 权益总额155.5亿港元较2024年底上升3%[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58.9亿港元较2024年底72.0亿港元下降[61] - 净现金流出13.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流入46.7亿港元)[61] - 名义杠杆比率7.04倍(2024年底7.77倍)[59] - 已发行未偿还中期票据66亿港元(2024年底112亿港元)[62] - 已发行未偿还结构性票据49亿美元(2024年底60亿美元)[6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559.03亿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89.81亿港元,流动部分550.23亿港元[7] 股东回报和资本管理 - 每股股息增长317%至5.00港仙[4][6] - 派息比率提升28个百分点至87%[4] - 股东权益回报率(年化)上升4.7个百分点至7.3%[4] - 中期股息增长315.4%至475.9百万港元(2024年:114.6百万港元)[26]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0.012港元增长约316.7%[70] - 确定中期股息权利的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71]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30日派付予2025年9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70]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股份总计20,055,000股,总代价为21,988,689港元(含所有开支)[72] - 2025年1月购回500,000股,每股最高价1.06港元、最低价1.04港元,总代价543,823港元[73] - 2025年3月购回1,000,000股,每股最高价1.11港元、最低价1.05港元,总代价1,079,749港元[73] - 2025年4月购回4,500,000股,每股最高价1.08港元、最低价0.86港元,总代价4,403,012港元[73] - 2025年5月购回8,640,000股,每股最高价1.16港元、最低价1.02港元,总代价9,519,281港元[73] - 2025年6月购回5,415,000股,每股最高价1.22港元、最低价1.11港元,总代价6,442,824港元[73] - 期内共计23,009,000股已购回股份被悉数注销[72] 市场表现和运营数据 - 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跃升118%[40] - 公司市值达327亿港元,较2024年末大幅跃升200%[42] 其他重要事项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净额为2,509,000港元(2024年:1,244,000港元)[34] - 资本承担约10,097,000港元用于系统升级及物业翻新(2024年12月31日:6,445,000港元)[37] - 公司发行200,000,000美元4.25%票据及300,000,000美元浮息数码原生债券[39]
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首批结构化产品通证完成“蚂蚁链-以太坊”跨链发行
格隆汇· 2025-08-26 18:24
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国际成功推出首批结构化产品通证 包括固定收益可赎回通证产品和挂钩美股ETF保本型通证产品 标志着公司金融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1] 产品特性 - 固定收益可赎回通证产品采用T+0交割机制 按日累计利息 [1] - 美股ETF保本型通证产品收益与美股ETF表现挂钩 兼具美股资产参与性与本金保障特性 [1] 技术架构 - 通证产品采用蚂蚁数科的区块链技术和RWA解决方案 [2] - 创新实现结构化产品通证从蚂蚁链到以太坊的跨链安全流转 [2] - 所有交易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投资者可随时自主验证 [2] - 依托链上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传统发行中间环节成本 大幅提升清算与交割效率 [2] - 通证化架构具备高度可扩展性 能灵活适配未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 [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拓展通证产品种类 深度融合前沿数字金融技术 夯实底层安全架构 [2] - 打造一站式数字资产服务平台 助力香港巩固国际数字资产枢纽地位 [2] - 推动监管科技+创新金融双轮驱动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与创新 [2] 行业环境 - 香港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监管环境 [1] - 香港具有开放包容且稳健的监管环境 为通证产品创新提供良好基础 [2]
国星宇航递表港交所 国泰君安国际为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8:41
公司上市与保荐 - 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并由国泰君安国际独家保荐 [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全链条参与者 核心优势为商业航天与人工智能技术 [1] - 中国AI智算卫星研究、设计与生产的领先者 [1] - 2018年发射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 2024年发射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 [1] - 2025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星座 [1] 技术成果与在轨验证 - 自主开发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和16颗AI智算卫星 [1] - 成功完成14次太空任务 [1] - XSD-15卫星成为全球首颗验证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卫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