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际电讯(01883)

搜索文档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5 12: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48.0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6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5港仙,较上年同期上升1.6%[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80.7亿港元,同比下降1.7%(2024年同期为488.9亿港元)[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6.9亿港元,同比下降0.4%(2024年同期为47.1亿港元)[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2.5港仙,同比增长1.6%(2024年同期为12.3港仙)[22]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6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1亿港元略有下降[2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47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1000万港元[2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总全面收益为5.1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1亿港元增长11.9%[2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至4.61亿港元[45][49][52]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6%至12.5港仙[45][50]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1.7%至48.07亿港元[49][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8.0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8.89亿港元下降1.7%[33] - 报告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9亿港元下降至9.91亿港元,降幅6.4%[35] - 综合税前溢利为5.5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68亿港元下降1.8%[3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至港币4.61亿元[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为302.8亿港元,同比下降1.6%(2024年同期为307.8亿港元)[22] - 折旧及摊销费用减少12.4%至3.31亿港元[35][38] - 员工成本增长1.1%至5.43亿港元,其中董事酬金及福利支出达4.89亿港元[39] - 所得税支出下降8.2%至8900万港元,其中澳门所得补充税为7100万港元[40] - EBITDA同比下降7.4%至9.61亿港元[50] 业务线表现(电信服务) - 主营电信服务收入为40.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3] - 电信服务收入下降2.1%至40.72亿港元[49][50][54]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48亿港元,增幅7.5%[32]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增长7.5%至5.48亿港元[55] - 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微增0.8%至7.35亿港元[50][54] - 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增至港币7.35亿元[56] - 整体移动用户量同比增长13.1%至803,000户,其中5G用户占比近100%[56] - 澳门移动市场份额增至54.1%[57]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港币7.54亿元,宽带用户增长1.5%至209,000户[58]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至港币13.43亿元,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增长11.1%至港币9.99亿元[60]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5.2%至港币13.64亿元[61] 业务线表现(其他业务) - 澳门移动市场5G用户数超过80万,渗透率接近100%[5] - 澳门宽带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首位,推出F5.5G光纤宽带互联网服务[6] - 2025年上半年新获得授权专利8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授权专利29项及软件著作权64项[10] - 企业“云网安”融合产品升级,推出自研SIEM平台[7] - 与深圳数据交易所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合规的数据提供商[9]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净额增长8.3%至1300万港元[37]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900万港元[5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7.2%至20.37亿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下降6.6%至5.25亿港元[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近170个网络服务节点,设立逾60多个SD-WAN网关,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达160个国家和地区[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东南亚市场ServiceONE平台已支持超过90个机构,服务超过30,000名用户[11] - 公司新增四川省宜宾市网络节点,新建北京和广州信创混合云平台[11] - 公司在菲律宾获得互联网牌照并与当地客户签订互联网服务协议[12] - 公司完成越南和印尼骨干网带宽升级[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上年同期一致[4]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6.0港仙,合计派发2.22亿港元[43]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派发4.74亿港元,较2023年度末期股息7.14亿港元下降33.6%[44]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2024年持平[98]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6日派发给2025年9月12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9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8] - 公司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9日前后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01]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59.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73.8亿港元下降1.1%[24]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77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47亿港元大幅改善[24]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51.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59.1亿港元增长16.6%[24]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6.5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4亿港元大幅增加247.5%[25] - 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8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82.7亿港元略有增长[25]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9.83亿港元,同比增长7.8%[47] - 贸易应付账款为9.65亿港元,同比增长14.5%[48][49] - 业务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7.4%至港币13.13亿元[73] - 总资本开支为港币1.27亿元,其中5G投资港币1,900万元[75]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18%下降至14%[77]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07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2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从18%降至14%[79] - 公司净借贷为17.38亿港元,其中人民币借贷占比10.2%(351百万港元/3,452百万港元)[78][79]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为17.14亿港元,未提取银行及其他贷款融资为63.49亿港元,足以覆盖未来12个月到期的12亿港元借贷及8,800万港元资本承担[81] - 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到期情况:1年内到期12.04亿港元,2-3年内到期22.48亿港元[80] - 公司备用信贷总额为113.01亿港元,其中已提取35.13亿港元,未提取77.88亿港元[83] - 公司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浮息借贷实际利率为1.8%[89] - 公司约10.5%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24年12月31日:100%),未使用利率掉期管理风险[88] - 公司向澳门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的履约保证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00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00万港元[86] - 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提供的担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8亿港元[86] - 公司抵押存款金额为200万港元,用于部分融资担保[86] - 公司五大应收账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19.0%(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3%有所下降[91] - 公司现金及存款总额为港币17.14亿元(2025年6月30日),其中99.7%存放于高评级金融机构或关联公司[92] - 公司通过交叉货币掉期减少货币风险敞口,期内未订立新的衍生工具安排[90]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中港币17.09亿元(2025年6月30日)存放于高评级机构,占比99.7%[92]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亏损拨备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式计量[91] - 公司主要收入及成本以美元、澳门币、港币、人民币及新加坡元计值[9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存款较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6.11亿元增长6.4%[92] - 公司五大应收账的信贷风险集中度从20.3%降至19.0%[91] - 公司现金及存款存放于高评级机构的比例从99.8%(2024年12月31日)微降至99.7%[9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在ESG评级中获得"A"级[13] - 全资附属公司CITIC Telecom International Finance Limited发行的4.5亿美元6.1%担保债券已于2025年3月5日到期全部赎回[99] - 除上述债券外,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 - 公司雇员总人数为2,475人,其中香港雇员497人,中国内地及澳门雇员1,671人,其他海外国家雇员307人[93]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持续关连交易: 重续电信服务协议
2025-08-06 16:48
股权结构 - 中信股份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约57.54%权益[4][21] - 公司及中信集团分别间接持有CEC 49%及45.09%权益[17] - 中信股份由中信集团控股约53%[19] - 集团持有澳门电讯99%权益[15] 电信服务协议 - 2022年协议自2022年8月7日至2025年8月6日[21] - 2025年协议自2025年8月7日至2028年8月6日[3][6][7][21] 费用情况 - 2022年已付/应付服务费约人民币775万元[9] - 2023年已付/应付服务费约人民币1904万元[9] - 2024年已付/应付服务费约人民币2089万元[9] - 2025年1 - 6月已付/应付服务费约人民币1016万元[9] - 2025年8 - 12月年度上限约人民币1366万元[10] - 2026年年度上限约人民币3258万元[10] - 2027年年度上限约人民币3403万元[10] - 2028年1 - 8月6日年度上限约人民币1985万元[10] - 基本服务月费约人民币190万元[8] 其他信息 - 公司1997年在香港成立,2007年4月3日上市[15] - 2025年8月6日公告,执行董事有罗西成等[26] - 公告汇率为人民币1.00元兑换港币1.10元[24] - 中信集团是最终控股公司,属国有企业[20]
中信国际电讯(01883.HK)拟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08:15
公司财务日程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召开董事会的日期
2025-08-06 08:10
董事会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构成 - 执行董事有罗西成、吴军、栾真军[4] - 非执行董事有赵磊、王华、杨峰[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左迅生、林耀坚、闻库[4]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5日[4]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1] - 报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1] - 呈交日期为2025年8月1日[1] 股份数据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700,891,382,库存股份数为0[2] - 本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增减均为0[2]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数为3,700,891,382,库存股份数为0[2]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17: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中信国际电讯CPC AI+创新方案闪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格隆汇· 2025-05-26 09:24
公司成就与奖项 - 中信国际电讯CPC的「信息安全威胁识别平台」在BPAA第四届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赛中入围TOP 50并荣获公共赛道银奖 [1] - 该平台凭借算法模型创新和技术架构创新获得专家评委团认可 评审维度包括有效性 创新性 应用性和安全性 [3] - 公司自2017年起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 已获得多项技术专利认证 其AI与信息安全融合应用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可 [2] 技术创新 - 算法模型创新:采用流量异常行为侦测算法 将流量数据转换为影像并利用AI提取特征 基于开源大模型训练专用模型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生成个性化报表 [4] - 技术架构创新:采用大小模型融合+云边协同架构 通过版本管理实现模型压缩和下发 显著降低客户资源消耗 [5] - 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数据科学和创新技术团队 为AI与大数据发展提供广泛应用场景 [3] 产品与服务升级 - 推出TrustCSI™ 3 0云网神盾服务 利用AI技术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8] - 「AI攻防」实践结合攻防两端服务 包括风险评估 渗透测试 防御部署等 实现主动式安全防御 [9] - 公司拥有全球化网络资源 包括170个服务据点 60多个SDWAN网关 21个云服务中心和30多个数据中心 服务覆盖160个国家和地区 [11] 行业趋势 - 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应用场景广泛涌现 推动数字经济新优势形成 [7] - 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浪潮下 网络安全挑战呈现严峻性 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 [7] - 数字化技术对企业是双刃剑 既带来转型机遇 也增加信息安全风险 [7] 公司战略 - 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 加强人才储备和科研团队建设 [3] - 致力于将AI技术与网络 云计算 信息安全场景全面融合 构建智赋云网安一体化平台 [9] - 通过TrueCONNECT™ TrustCSI™ DataHOUSE™和SmartCLOUD™等旗舰解决方案为全球企业提供综合数字化服务 [10]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9 16: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2007年4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5]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面积约34万平方呎[5] - 集团在2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超2500位员工[8] - 集团全球网络节点接近170个,业务覆盖达160个国家和地区[8] - 集团连接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8] - 集团持有澳门电讯股份有限公司99%权益[7] 公司荣誉与合作 - 2024年1月,中企通信荣获“能源供应链-数字化先锋奖”[19] - 2024年3月,中企通信荣获“2023年度数字化服务创新引领奖”[23] - 2024年3月,Acclivis被评为“2023年度顶级新兴合作伙伴”[23] - 2024年3月,中信国际电讯签约加盟GSMA Open Gateway倡议[24] - 公司连续17年获中国一家运营商授予「最佳创新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奖」[33] - 公司连续8年获信报财经新闻颁发「企业品牌显卓大奖2024」之「显卓企业信息安全供应商大奖」[29] - 公司荣登「第十一届港股100强-小型企业50强」榜单[44] - CPC凭「AI DataBank」获多个奖项,包括「2024 CW亚太区创新奖」「2024 BUSINESS GOVirtual科技大奖-年度科技公司(大型企业)-创新技术应用奖」「IIA国际创新奖2024」[29][33][44] - 中企通信凭「信息安全威胁识别平台」入围「BPAA第四届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赛」TOP 50并获公共赛道银奖[33] - 中企通信联合华润啤酒两项目分别获「2024 IDC中国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数字工厂╱能源」和「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未来联接领军者」[37] - 澳门电讯率先推出5.5G服务,成全球首批5.5G商用城市[33] - 澳门电讯凭「5G跨地域专网方案」获国际葡语通信协会颁发「创新发展大奖」[29] - CPC在「讯飞AI开发者大赛」获5个奖项,含2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49] - 2024年集团登“第十一届港股100强-小型企业50强”榜单[82] - 2024年集团附属公司澳门电讯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96亿、9.36亿、9.05亿、8.29亿、7.72亿港元[54]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10亿港元,按年减少26.1%[59][60][65] - 2024年每股股息合共为18.8港仙,派息比率为76.4%,较去年减少25.7%[59][60][65]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95.73亿港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0][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为39.0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7%[59][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溢利9.28亿港元,同比减少25.9%,股东应占溢利9.10亿港元,同比减少26.1%,每股基本盈利降至24.6港仙,同比减少26.1%[134] - 集团总收入同比减少4.1%至95.73亿港元,电信服务收入减少6.1%至80.45亿港元[135] - 电信服务收入80.45亿港元,较上年减少5.24亿港元;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15.28亿港元,较上年增加1.10亿港元[136][145] - 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同比增加7.8%,其他收入同比减少10.4%,销售及服务成本同比增加4.1%,折旧及摊销同比减少16.4%,员工成本同比减少10.5%,其他营运费用同比增加3.6%[136] - 综合业务溢利13.33亿港元,同比减少24.7%;财务成本2.52亿港元,同比减少5.6%;所得税1.54亿港元,同比减少39.1%[136] - EBITDA为20.01亿港元,同比减少22.2%;每股股息18.8港仙,同比减少25.7%[136] - 若不计投资物业重估亏损700万港元,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9.17亿港元,同比减少24.7%[140] - 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同比增加7.8%至15.28亿港元,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加12.7%至10.90亿港元[149]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加5.0%或7200万港元,至14.99亿港元,宽频用户同比增加约1.0%至超20.8万户[150]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9.9%或5.89亿港元至23.65亿港元,其中讯息服务收入同比减少61.9%,话音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0.9% [153]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9%或1.21亿港元至29.58亿港元,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3%至1.33亿港元[155][15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10亿港元,同比减少26.1%或3.21亿港元,电信服务收入减少6.1%或5.24亿港元至80.45亿港元,总收入同比减少4.1% [157] - 销售及服务成本同比增加4.1%或2.37亿港元至60.22亿港元,折旧及摊销开支同比减少16.4%至7.27亿港元[159][160] - 员工成本同比减少10.5%或1.20亿港元至10.20亿港元,其他营运费用同比上升3.6%或1900万港元至5.50亿港元[162][163] - 财务成本同比减少5.6%或1500万港元至2.52亿港元,年内所得税为1.54亿港元,较上年减少9900万港元[164][165] - 2024年业务经营现金流入16.67亿港元,现金流出净额6100万港元[169][170] - 2024年总资本开支为4.10亿港元,其中5G网络投资1.16亿港元,数据中心投资4100万港元[171] - 2024年末未偿付资本承担为1.18亿港元,其中已订约资本承担6000万港元,已批准但未订约的资本承担5800万港元[172] - 2024年末总借贷为39.0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39.34亿港元减少0.7% [176] - 2024年末净借贷增加至22.96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末的17%微增至18% [176] - 2024年对3.42亿港元新加坡元计价贷款再融资,转为3.41亿港元人民币计价银行贷款[182] - 2024年末现金结余16.11亿港元,未提取承诺银行及其他贷款融通额99.67亿港元[185] - 2024年末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30亿港元,已提取8300万港元[185] - 2024年末约100万港元已提取融资额需抵押存款作抵押[186] - 2024年末融资总额145.14亿港元,已提取39.22亿港元,未提取105.92亿港元[187] - 2024年及2023年末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91]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均为8300万港元,其中向澳门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的履约保证分别为7800万港元和8100万港元,其他担保分别为500万港元和200万港元[192]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被抵押的银行存款均为200万港元[192] - 2013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发行4.50亿美元(约34.93亿港元)十二年期担保债券,年利率6.1%[19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提供的担保为1.75亿港元,2023年为3.81亿港元[1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部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23年约90.9%[19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定息借贷实际利率分别为5.8%和6.1%[198] - 2023年12月31日浮息借贷实际利率为5.0%,2024年不适用[19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总借贷实际利率分别为5.8%和6.0%[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澳门移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3.3%,5G用户数量近76万,渗透率达98.4%[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澳门宽带市场占有率达96.8%[70] - 截至2024年末,集团于澳门5G用户数量近76万,较2023年末增长51%,5G用户渗透率达98.4%,在澳门整体移动市场的占有率升至53.3%[99] - 截至2024年末,澳门电讯与156个海外网络运营商开通双边5G漫游(覆盖达109个国家及地区),与395个海外网络运营商开通双边4G漫游(覆盖达223个国家及地区),与71个海外网络运营商开通双边VoLTE漫游以及20个海外网络运营商开通来访VoLTE漫游(覆盖共80个国家及地区)[101] - 截至2024年末,集团于澳门地区所有宽带用户互联网接入速度均已达到或超过100Mbps,其中30%达到了1Gbps以上,澳门的固网宽带下载平均速度位列全球第三[108]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在澳门宽带市场市占率达96.8%[108] - 2024年,集团成功与中国内地第二家移动运营商达成合作,“DataMall自由行”在亚太多个热门外游及出访地区收入同比达到两位数增长[116] - 2024年12月31日移动用户总数超77.1万户,较2023年增加约16.3%,5G移动用户总数超75.9万户,占比98.4% [149] 业务发展与创新 - 2024年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推出智慧医疗和旅游智能客服平台,与华润啤酒合作项目获奖[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落地超60个SD - WAN网关,覆盖大中华、东南亚及海外主要商业地区[72] - 2024年集团在云计算和信息安全领域引入AI技术,拓展香港市场规模[72] - 2024年完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卡多号服务平台”升级至支持VoLTE,“G2G赞助漫游服务平台”上线与商用[74] - 2024年集团成为亚太地区首家获5张GSMA Open Gateway API国际认证的运营商[76] - 2024年集团新获授权专利9项及软件著作权20项,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获授权专利21项及持有软件著作权63项[76] - 2024年集团新增4个网络服务节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拥有近170个网络服务节点,业务覆盖160个国家与地区,连接600多家运营商伙伴[77] - 2024年在东南亚市场新获菲律宾互联网服务牌照,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5个国家互联网服务持牌资格[80] - 2024年集团完成“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网络通讯安全保障任务,第三方调查显示澳门所有客群满意度及忠诚度维持高水平且持续上升[81] - 东南亚以AI赋能ServiceONE IT管理服务平台,中标新加坡两所大学IT管理服务项目,服务2万余终端用户[125] - 虚拟专用网络服务覆盖160个国家与地区,拥有近170个网络服务节点,逾60个SD - WAN网关,搭建3个安全运营中心[126] - 2024年在东南亚获菲律宾互联网服务牌照,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核心市场[126] 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集团将聚焦人工智能、网络即服务等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提升数智化竞争力[85] - 未来集团将与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前沿研究[86] 风险管理 - 集团主要通过货币敞口分析衡量货币风险,通过资产负债匹配或使用衍生工具降低风险[200] 业务特许期限 - 澳门电讯特许期限获延期12个月,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193]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2 12:2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95.7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99.87亿港元下降4.1%[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1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2.31亿港元下降26.1%,不计投资物业重估影响,较上年同期下降24.7%[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6港仙,较2023年下降26.1%[3] - 2024年全年每股股息为18.8港仙,较上年同期下降25.7%,全年派息率为76.4%[3] - 2024年公司收入95.73亿港元,较2023年的99.87亿港元下降4.14%[23]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9.28亿港元,较2023年的12.52亿港元下降25.88%[2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24.6港仙,较2023年的33.3港仙下降26.13%[23] - 2024年公司年度总全面收益9.11亿港元,较2023年的12.79亿港元下降28.77%[24]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137.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39.85亿港元下降1.76%[2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37.17亿港元,较2023年的33.78亿港元增长10.03%[2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58.64亿港元,较2023年的25.47亿港元增长130.23%[2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1.47亿港元,2023年为流动资产净值8.31亿港元[2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7.64亿港元,较2023年的39.52亿港元下降80.67%[27]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108.27亿港元,较2023年的108.64亿港元下降0.34%[27] - 2024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95.73亿,2023年为99.87亿,同比下降4.14%[38] - 2024年报告分部溢利为20.26亿,2023年为26.25亿,同比下降22.82%;综合税前溢利2024年为10.82亿,2023年为15.05亿,同比下降28.11%[42] - 2024年综合总资产为174.55亿,2023年为173.63亿,同比增长0.53%;2024年综合总负债为66.28亿,2023年为64.99亿,同比增长2%[42] - 2024年来自集团外客户收入香港为37.15亿、中国内地为11.82亿、澳门为39.13亿、新加坡为4.99亿、其他为2.64亿;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1.36亿、11.62亿、37.61亿、4.53亿、4.75亿[4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8600万,2023年为9600万,同比下降10.42%[45]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60.22亿,2023年为57.85亿,同比增长4.09%[48] - 2024年折旧与摊销为7.27亿,2023年为8.7亿,同比下降16.44%[49]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0.2亿,2023年为11.4亿,同比下降10.53%[50] - 2024年所得税1.54亿元,较2023年的2.53亿元减少39.1%[54][68] - 2024年已宣派及拟派股息共6.96亿元,2023年为9.36亿元[58]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10亿元,同比减少26.1% [61][67][68][7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24.6港仙,较上年减少26.1% [61][68]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15.88亿元,2023年为14.89亿元[6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16.06亿元,2023年为16.26亿元[65] - 2024年集团总收入95.73亿元,同比减少4.1% [67][68] - 2024年EBITDA为20.01亿元,较2023年减少22.2% [68] - 集团总收入95.73亿港元,同比减少4.1%;电信服务收入80.45亿港元,同比减少6.1%;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15.28亿港元,同比增加7.8%[7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10亿港元,同比减少26.1%[82] - 销售及服务成本60.22亿港元,同比增加4.1%;折旧及摊销开支7.27亿港元,同比减少16.4%;员工成本10.20亿港元,同比减少10.5%;其他营运费用5.50亿港元,同比上升3.6%;财务成本2.52亿港元,同比减少5.6%[84][85][86][87][88] - 2024年业务经营现金流入16.67亿港元,现金流出净额6100万港元[92][93] - 2024年总资本开支为4.10亿港元,其中5G网络投资1.16亿港元,数据中心投资4100万港元[94] - 2024年末未偿付资本承担为1.18亿港元,其中已订约6000万港元,已批准但未订约5800万港元[95] - 2024年末总借贷为39.07亿港元,较2023年末减少0.7%,净借贷增至22.96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从17%微增至18%[97] - 2024年末总借贷到期情况:1年内34.92亿港元,3年内3.46亿港元,应付利息6900万港元[102] - 2024年末现金结余16.11亿港元,未提取承诺贷款融通额99.67亿港元,可偿还到期借贷及满足已订约资本承担[103] - 2024年末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30亿港元,已提取8300万港元[103] - 2024年末约100万港元已提取融资需抵押存款[104] - 2024年末融资总额145.14亿港元,已提取39.22亿港元,未提取105.92亿港元[106] - 2024年末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8300万港元,200万港元银行存款被抵押[10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额度提供的担保为1.75亿港元,2023年为3.81亿港元[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部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23年约为90.9%[111] - 2024年12月31日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为5.8%,2023年为6.1%;2024年浮息借贷实际利率不适用,2023年为5.0%;2024年总借贷实际利率为5.8%,2023年为6.0%[1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应收账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20.3%,2023年约为24.7%[1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保留的现金及存款为16.11亿港元,2023年为17.26亿港元[11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存放于指定机构的现金及存款为16.08亿港元,占总额约99.8%,2023年为17.21亿港元,占比约99.7%[117] - 2024年公司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12.8港仙(2023年:19.3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18.8港仙(2023年:25.3港仙)[12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澳门移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3.3%,5G用户数量近76万,渗透率达98.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澳门宽带市场占有率达96.8%[5] - 2024年提供电信服务收入为80.45亿,2023年为85.69亿,同比下降6.12%;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为15.28亿,2023年为14.18亿,同比增长7.76%[38] - 移动服务收入10.90亿港元,同比增加12.7%;2024年末移动用户总数超77.1万户,同比增加约16.3%[74] - 2024年末5G移动用户总数超75.9万户,占移动用户总数98.4%(2023年末为75.7%)[75] - 互联网业务收入14.99亿港元,同比增加5.0%;2024年末宽带用户超20.8万户,同比增加约1.0%[77]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23.65亿港元,同比减少19.9%;讯息服务收入6.05亿港元,同比减少61.9%;话音业务收入16.15亿港元,同比增加30.9%;“DataMall自由行”业务收入1.45亿港元,同比增加10.7%[78] - 企业业务收入29.58亿港元,同比减少3.9%[79]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1.33亿港元,同比减少6.3%[80] 集团业务发展成果 - 2024年集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市场落地多个数智化服务项目[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落地超过60个SD - WAN网关,覆盖大中华、东南亚及海外主要商业地区[8] - 2024年集团完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卡多号服务平台”升级至支持VoLTE,完成“G2G赞助漫游服务平台”上线与商用[9] - 2024年集团加强与海内外运营商合作,共同拓展IPX连接[9] - 2024年集团新获授权专利9项及软件著作权20项,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获授权专利21项及持有软件著作权63项[10] - 2024年集团新增4个网络服务节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全球拥有近170个网络服务节点,业务覆盖160个国家与地区,连接600多家运营商伙伴[11] - 2024年集团在东南亚新获菲律宾互联网服务牌照,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5个国家互联网服务持牌资格[12] - 2024年集团完成“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网络通讯安全保障任务,澳门所有客群满意度及忠诚度维持较高水平且持续上升[13] - 2024年集团附属公司澳门电讯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13] - 2024年集团登“第十一屆港股100強 — 小型企業50強”榜单[14] 集团未来发展战略 - 未来集团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聚焦新兴产业领域提升数智化竞争力[17] - 未来集团将与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研究,强化科研成果转化[18] - 未来集团将加快开放合作,构建产业链协同生态圈[19] - 未来集团将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20] 公司股份及股东相关事项 - 建议末期股息须待2025年5月21日股东大会批准,将于2025年6月20日派发给2025年5月30日在册股东[128]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16 - 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身份,需在2025年5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过户[129]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8 - 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股东身份,需在2025年5月27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过户[129] - 2024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股份[130] 公司治理及人员相关 - 2024年刘基辅先生因公未出席5月20日股东大会,公司正物色行政总裁人选[126]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采纳[127] - 公司执行董事有罗西成(主席)、栾真军[134] - 公司非执行董事有刘基辅(隋琛为其替任董事)、赵磊、王华[13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左迅生、林耀坚、闻库[134] 公司认证相关 - 公司自2019年获ISO/IEC 27001认证,本年度通过ISO27001:2022认证升级[121] - 公司附属公司是香港首家获ISO27017认证的IaaS供应商[121] 其他事项 - 2024年对3.42亿港元新加坡元计价贷款再融资,转为3.41亿港元人民币计价银行贷款[101] - 澳门电讯特许期限获延期12个月,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109] - 集团贸易应收账款到期日为发票日期起7至180日[116] - 集团通过交叉货币掉期及远期合约减少部分货币风险敞口[114] - 集团秉持以“人及社会”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工作[119] - 截至2024年12月底,集团雇员总人数为2,512人[121]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12日[134]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6:47
公司业务及市场覆盖 - 公司持有澳門電訊有限公司99%權益[3] - 公司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超過2,500位員工[3] - 公司全球網絡節點接近170個,業務覆蓋達160個國家和地區[3] - 公司服務3,000多家跨國企業以及4萬餘家當地企業[3] - 公司全資擁有香港中信電訊大廈,面積約34萬平方呎[2] - 公司在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擁有知名的互聯網服務品牌「Pacific Internet」[2] - 公司主要提供电信服务,包括移动通讯服务、互联网业务、国际电信业务、企业业务及固网话音业务,以及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五大应收账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27.1%,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4个百分点[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雇员人数为2,519人,其中香港雇员514人,中国内地及澳门雇员1,692人,其他海外国家雇员313人[6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8.89亿港元,同比下降8.2%[7] - 2024年上半年主营电信服务收入为41.60亿港元,同比下降11.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55亿港元,同比下降36.9%[7] - 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10.38亿港元,同比下降28.3%[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3港仙,同比下降36.9%[7]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去年同期一致[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70.74亿港元,同比下降1.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04.89亿港元,同比下降2.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借贷为23.63亿港元,同比增加7.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8%,同比增加1.0%[9] - 公司总收入同比减少8.2%至48.89亿港元[20][21] - 电信服务收入同比减少11.3%至41.60亿港元[20][2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36.9%至4.55亿港元[20] - 销售及服务成本同比增加1.4%至30.78亿港元,主要由于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增加[33] - 折旧及摊销开支同比减少16.4%至3.78亿港元,主要由于部分老化网络及设备已提足折旧[34] - 财务成本同比减少10.1%至1.25亿港元,主要由于偿还了部分银行贷款[36] - 所得税同比减少6100万港元至9700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4.0%和14.5%[37]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同比下降7.2港仙至12.3港仙,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38] - 业务经营的现金流入同比减少27.4%至8.91亿港元,总现金流出净额为3000万港元[40][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结余为港币15.61亿元,未提取的银行及其他贷款融通额为港币72.90亿元[51] - 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到期的总借贷未付金额为港币38.55亿元,已订约资本承担为港币8,400万元[5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备用贸易信贷额为港币2.28亿元,其中港币7,800万元已提取[5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融资种类包括银行及其他借款、担保债券和贸易信贷额,总备用信贷额为港币122.57亿元,已提取金额为港币39.35亿元,未提取金额为港币83.22亿元[5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履约保證及其他擔保总额为港币7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83百万元有所减少[5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定息借貸實際利率为6.1%,浮息借貸實際利率为5.0%,总借貸實際利率为6.0%[5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存款为港币15.61亿元,其中港币15.59亿元存放于获得良好信貸評級的財務機構[5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貸中,约91.1%以固定利率計息[5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已遵守相關銀行融通之要求,無重大或然負債[5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其附屬公司向金融機構取得不同形式的融資額度所提供的擔保为港币3.76亿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8.8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7百万港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4.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3亿港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2.3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7.2港仙[62]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985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3,729百万港币[65]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78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345百万港币[65]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47百万港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6,084百万港币[65]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831百万港币变为2024年6月30日的-2,739百万港币[6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816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990百万港币[6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52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86百万港币[66] - 资产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864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04百万港币[66]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756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489百万港币[66] - 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8百万港币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15百万港币[66] - 权益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864百万港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0,604百万港币[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91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28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1] -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7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1] - 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915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3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43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08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739百万港元,其中包括3,512百万港元的担保债券[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4,889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32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5]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为510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57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5] - 互联网业务收入为737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05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5]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为1,237百万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951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5] - 报告分部溢利从2023年的1,521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1,059百万元[79] - 综合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892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568百万元[79] - 存款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31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28百万元[80]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12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3百万元[80]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3年的3,037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078百万元[81]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3年的452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378百万元[81]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从2023年的577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537百万元[82]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139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125百万元[82] - 所得税从2023年的158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97百万元[83]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3年的19.5港仙下降至2024年的12.3港仙[86] - 贸易应收账款在2024年6月30日为1,025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38百万元有所减少[90] - 预付款、订金及其他应收账款在2024年6月30日为1,487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9百万元略有减少[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4年6月30日为1,043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8百万元有所减少[92] - 银行及其他借债在2024年6月30日为3,92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34百万元略有减少[97]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4年6月30日为92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0百万元有所增加[9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在2024年6月30日为692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6百万元有所减少[95] - 中期内应付本公司股东的股息为222百万元,与2023年相同[100] - 中期内批准及派付上一财年度的末期股息为714百万元,较2023年的684百万元有所增加[101] - 除税前溢利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为56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892百万元有所减少[94] - 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为96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294百万元有所减少[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700,891,382股,金额为4,758百万元[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按加权平均行使价每股普通股2.45元发行856,000股普通股[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在财务报告中拨备的资本承担总额为229百万元,其中已订约84百万元,已批准但未订约145百万元[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履约保证总额为76百万元,其中向业务解决方案项目客户提供的履约保证为66百万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与同系附属公司及控股公司进行的交易总额为73百万元,其中已收/应收服务费为63百万元,已付/应付服务费为11百万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与同系附属公司及控股公司的结余总额为950百万元,其中存款为628百万元,其他借贷款为343百万元[10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与中國其他政府相關實體进行的交易总额为1,656百万元,其中已收/应收服务费为847百万元,已付/应付服务费为749百万元[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与中國其他政府相關實體的结余总额为448百万元,其中银行存款为491百万元,贸易应收账款为173百万元[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主要管理人員酬金总额为9百万元[115] - 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2023年相同[118] - 2024年9月27日派发中期股息,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9月13日[118] 技术创新与合作 - 公司與合作夥伴簽署5.5G合作備忘錄,圍繞5.5G部署、應用及生態建設展開深度合作[5] - 公司與百度簽署《城市數字經濟(澳門)創新中心合作建設協議》,為澳門引進百度飛槳AI平台[5] - 公司成為博通(Broad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