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讯业
icon
搜索文档
234只港股获南向资金大比例持有
搜狐财经· 2025-10-31 09:48
南向资金整体持股概况 - 截至10月30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合计持有4795.42亿股港股通标的股,占标的股总股本比例达18.97% [1] - 南向资金合计持股市值为62405.23亿港元,占标的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4.50% [1]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过20%的个股有234只,持股比例在10%至20%之间的个股有134只 [1] 高比例持股个股特征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个股是中国电信,持有98.76亿股,占港股已发行股份比例达71.15% [1] - 持股比例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中远海能(70.14%)和绿色动力环保(70.09%) [1] - 南向资金高比例持有的个股多数为AH概念股,在持股超20%的个股中,AH股共有124只,占比为52.99% [1] 高比例持股行业分布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工业,分别有55只、34只、34只个股 [2] - 医疗保健业代表性高持股比例公司包括康龙化成(62.51%)、白云山(60.88%)、君实生物(57.09%) [2] - 金融业代表性高持股比例公司包括弘业期货(62.28%)、中州证券(60.41%)、东方证券(58.02%) [2]
231只港股获南向资金大比例持有
搜狐财经· 2025-10-27 09:48
南向资金整体持股概况 - 截至10月24日,南向资金合计持有港股通标的股4802.33亿股,占标的股总股本比例达18.95% [1] - 南向资金合计持股市值为62139.18亿港元,占标的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4.52% [1] - 南向资金对港股通标的股的整体持股比例为18.95% [1]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分布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过20%的个股有231只 [1] - 持股比例在10%至20%之间的个股有139只 [1] - 持股比例在5%至10%之间的个股有92只 [1] - 持股比例在1%至5%之间的个股有85只 [1] - 持股比例低于1%的个股有19只 [1] 南向资金高比例持股个股特征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的个股是中国电信,持有98.66亿股,占港股已发行股份比例为71.08% [1] - 持股比例第二和第三高的个股分别是中远海能(70.79%)和绿色动力环保(69.70%) [1] - 南向资金高比例持有(超20%)的个股中,AH股共有124只,占比为53.68% [1] - 持有比例在10%至20%的个股中,AH股占比为20.14% [1] 南向资金高比例持股行业分布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业(53只)、工业(35只)和金融业(34只) [2] - 持股比例超50%的个股广泛分布于工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 [2][3] - 代表性高持股比例公司包括工业领域的中远海能(70.79%)、医疗保健业的康龙化成(63.33%)、金融业的弘业期货(62.52%)等 [2]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 2025.10.13-2025.10.19-20251020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叠加前期市场涨幅较大,存在获利了结需求,导致本周市场大幅下杀,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11%、3.97%、7.98% [13] - 市场一级行业板块多数收跌,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医疗等板块跌幅居前,而红利防守板块表现较为坚挺 [13] - 公用事业、电讯业和能源业逆市收涨,反映了市场下行时行业轮动至防守板块 [13] - 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和资讯科技业继续跌幅居前 [13] 港股市场估值水平 - 截至本周末,恒生综指的5年PE(TTM)估值分位点为81.45%,估值水平接近5年均值向上一个标准差 [3] 港股市场回购统计 - 本周回购市场热度因腾讯进入业绩静默期暂停回购而较上周有所回落,市场回购公司数量为62家,较上周的52家有所改善 [25] - 总回购金额本周为29.3亿港元,较上周的48.4亿港元明显回升 [25] - 从回购金额看,小米集团-W以11.8亿港元回购额排第一,汇丰控股以11.5亿港元排第二,快手-W以1.0亿港元排第三 [24][25] - 从行业分布看,回购金额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回购公司数量最多,均为16家 [28] 南向资金动向 - 本周南向资金逆市大幅流入,净流入量达到450.89亿港元,创近五周新高,并已连续22周保持净流入,年内累计净流入正式突破1.2万亿港元大关 [43] - 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包括泡泡玛特(净买入30.56亿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29.88亿元)、中国移动(净买入23.84亿元)等 [32] - 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包括中芯国际(净卖出63.04亿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40.16亿元)、腾讯控股(净卖出27.79亿元)等 [33]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跟踪与展望 - 基本面:9月国内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3%,环比持平;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 [37][43] - 政策面:后续政策基调偏向以更积极有为的政策巩固稳增长基础,内需刺激和重点产业扶持将是政策重点 [3][43] - 资金面: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成为市场快速下跌催化剂,但南向资金逆市加码显示抄底情绪仍在 [3][43] 板块配置展望 - 看好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新消费、创新药、科技等板块 [3][43] - 看好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 [3][43] - 看好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3][43] - 需注意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潜在影响,尽可能回避对美业务敞口较大的行业板块及上市公司 [3][43]
中信国际电讯9月18日起短暂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9-18 08:57
公司行动 - 中信国际电讯股份将于2025年9月18日上午九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 [1]
A股热点轮番“表演”!什么样的公司,才能让股东富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14 12:41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应关注公司长期现金回报能力和内在价值而非短期业绩表现或市场热点[1][2][3] - 缺乏护城河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对股东无实质意义[2][3] - 高估值成长股面临业绩不及预期时易出现戴维斯双杀风险[5][6] - 防御性投资应选择财务稳健、股息记录稳定的大型公司[8] 公司价值评估标准 - 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需具备无需持续资本投入即可实现增长的特质(如汤普森出版公司)[2][3] - 衡量标准包括资本构成、商业模式及现金回报股东意愿[2] - AT&T案例显示资本持续投入但无法现金分红导致股东收益低下[2] - 内生增长强劲公司可通过分红回购提升股价底部[3] 短期业绩陷阱 - 短期业绩利好可能成为股东减持或融资窗口[1] - 光伏龙头2020-2021和移动互联概念股2013-2014经历短暂辉煌后股价腰斩甚至跌超90%[5] - 高市盈率股票对业绩波动极度脆弱 实际收益略低于预期即可引发股价雪崩[5] - 美国钢铁公司1937年12个月内股价从126美元跌至42美元(跌幅2/3)因后续6年业绩平庸[6] 成长股投资风险 - 投资者线性外推成长性导致高估值 一旦增长停滞即出现业绩估值双杀[5][6] - 光伏龙头2021年后估值从40-50倍降至10倍尽管业绩仍增长[6] - 全球仅极少数公司(如菲利普莫里斯、默克)能持续保持年化15%以上增长[6] - 估值从40倍降至10倍意味着股价下跌75%即使业绩不变[6] 长期投资原则 - 应参照过去7年平均每股收益进行估值[8] - 理想标的需具备20年以上连续股息支付历史[8] - 大型知名且财务稳健公司更适合防御性投资[8] - 格雷厄姆强调长期财务结果而非短期事件推动投资表现[8]
221只港股获南向资金大比例持有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9:44
南向资金港股通持股概况 - 南向资金合计持有港股通标的股4392.98亿股 占标的股总股本比例17.18% 持股市值55641.08亿港元 占标的股总市值比例13.33% [1]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达221只 持股比例10%-20%的个股130只 持股比例5%-10%的个股89只 持股比例1%-5%的个股59只 持股比例低于1%的个股16只 [1]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电信 持有102.34亿股 占港股已发行股份比例73.74% 其次是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70%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67.91% [1] AH概念股持股特征 - 南向资金持股超20%的个股中AH股共118只 占比53.39% 持股比例10%-20%的个股中AH股占比18.46% [1] 行业分布特征 -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业(49只)、金融业(34只)、工业(30只) [2] 高持股比例个股明细 - 中国电信持股102.34亿股占比73.74% 收盘价5.70港元 日涨跌幅0.53% 属电讯业 [2]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2.82亿股占比69.70% 收盘价5.07港元 日涨跌幅7.87% 属工业 [2] - 凯盛新能持股1.70亿股占比67.91% 收盘价4.65港元 日涨跌幅4.26% 属工业 [2] - 中国神华持股22.88亿股占比67.74% 收盘价36.24港元 日涨跌幅2.20% 属能源业 [2] - 天津创业环保持股2.20亿股占比64.73% 收盘价3.80港元 日涨跌幅1.33% 属公用事业 [2] - 新天绿色能源持股11.83亿股占比64.34% 收盘价4.39港元 日涨跌幅4.77% 属公用事业 [2] - 弘业期货持股1.59亿股占比63.59% 收盘价4.19港元 日涨跌幅0.24% 属金融业 [2] - 中州证券持股7.57亿股占比63.33% 收盘价2.73港元 日涨跌幅0.37% 属金融业 [2] - 南方恒生科技持股71.09亿股占比63.04% 收盘价5.575港元 日涨跌幅1.64% [2] - 白云山持股1.33亿股占比60.64% 收盘价18.47港元 日涨跌幅2.04% 属医疗保健业 [2] - 复星医药持股3.32亿股占比60.08% 收盘价24.16港元 日涨跌幅7.09% 属医疗保健业 [2] - 长飞光纤光缆持股2.11亿股占比59.98% 收盘价48.00港元 日涨跌幅6.48% 属资讯科技业 [2] - 山东黄金持股5.06亿股占比58.88% 收盘价32.82港元 日涨跌幅5.87% 属原材料业 [2] - 中远海能持股7.61亿股占比58.69% 收盘价7.73港元 日涨跌幅6.62% 属工业 [2] - 康龙化成持股1.75亿股占比57.89% 收盘价23.36港元 日涨跌幅8.65% 属医疗保健业 [2] - 昊天国际建投持股53.28亿股占比57.62% 收盘价0.255港元 日涨跌幅-3.77% 属工业 [2] - 君实生物持股1.50亿股占比57.49% 收盘价34.50港元 日涨跌幅11.94% 属医疗保健业 [3] - 国联民生持股2.53亿股占比57.15% 收盘价6.15港元 日涨跌幅0.16% 属金融业 [3] - 广汽集团持股15.90亿股占比56.52% 收盘价3.42港元 日涨跌幅3.95% 属非必需性消费 [3] - 广发证券持股9.49亿股占比55.74% 收盘价17.44港元 日涨跌幅1.63% 属金融业 [3] - 浙江世宝持股1.20亿股占比55.25% 收盘价4.82港元 日涨跌幅3.21% 属非必需性消费 [3] - HTSC持股9.43亿股占比54.86% 收盘价18.56港元 日涨跌幅0.92% 属金融业 [3] - 郑州银行持股11.03亿股占比54.59% 收盘价1.36港元 日涨跌幅0.74% 属金融业 [3] - 东方证券持股5.60亿股占比54.55% 收盘价7.04港元 日涨跌幅3.23% 属金融业 [3] - 华电国际电力持股9.36亿股占比54.51% 收盘价4.50港元 日涨跌幅0.90% 属公用事业 [3] - 泰格医药持股0.67亿股占比54.39% 收盘价51.65港元 日涨跌幅7.47% 属医疗保健业 [3] - 山东墨龙持股1.38亿股占比53.86% 收盘价4.08港元 日涨跌幅0.25% 属能源业 [3] - 云顶新耀持股1.89亿股占比53.80% 收盘价60.65港元 日涨跌幅2.54% 属医疗保健业 [3] - 荣昌生物持股1.10亿股占比52.82% 收盘价92.45港元 日涨跌幅2.21% 属医疗保健业 [3] - 新华保险持股5.43亿股占比52.50% 收盘价45.92港元 日涨跌幅1.59% 属金融业 [3] - 中国铁建持股10.90亿股占比52.48% 收盘价5.54港元 日涨跌幅2.40% 属地产建筑业 [3] - 中兴通讯持股3.89亿股占比51.54% 收盘价32.22港元 日涨跌幅3.14% 属资讯科技业 [3] - 龙源电力持股17.05亿股占比51.37% 收盘价7.40港元 日涨跌幅5.71% 属公用事业 [3] - 长城汽车持股11.88亿股占比51.20% 收盘价19.28港元 日涨跌幅0.57% 属非必需性消费 [3] - 京城机电股份持股0.51亿股占比50.97% 收盘价4.72港元 日涨跌幅2.83% 属工业 [3] - 龙蟠科技持股0.61亿股占比50.97% 收盘价10.17港元 日涨跌幅13.00% 属工业 [3] - 万科企业持股11.14亿股占比50.46% 收盘价5.22港元 日涨跌幅1.75% 属地产建筑业 [3] - 中广核电力持股55.70亿股占比49.88% 收盘价2.88港元 日涨跌幅1.05% 属公用事业 [3] - 新华文轩持股2.20亿股占比49.87% 收盘价11.15港元 日涨跌幅-0.18% 属非必需性消费 [3] - 锦欣生殖持股13.62亿股占比49.36% 收盘价2.74港元 日涨跌幅0.37% 属医疗保健业 [3] - 亚盛医药-B持股1.82亿股占比48.91% 收盘价79.35港元 日涨跌幅5.73% 属医疗保健业 [3] - 中国通号持股9.59亿股占比48.68% 收盘价3.35港元 日涨跌幅1.21% 属资讯科技业 [4] - 第四范式持股1.55亿股占比48.44% 收盘价56.70港元 日涨跌幅1.61% 属资讯科技业 [4] - 中国银河持股17.71亿股占比47.97% 收盘价10.96港元 日涨跌幅2.33% 属金融业 [4] - 宜搜科技持股2.16亿股占比47.87% 收盘价4.63港元 日涨跌幅2.66% 属非必需性消费 [4] - 中国交通建设持股21.14亿股占比47.84% 收盘价5.11港元 日涨跌幅0.59% 属地产建筑业 [4] - 东风集团股份持股11.78亿股占比47.27% 收盘价8.78港元 日涨跌幅-0.57% 属工业 [4] - 华能国际电力持股22.15亿股占比47.11% 收盘价5.89港元 日涨跌幅2.79% 属公用事业 [4] -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持股4.17亿股占比46.58% 收盘价4.56港元 日涨跌幅0.22% 属工业 [4] - 大唐新能源持股11.60亿股占比46.38% 收盘价2.53港元 日涨跌幅4.98% 属公用事业 [4]
据报长和评估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格隆汇APP· 2025-09-02 19:13
公司战略评估 - 长和正在审视全球电讯资产并研究潜在IPO方案 已与花旗及高盛等顾问进行初步讨论 [1] - 考虑将香港或伦敦作为全球电讯业务上市地点 伦敦可能作为主要或第二上市地 具体发行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 同时研究其他替代方案 包括出售特定市场资产或在单个国家进行业务整合 [1] 企业声明回溯 - 公司援引3月声明称 持续接收各类提案并探讨提升股东长期价值的机会 [1] - 明确提及全球电讯资产潜在交易包含分拆上市等选项 [1]
230只港股获南向资金大比例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36
南向资金整体持股概况 - 南向资金合计持有港股通标的股4654.2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18.56% [1] - 合计持股市值58913.83亿港元,占标的股总市值比例为14.18% [1] - 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数量达230只,持股比例10%-20%的个股有132只 [1] 高持股比例个股特征 - 持股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电信,持有102.84亿股,占港股已发行股份比例74.09% [1] - 绿色动力环保和中国神华持股占比分别为70.24%和67.86% [1] - 高比例持股个股中AH股占比达53.48%,10%-20%持股比例个股中AH股占比18.18% [1] 行业分布特征 - 医疗保健业、金融业、工业为南向资金高持股比例最集中行业,分别有49只、34只、34只个股 [2] - 医疗保健业高持股比例个股包括复星医药(61.02%)、白云山(60.57%)、康龙化成(59.23%)等 [2] - 金融业代表性个股包括弘业期货(63.37%)、中州证券(61.86%)、东方证券(56.64%)等 [2][3] 重点个股持股详情 - 中国神华持股229208.91万股,占比67.86%,收盘价35.70港元 [2] - 中兴通讯持股41887.88万股,占比55.43%,属资讯科技业 [2] - 山东黄金持股45362.84万股,占比52.80%,属原材料业 [3] - 长城汽车持股118881.43万股,占比51.26%,属非必需性消费 [3]
229只港股获南向资金大比例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13
南向资金整体持股概况 - 南向资金合计持有港股通标的股4656.91亿股 占标的股总股本比例18.57% [1] - 合计持股市值达58107.02亿港元 占标的股总市值比例14.21% [1] - 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有229只 持股比例10%-20%的个股有135只 [1] 高持股比例个股特征 - 持股比例最高的是中国电信 持有102.98亿股 占港股已发行股份74.20% [1][2]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占比70.03% 中国神华持股占比67.94% [1][2] - 高比例持股个股中AH概念股占比53.71% 10%-20%持股区间AH股占比17.78% [1] 行业分布特征 - 医疗保健业有48只个股南向资金持股超20% [2] - 金融业与工业各有34只个股持股比例超20% [2] - 持股比例超20%的个股集中出现在医疗保健 金融 工业三大行业 [2] 重点个股持股数据 - 复星医药南向资金持股34308.96万股 占比62.15% [2] - 中兴通讯持股41918.94万股 占比55.48% [2] - 山东黄金持股45380.78万股 占比52.82% [3] - 长城汽车持股118313.53万股 占比51.02% [3] - 中国通号持股94769.61万股 占比48.13% [3]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流动性改善支持港股补涨,关注创新药与互联网机会-20250825
招商证券· 2025-08-25 22:03
核心观点 - 流动性改善支持港股补涨 流动性趋紧的叙事已得到边际改善 内外流动性变化共同推动港股补涨 缩小与A股的差距 [1][2][3] - 业绩预喜率创新高 港股业绩预喜率达41% 为2022年以来新高 盈利改善趋势或将持续 [2][3][6] - 行业配置建议差异化 聚焦与A股差异化方向 配置节奏为先创新药 再互联网 最后新消费 [1][2][3][7] 市场观点与后市展望 - 流动性叙事改善支撑补涨 Hibor利率快速上行后趋稳 鲍威尔表态转鸽 内外流动性改善支撑港股阶段性补涨 [2][3][4] - 业绩预警向好率创新高 截至8月25日 699家港股公司披露业绩预警 业绩向好比例达41% 创2022年以来新高 [6][8] - 港股牛市跑输A股 过去三轮牛市中港股指数高度略逊于A股 本轮需精选差异化赛道 [7][11] - 行业配置顺序明确 先创新药(流动性宽松+BD数据向好) 再互联网(业绩压力充分定价) 最后新消费(等待宏观与盈利拐点) [3][7][9] 行业与指数推荐 - 创新药推荐指数931250CSI 流动性紧张缓解 高景气与高锐度 差异化配置优势 [9] - 互联网推荐指数930604CSI 盈利压力已充分定价 财报利空出尽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成长风格占优 [9] - 非银金融推荐指数931024CSI 牛市中的现金替代品 港股保险估值显著低于A股 存在补涨逻辑 [9] 港股周度表现复盘 - 主要指数小幅上涨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0.27% 恒生科技上涨1.89% AH溢价指数扩张至125.33 [12][14] - 行业涨多跌少 非必需性消费 资讯科技业 电讯业领涨 原材料 能源业 公用事业领跌 [15][16] 港股市场微观流动性 - 成交热度持续提升 上周港股日均成交额2803亿港元 环比增加303亿港元 处于近三年92.9%分位数 [18][19] - RSI指标位于中性区间 恒生指数RSI为50.5 恒生科技指数RSI为46.7 均未超买或超卖 [20][21] - 内外资共同流入 南向资金净流入179亿港元 外资通过ETF净买入3.1亿美元 香港本地ETF净申购55亿港元 [24][27][29] - 南向资金行业流向 主要流入金融 资讯科技 医疗保健行业 能源与综合行业小幅流出 [29][32] - 估值水平分化 恒生指数前向PE11.6X 位于2020年至今69.3%分位 恒生科技指数前向PE19.3X 位于指数成立至今24.6%分位 [33][35] - 融资需求与股东减持 8月港股融资需求226亿港元 其中IPO32亿港元 配售174亿港元 上周重要股东净减持13亿港元 限售解禁30亿港元 [36][37][38][40] 香港市场宏观流动性 - Hibor利率快速回升 隔夜Hibor为2.77% 3个月Hibor利率2.84% 环比快速上行 美元兑港币汇率7.81 远离弱方兑换保证 [42][43] 海外宏观流动性 - 鲍威尔表态转鸽 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政策路径可能调整 就业下行风险增大 通胀影响短暂 9月降息概率达87.3% [46][47][49]